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網際網路+時代,二手書也有本「共享」生意經

2021-02-15 創意世界

在如何處理二手書這個問題上,書友們各顯神通。而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裡,創業者則瞄準了這塊空白,更便捷、更有效的專業二手書交易平臺由此應運而生。

數位化閱讀時代裡,電子書快速發展,但是紙質書依然有眾多擁躉,這源於它的優勢——可以自由隨意地翻閱,更利於讀者的深度浸入式閱讀。然而,很多喜歡買紙書的人都面臨類似的痛苦:要麼是搬家時書籍太沉重了,正所謂:買書一時爽,搬家火葬場;要麼是家裡實在騰挪不出多餘的空間放置新書……在如何處理二手書這個問題上,書友們各顯神通。有人大方捐贈給圖書館或公益機構,有人在豆瓣相關圖書小組、淘寶網等出售……但這些方式都有諸多不便。在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中,更便捷、更有效的專業平臺由此應運而生。多抓魚和孔夫子舊書網,就代表了二手書「網際網路+」的兩個主要發展方向。

不少關注二手書流通市場的朋友可能都會留意到,2017年一家名為「多抓魚」的二手電商通過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網絡平臺「冒頭」了。書友小孫看到一名微博大V曬出在多抓魚上轉手賣掉家裡堆積的二手書之後,就隨手搜了一下多抓魚的情況。她發現,多抓魚沒有獨立的App,只有一個微信帳號,關注帳號之後,就可以在上面買書或賣書了,操作相當簡單方便。多抓魚的賣家不需要操作給書拍照、定價、上線等一系列繁瑣的步驟,只要掃描一下圖書封底的ISBN碼,書籍的信息和收購價就會瞬間顯示出來,湊夠60塊錢或8本書就可以等順豐快遞上門收書了。

多抓魚2017年成立於北京,是主營圖書和耐用消費品二手循環服務的品牌。

 

不過,多抓魚收二手書是有標準的,比如2004年之前的舊書一般不收,收書的類別更傾向於社科、文史等領域的經典或暢銷讀物,收書的價格一般是原書定價的1折到5折。在這個倡導共享經濟的網際網路+時代,對讀書人來說,能夠方便地轉出自己手頭上的二手書給有需要的人,以及用實惠的價格買到自己想讀的二手書,當然再好不過。這也是多抓魚能夠迅速脫穎而出的原因。據悉,自2017年5月上線以來,原本只局限於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城市的多抓魚,其發展十分迅猛,如今已成功融資並把業務開放至全國。

 

多抓魚的創始人魏穎如此定義多抓魚:「用戶為貓,商品為魚」,希望用戶多抓幾本書閱讀。與一般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不同的是,多抓魚在圖書品相、定價上有絕對的主宰權。多抓魚在收到二手書之後,會進行標準化的圖書消毒、翻新等工作。在微信公眾號的常見問題答覆中,多抓魚團隊表示:在收到用戶售賣的書時會人工審核,當圖書品相已經影響書的下一位主人的使用和閱讀體驗並無法修復時,會在審核時拒絕,不會將其上架售賣。也就是說,如果賣家寄出的圖書不符合多抓魚所謂的品相要求,只能選擇到付寄回或者權當白送。

 

2018年十一期間,線上二手書平臺多抓魚將天津庫房的4萬冊圖書移居北京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將辦公室改造成一家實體二手書店多抓魚地下書店。這場由線上轉戰線下的初次試水受到讀者們的追捧

 

而在收購價和出售價上,也完全由多抓魚說了算,用戶完全沒有議價的空間。據悉,多抓魚上二手書的價格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動的,其背後有「大數據」統計的支撐。魏穎透露,多抓魚的書在當周被賣出的比率高達 80%,長期來看賣出率是 100%,上架的二手書將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即「基於數據的自動化經營+基於興趣的去中心化社區」的產品模式。雖然這是一個有幾分「霸道」的二手電商,而且二手書數量仍不夠多,但多抓魚勝在數據化、標準化,且用戶體驗相當不錯。

 

淘二手書的常客,對孔夫子舊書網(以下簡稱「孔網」)肯定不會陌生。創建於2002年的孔網,是傳統舊書行業結合網際網路而搭建的C2C平臺,致力於成為「以交易為核心的最大的中國傳統文化信息和資料中心」。書友阿強頭一次接觸孔網,是因為幾年前要幫父親找本民國版的舊書。「果然很快就找到了,而且書的品相也還過得去,父親很滿意。」阿強說道。後來,大學本科學經濟學的阿強閒來無事,便在孔網上開了個書攤,偶爾把手裡一些閒置的二手書包括自己用過的經濟學類教材掛在上面賣,不為掙錢,就是互通有無,當個消遣。

