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做到極致再說好

2020-12-13 夏刀刀

大家好,我是刀刀,今天跟大家叨叨的話題是「做到極致再說好」!

最近看了幾節免費的「有道精品課」,起因是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依然是不會說、聽不懂、看不了的狀態,就連最喜歡看的電影和美劇,除了「fuck」、「shit」等幾個問候爹媽的單詞,只能依靠字幕,也不知大學時的英語四六級是怎麼過的。

不過看了有道幾個教師的課程,我似乎找到了原因。

講發音的劉冠奇老師,一口地道的「倫敦音」,而且英音和美音可以自由切換,聽他說英語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地道的發音猶如播音員。他大二時就因為一口標準的英語,被應聘為新東方的口語考試,十年裡他做到集團演講師的級別,不止給學生講課,還負責培訓新東方的口語老師,還曾經擔任許多明星的私人英語老師。在新東方做到極致後,他來到有道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和課程。

英語最基本的莫過於音標了。但不是開玩笑,刀刀初一時才開始學英語,而且TMD的英語還是體育老師教的,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學蘋果「apple」這個單詞,老師教我們念[安剖],還他媽美其名曰是什麼美音,真是毀童年啊!刀刀現在回憶起來,都想哭!

為了學好音標,刀刀狠狠心花了真金白銀,報了劉冠奇的付費發音課,學了十幾年的英語,白頭髮都有了,終於知道音標的正確發音了,也終於知道美音和英音的區別。

劉冠奇老師每講完一次課,都會給學員們留作業。這些作業看著簡單,但對於有著固有發音思維的我們卻並不簡單,說白了你的口型和舌頭就是要改變固有的條件反射,改變固有的位置和習慣,而這就需要大量的練習,就像劉冠奇說的,不是幾十遍,是幾百遍幾千遍,他說他當時每個發音都是練了上萬遍,才有今天如此完美的發音。

發音就是要不斷地模仿,找差距,縮小差距,做到極致才能把英語說好。劉冠奇是東北人,讓我想到小瀋陽和宋小寶這些東北二人轉明星,這些明星都是多才多藝,而最出眾的才能就是模仿,而不斷地模仿也使他們的能力不斷提高,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

講邏輯英語的鐘平老師,履歷就讓人敬佩,中國政法大學的英語本科專業,社科院的哲學碩士,北大的軟體工程碩士。他開創的邏輯英語顛覆了人們學習英語的思維,他認為學英語先不要急著學習音標、單詞、閱讀和聽力什麼的,而是要先學會英語的思維模式,他發明了一個公式,只要你會漢語,利用這個公式就可以翻譯成英文。就像現在的翻譯軟體和人工智慧,怎麼讓機器說英語?怎麼讓機器人說話?肯定需要一個通用的公式。能把英語和計算機知識結合到一起,鍾平的英語真是研究到了極致。

讓人佩服的還有他對介詞的研究。比如「on」這個介詞,以前我們的理解是「在……之上」的意思,但這個意思其實並不通用,導致我們上學時許多題會做錯,鍾平研究了所有帶「on」的短語,發現它的本意是「接觸」和接觸的延伸意,有了這個解釋,刀刀真是豁然開朗,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這個簡單的介詞「on」總算學明白了。

鍾平對單詞也很有研究,朗文專門出了一本他注釋的詞典,這是他對幾乎所有常用詞研究的成果。

可見,鍾平也是把學英語做到了極致,才成了一代英語教學的大師。

另一個例子是叫祁連山的老師,江湖人稱「槍哥」,非英語專業,沒有語言環境,沒有出過國,研究生考試英語84分,雅思口語兩次都是8分。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還是因為他把學習做到了極致,考碩士他把晦澀難懂的法學書濃縮成一本筆記,學英語學成了英語老師,這就是極致的結果。

刀刀說了這麼多,不是替有道精品課做廣告,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做到極致再說好。

因為相信很多人就像刀刀一樣,做一件事情,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是半途而廢,沒有取得一定成績,就藉口天分、性格、愛好、時間等等客觀因素不再堅持,其實不是我們做不好,而是不夠努力,沒有做到極致,所以才沒有做好。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有一個同學是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前兩天給我打電話說想辭職,去一家大公司打工。我感到很吃驚,就問他為什麼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拿,要去給別人打工,他對我說,一是那家公司開出的待遇要比公務員好的多,再者就是現在已經快四十歲的人了,還沒有混個一官半職,而同年和他進單位的人早已當上了科長。這個同學我還是比較了解的,上學的時候學習就很好,還是班長,組織能力也不錯。但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當上領導?我想這和他的心態不無關係,總是身在體制內,又想著體制外的工作,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本職工作,又怎麼能在本職崗位上幹出一番成就呢?

