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遍布全國,至今萬人敬仰,關公在我國為何如此受重視?

2020-12-18 百家號

前不久,見某雜誌報導海外華人的生活與信仰諸習俗的文章中提到關公在域外華人中的影響,甚感興趣。關公,這一紅臉美髯的大漢,竟然超越時空限制,遠涉重洋,歷經唐宋元明清而進入二十世紀,伴隨炎黃子孫在高聳的摩天大樓與立體影視的異域安身立命,不能不牽動人們的神思。

關公,據陳壽《三國志》載,原名關羽,字雲長,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19年,為三國蜀漢大將。考其原籍,是今山西臨猗西南(古稱河東解縣)人。東漢末年亡命到河北(涿郡),跟隨劉備起兵鎮壓黃巾軍,為劉備屬下司馬。公元240年(建安五年),劉備被曹操打敗,關羽被俘,受到曹操的禮遇,拜為偏將軍。以後在曹操與袁紹的對陣中,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曹操封其為漢壽亭侯。後關羽得知劉備的確切消息,盡封曹操所賜之物,修書拜辭曹操,回歸劉備。劉備取西川後,拜前將軍,留守荊州,曾因攻敗曹仁面鹹震一時。後孫權用呂蒙計,襲破荊州。

關羽與兒子關平被害,蜀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關羽的令名為民間所熟悉,主要仰仗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其中桃園結義,保皇嫂,過五關斬六將,走麥城等主要情節,臉炙人口,婦皆知。影響所及,使關羽的美譽一躍而為劉關張三兄弟之首。尤其在儒,釋、道並行的中國封建社會裡,關羽名震三界,道教封之為「關聖帝君」,有《關帝覺世真經》、《關帝明聖經》等通俗勸善文,標榜象關別那樣「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的封建人生觀;佛教把關別列為伽藍神之一,於常見的十八羅漢旁塑關羽像供奉。天合宗地經具《佛祖統紀》卷六「智者傳」更記載了關羽顯身的故事:天台宗祖師智在當陽(今屬湖北)玉泉山建精舍,曾見二人威儀如玉,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自通姓名,乃關羽、關平父子。二人請智額於近山建寺,智額從之,寺成,並為關羽授五戒。《佛祖統紀》著於南宋成淳五年(1269),由此可知,在南宋關公已成為天人共戴、儒佛道並尊的超級偶像。因而探究關羽之神韻,實為研討我國舊傳統下的社會心理的一條蹊徑。

究關羽之所有「故事」,抽象出它們的精神內核,可以勇武、忠義加以概括。忠者,忠於皇室,忠於主子。他降漢不降曹,不留戀高官厚祿,千裡走單騎回歸劉皇叔;義者,忠於朋友,不忘桃園之盟,患難與共,生死相隨。而且關羽勇力過人,於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號稱萬人敵;光有武力而無韜略,又會與張飛劃一,而關羽又剛好喜好《左傳》,諷誦皆上口,自然言行合於經義。因而,關羽幾乎兼備了中國封建社會「大丈夫」的全部美德,以勇立功,以忠事主,以義待友,立業、立身、立名,正契合了封建社會各階層人的心理。

忠於皇室,為皇家創業,合於最高封建統治者網羅天下豪傑為我所用的心理,所以歷代皇帝不斷加封關羽,樹立榜樣。受其益的後主劉禪不過封他為侯,而邊患較重的宋朝卻一封再封,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封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再封為「義勇武安王」。以後,隨著中國封建社會之進入末期,感到公、王皆不足以資號召,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成為統轄三界的神帝。清兵入關,民族鬥爭尖銳,而關羽仍不失其感召力,皇帝雖然是異族的,忠君卻是需要的;順治雖是滿族貴族,卻深明「治心」的道理,敕封關公,會使漢民在心理上產生親切感與認同感,因而,順治不僅再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而且每年致祭,倍加尊崇。