孫雨田在2002年創辦孔夫子舊書又在2015年參與創辦雜書館

 

據統計,截至2018年1月初,孔網上已有13,371家書店、47,326家書攤、91,818,766種圖書。像阿強這樣的二手書「淘寶」散戶,已經愈來愈多。目前,網站每日新增註冊用戶多達四五千人。

孔網官方將其特點總結為:「珍本雲集」「書全價廉」和「不可替代性」。所謂「珍本雲集」,是指大量的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舊珍本(明清、民國古籍善本,珍本期刊,名人墨跡,民國珍本,絕版書等)在此展示、交易。「書全價廉」是指網站展示的圖書種類眾多,又因為是舊書,所以往往價格實惠。此外,在孔網銷售的舊書中有20%至40%是其他任何渠道無法買到的,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

 

微博@孔夫子舊書網發布了這條動態,引發很多網友在評論中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印象深刻的讀書場景。

 

然而,「珍本雲集」「書全價廉」的孔網,就像個枝繁葉茂的大林子,什麼鳥都往裡飛,這也導致其對書籍的質量、品相以及買賣雙方的溝通、反饋方式等,無法做到優質的管控,因而受到許多用戶的吐槽和抱怨也就在所難免了。比如:由於孔網上的賣家千差萬別,服務態度和質量也就參差不齊。

賣家一言不合,就可能撂挑子不做生意;或者賣家不以此為生,不會時時掛在線上及時回復買家,發貨速度十天半個月是常有的事。此外,有時候書雖然不貴,但往往郵費貴,湊在一起的價格快趕上買新書的價格。買到的二手書和店家描述的不同並不為奇,更有甚者,可能會買到盜版書……一旦買家認為品相不好,想要退貨,一般而言,很難操作。

孔夫子舊書網手機客戶端是專門為iPhone、iPod touch、安卓用戶推出的一款移動軟體,具有商品瀏覽、商品購買、在線競拍、在線支付、商品評價等功能

 

孔網於2018年曾發公告稱,今後書店區將新增「全新」品相選項,並取消原有的「十品」品相選項。「全新」商品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九五品」及以下的商品,為有瑕疵商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簡言之,在孔網上淘書得碰運氣,除非買的是「全新」書籍,否則在孔網一般「只能買書,不能退書」。孔網雖然用戶體驗一言難盡,但勝在擁有海量二手書,交易相對自由。如果能以一種「淘寶」的心態在此「挖掘」,其實能有不少收穫。買古舊書、絕版書、二手教材、發行量教少的學術書等,孔網都是不二之選。