可能有人會說,想在體制內混個一官半職你得有關係啊!有背景啊!我不信。難道那些當官的都是有關係的?有背景的?再說,習大大上臺後,我們的官場越來越正規,當領導還得靠真本事,那種靠關係靠背景的官場法則生存空間已經要絕跡了。如果像前一陣新聞報導的那個副市長辭職下海經商,我也同意同學這麼做,因為他在官場已經做到了極致,確實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就,發現在官場已經再也進步不了了,那再辭職才算好。

刀刀也曾經參加過司法考試。那時候想如果通過司法考試,將來可以多一條選擇的路,但書始終看不進去,最後的分數也少得可憐。我於是找藉口說,還是不適合學法律。而我身邊的一個同事,就想以後進檢察院,所以當我拉著他運動的時候,他都不為所動,就是一天到晚地坐在辦公室看書,結果現在成了一名檢察官。而我還在原單位混日子,前途一片渺茫,人生少了一個選擇。所以,做到極致才叫好。

做到極致需要壓力。相信我們上學時都有這種感覺,平時看書總是不著急,非要等到快考試了,有了壓力了,才趕緊拿出書來看,這時候的學習效率還很高,很多同學往往突擊一個月,甚至是幾天就通過了考試。

上了班也是這樣,刀刀曾經參加過一個短期培訓班,班上的同學都是在全國範圍內選進來的,大家都很珍惜這次機會,於是都沒日沒夜地看書,以期通過最後的結業考試。我們的複習題有厚厚的兩大本,因為時間有限,學習基礎知識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死記硬背那兩本題庫,其中一本還是專業英語,有點像考駕照的無紙化考試。一開始我也看不進去,但我看大家都在學習,又不能給單位丟臉,也就用功看書,結果還發現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比如先看兩頁書,看到最後一題,再快速地把這兩頁看一遍,看完十頁再從頭看一遍,再看十頁,看完再把前面的二十頁看一遍,以此類推,這樣剛看完的能記住,看過的又不容易忘。這種記憶方法真是當時逼出來的。後來回到單位,再有類似的考試什麼的,用這種方法就輕鬆多了。現在想想,如果上學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也許早就考上名牌大學了。事實證明,還是上學的時候感受不到壓力,學習沒有做到極致。別人教的方法只是別人做到極致總結出來,卻不一定適合你,只有自己學到極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學英語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學英語總歸是有用的,搞技術的要考職業英語,出國的要過雅思或者託福。前一陣刀刀單位就有這種名額,要求雅思6分以上,但平時雖然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就是堅持不下來,背幾個單詞就不了了之了,但機會來了你就是抓不住。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現在流行這樣一種理論。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愛迪生的課文,說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為他99%的努力,再加上1%的天分才有的結果。但不知什麼時候,網絡上流傳一篇文章,實際上愛迪生當時說的是自己99%的努力,是建立在1%的天分上的。於是給人們造成這樣一種認識:如果沒有天分,再努力也是沒有的。而且文章舉了很多例子,現在的成功人士比如比爾蓋茨、王石、馬化騰等等都是有家庭背景云云,否則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我身邊一個同事就信奉這個理論,說普通人再努力都沒有,即便上了大學,將來沒關係沒家底也找不到好工作創不了業,而且還經常守著自己的兒子說這些話。結果導致他的兒子現在剛上初中就不好好學習,因為他兒子也是這種想法,學得好有什麼用呢?

刀刀對這種觀點堅決持否定態度。即便網絡上那篇文章說的是事實,可是像愛迪生、比爾蓋茨、王石、馬化騰這樣有天分、有背景、有家底的人多了去了,他們都那麼成功嗎?那些沒天分、沒背景、沒家底的成功例子不是更多嗎?再說了,有條件的人還這麼努力,沒條件的我們不是更得努力才能成功嗎?

還有的人總是把失敗和放棄歸咎於自己沒天分,動不動自己不適合這個不適合那個,一山更望一山高,不停地跳槽,結果什麼都幹不好。你還沒有付出努力,沒有做到極致,怎麼就知道不適合?怎麼就知道沒天分?想當初郎朗練鋼琴到一定程度,老師都說他沒天分,而正是父母給他的壓力,他自己不斷地練習,堅持到極致,才成為享譽全球的鋼琴家。人們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才說他是一個鋼琴天才,又有多少人看見他努力的汗水呢?