與皇家的心理認可及實際需要相應,關羽的重義氣、敢作敢為也符合封建社會自然經濟中的小生產者們的心理。舊中國本是小生產者的汪洋大海,其中又有各個階層與種種行業。那些上層人物欽慕關公的立業封侯自不必說,即使是貧窮的農民,也不能不為「仗義救危、講求信義」的道德觀念所左右,他們在生活中盼望著平安、小心躲避災禍,切望有善神的護佑,而關羽早成了信義、仗義的代表;再者,農民是承認皇帝、承認正統的,在他們的心理中,只有受過「皇封」的才有靈驗,才有正果。關羽曾多次受封,威靈之大,足以以一正壓百邪,所以舊中國農村求雨、槭鬥無不求助於關公,甚至嬰幾的搖籃也要拴上寫有關公名字的牌牌以求去邪氣,期望他的青龍偃月刀砍翻索命的小鬼而佑護嬰兒健康、保佑宅第平安。因而,農民提起關老爺,總要提到他那把大刀的。

如果與土地、灶王等一般小神的信仰相比,關公的信仰更集中在起義農民軍與城鎮的行業團體之中。對鋌而走險,朝夕不保,必須依靠自身的膽壯藝高與團體的互相信任才能生存和發展的農民起義軍,紀律的約束只能是表皮,真正的凝聚力必須是心理的一致,道德的控制。關羽的勇武立業,忠信立身的「事跡」正合農民造反者的需要,效法劉、關、張桃園結義,發誓生死與共,成為造反者必發之盟誓之詞,面關羽橫刀立馬,建功立業之形象,又正是他們徵戰南北的措模。至於造反與忠君之間,並不存在矛盾,農民軍是由於「官」遙民反,不少是不反皇帝的,至多像李自成等,也是感到大明氣數已盡,不存在「忠」的問題,只要建功立業盡可以了。至於城鎮的行會團體,信仰關公更有其特殊意義。中國的封建社會,一直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手工業者為奴,商賈為賤民,即使致富亦為世家所不齒。南宋以來,由於城市的繁榮,手工業和商人隊伍有所發展,各種行會紛立,然而,從總體而言,他們仍受歧視,沒有社會的支持,又沒有農村的退路他們只能靠運氣。

