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 性侵兒童,無處安放的童年傷痛

2021-02-13 NGO招聘

今年下半年,一樁又一樁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浮出水面。

 

6月26日,貴陽中加新世界國際學校教師劉某猥褻多名小學女生,被警方刑事拘留。早在13年之前,此人在擔任貴州省某縣任小學校長時,就因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此事一出,舉國譁然。

 

7月1日,遼寧省葫蘆島綏中縣一小學校長,對多名未成年學生遭性侵猥褻被公開,涉事校長已被刑拘。

 

7月9日,江蘇盱眙縣一小學的55歲男教師,因涉嫌猥褻未成年女學生,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該校共有1200多名學生,其中有200多名留守兒童。

 

7月10日,涉嫌猥褻9歲女童的新城控股原董事長王振華被正式批捕。

……

圖文無關

與學生朝夕的「老師」

做兒童公益的「企業家」

多麼神聖受愛戴的職業

以這種方式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

 

兒童性侵的案件好比一枚定時炸彈

丟到人群中會震破公眾的神經

 

兒童所面臨的性侵困境

比我們想像得多和嚴重

毫無疑問

沒有人性的「惡魔」無處不在

他們對未成年人伸出黑手

將他們拉到深淵

 

林奕含的自殺悲劇

或許只是萬千受到性侵少女裡的一例

 