所以,給自己點壓力,然後去努力,去堅持,做到極致才叫好。

相關焦點

  • 成功的秘訣:專注一件事並做到極致!
    知乎上曾經有人說過: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還根本達不到拼天賦的程度,我們喜歡收藏一些好的文章,報微課,參加社群,讀大量的成功學書籍,這樣讓我們的心理獲得極大的滿足,總覺得成功就在眼前,但我們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速成不了,就算有什麼捷徑,也不一定適合你,那些月瘦10斤,你可知道每天要吃很少東西,做大量的運動,才能成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堅持下來的
  • 細到極致就是成功,不用心何談進步
    再說持拍提拉接球時,動作很不規範。右手動作不到位,引拍不夠,弧度也不足。接球的瞬間,不應該加速的。擊球後,還要繼續把球拍往斜上方送出去才行。拍面的角度過分前傾,影響回球的速度。整個動作不協調,大臂抬起的角度過大,抬伸的範圍過廣。另外,自己不能很好的選擇擊球的時機。最後是在上升到最高點時,自己好錯過這個點了。
  • 「聚焦單品,做到極致」是品牌餐飲成功的訣竅
    每一個成功餐飲品牌下面都有一個讓人記得住的單品,像海底撈是火鍋,西貝是莜麵,外婆家是麻婆豆腐,喜蒙羔是沙蔥肉。這些品牌的成功離不開聚焦單品,並做到極致這個訣竅。其實,不僅僅是餐飲業,其它行業的成功企業也離不開聚焦單品,像海爾的電冰箱,格力的空調,蒙牛的特侖蘇等等都是這種打法。
  • 優秀就是將一件小事做到極致
    ——石室初中召開班長、學習委員、科代表大會優秀就是將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向優秀學習,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優秀科代表合影學生幹部工作,特別是科代表的工作,往往是默默無聞的,兢兢業業履職就是最優秀的品質二、凡事有法,事事講策略——技能培訓,將一件小事做到極致,「有哪些班級早上能在3分鐘之內收完收齊作業呢?」收作業是各班早上的第一件大事,對早讀的秩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很多班級頭疼的事情。怎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收交作業呢?楊曉豔老師給大家傳授了「3分鐘搞定全班全科作業收交」的絕招。
  • 《子彈筆記術》讀後感: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最強的生存技能
    初看書中「寫在前面」部分,簡單了解到子彈筆記術就是把重要信息在每段一開始就展現出來。如同我們學習語文課時,老師強調如何閱讀文章,每段第一句一般都是整段的核心思想。依照這個印象, 我一開始認為這本書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看,已有的技巧,只是換個很燃的名稱,最多就是詳細闡述方法使用,所以對本書還是有些抗拒。
  • 從差點被辭退到最佳員工:所謂高手,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而他們卻能做到極致,將簡單的事做的不簡單。在我7年的職業生涯裡,深深感受到了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帶來的好處,不僅幫我保住了工作,還讓我之後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穩噹噹。從差點被辭到年度最佳員工剛加入現在公司時,公司安排我先從最基礎的排版做起。
  • 人物專訪|普渡CTO郭璁:做到極致,就是絕招
    他們可能會覺得,執著於一件事,並做到極致是過往一路拼搏成長帶給我的性格底色。其實不是這樣的,確實,一路走來,有挑戰和忙碌的日子是我喜歡的,我成長的平臺也因此變得更大。但更多時候,在專注於認定的事情的過程中,我也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不是大家所想的,不管經歷什麼挫折都一如既往的堅持。
  • 重複做你喜歡的事,做到極致,你就會接近成功!
    這就是重複帶給你的改變。小時候後,一個簡單的字要寫很多遍,一篇課文要抄好多遍,一首詩要背好多遍。這種重複讓我們對文字越來越熟練。認知能力越來越強。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重複。雖然會有所改變。但仍然少不了重複的束縛。很多人會問重複做一件事到底有沒有作用。答案肯定有的。重複做會讓你在重複的過程中有新的體會。
  • 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人生其實就像鑿井一樣,想要成功,並不需要強迫自己成為「百事通」、「萬金油」;相反地,你其實只需要專心於某一個方面,並努力朝著自己既定的方向走下去,保證在某一個方面有較深的造詣,這樣就能夠做得出色,出類拔萃,有所作為。所謂的偉大,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一生去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 任何一個領域,做到極致就是冠軍!鄧亞萍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鄧亞平在致辭中說:多年的訓練讓她養成了凡事就要拼盡全力,把事做到極致的習慣,任何領域,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冠軍。網友都來評論:她能有這樣的成績,就可以知道她背後付出了多少,致敬!未來科技給與體育力量。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 《中國好聲音2019》導師王力宏做到了極致!
