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李白都讚不絕口的秋浦河,到底美在哪裡?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說起詩仙李白的遊歷之地,很多人都會想起「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巴蜀,或是「飛流直下三千裡,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殊不知,還有一個地方,它雖不像巴蜀和廬山一樣盛名在外,但卻別有一番韻味,甚至成為李白一生中遊歷次數最多的地方之一,它就是秋浦河。相傳,李白曾於唐天寶年間「五到秋浦」,並留下了多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秋浦河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讓詩仙李白念念不忘呢?或許,答案就在下文!

秋浦河兩岸風光旖旎,翠綠的林木一望無際延綿到遠方,最終與湛藍的天空相遇。與城市河岸兩端充斥著各種現代建築不同的是,秋浦河岸還保持著漁家原生態的景象和味道。河邊、山巔、巖石上,幽谷裡,各種顏色,各種清香的樹木雜處一堂,茁壯叢生,藤蔓在樹下交錯,在樹枝上攀緣,一直爬到樹梢。也有在樹椏間攀援的藤蔓迷失了方向,它們越過粗壯的樹幹,在水面搭起一座花橋,隨風搖擺,臨水自憐。

千年前,李白從秋浦河上遊過,長身玉立於船頭,吟下「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一字一句,砰然落地,碎了千年的時光,醉了一個人的江湖。千年後,擇乘一葉扁舟,飛掠在秋浦河上,追尋著詩仙的足跡。雖隔著千年的時光,但黃昏時的河川,水面漂浮的日暮,細碎粼粼的波光,都一如千年前的模樣,令人醉心不已。

百丈崖,這是一條「會動的峽谷」,僅從名字就可以感受到初始天然峽谷的挺立與險峻。在這如畫的原始風光中,你可以選擇踏上一段冒險的旅程:走鋼絲橋,溯溪,瀑布攀巖,逆流划船,瀑布行走,鋼絲吊鎖,騰躍峽谷,空中飛人,攀巖梅花樁等大大小小30多個項目,實實在在地與大自然進行親密的接觸,釋放體內的壓抑許久的天性,應戰驚險,超越自我,動感直爽。

如果說,從秀麗的風景中可以感受古人的浪漫與情懷,那麼,在秋浦河叢林穿越中,則可以體驗現代人對時尚、健康、低碳運動精神的追求。秋浦河叢林探險是堅持在原生態環境下,極大限度地與自然和樹林親密接觸,在各種不同環節中設置不同的關卡,讓體驗者釋放親近自然的天性,克服各種障礙,最終到達目的地。

去過秋浦河的人都說這是一個醉人的地方,或許,正是這種當下與過往、古典與現代的交錯,使得秋浦河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依然閃閃發光。如今,詩仙已去,但他的聲音卻依然渾厚有力,穿透千年,不信,你聽:「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相關焦點