而那些受傷卻無法言語的未成年人

背負的是一生的心理陰影

根據「女童保護」組織項目統計,從2014年開始,性侵兒童的惡性案件越來越頻發,被媒體曝光的案件數也在不斷增長。從2013 年至 2017 年,每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 14 歲以下兒童被性侵的案例分別是:125 起、503 起、340 起、433 起、378 起。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說:「兒童性侵害案件,其隱案曝光比例是1:7。」也就是說,每曝光1起案件,實際上是發生了7起性侵案件,只有1起進入了司法程序。2018年5月29日,最高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稱,「猥褻兒童罪這一罪名近五年來一直呈現上升態勢。」2019年3月2日發布的《「女童保護」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受害兒童逾750人。從2013年到2018年這6年內,被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例就有2096起,平均每天1起。而被害兒童的比例中,女性佔比95.74%,男性佔比4.26%。2019年3月26日,江西省檢察院首次發布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8年,江西省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353人,起訴328人,同比分別上升47.7%和30.2%。2019年5月,江蘇省檢察院發布了一組數據,說明性侵困境未成年人(孤兒、農村留守兒童以及流浪未成年人等)的案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從江蘇受理審查起訴的侵害困境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來看,性侵類案件的佔比,已由2016年的七成增加到2018年的八成。這類未成年人,包括孤兒、父母監護缺失或無力監護的未成年人、貧困家庭未成年人、重殘重病未成年人、流浪未成年人等。他們因為缺乏監護,容易走上違法、犯罪之路,往往也會成為遭受侵害的對象。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農村兒童安全問題亟待提高重視。公開報導的農村性侵兒童案例中,熟人犯罪佔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這些熟人包括教師、鄰居、親戚、同村人。因案發前與未成年人認識而更易接近,再憑藉體力優勢、特殊身份或地位,侵害更易得手。而在監護缺位前提下,施害者臨時起意的性侵兒童案件也佔總數的一半以上,也使得兒童孤身一人、毫無自我保護意識時,施害者有機可乘。幾十年來,進城的農民工為現代化貢獻了年華。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很多孩子無力抵禦來自外界的兇險。有些孩子也開始對世界懷有深深的敵意,他們成了悲劇主角,溺水、自殺、被性侵、誤入歧途……2019年8月份,觸樂網發布了一篇文章《一個13歲的女孩會在遊戲裡遇到多少性騷擾?》,一時間引起了成年父母的關注和擔憂。作者描述了他和數名同事,以虛擬的少女角色玩了大約10款兒童遊戲。他們發現,在遊戲另一端,陌生人會用遊戲內幾塊錢的衣服和充值道具做為誘餌,哄騙未成年的遊戲玩家「拍攝裸照、發送用桌角自慰的照片、到廁所去拍攝隱私部位高清照」來換取。文中提到,歐美國家將誘騙兒童的人稱為「性捕食者」(Sexual Predator)。遊戲功能設計也讓人不解,籤訂「寵物協議」,即「讓一個玩家成為另一個玩家的寵物」,這樣極易讓未成年兒童成為性捕食者的獵物。不只有女童成為獵物,年紀小的男孩一樣也是狩獵目標。追溯到2017年,微博用戶黑客凱文舉報兒童遊戲《小花仙》中存在大量的戀童現象。當時,淘米的官方撤回了世界頻道聊天和留言板功能。本該起到監管作用的遊戲方,就這樣無所作為。但似乎並沒影響到惡魔繼續做案,侵犯過女童的人,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懲治。那些人可能還在遊戲裡,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下一個女童。之後,許多人看到有人一直在公屏刷下流的話,發現了兒童遊戲中隱藏的黑暗秘密。大家站了出來上報管理員,但聲音太過微弱,並沒有引起遊戲方的重視。似乎在網際網路的波濤之下,「兒童保護「的聲音只是小小的一片浪花。還有一則有關未成年兒童的網絡事件,也足以引起關注。源自歐洲的「洛麗塔」風格的裙子,深受一些女孩兒的喜愛,可是這種裙子售價動輒上千元一件。2019年8月初有報導稱,在閒魚App上發現有賣家銷售的「洛麗塔」裙子,僅標價1元甚至幾毛錢的低價出售。這些賣家的商品銷售頁面有一個共同特點,均在商品描述中標示只支持在其所在地區「當面交易「。有消費者提供的截圖顯示,甚至有賣家直接打出了「一pao一件」「一炮一件」等暗語。此前有媒體報導,除了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亦存在此類情況。這些天,作者查詢了一下閒魚APP,發現賣家在銷售洛麗塔裙子中沒有了暗語,也標了衣物的價格。但另人怪異的是,有人「一邊賣洛麗塔裙子,一邊賣性玩具「;有人」只支持自提、當面交易「;還有人標著衣物價格,內文卻寫著「lo娘裙子免費送,感興趣的私聊「。這些人共同特點都是9月份新註冊的用戶,根本沒有過以往正常的交易行為。換湯不換藥,成年人看得懂,評論中也有人寫著「新聞都報導了,還做這個事「。可是,對於我們擔憂的未成年人,網絡世界依舊充斥著波濤和暗流。類似以小恩小惠騙取受害人信任的網絡性侵犯罪還很多。面對頻頻曝光的兒童性侵事件,除了嚴懲罪犯,預防工作也尤為重要。