詩仙李白到底是哪裡人?為何他的生死都是謎?

2020-12-13 嚼史君

在我國詩歌史上,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八個字來評價詩仙李白,應該還是比較公允的。

詩仙李太白

李白的存在在很多人看來是神一般的存在,他那飄逸豪放的詩歌,那仗劍行天下的俠肝義膽,那不畏權貴的錚錚傲骨……人們很難琢磨清楚李白的內心世界,詩人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可能只能從他的詩去揣測。

李白

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他的生世卻為後世留下了千年的謎團。李白是哪裡人?他怎麼死的?為什麼他的生死都成了謎?

關於李白的出生,新舊唐書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新唐書稱李白是山東人,而舊唐書刪掉了這一說法。目前來看,關於李白的生世,中國大陸普遍認可的說法也就是結合新舊唐書和郭沫若研究的觀點:李白,祖籍甘肅成紀(),先世因罪遷往西域,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父親李客回遷,於四川安家。

李白故鄉之爭

此外,史學界還有其他的說法,有人認為李白就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甚至有人認為李白是山東人,亦或是陝西人、湖北人云雲。關於李白的生世,史學界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一直存在爭議。

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李白出生於碎葉城的說法較為可靠。一是有較為客觀,充實的正史資料,二是根據李白的詩詞,性格推斷得出。

李白醉酒

李白的生世,除了出生地之謎,還有一個就是他的先祖之謎。新舊唐書均記載他是唐皇室宗親,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按輩分講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侄輩。也有歷史學者認為,李白是李建成或李元吉之子,不過這個說法確實有牽強附會之嫌,細細推敲後疑點頗大。

李白

最後就是關於李白之死了。李白晚年因涉嫌參與謀反被流放貴州夜郎,新舊唐書記載李白死於安徽當塗,這一點應該是普遍接受的觀點。李白死於何故?新舊唐書的觀點是李白醉酒後湖中撈月溺亡。還有一些觀點認為李白是飲酒過度而猝死,不過史學界還有一個較為主流的觀點就是李白是病逝。

舉杯邀明月

綜上,李白的死因可以說離不開飲酒、流放。過度的飲酒導致了他的身體受損,流放的悲劇使他的精神備受打擊,雙重打擊下,61歲的李白寫下《臨終歌》後與世長辭,中國詩壇的一顆巨星沉落。