在關卡林立的封建社會,捐稅繁重,官府明搶,地痞豪奪,天災人禍,陷阱重重,他們切盼能有個有威有靈,公正信義的人來主持公道,保護他們。靠誰呢?答曰:「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期友」,朋友相處,第一是信義,第二是輕財。講信義,才能互相信任,達成契的,做成買賣;輕財才能仗義,才能在危難中互相扶助,這兩種品質,關公可說是兼備,千裡走單騎,信義有加,封金掛印,視富貴加浮雲。更主要的是,商人期望「和氣」生財,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關公與曹操,正是體現了這種重義氣,不翻臉作仇的關係,因而象依賴皇帝之開明一樣,他們依賴對關公的信仰取得心理上的安慰與平衡。經過歷代的傳承,這種依賴感不自知地積澱為小生產者尤其是手工業者與商人的穩固的文化心理;而重史的民族傳統,自然地形成了重舊而疑心的社會心理,「人惟舊,器惟新」,見到祖宗已來供奉的關公,總感受到一種熟悉而親切的文化氣息。談到這裡,海外華人信奉關公的習俗便可以理解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其中關公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關公也被稱為人民學習的榜樣,值得人民學習。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解州是關羽的老家,當地人民為紀念關公修建的廟宇。關帝廟創建於南北朝陳朝、隋朝時代,位於山西運城解州,佔地面積20多萬平米,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宮殿式道教結構建築群,也被稱為武廟之祖。
  • 臺灣旅遊發現關帝廟非常多,為何關公的形象倍受中華文化推崇?
    臺灣地處我國東海海域,島嶼面積狹小,易受颱風、地震影響,並且臺灣地區海上貿易頻繁,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寄託百姓福祉的廟宇便應運而生。在臺北市就有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廟宇,這就是行天宮,據說每天進出的遊客、信徒多達兩萬人。行天宮主宮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另外還有兩處行宮,分別為北投分宮和三峽分宮。
  • 全球華人精神信仰之一關公,其故裡運城解州關帝廟怎麼如此破敗
    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是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接下來要去瞻仰的是關公故裡,是號稱「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的解州關帝廟。去之前查過資料,解州關帝廟自隋朝開建,宋元明清時不斷擴建或重修,新中國建國之後也不斷的整修大修,現在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關帝廟宇,也是國家4A旅遊景點。
  • 解州關帝廟:歷史悠久 規模宏大 氣勢非凡
    在河東古代名人燦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顆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被後世封為「大帝」、尊稱為「武聖」的關公。關公姓關,名羽,字雲長,生於公元一六O年,卒於公元二一九年,為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常平村人。相傳,關公從幼年開始,便喜讀《左氏春秋》等儒家經典,深明大義。青年之際,因打抱不平,殺死鄉裡惡霸而遠走他鄉。
  •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
    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文/歷史微觀者王陽明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受他的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明朝被推崇備至的王陽明到底有多牛,為何至今仍受人敬仰?這5點足以讓人信服!第一點:家庭背景強大。王陽明家庭背景可謂是十分強大,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王陽明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其父親是明朝的狀元,家庭背景如此強大,王陽明又怎麼會差呢?
  • 運城:關帝廟祭祖盛典舉行,弘揚關公文化
    4月5日清明節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關氏後裔、關公信眾、關公文化專家學者等4000餘人,相聚常平關帝家廟,參加祭祀活動,緬懷關公功德,弘揚其精神。在現場,來自鹽湖區、稷山等地的民間鑼鼓隊、腰鼓隊、舞蹈隊,以及河南焦作的舞獅隊紛紛獻上了精彩表演。表演結束後,各個祭拜團隊有序進入關帝家廟,虔誠祭拜關公。
  • 農曆六月廿四關公聖誕!你對他到底了解多少?
    「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在國內所有的關廟建築中,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有五六處:山西關羽故裡常平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陵,荊州關帝廟,河南許昌霸陵橋關帝廟等等。而規模最大、氣勢最為宏偉的,就是位於關羽的故裡——山西省運城市解州城西的關帝廟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著一座全國最大關帝廟。廟內樓臺殿閣共達三百餘間,為遊覽勝地之一。堪稱天下第一關廟。
  • ...和綠袍關公之分?關公故裡究竟在哪裡?關公故裡地名究竟怎麼讀?