首先,提高兒童防範意識,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女童保護」項目主要發起人孫雪梅認為:「在12到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逐漸有了懵懂的情愫,誘姦中有的就是利用了孩子的崇拜心理。」特別需要父母重視的是,關注網絡時代下未成年子女的身心變化,對孩子做好必要的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加強與未成年子女的溝通,全面履行好父母職責。除此以外,還需要學校、社會、國家等多角度、多側面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合力,建立有效的預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措施,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1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四件強姦、猥褻兒童的典型案例,即韋明輝強姦幼女被判處死刑案、小學教師張寶站猥褻多名女學生、蔣成飛以招募童星為名誘騙女童正在網絡空間裸聊猥褻案、李堉林猥褻男童等。最高法刑一庭負責人表示,性侵害兒童犯罪嚴重損害兒童身心健康,嚴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人民法院對此類犯罪歷來堅持零容忍的立場,對犯罪性質、情節極其惡劣,後果極其嚴重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絕不姑息。緊接著,2019年8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在相關會議上介紹,檢察機關將建立全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庫,推動形成涉及未成年人相關行業入職查詢和從業限制制度。這個庫的建立意味著,在法律之前,我們的未成年人多了一重安全隔離保障。 「犯罪信息庫」就是重在預防性侵兒童的犯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8月8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創新發展白皮書(2009-2019)》披露,過去10年,在該院審理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性侵類犯罪的受害人數佔到一半以上,其中校外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呈明顯上升趨勢。白皮書還顯示,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的問題,大量網絡載體、電子遊戲中的色情、暴力、賭博等不良內容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頻發的校園欺凌惡性事件中,網絡欺凌日益嚴重。白皮書顯示,兒童受性侵案件呈現低齡化的特點。在一中院審理的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當中,被害兒童最小的只有4歲,主要被害年齡段集中在6至10歲,佔近半數。 對此,白皮書建議,要嘗試推行「強制報告」義務,建立未成年人從業禁止人員庫;立法網際網路信息分級制度,全面規制涉未成年人不良網絡信息,從頂層設計優化未成年人保護環境。澎湃新聞搜索以往的判決書顯示,多個案例中出現遭性侵的幼女患上精神障礙的情況。深圳市春風應激幹預服務中心總督導隋雙戈博士稱:「兒童遭到性侵後,急性應激障礙的發生率高達94%,如果這些症狀一個月內沒有好轉,就可能轉變為創傷後應激障礙。時間越長,負面影響越深遠,越難處理。」司法機關辦案、媒體報導、家人及親友鄰居的評價,都會無意中給受害家庭和孩子的傷疤上「撒鹽」。孩子往往感到被忽視或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亦或是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愛和支持,還會自責自罪,甚至破罐破摔。「一起性侵案件的發生,對於家庭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女童保護創始人孫雪梅說過。曾經熱播的韓國電影《素媛》,就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由這個案件的推動2012年韓國推出化學閹割。直到現在,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未必敢看這部血淋淋滲透人性的電影。最近,因性侵13歲未成年少女,躲避了40年美國法律制裁的法國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憑藉新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銀獅獎。他無法到場領獎,只能獨自坐在臺階上回復慶祝簡訊。當這些人的名字與「性侵」、「性騷擾」等詞語聯繫在一起時,他們就是臭名昭著的罪犯。在討論「兒童性侵」的節目中,阿米爾·汗提醒孩子,不要盲目尊重長者,如果長者對他們做出不當行為,一定要勇敢說出來並反抗。兒童性侵真實而殘酷的存在著,面對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參考資料:澎湃新聞《去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 網友性侵值得警惕》)