往期關鍵詞

莨綢 / 陳岸瑛 / 共享單車 / 老崔 / 民宿 /

魔獸 / 陳向峰 / 需求採集員 / 柯潔 / 蔬食經濟 /

GOOD DESIGN / 文創產業園區 / 《百鳥朝鳳》

3D剪紙 / 著作權 / 非遺 / 設計轉型 / 試睡 /

微創意 / 死飛 / 唐家三少 / 咖啡 / 呂敬人

相關焦點

  • 男子發起二手書共享平臺 "原價"收舊書 打折賣"新書"
    你會說,二手書有什麼特別的?特別的之處在於,它們是被「原價」收購、打折賣出的。今年30歲的王龍,是「漫遊鯨」這個二手書循環共享平臺的發起人。以「原價」收購舊書,再以打折價格售出,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王龍說,自己更願意把這個模式理解為「置換」。有用戶覺得這種模式是二手書市場的一種良性補充,更符合網絡時代的特點。
  • 網際網路時代的共享圖書館,是天堂還是地獄?
    有人說,共享圖書館算得上共享,但談不上共享經濟,因為共享圖書館的運營模式不夠高效,不能滿足共享經濟這一經濟形態的門檻。在接觸一個共享圖書館10個月以後,我意識到,不論它能否夠得上共享經濟的門檻,在這個網際網路文化已經悄然滲透我們生活、控制我們行為的時代,「共享」已經正在改變閱讀的模樣。這威力既可以猶如狂風,也會無力得如同細雨,它將我們同時帶入天堂和地獄。
  • 二手書市場2.0時代能否三贏?
    在最大限度解決盜版、翻新、定價問題後,二手書市場進入2.0時代,如何引導用戶流量、加速變現盈利?  C2B2C模式解決平臺瓶頸  經歷了多年來的平穩發展後,二手書市場傳統的C2C模式不出意外地迎來了瓶頸——交易摩擦係數過高導致商品成交率較低,買賣雙方服務質量不穩定,缺少把關環節導致盜版劣質品泛濫。
  • 二手書交易需求與日俱增 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
    有些書,值得一看,卻不值得收藏,怎麼辦?  半年前,居住上海的金融從業者甘女士開始使用多抓魚微信公眾號。最近,她想處理掉家中閒置的一些圖書,所以在多抓魚上賣書的頻率達到了每周一次,至今已賣出了60餘本。  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觀念升級,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閒置物品增加,其中也包括個人擁有的不具備較大收藏價值的二手書。二手書該向何處去?
  • 網際網路下的二手書商:花樣淘金模式多,卻依舊受限僵局
    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如果你兜裡沒有一分錢,但只憑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同樣地,如果你沒有紙質書在手,只需要一款電子書app也可以達到讀書的目的。就環保問題來說,紙質書的原材料主要是樹木,與電子書相比,存在較大的劣勢。而且由於紙質書有一定的重量,且佔用的空間比較大,當人們外出時,紙質書就不方便攜帶。電子書的出現剛好能填補紙質書的空缺,那麼多看閱讀、掌閱、QQ閱讀等電子書軟體才會孕育而生。如今,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通過電子產品獲取信息是常態,照這麼看,紙質書轉向電子書也是必然趨勢。
  • 二手書平臺的買賣,用戶們體驗如何?
    如今,購買新書如此方便,生根於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土壤上的各種二手書平臺,有哪些人在用?買書及賣書的人各有什麼想法?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不吐不快的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鋼筆小欣的同學仌仌如今在讀博士,她表示自己同樣經常會使用二手書平臺,「首先是孔夫子舊書網,再是多抓魚」,目的同樣是為了買絕版書,「二手書平臺有各種版本的書,以及有趣的絕版書」。仌仌還提到:「某些二手書相對來說會便宜,我偶爾也會買這類。」仌仌提到的多抓魚,網際網路從業者小兔是這個平臺的忠實用戶。
  • 線上二手書隱形騙局不斷
    但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在線上購買二手書時遭遇騙局,最終導致錢貨兩空,而這並非個例,匯錢不發貨、盜版冒充正版等情況均不時發生,這反映出線上二手書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後,隱形騙局層出不窮。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針對市場上對於二手書的購買需求,為了更加便捷地實現交易,除線下的舊書市場、二手書書店外,更多交易已轉移至線上網際網路平臺,不僅包括論壇、貼吧等社交網站均出現關於出售二手書的帖子,現階段國內還已經出現多個專門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如孔夫子舊書網、有路網等,與此同時還有創業者將二手書交易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接連設計推出交易平臺或提供相關服務。
  • 以「閱鄰」為例,看二手書的市場邏輯與模式創新
    本篇文章從閱鄰這款產品的角度出發,對當前的二手書市場進行分析,並介紹了二手書行業除了C2B2C模式的低價收高價賣的商業邏輯之外,還可以有怎樣的不同玩法。二、二手書交易興起的原因原因1:社會大環境決定閒置交易是個風口《第四消費時代》的日本作家三浦展認為處於第四消費時代的國民價值觀的關鍵詞是
  • 曬書:這些來自全球的有趣二手書,大開眼界!
    就是來自塞納河畔的舊書亭,下圖是書還擺在架子上的樣子:今天再和大家分享幾本我的二手書吧,中英法三語都有,中文有簡體也有繁體的,來自歐洲、香港和內地。01 《裝飾藝術——服裝史》(法語)我在法國期間研讀藝術史,又生活在時尚之都,對時裝設計史也很感興趣,所以那時收集了不少這方面的書。
  • 二手書社區產品——多抓魚體驗分析
    據資料顯示,多抓魚於2017 年5 月上線,是一家目前主營類目為圖書及周邊,並建立了擁有美國,日本,港臺等地區渠道的,優質二手圖書運營電商。在這裡你可以賣出自己讀過的書,也可以享受到以低價就能購買的品質圖書。其商業模式為C2B2C模式。上線一年半,收購二手書130萬本,賣出100萬本,平均每本書的利潤在1到2折。
  • 賣了二手書,能賺回來一套房