筆者尤愛李白,一是喜歡他的才氣,二是喜歡他的俠氣。最後為大家分享兩首筆者最愛的李白詩: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本文由百家號 史政暢談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千古之謎,詩仙李白的出生地在何處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由於李白傑出的文學成就,讓他的生平經歷也成了後代學者的研究重點。李白的籍貫是甘肅天水,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他的族叔李陽冰親自說過,「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
  • 李白為何被稱作「仙」?是謎一樣的身份,還是他天馬行空的詩歌?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同代大詩人賀知章認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於是便稱李白為「謫仙人」,因此後世將李白冠以詩仙之名,盛唐愛吟詩作賦的文人無以計數,唯有李白能獲此殊榮。唐代謫仙人李白生在一個特殊的時代,儒、道、佛三教並存,社會繁榮鼎盛。只是盛極必衰,接著唐朝就到了動蕩的年代,「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他的想像,極其豐富,幾乎篇篇有想像,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像。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等,無不成為他想像的媒介。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嘆賞李白的《蜀道難》一詩,呼李白為「天上謫仙人」,意為天上下凡來的神仙。從此,「謫仙」之名譽滿長安城。唐大詩人杜甫有詩讚云:「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李白號稱詩仙,為何七律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專家:詩壇之幸
    詩仙、詩聖、詩鬼、詩豪、詩奴、詩魔,幾千年詩壇,能有個名號當真是件很洋氣、很了不得的事。而在這眾多名號中,「詩仙」二字分量特別重。頂著「詩仙」之名,按道理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詩人高明不少,但事實上,有一種詩體李白卻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這就是七律。
  • 李白的身世之謎,到底和李世民有沒有關係?
    在唐朝詩壇,李白可以說是執牛耳。其詩歌具有磅礴的氣概,瑰麗無比的意象,不染纖塵的靈動。李白一生才思不竭,創作了大量詩歌作品,流傳後世的共有1010首。對於才氣擔得起「詩仙」,而如此高產,我更想稱他為「詩霸」,如此有才,還這麼勤奮,簡直不給人留活路。李白的詩歌獲得讚譽無數,在此不表。我們更想談他的撲朔迷離的身世之謎,他到底和唐朝李家有沒有關係?
  • 詩仙李白在山東
    詩仙李白在山東(散文)文/王義尚李白出生在唐朝中亞的碎葉城,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遊歷天下,先是到了湖北安陸一帶,娶妻生子。然後又去長安生活了幾年。到了公元736年,36歲的李白攜妻女來到山東,將妻兒安頓在東魯(今濟寧兗州),在濟寧任城縣一住就是二十三年,23年之後,才帶著兒女回四川老家了。據說,當時李白有很多親戚都在山東做官。
  •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代表作品有《靜夜思》《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被後人稱為「詩仙」,他之所以有那麼高的成就,本人認為有以下原因造就:一、天賦異稟,少年天才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讀諸子百家,通詩書。
  • 《李白那年三十整》:打破詩仙光環,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李白
    身為「詩仙」,李白常年位列詩人頂流的位置。這年頭,誰還不會吟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和一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們心目中的李白,才氣斐然、灑脫不羈,卻又壯志難酬。歷史上的李白,確實瀟灑,也確實惆悵,他就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中輾轉反側。
  • 李白出生地之謎:一封求職信暴露了他的真實出生地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一代詩仙李太白,為何至死都不願意,公開與李世民的關係?
    、清新飄逸、想像力豐富、風格豪邁奔放著稱,詩中的意境也非一般人可以企及,一直以來世人都以「詩仙」來稱呼他,但對於李白本人的真實身世,卻始終都是謎一般的存在,在《贈張相鎬》中詩人這樣自述:「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含糊不清的自述,始終難以確定。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連李白都讚不絕口的秋浦河,到底美在哪裡?
    說起詩仙李白的遊歷之地,很多人都會想起「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巴蜀,或是「飛流直下三千裡,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殊不知,還有一個地方,它雖不像巴蜀和廬山一樣盛名在外,但卻別有一番韻味,甚至成為李白一生中遊歷次數最多的地方之一,它就是秋浦河。相傳,李白曾於唐天寶年間「五到秋浦」,並留下了多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
  • 代表著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詩仙李白的名號冠絕古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口吐出半個盛唐的評價,也讓李白的詩成為了唐朝最富有代表性的詩句。而如人才為何難以入仕,是客觀的影響還是自身的意願?而李白又是怎樣一個讓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人物呢?
  • 教師節詩詞:李白寫老師,不愧是詩仙,就連老師都被他寫成了神仙
    有人將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有人用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老師,但是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描繪。最神奇,最有仙氣的描寫老師的句子,出在「詩仙」李白之手,李白不愧是「謫仙人」,他的詩中總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充滿了超越人世萬物的神奇。在他的筆下就連受人敬仰的老師也充滿了仙氣!李白《尋雍尊師隱居》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 我們的詩仙李白又被稱為酒仙,那麼他到底有多能喝酒呢?
    好像只有酒才能讓這些劍客和詩人一吐胸間豪氣,但是歷史上唯有一人將這詩、酒、劍、合為了一體,沒錯,他就是李白。被稱為詩仙的李白,也被稱為了酒仙和劍仙。那麼李白喝了多少酒呢?我們先看李白為酒寫過多少詩篇,到目前為止,據統計李白的一千多首詩中,跟酒有關的詩篇就佔了四分之一。這就可見李白有多能喝酒了。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這樣的詩句,可見兩人的感情很深,於是就有人會問: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而李白和杜甫的關係很鐵,而杜甫:我都沒有!李白,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仙,在盛唐的時候,他的名聲已經很大了,但他一生都沒有實現最初的夢想。
  • 李白大草愛酒帖 飄然物外一詩仙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響譽古今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似有仙風道骨,飄然物外,不為塵累,任取一詩,可見一斑。說到浪漫主義李白,總離不開兩樣東西,詩與酒,酒與詩。同時代的另一詩聖杜甫有詩讚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書與酒,特別是最能表達情性的大草書,唐朝在藝術上真是全方位地達到巔峰,「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顛張」(張旭)、「狂素」(懷素),湧現出的兩位傑出的書法藝術大師,把草書推向最高的頂峰!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讀唐詩,必讀李杜,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便是唐詩的兩座大山。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詩仙李白在離開長安後,經歷了什麼?為何會創作出《行路難》?
    詩仙李白在離開長安後,經歷了什麼?為何會創作出《行路難》? 公元743年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已經42歲,在多次「幹謁」、「獻賦謀仕」之後。終於得到了大唐統治者玄宗皇帝的賞識。並以一首奉詔而作的《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這一年李白開啟了「御用文人」的人生旅途。
  • 李白是怎麼死的?他浪漫一生,連死都浪漫到讓人想哭
    李白的詩,是一個傳奇,而李白的人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比如李白的故鄉到底是哪裡,有人說是四川江油;有人說李白生於隴西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郭沫若卻說李白生於唐朝碎葉城,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還好郭沫若沒考證出李白是韓國人。生是一個謎,死也是一個謎,李白到底是怎麼死的,歷來也是眾說紛紜,一般分為3派,一種說是醉死,一種說是病死,還有一種說是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