更多國際化專業資訊、職位

歡迎關注發展簡報英文媒體矩陣

相關焦點

  •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童年……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除了每年的生辰,又多了一個可以共同慶祝的日子:六一兒童節。你好,六一,謝謝你曾經的陪伴。我們度過十幾載,直至長成大人。美好而難忘的童年回憶啊。而今一恍又十年,孩子都已到了當初的年紀。無憂無慮的他們有玩具畫冊,零食滑板,兒童樂園和奇幻大世界……這些早已填滿了他們整個的童年。還有那些有超前意識父母的孩子,他們的童年被繪畫,鋼琴,舞蹈,奧數等等,塞得滿滿當當。我見證了他們不同的童年。
  • 一個無處安放的靈魂——淺談《Holle!樹先生》
    在該片中王寶強演技堪稱暴裂,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根頭髮絲裡都是戲,尤其是那對無處安放的雙手,仿佛就是樹無處安放的一生的寫照。聊完了王寶強的演技,下面就來談談《Holle!樹先生》這部電影和影片中的樹先生吧。
  • 童年被性侵到底有多可怕?請別保持沉默
    有人說,面對「兒童性侵」,不要怕「炒冷飯」,因為沒有誰是局外人。童年被性侵到底有多可怕?經歷過的人都懂。影片的視點在三位角色之間切換自如,歐容打磨多年的嫻熟的敘事技巧展現得淋漓盡致。當然,因為受制於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在具體敘事環節上,歐容不得已採用了大量口述信件的方式來推動情節發展,以至於影像的優勢並沒有被充分利用。
  • 無處安放的親情——評電影《親愛的》主題意蘊
    無處安放的親情一評電影《親愛的》主題意蘊從拐賣兒童的題材上看,《親愛的》不僅是生活寫實,更是社會道德反思,正如傳統媒體熱議過的黑車事件或新媒體發動的關注兒童丟失連結,都曾不斷警示社會以及社會人的道德底線
  • 無處安放的「奶茶」
    這就是我的故事,無處收穫的「奶茶」,無處安放的靈魂。
  • 一切的不安來源於靈魂的無處安放
    是否也跟我一樣,源於靈魂的無處安放?是否也跟我一樣,源於生活、工作?
  • 貴州孤兒院有兒童被性侵?信息系編造!警方:發帖人已被依法採取強制...
    6月2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貴州畢節孤兒院有兒童被性侵」,爆料網友還發布了諸多疑似兒童遭性侵的照片,以及疑似孤兒院、幼兒園管理人員收取賄賂、組織性侵兒童的聊天記錄。警方調查:「貴州兒童被性侵」信息系編造日前,「貴州畢節、凱裡有兒童被性侵」的信息和照片在網上傳播,引起了廣泛關注。記者27日從貴州省公安廳獲悉,6月27日,在天津公安機關的支持下,貴州公安機關依法對相關信息及照片的發帖人趙某某進行了訊問。初步查明,網上傳播的「畢節、凱裡有兒童被性侵」照片,均為他從網上搜集,而非在貴州畢節、凱裡拍攝,信息系其編造。
  • 歌手臧偉康全新單曲上線 你是我一直以來《無處安放》的孤單心事
    近日,音樂人臧偉康全新單曲《無處安放》上線各大音樂平臺,此次歌曲由臧偉康獨立作詞作曲,以其獨特的魅力聲線娓娓訴說他的內心獨白,令人期待。走過了很多條路,錯過了很多的人,熬過了無數個夜晚,從不能到可能,又從可能到不能,最後面對自己的無能。
  • 乙女向手遊盤點 慰藉你無處安放的少女心
    乙女向手遊盤點 慰藉你無處安放的少女心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8-01-05 17:05:18
  • 搖滾巨匠汪峰《歌手》深情詠唱「無處安放」
    原標題:搖滾巨匠汪峰《歌手》深情詠唱「無處安放」 1月3日,《歌手》第二季首輪競演,已於湖南長沙低調錄製完畢,作為湖南衛視2018首檔「開年炮」,除了官方帳號的高調曝光之外,其他不同社交平臺也爆發了熱度不低的討論度。
  • 《童年之謎》:破解兒童早期心理體驗對其一生的影響
    說實話,如果不是最近學習了有關兒童敏感期的知識,我一定會對他大聲呵斥,接著家裡就會出現雞飛狗跳的場面。當時的我並沒有很關注這個問題,直到我認真閱讀了《童年之謎》這本書,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童年之謎》的作者是羅尼· 索蘭,她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以色列精神分析師,督導師。
  • 兒童性侵的特點與應對方案
    一座罪惡的冰山1. 2018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受害兒童逾750人大部分的兒童性侵案,都因為種種的主客觀因素而未能公開。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隱案比例是1:7,換言之,一起性侵兒童新聞的曝光,或許意味著7起案件已然發生。還有許多人,在成年後,才敢吐露自己童年時代的創傷。兒童性侵就像一座罪惡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已經令人感到寒冷徹骨。然而,我們所見只是冰山一角,隱沒在水下的部分有多少,難以估計。
  • 融媒體視點丨"網曝孤兒院幼兒遭性侵" 謠言和真相賽跑的24小時
    融媒體視點:"網曝孤兒院幼兒遭性侵" 謠言和真相賽跑的24小時6月26日晚,貴州"孤兒院兒童疑被性侵"的消息在網絡中流傳,有網友上傳圖片爆料稱,貴州畢節等地疑似有幼兒園孤兒院被重金賄賂,發生性侵幼兒的事件。不少媒體關注到此消息後,第一時間跟進報導。
  • 李小璐騎兒童車心情好,甜馨坐後座一臉無奈好羞澀,大長腿無處安放
    李小璐騎兒童車心情好,甜馨坐後座一臉無奈好羞澀,大長腿無處安放2年前「夜宿門」事件幾乎讓李小璐身敗名裂,演員道路也受到巨大阻礙,更是與賈乃亮往日的溫馨也不復存在。仔細觀察後發現,甜馨坐在後座竟然全程都是彎著大長腿無處安放,坐過後座的都知道,這樣的姿勢難免會酸痛,真是苦了小甜馨,為了配合媽媽拍視頻,太不容易了!李小璐除了攜女兒出鏡拍短視頻外,自己還會時不時的帶著甜馨為自己店鋪做宣傳,導致被不少網友質疑她蹭女兒熱度,畢竟絕大多數網友都喜歡看甜馨。
  • 孩子戶口無處安放咋辦?南京首例孩子落戶社區家庭戶
    然而,案件判決後,小峰卻面臨一個現實問題,他的戶口無處安放。經過多方協商,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最終幫助小峰落了戶口,在後宰門社區給他立了一個社區家庭戶。這也是南京警方解決的首個孩子監護人監護權被撤銷後戶口無處安放的案例。媽媽不養兒子,被撤銷監護權2006年,小峰的爸媽經法院判決離婚了。之後,小峰跟著爸爸生活。2007年,小峰的爸爸再婚。
  • 兒童悲劇不絕背後:缺位的防性侵教育
    原創 左異 偶爾治癒按:5 月 18 日,「女童保護」(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發布 2019 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逾 800 名受害兒童, 301 起曝光案例,最小年齡僅 4 歲等冰冷數據背後,凸顯的,是中國兒童侵害現實的嚴峻。此前,「偶爾治癒」已從隱匿罪惡調查、司法介入外的戀童障礙治療等角度,關注相關議題。作為延伸,我們繼續就兒童防性侵教育,進行觀察。(相關稿件連結見文末)作為兒童保護的首道防線,防性侵教育主要由公益組織堅守至今。
  • 華晨宇——盛世美顏的唱腔下無處安放的心靈
    心,無處安放。
  • 吵架的父母,無處安放的孩子
    無處安放的心 我和母親說了我的情況,在九月份最終確診了抑鬱症和焦慮症。
  • 《素媛》《熔爐》《嘉年華》……兒童性侵案遠比想像更殘酷
    事已至此,再多的譴責也於事無補,我們更應該關注兒童權益的保護,減少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根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的公開報導統計,數據已經驚人。但由於諸多主客觀因素造成兒童性侵案件非常隱蔽,被公開曝光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 性侵沒有性別之分,男孩被性侵概率大於女孩,性別保護不分男女
    近兩年,起訴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達到了3.25萬人!在以往的認知中,性侵受傷的對象都是女孩子,根據不完全統計,男孩被性侵的概率甚至更高。郭麒麟在節目中自曝,童年曾經遭遇到「偽性侵」。萬幸最後沒有受到實際傷害,但是心理上的陰影卻永遠也抹不去。除了選擇說出來的人外,還有多少人活在噩夢和傷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