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原文、譯文對照翻譯

2021-01-07 跟著糰子聽老歌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原文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養子。是謂比丘有二子。是故諸比丘。當學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譯文

【聞如是】

確實是我親耳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地方。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

那時世尊親口告訴比丘們。父母對他們的子女,有很大的恩德,父母哺育我們長大,從幼至長,父母所賜地水火風,方得人身。假如為人子女者,以右肩背著父親,左肩背著母親,如此歷經千年的時間來奉養父母;縱然父母的大小便溺,都拉在背上,對父母都沒有絲毫的怨嘆,這種孝心,還是不足矣報答父母的恩情。

【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獲安隱處】

如果父母不信佛教,要讓父母知道佛教對人生的重要,勸其信仰佛教,皈依佛法僧三寶,得到超出三界火宅,離苦得樂,永離六道輪迴,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無戒與戒教授,獲安隱處】

假如父母不持戒,要給父母講持戒修行的好處,要鼓勵他們到佛教寺院所舉行的戒會,去請和尚講戒、授戒,使之得戒、持戒,或守五戒,行十善,八關齋戒,乃至求得解脫,以至於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不聞使聞教授,獲安隱處】

如果父母不學習佛理佛法,要使父母廣學多聞,凡有法師講經弘法之處,要使父母都能夠參加聽講,得到法師們教授佛法,懂得了佛法,依法修行,以至於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慳貪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父母若有有慳貪不舍的習氣,要安排使父母供養佛法僧三寶植福,利樂眾生,以至於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無智慧教令黠慧,勸樂教授,獲安隱處】

如果父母沒有佛陀的智慧,要勸父母多多親近高僧大德,善知識,蒙受教導,傳授法要,如法修持,開發智慧,以至於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如是,信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教信法教授,獲安隱處。】

像這樣,使父母,信佛學佛,持戒修行,福慧雙修,深信如來的教法,受持如來的教法,將來才能獲得究竟圓滿,到了卻生死輪迴的永入涅槃的境地。

【諸法甚深,現身獲果,義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聖眾。】

佛說的法都是甚深微妙的,只要依教奉行,現世就可以獲得證果,體味很深的佛說的義理。像這樣修持的智者,才能光明覺照,圓融無礙,通達此中之行法,證得佛聖之崇高偉大,教化一切眾生,令生淨信,崇仰聖眾。

【如來聖眾,甚清淨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唯有眾多的佛教聖者,才是最清淨的;如山中的大樹,挺直而不彎曲。也唯有聖眾們在一起,沒有人我是非,經常和合。修學佛法,並依教奉行,而得成就;嚴持淨戒,而得成就;因戒而得定,因定而三昧而得成就;因三昧而生智慧,因智慧而得成就。即能了知一切世出世法,而舍卻世間的惑業纏縛,超出三界火宅,了脫惑業,六道輪迴之苦,超凡入聖,而得成就。

【所謂聖眾,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最尊最貴,當尊奉敬仰,是世間無上福田。】

這裡所說的聖眾,是四向四果的聖眾(四向四果:聲聞僧依其修行之淺深,而分四個級別的果位及向道)。這些所說的佛的聖眾,乃是世間最尊最貴的,為世人尊敬奉仰和愛戴的,是可受到一切人天的供養植福,所得的福報,是無量無邊。

【如是諸子,當教父母行慈。】

就是如上所說的為人子女,應當勸令父母行佛教大慈大悲的善道。

【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養子,是謂比丘有二子。】

各位比丘是父母的兩類兒子:父母的親生子、父母的養子,這是所說的出家的比丘是父母的兩類兒子。

【是故諸比丘,當學所生子、所養子,口出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因為這個原因,出家的比丘們,應當學以上所說的生子和養子——勸令父母信佛學佛、三皈五戒而八關齋戒、讓父母修福修慧等,向父母宣說佛法,應當做這樣的實行。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時,這些出家的比丘,聽佛所說的法,都非常歡喜,要依教奉行。

