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每天都在拿著手機刷刷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各種草,這已是生活中的一項習慣了。看看看,買買買,真是不亦樂乎。商家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也是絞盡腦汁,更不惜請名人明星來為自家商品做宣傳。明星種草,那效果絕對是不一般啊,粉絲們拔草的熱情讓商家笑開了花。
其實,在古代也是有聰明的商家會請一些著名的文人來給自己種個草,很多流傳至今的著名詩文就是那時候的大神種草軟文了。當然詩人們自己看到了好看好玩好吃好用的東西,興致一上來,提筆種草,免費安利,那就更是難以計數了。
今天我們要來看的這一首小詠物詩,那就是詩仙李白先生的種草典範。我們都知道詩仙是個最愛玩的人,一生走遍祖國河山,嘗盡天下美食,見過數不清的好玩的玩意兒。他向我們安利的東西總能引起我們極大的好奇心。詩仙就是牛啊,人家幾筆下來,什麼俗物都能閃閃惹人愛。這要是放在今天,天哪,詩仙該賺多少錢啊!
白胡桃,多麼平常的一件東西,我等俗人天天見,真不見得會以為是多麼出眾的事物。然而經詩仙的妙筆一描畫,頓時就讓人感嘆了:果然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白胡桃
紅羅袖裡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
疑是老僧休念誦,腕前推下水晶珠。
這首小詩一共就只有四句話,卻句句精妙,用詞生動,畫面感極其強烈。第一句七個字就是一幅色彩美麗的圖畫。羅是古代的一種絲織衣料,是用線絞合而成,紅羅的衣袖一般會繡花於其間。這就是極其豔麗燦爛的一個襯託了,白顏色的胡桃,置於這美豔的紅袖之上,必然是色彩對比鮮明。因此作者用了「分明」兩個字來表達這種強烈的色彩搭配美感。
第二句用了另一組色彩組合,玉的質地是滑膩瑩潤的,白的玉盤襯白的胡桃,這就白到了一堆了。可即便這兩樣東西都是白顏色,也不至於就絲毫辨不出來了吧,這裡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當然白玉盤上置白胡桃,這本身也是極具美感的。與前一句相對,紅袖襯白胡桃是顯出它的白,玉盤襯不出白胡桃還是顯出它的白。同時這兩幅畫面都展示出了白胡桃的美麗,唯有美麗的東西,我們才會想用紅羅袖、白玉盤這樣的精美物件來配它。
前兩句都是從側面靜態地來描繪白胡桃之美,到了第三句第四句,作者就正面地動態地來展現白胡桃了。第三句出現了人物老僧人,他在念經,手腕上戴著珠串。這裡用了一個「疑」字,這就把作者對於靈動美麗的白胡桃的喜愛表現得非常強烈了。明明眼前就是白胡桃,卻要疑它是佛前的靈物,這是說它太仙了,都不像人間物。
第四句寫的是這個老僧念完經之後的一個動作,他推了下手腕上的這串水晶珠子。這一下白胡桃就更顯活潑靈動,甚至帶著幾分嬌憨味兒呢,真的叫人懷疑沒準它就是從僧人手腕上落下來的美得炫目的水晶珠子。如果說前兩句是寫實,這後兩句就是化虛了,實的美麗和虛的夢幻相結合,白胡桃仿佛是有了仙氣一般叫人愛不釋手了。
讀罷這首小詩,你是不是都已經深深愛上這個靈氣逼人,又雪白美麗的白胡桃了?讓我們來恭喜詩仙李白先生種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