    王力宏是2019年《中國好聲音》新晉導師,自節目一開播就受無數粉絲歡呼喝彩。當然,王力宏也並不是一個喜歡說大話的人,他在組建自己的團隊後,真的是做到了「做牛做馬」,而且還做得很極致選歌、編曲都是《中國好聲音》導師的本職工作,王力宏也在錄音棚裡教很多學員該怎麼發聲更自然,教他們如何唱歌更打動人。
  • 極致的摳門,就是極致的浪費
    老闆心說,我花了錢,拿到的就是這玩意兒!你的文案確實做得很出色,但是這個招商手冊可是設計得真差。他把相關意見對營銷總監說過,對他的女助理說過,但是就是不好意思對我說。因為他心裡知道,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我這兒。我又不是設計師,憑什麼手冊裡的圖片還要我來找?你自己不願意多花錢,只想著花最少的錢,還嫌對方設計得不夠好,這不是很矛盾的事情嗎?問題是對方設計了嗎?
  • 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道理雖然是如此,但是「知易行難」,因為知道某個道理容易,但是要做到卻很難!從「知道」到「得到」,這中間還需要「做到」,能夠堅決執行、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想自律、要想「做到」,首先從做好某些小事開始!自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扎紮實實做好以下這2件小事。什麼是自律?就是將這2件小事做到極致!
  • 深海教育:「把專業做到極致」是老牌大學逆襲成功的關鍵
    最近,我國的一所老牌大學突然頻繁出現在了熱搜上,先是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進出口受到管制,然後間接引發學校的百年校慶直播過於火爆,以至於伺服器都癱瘓了,沒過多久,校內兩名學生因作弊被直接開除,一時間,哈工大因校風嚴謹成功出圈
  • 那些厲害的人,都擁有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藝術
    01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藝術,就是高度的專注如果能夠靜心回想一下身邊優秀的人,包括你的優秀的同事,優秀的領導,優秀的朋友,你就會發現,在他們的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特質,而且這種特質是可以後天習得的。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專注的人。當你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時,你會發現成功會非常容易。你要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專注於此,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是走向成功的唯一生存之道,是每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項修煉。
  • 《壽司之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
    小野二郎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的?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我們發現了答案,那就是專注,極致和小野二郎對壽司的熱愛。這篇文章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小野二郎如此成功的四大秘訣。二、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獨一無二的產品,完美的用餐體驗,來自於小野二郎對細節近乎苛刻的極致追求。小野二郎非常注重細節,各環節都力求做到極致。包括前臺的餐具擺放,茶具都有嚴苛的要求,甚至包括客人看不到的調料盒,配菜箱,刀具,團扇。
  • 多做自我反省,把熱愛的事做到極致
    有鑑於此,如果你要想贏得事業上的成功和人生的輝煌,那麼就必須改變對自省的恐懼心理,讓自己勇敢一點,在工作和生活中時常自省,並養成甚於自省的好習慣,從中不斷得到修正,做更加完美的自己,以完美的態度去做人做事。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把自己所熱愛的事做到極致,做到無悔。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
  • 設計,做到極致便是藝術
    設計,做到極致便是藝術 雖然陶瓷是我們平日非常常見的東西 但你有想過只要做到了極致 可以成為一件既實用又美觀的藝術品嗎?
  • 中國最牛列印店即將IPO:再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牛!
    設置頁碼,列印文檔,加彩色封面,最後再裝訂成冊,這種列印服務,任何一個街邊列印店都能做到。但是上市申報資料不一樣,證監會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數字、表格、文字大小,都有極其嚴格的規範。其次,服務極致化。前面說過,榮大和其它街邊列印店不一樣,它開在金燦酒店。為什麼?除了佔據「距離上市最近的列印店」的名聲,更重要的是,它要為客戶提供從住宿、餐飲、洗浴、校對、列印的一條龍服務。
  • 12年把一個單品做到極致,看張亮麻辣燙如何打造「爆款」小吃
    每一個餐飲分類下都有個成功的餐飲品牌,這些品牌的成功離不開聚焦單品,並做到極致這個訣竅,將一個品類做到極致是餐飲店成功的法寶。如今將一個品類做到極致,用單品策略撬動市場的餐飲品牌並不少。張亮麻辣燙就是其中之一,十二年深耕麻辣燙領域,讓張亮麻辣燙從一家縣城小店變成遍布全國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