    是的,你沒看錯,一本定價20元的書,居然被賣到了300塊以上,翻了17倍之多。  還有《思維改變生活》這本書也是,原價38元的書,居然售價高達407元。  我頓時一臉懵逼:為什麼二手書比原價還要貴?還貴十幾倍?這不符合常規啊。  上網一搜發現,現在二手書並不比新書便宜,因為有的書有稀缺性,還帶有情懷。
  • 拼酒店、拼名包、拼二手絲襪……「上海名媛」才是共享經濟十級學者!
    正如學生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平時不努力學習,考試抄答案,也能抄出個好成績,他們所付出的成本,要比那些埋頭苦讀的同學低得多。偽名媛們的秘密武器:共享經濟如今,共享在網絡生活中已經十分普遍,從共享單車到滴滴拼車,從共享房屋到共享停車位,共享行為無處不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偽名媛們,穩穩抓住了共享經濟的兩大存在形式。
  • 小調查|二手書平臺的買賣,用戶們體驗如何?
    如今,購買新書如此方便,生根於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土壤上的各種二手書平臺,有哪些人在用?買書及賣書的人各有什麼想法?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不吐不快的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鋼筆小欣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購買的二手書仌仌提到的多抓魚,網際網路從業者小兔是這個平臺的忠實用戶。「二手書平臺我只用多抓魚,比較便宜的一些書,會通過多抓魚買進來,然後還有些工具類的書,我買進來用完後,還可以再賣回去。」
  • 5000萬人賣二手物品,二手書轉轉變新書,售價為京東一半
    2018年年初,二手交易平臺轉轉在原有二手書C2C交易的基礎上,上線C2B2C自營二手書業務 ,以兩種模式雙軌並行的方式,垂直加重連結賣書與買書的用戶,將經過消毒、塑封、檢查後的二手書以準新書的姿態送抵愛書人的眼前。 就在剛剛過去的雙11,在當日上午10點35分,轉轉全平臺二手圖書售出了40000本。雙11前,轉轉已經賣出了200多萬本二手書。
  • 春節買買買當注意 線上二手書隱形騙局不斷
    但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在線上購買二手書時遭遇騙局,最終導致錢貨兩空,而這並非個例,匯錢不發貨、盜版冒充正版等情況均不時發生,這反映出線上二手書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後,隱形騙局層出不窮。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針對市場上對於二手書的購買需求,為了更加便捷地實現交易,除線下的舊書市場、二手書書店外,更多交易已轉移至線上網際網路平臺,不僅包括論壇、貼吧等社交網站均出現關於出售二手書的帖子,現階段國內還已經出現多個專門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如孔夫子舊書網、有路網等,與此同時還有創業者將二手書交易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接連設計推出交易平臺或提供相關服務。
  • 重慶主城只剩一個二手書市?5元一本的淘書快樂,絕對不能失傳
    地下書城的搬遷,其實自2018年末就已啟動了——此工作本應該在2019年末完成,但由於疫情的影響,就拖到了今年的3月末。但無論如何拖延,楊公橋書市的消失,都已是板上釘釘、不可扭轉的事實,從第一本二手書被裝入箱中運走時,重慶主城就又少了一個大型的二手書交易市場。
  • 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現身 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因此,盧嘉倩的首選是和蔣方舟一樣在「多抓魚」的二手書平臺上賣書。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通過關注「多抓魚」微信公眾號,然後掃描書背面的ISBN碼,得到了平臺審核後所顯示的預估價格,8本舊書的預估價格為68.9元。由平臺確認收貨之後,盧嘉倩便可以通過微信錢包直接提現或是直接在平臺上購買其他二手書籍。  一想到承載著回憶的舊書竟然只值60多塊錢,盧嘉倩心裡有些不舍。
  • 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從二手書店的運營模式變化來看,二手書店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實體古舊書店,第二個階段是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出現的網絡二手書店,第三個階段是在移動網際網路逐漸成熟下出現的新興二手書店。與此同時,各階段的二手書店都有其特有的時代特點,不存在某種形態完全替代另一種形態。一、傳統二手書店的現狀及問題1.
  • 二手書市場崛起 哪個平臺買二手書最划算?
    在亞馬遜編輯推薦的100本人生書單中,從文學精選、社科必讀、經管勵志、少兒必讀、科技必讀、藝術必讀這六大類別中,記者分別選取排列在第一的書籍,在三大平臺查找。就書籍的數量和種類而言,漫遊鯨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少於轉轉和多抓魚,能在轉轉和多抓魚購買到的書籍,在漫遊鯨平臺較多處於缺貨狀態。
  • 特色小書店依賴創意生存:從賣二手書到不打烊
    而本來就更多地以個人趣味設立的特色小書店,從生存之初就有鮮明個性,反倒依賴創意生存在這商業競爭激烈的時代。  書店不僅僅可以買書看書,現在還可以這樣玩——彼得貓古本店,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攝。這個「如果你要坐進去看本書,就沒有多餘位子給其他人」的二手書店,不僅一直小而美地生存在北京路口這個自明宋就已濃厚商業氣息的地點,更持續6年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廣州書墟。  二手書店應該窗明几淨,應該小而美,這是彼得貓古本店的最基本宗旨。「我喜歡看到一本二手書很乾淨地被放在一個很好的環境中的樣子,這是它的尊嚴。儘管我承認二手書店應該有著多樣性,但我個人還是喜歡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