相關焦點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圖)
    爾時,如來即以八種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
  •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祝天下母親節日快樂!吉祥如意身心康寧!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 No. 684)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
  • 深度解析偽佛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及其危害
    深度解析偽佛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及其危害(製圖:於發文) 一字之差 偽佛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危害 修學佛法,獲得真實利益,今天我們最常見到的一部偽經就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甚至在許多寺廟中都可以看到, 也有不少法師在講解弘揚。但這是祖師大德早有定論的,學界也有共識。真經的名字僅有一字之差,是《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偽經,這是蓮池大師早已解決的問題,我不想再費筆墨來重述。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白話淺譯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改編·水墨漫畫(A)
    佛祖通過這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來告訴我們:父母養育我們是多麼的艱辛,我們不要忘了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就是讓我們碎身都難以報答。那怎樣才能報得父母之恩呢?能坐下來修行,才能報得父母的大恩!能坐下來修煉,我們能修行成道,才是大孝!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如果坐下來修行,就能讓我們的六親眷屬,升天享福,哪怕他們是在地獄裡面、三惡道裡面受苦,你也能把他們超度出來........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白話解釋
    第九頌揚父母「體恤子女」的深恩:父母恩情深重,為人子女實難報答於萬一,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女受苦受勞時,慈母竟夜祈禱以身替代,希望為子女受苦受罪,母愛何其偉大!兒女出門在外,慈母心常相隨,憐兒受寒受凍,怕兒受苦受累,倘若知道兒女受了一絲一毫的痛苦,慈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
  • 報父母恩咒全文,念報父母恩咒怎麼回向?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
  • 報父母恩咒
    (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
  • 《黃帝陰符經》原文譯文對照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譯文:「自然之性是人之本性(即『虛靜』),人心卻是虛偽的。所以要以自然之道來確定人性之道。」原文:「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 父母恩難報,要盡心竭力孝順父母
    一個人如果不報父母恩,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自己客觀條件無法報恩,雖然想報答,但是自己無法去做到,這種不會構成多大的罪過,比如有的人精神失常、或者是弱智或者身體有缺陷,這種人客觀上無法去很好的報答父母,這種是可以理解的。
  • 農曆七月,報父母恩咒
  • 【報父母恩咒】簡介以及注音
    報父母恩咒的經典出處一般認為出自《佛說盂蘭盆經》,然而報父母恩咒實則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是佛教報父母恩咒。佛教報父母恩咒乃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現存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報父母恩咒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恩重。
  • 李展飛:《今生難報父母恩》
    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釋迦牟尼把母親的恩情歸於十種: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乾就溼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笫七.洗濯不淨恩 笫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做母親的懷孕生子,十月懷胎,坐立不安,如負重擔,三餐難下,就像患病之人,懷孕期間,母親的形象大變,身材臃腫,不事妝飾,以至於梳妝檯都沾滿了灰塵
  • 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請每日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海濤法師教你念:報父母恩咒】
    nā mó mì lì duō duō pó yìsuō hē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月,請每日念誦《報父母恩咒》四十九遍,回向現世父母增福增壽,七世父母往生淨土,可報答父母恩。昔日佛在時,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了救在餓鬼道受苦的母親,於僧自恣日供養聖僧大眾以後,其母即於是日脫離餓鬼之苦。 《報父母恩咒》出自北宋遇榮《佛說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多生累劫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持誦《報父母恩咒》,心要誠、意要真,無時無刻持誦都可報父母重恩。請大家在此報恩月,多誦持《父母恩重難報經》與《報父母恩咒》, 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
  • 農曆七月 佛教中的感恩月,誦經報父母恩
    生在世間,人與人和諧共處生活,才能物資豐富,日子平安,所以要常常感眾生恩;而佛陀就像老師來指引著我們走向正確道路,所以我們要感師恩、感佛恩,故說七月也就是感恩月。特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是盂蘭盆節。這個源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了救在地獄受苦的母親有關。目犍連尊者曾於此日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親脫離餓鬼道。
  • 農曆七月,請多念報父母恩咒! 功德無量!
    咒語原文:南無密慄多,哆婆曳,莎訶。報父母恩咒注音:nā mó mì lì duō,duō pó yì,suō hē。功德簡介:多生累劫之父母恩重難報,卻無以為報,則有佛教報父母恩咒,每逢農曆七月中每日念誦報恩咒四十九遍,報父母恩,現世父母延壽,去世父母超拔,如一日未誦,次日可補誦。(盡孝之心又何止拘泥於七月啊!)
  • 佛說:做這件事最損福報,切記!
    佛說: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一個不孝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壞的,佛門裡講,「一切唯心造」,心若不正,則諸事不順,坎坷叢生。這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因果。父母有恩於我們,若我們不懂得回報,甚至厭棄、責難,要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存心有天知」,你的因果就在你的所作所為裡。佛說: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 楞嚴經原文、白話文對照 · 卷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文·卷一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 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 譯語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編譯 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
  • 母親節:佛說這是報母恩最好的方式!願佛陀慈光普照,願天下母親吉祥...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中,世尊諄諄教導:母胎懷子,凡經十月,甚為辛苦。《大集經》中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依佛教說法,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必須的,不孝父母則無資格學佛。一切善法中最大的善,就是孝親。母親節,對佛弟子而言,是帶著感恩之心行孝道的一個節日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