  • 秋浦河,遠離城市喧囂,來一趟靜心之旅!也是團建拓展的好處出!
    一次偶然的機會,聽朋友提及安徽有條秋浦河,這條河是李白五次泛舟遊歷之地,當時李白寄情石臺山水,揮灑筆墨縱情描繪,留下了54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令千古文豪如此鍾情之地,必定氣質不凡,所以在這次旅行,我選擇去往"詩情畫意"的秋浦河。
  • 安徽石臺被評為最美麗的山城,詩人李白來過這裡五次,寫了17首詩
    這個縣叫石臺,這條河叫秋浦河。秋浦河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情有獨鐘的地方,他一生來石臺五次,寫了十七首流傳千古的秋浦歌。春天,石臺充滿了綠色,空氣清新,氣候溫暖。石臺山青水秀,溪水清幽,生態環境美如畫。2010年4月,石臺在拜訪了30個國家駐華使節後,被聯合授予「中國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最具原創性、最美的中國山城」位於石臺的秋浦河,因詩人李白的《秋浦歌》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秋浦河,原名秋浦河,是長江一級支流。
  • 崔顥的《黃鶴樓》連李白都羨慕不已,那這首詩它到底好在哪裡呢?
    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可以說是眾多描寫黃鶴樓詩作中,最為經典的一首,而且在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這首詩的喜歡,可謂是不言而喻,人們從這首詩中,不僅感受到了唐詩的獨有的魅力,同時也讀到了千年黃鶴樓的壯觀;並且據說這首詩一問世,便是受到了當時李白的讚賞,也被崔顥的才華所折服。
  • 安徽「最低調」縣城,授予「最美原生態山鄉」,李白留下此處詩詞
    而提起安徽的縣城,人們大多會想到擁有著最濃厚古徽州文化的歙縣和黟縣,縣城裡的宏村和西遞更是被列入了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好像除了這兩個縣城其他的都沒什麼名氣。其實除了這兩個縣擁有濃厚的古徽州文化特色,在安徽省的池州市,還有一個原始的生態縣,那就是石臺縣。
  • 詩仙李白到底是哪裡人?為何他的生死都是謎?
    …人們很難琢磨清楚李白的內心世界,詩人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可能只能從他的詩去揣測。李白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他的生世卻為後世留下了千年的謎團。李白是哪裡人?他怎麼死的?為什麼他的生死都成了謎?關於李白的出生,新舊唐書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新唐書稱李白是山東人,而舊唐書刪掉了這一說法。目前來看,關於李白的生世,中國大陸普遍認可的說法也就是結合新舊唐書和郭沫若研究的觀點:李白,祖籍甘肅成紀(),先世因罪遷往西域,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父親李客回遷,於四川安家。
  • 李白五次遊歷,念念不忘,留下十七篇詩作的地方竟然是這裡
    秋浦河又名雲溪河,發源於李吳山,至貴池杏花村杜塢入長江,在安徽池州石臺縣城郊,初夏未夏之時,我們沿著澄碧淌翠的秋浦河,與詩仙李白來一場千年的邀約。眺望下遊,被青綠裹住的山巒起伏著,自然的牽動讓人感覺身心都被淨化了。上船之後,水流或緩或急,淙淙的流水之音更甚,陽光灑在河面上有種透明的光輝,河面上的薄明,讓你感覺沿秋浦河漂流的快樂,也是獨特的。
  • 教師節詩詞:李白寫老師,不愧是詩仙,就連老師都被他寫成了神仙
    有人將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有人用靈魂的工程師來形容老師,但是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描繪。最神奇,最有仙氣的描寫老師的句子,出在「詩仙」李白之手,李白不愧是「謫仙人」,他的詩中總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充滿了超越人世萬物的神奇。在他的筆下就連受人敬仰的老師也充滿了仙氣!李白《尋雍尊師隱居》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好在哪裡?它為什麼總是被選進教材?
    《將進酒》是李白的詩歌名作,不僅深受人們喜愛,也經常被選入中學、大學的語文教材。宋朝大批評家嚴羽讚揚這首詩說:「一結豪情,使人不能句字 賞摘。」清初詩評家徐增說:「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但是,眾所周知,不僅中學生禁止飲酒,政府官員也有「禁酒令」約束。那麼,《將進酒》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總是被選進教材呢?
  • 這裡是唐代詩人李白五訪山水的地方,旅遊節向世界發出邀約!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唐朝詩仙李白曾「五到秋浦」,與石臺的山水進行了零距離接觸,揮灑筆墨縱情描繪,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石臺秋浦仙境之魂,因而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流淌著詩的河」。
  • 藏在深山少人知的縣城 它的美終藏不住 被譽為「最美原生態山鄉」
    其實不然,歙縣和黟縣是擁有著濃厚的古徽州文化特色,在安徽池州市有一座藏在深山之中的原生態縣城——石臺縣,它的名氣沒有古徽州縣城的名氣高,是因為它藏在深山之中,它的美被藏得太久了,所以它的名字鮮為人知,但是它原汁原味的山鄉景色終究還是沒有藏得住,被來自三十個國家的駐華大使節聯合授予為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
  • 李白為安徽寫的詩
    盛唐詩人李白詩風雄奇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被譽為「詩仙」。李白生於碎葉,一生漫遊天下,足跡幾遍大半個中國,堪稱大唐第一網紅博主。李白先後5次來到安徽,最終流寓當塗仙逝。——《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五首李白非常喜歡池州境內的秋浦河,一口氣寫了十七篇微博連載。前兩句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湧,似火山爆發,駭人心目。「王者榮耀」中李白的造型靈感是否來自於此詩?
