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到柳小魚的時候,她正在配送站點打包,即將趕赴下一個地點交付訂單。麻利地騎上電瓶車,嫻熟的動作、平靜的表情,這一切都很難讓人聯想到,此刻站在面前的是一位90後小花。
來自江蘇的柳小魚現在是大潤發閘北店配送站的一名女騎手,打小跟隨父母來上海的她原本從事文職工作,年前開始接觸到外賣行業,開始做起了餐飲外賣的兼職。按照以往的情況推斷,過年期間在上海做外賣配送可以小賺一筆,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計劃,隨之而來帶給她的是對經濟來源的重新考量。
「之前就是因為收入不高所以做的餐飲外賣兼職,但是疫情的原因,很多餐飲都沒開門,兼職是沒法做了。後來過年的時候知道大潤發在招募騎手,就過來了,到現在一直在做線上訂單的配送。」柳小魚說,雖然餐飲店關門,但是大家還是需要正常吃飯,一時間,超市生鮮配送訂單量火爆起來。面對大量的訂單,一方面她慶幸自己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方面由於疫情原因人手不夠,柳小魚和同伴也親歷了一場「民生救援」。
「線上過年一直是不打烊的,疫情期間大潤發優鮮的訂單也都在送,春節到現在,工作量比平時多了一倍,特別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每個人一次出來就帶個十幾單。」柳小魚估算了下,春節期間配送最多的就是生鮮,也有日用品,包括飲用水,有些很重的東西也需要柳小魚自己扛。
訂單送多了也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疫情期間我們都是無接觸配送,送到小區指定地點客人自取。有一次東西送達後,客人一定要求我給送進去,後來了解了才知道,原來他返滬還在隔離期,沒法出來拿貨。」柳小魚說,她明白客戶有特殊的難處,後來跟社區的人溝通,請社區的人幫忙為顧客送上了門。
雖然工作很辛苦,不過看到顧客群裡的一些貼心的聲音,柳小魚覺得非常暖心。打開手機翻出顧客群的留言,「大家下單儘量集中很多天下一次吧」、「遲兩個小時也沒關係,疫情管控時期能送就是為人民做貢獻了」、「千萬別把同事累垮了」、「特殊時期,再加上很多會員都出不了門,全依仗你們保障我們的生活物資需求,非常感謝」。柳小魚閒下來的時候就會翻翻這些留言,她說,再辛苦,看到這些暖心的話,感到自己被認可、被需要,心裡還蠻自豪的。
疫情發生後,柳小魚和同伴每天出勤,一直堅持配送。柳小魚回想,其實最初她也很害怕,也做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是很早就來上海打工了,很多年過年都在上海,哪裡碰到過這種情況,大小店鋪都沒開,也沒地方吃飯,我自己窩在家裡也不敢出門。」做了很久的思想鬥爭,柳小魚最終決定出來工作,因為還是得生活。
「來了發現公司提供口罩、每天測量體溫,提供清潔消毒用品。我心裡就踏實多了。當時餐飲行業沒有開門,大潤發提供我們的中餐、晚餐,有蔬菜、葷菜、湯,只要我們上班他們都管飯,也省的我們在外面不知道吃什麼,這點還是蠻好的。後來在國家的嚴格管控下,每天疫情人數在減少,我們就比較放心了。」柳小魚說,現在她已經習慣了每天的消毒防護,進門也要洗手,回家也要洗手,每配送完一單都會清潔配送箱。這個事情發生,無形中也幫她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
柳小魚說,做這行雖說比較辛苦,好在工資會相對較高,付出就有回報。「如果每天早上從7點多鐘開始,到晚上9點結束,每天的工資是比較可觀的,做得好的能多拿40%-50%。我之前的工作是在辦公室裡,現在下雨天也要出來,這就要靠堅持。」柳小魚雖然是配送站唯一的女生,但是很能吃苦,接單量在站裡也是名列前茅。
柳小魚告訴記者,現在疫情好很多,很多同行都回來了,她現在的工作也會輕鬆很多。「線上配送大部分已經恢復正常了,大潤發閘北店已經恢復了5公裡配送範圍內1小時送達服務,配送時間也恢復到早上8:00到晚上21:00。」記者了解到,大潤發大部分門店線上已恢復了正常運營,目前配送準達率達到了99.5%。
像柳小魚這樣在疫情期間堅持配送的騎手還有很多,柳小魚告訴記者,她也很想給自己放放假,盼望著疫情結束可以去武漢賞賞櫻花。「但是現在還不能休息,訂單需求還是很大,堅持配送吧,畢竟現在顧客還是很需要我們的。」
來源: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