    運城一直被稱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關於運城的人文背景也是不少,大家熟知的堯舜禹,再到關公、薛仁貴等人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公的一些歷史綠袍關公和紅袍關公都代表著什麼?根據正史記載,關羽在受封假節鉞時也是身著紅色官袍,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他是大漢正規軍官,而當年給朝廷辦事的六扇門、衙役等也拜紅袍關公,原因就是我們是朝廷正統主流差事,跟賊人們勢不兩立。
  • 解州關帝廟 以僑為媒,助推關公文化出「海」行
    12月6日從解州關帝廟景區獲悉,以「僑架文化橋,合作促共贏」為主題的山西省僑聯國際文化交流聯盟第二次全體會議,日前在山西省博物院召開。作為聯盟理事單位代表之一,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所長衛龍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關公作為中華民族的道德楷模,備受尊崇。
  • 大年初五,迎財神拜關公,關公究竟怎麼變成武財神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 河東郡解縣(今 山西 運城)人, 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 劉備輾轉各地,曾被 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 袁紹大將 顏良,與 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 周瑜攻打南郡 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
  •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關帝廟調查
    關公和關公文化關帝廟是傳統文化的象徵,關帝廟就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與後人尊稱的「文聖人」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聖關公。
  • 臺灣民眾過年忙祭拜 寺廟香火鼎盛「關公」很忙
    龍年春節,臺灣的寺廟香火鼎盛,民眾們拜媽祖、拜菩薩,也拜關公。相比而言,這個春節,臺灣的關公非常忙,求財、求官、求學、求平安、求姻緣樣樣都要顧到。  關公為何受推崇  如果說崇奉關公的根在大陸,那麼繁茂的枝葉就在臺灣。在臺灣,供奉關公極為普遍,主神供奉關公的廟宇就有300多座。
  • 解州關帝廟景區加快提升改造,今後這裡將有大變化!
    傳承關公精神、弘揚關公文化,擦亮運城名片,打造5A景區,吸引八方遊客、造福鹽湖百姓!7月13日,鹽湖區解州關帝廟東西兩側的徵收拆遷工作已經基本結束,鎮村兩級幹部正在加緊對建築垃圾進行清理。按照「一城三帶三區」的產業布局,鹽湖區加快實施關帝廟周邊拆遷、南廣場改造、解楊路提升、常平仿古商業街等重點項目,關帝廟南廣場提升改造工程、街角公園、五龍峪河道一期等工程將陸續開工,創建標準化、智慧化5A級景區,全力推進關公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建設。
  • 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追蹤 高雄東照山與解州關帝廟千裡因緣
    本報臺灣訊(特約記者 任海波)4月1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經過開幕、高雄東照山巡遊後,抵達臺南市溪南地區,並舉辦安座等典儀。  3月30日,「兩岸關公文化巡禮關公祖廟聖像巡遊」活動在高雄隆重拉開帷幕。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蘇平,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出席開幕儀式。與會嘉賓為舞獅點睛祈福,將開幕儀式推向高潮。郭臺銘帶領信眾向關公祭祀祈福:「在關公加持下,兩岸一定能持續和平繁榮發展。」
  • 泉州城寺廟那麼多,為何關帝廟香火最旺?看完來歷想去拜一拜!
    在很多人心目中,關公神通廣大,是有求必應的神明,泉州關帝廟早年主祀關聖帝君,明代開始附祀嶽飛,此廟佔地2畝多,不論是生意、婚姻、求職或疾病,很多人都要拜一拜,希望得到指點。泉州當地商業貿易發達,傳統商業文化注重「信譽」二字,而關公正直的形象就成了這種美德的代表,於是被奉為商業的保護神,也叫「武財神」。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關公是中華社會各界共同禮拜,萬民爭相效仿的道德楷模和信仰中心。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祭祀、崇信、膜拜關公的活動,幾乎進入了中華各行、各業、各階層民眾所有的社會活動及精神思想領域。關帝廟是人民群眾紀念、崇奉、祭祀關公的主要場所。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俺哥哥合情受漢家基業。則你這東吳國的孫權和俺劉皇叔卻是甚枝葉?」「百忙裡趁不了老兄心,急切裡倒不了俺漢家節。」此時的劉備是漢族正統皇族的化身,關雲長是維護漢族正統地位的英雄化身,關漢卿的作品,正反映了元朝社會人們反抗民族壓迫的感情。那麼人們對關羽的不斷神化,實際寄託的是人們追求的某些精神價值。
  • 「視頻」華安黃棗彰顯廟與南靖東坂關帝廟開展文化互動交流
    2020年12月7日上午(農曆十月二十三吉日),由福建省海峽關公文化發展促進會牽線搭橋引導下,漳州華安新圩鎮黃棗彰顯廟(桃園三結義關帝廟)首次組織朝聖文化進香團600多人前往漳州南靖東坂關帝廟進行民俗文化互動交流,主題共同攜手弘揚傳統文化和關帝文化,傳承關公忠義仁勇禮智信道德精神,助推鄉村振興與文化自信。
  • 我國唯一因運鹽而設的城市,還擁有全球最大的關公廟
    全球最大的關帝廟解州關帝廟全球最大的關帝廟,位於運城市解州鎮,北靠百裡鹽湖、面對中條山,始建於隋朝,總面積22萬平方米,共有房舍200餘間,建築雄偉、氣勢恢宏,是全球最大最宏偉的關帝武廟。關公家廟和世界最大的關公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