  • 李白到底是哪國人?又是在哪裡出生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李白到底是哪國人?又是在哪裡出生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世人皆知李白是偉大的詩人,也是偉大的旅行家。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從「十五學神仙 ,仙遊未曾歇」直至62歲去世於旅途之中。這些雄奇壯美的故鄉山水陶冶著李白,使他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然山水的美,直到25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大旅行。李白遊蹤東到大海,北到幽州、雁門關,西南到過夜郎,南到蒼悟、九疑山,西至甘隴,足跡所至今天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貴州等十四個省及北京、重慶二市。
  • 李白是怎麼死的?他浪漫一生,連死都浪漫到讓人想哭
    李白的詩,是一個傳奇,而李白的人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比如李白的故鄉到底是哪裡,有人說是四川江油;有人說李白生於隴西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郭沫若卻說李白生於唐朝碎葉城,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還好郭沫若沒考證出李白是韓國人。生是一個謎,死也是一個謎,李白到底是怎麼死的,歷來也是眾說紛紜,一般分為3派,一種說是醉死,一種說是病死,還有一種說是溺死。
  • 詩人李白五次登門,留下許多詩詞,這裡有多少景點值得打卡
    談到中國古代詩歌,「詩人」李白的名字我們很熟悉,關於李白的詩詞歌賦太多了,如果要說他的詩裡有很多傑作,每個人心裡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首,但仔細回想起來,會發現李白的代表人物很多,都是以風景為創作主題的,這些都是可以說。
  • 史上最狂妄的一首詩,連李白都自愧不如,網友驚嘆:詞太狂!
    眾說歷史,細聊史話,今天咱們說一說古代那些美好的詩詞,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悠美的詩詞。但是呢,要是按排名來看,杜甫都不一定能排上榜首,為什麼呢?因為在杜甫上面有個狂妄的李白詩仙,以一句:「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而揚名天下。
  • 崔顥寫在黃鶴樓的詩,氣勢恢宏被譽為千古絕唱,連李白都自嘆不如
    李白愛極了崔顥的這首詩,以至於後來李白在兩首詩中都用了崔顥《黃鶴樓》一詩的格調,在《鸚鵡洲》中,李白寫道:「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在《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中,李白寫道:「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李白遊山玩水錢從哪裡來?其實很多時候是苦中作樂
    最近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遊山玩水錢從哪裡來的話題上了熱搜,很多人感到奇怪,在一千多年前,大詩人李白似乎從不工作,而是一味地旅遊、飲酒、寫詩,終日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他是怎麼做到的?其實,仔細了解一下李白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李白當年實際的生活狀態遠沒有他在作品中表現得那樣舒適。關於李白的家世一直比較神秘,他自己從沒有明確透露過,不過從李白高雅的生活情趣上看,他很可能像後人所猜測的那樣,出身於沒落的貴族家庭,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肯定是有一些經濟基礎的。李白殷實的家境為他年輕時出遊提供了物質基礎。
  • 李白獨創一種詩體,連題目都沒有,卻寫下唯美的相思,流傳千古
    儘管很多人認為,宋代的蘇軾,是才氣唯一能夠比得上唐朝的李白的,但就詩道而言,蘇軾卻自嘆不如,認為古今詩人,都不如李白、杜甫,「古今」之中,當然也包含他了。李白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地位,早已無需贅言。在他踏月而去的一千多年來,無數文人從不吝嗇讚揚之詞,以表達對詩仙的崇敬。唐詩的兩座高峰,杜甫全能型選手,李白則是天才型選手。
  • 李白是韓國人?三歲孩子都會的《靜夜思》暗藏玄機
    韓國人說李白是韓國人,要申請非遺。而且有個韓國教授,還專門寫了一大篇文章。此言論一出,不少海外漢學家更加大膽,竟然說李白或許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不過金髮碧眼也不一定要是外國人,我們國土上的某些少數民族,也是金髮碧眼的啊,比如哈薩克族。
  • 連歐巴馬都讚不絕口,愛爾蘭教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愛爾蘭:連歐巴馬都讚不絕口的優質高等教育作為傳統的六大英語母語國之一,相比英美等傳統留學大國,愛爾蘭的高等教育一直表現得較為低調。就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拜訪愛爾蘭時,也曾對愛爾蘭的教育和人才儲備盛讚不已。一說起愛爾蘭的高等院校,不得不提的莫過於其頂尖高等學府之一——聖三一學院。聖三一大學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創辦和頒授特許,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大學,亦是不列顛及愛爾蘭七所古典大學之一。該校曾多次位列世界權威大學排名QS排名的前百強,並與牛津、劍橋並稱「歐洲三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