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科學」流言榜:左腦語言 右腦圖像?

2020-12-25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趙竹青)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0月共有8條流言上榜。

1. 熱檸檬水可以治療癌症?

流言:

熱的檸檬水(水溫低於60攝氏度)救你一輩子! 凍檸檬水只有維他命C,就如西紅柿煮熟的比生的好一樣,因生西紅柿沒有茄紅素。加熱後的檸檬水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誰都有好處。檸檬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殺傷癌細胞的效果,比化療強一萬倍。

真相:

首先,檸檬水是酸的,這是因為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檸檬中的有機酸,不可能在單純加熱的情況下,變成鹼性,使得原本呈酸性的水變成鹼性水。

其次,「鹼性水更有益於健康」這種說法通常建立在「人與人的體質不同,有的是酸性體質,有的是鹼性體質,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好」的基礎上。但實際情況是,根本不存在什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其中很多反應對酸鹼度十分敏感,所以人體有一套強大、有效的調節系統,使人體的PH值保持穩定,只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

至於網絡上盛傳的「檸檬水治癌效果比化療強一萬倍」,其實早就被證實是一個謠言,前根本沒有比較化療和檸檬的抗癌效果的研究。

2. 「防引力波輻射服」,真的有用?

流言:

自引力波被發現以來,網上許多商戶迅速推出了「全球首發!由高科技纖維製成的防引力波輻射吊帶背心,專為孕婦打造……」「珍藏限量版,高科技銀纖維背心,能防引力波重力波……」等「防引力波輻射服」。

真相:

對此,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談到,在引力波被發現的報導廣泛傳播之後,網上出現了眾多的引力波產品,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於防引力波輻射的,因為大家只要看到「輻射」這兩個字就會「恐慌」——既然引力波已經到達地球了,當然要想辦法防引力波輻射!而專門為孕婦做的防引力波輻射服似乎最暢銷。

事實上,引力波無法被屏蔽,因為引力波能夠穿透宇宙、穿透地球;同時引力波也不需要防,因為引力波對我們的影響很小。

3. 關節炎是直接凍出來的?

流言:

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患上關節炎。

真相:

大多數骨關節炎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一些自身免疫性關節炎則是由於免疫系統紊亂而攻擊自身關節組織所致。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化膿性關節炎,但沒有因為寒冷直接導致的關節炎。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後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讓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

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職業損傷、運動員等,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提早出現骨關節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動物都會發生骨關節炎,只有兩種呈倒懸體位的哺乳動物不患此病,即蝙蝠和樹獺。這種普遍性提示我們,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骨質疏鬆與骨硬化)、過度運動、吸菸、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關節周圍肌肉無力、反覆的應力負荷等機械因素。

受涼後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並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症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並沒有錯。

4. 螃蟹「注水」增重?

流言:

有部分養殖戶「用針筒往螃蟹裡注水或其他液體,以此給螃蟹增重賣更多錢」。

真相:

「驗證傳言是否靠譜,只要拿一隻螃蟹給它打注射水,看看反應就知道了。」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甘煉向記者表示,給螃蟹注水增重一說違背常理,螃蟹等生物,用針筒注射液體後都會產生應激反應,甚至可能死亡,死蟹是賣不出去的。

「螃蟹的吃法,基本上是活蟹烹飪,因為死蟹容易腐爛並存在很多衛生問題,同時養殖戶也賣不出好價錢。」

甘煉表示,用針筒給蟹注不明液體,實際上是浙江當地酒席上的一種做法,是在蟹烹飪前,往螃蟹注射黃酒等調料,而且這種烹飪方式只集中在梭子蟹或青蟹等肉蟹中。

5. 自家榨油比購買的食用油更安全?

流言: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食品安全,於是很多人開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僅饅頭、麵包、餃子等自己在家「DIY」,就連油也要在家自己榨,網上大火的家用榨油機,一天都能銷售好幾百臺。

真相: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蔣彤表示,自己榨油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雜質脫不掉,油比較渾濁,這種渾濁會影響油的風味、口感和安全,「植物油中本身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比較多,容易氧化變質,有了這些雜質後會變得更難以妥善保存,而且放得時間越長,越容易氧化,食用也就越危險。」

其次,不管是花生、大豆還是菜籽,都有被黃麴黴毒素侵染的可能。在油的精煉過程中,大多數黃麴黴毒素會被去掉,所以精煉油並不容易出現黃麴黴毒素超標。「而自己榨油不進行精煉,超標的可能性就很大,黃麴黴素的致癌性是很高的。因此,自己在家榨油並不比買超市的油安全。」

6.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

流言: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根據測試可以得出左右腦的「年齡」。

真相:

「左右腦年齡測試」最近流行於網絡,但不久就因誘導分享被封。而且,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更有人在輸入相同的答案測試多次,發現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

「它一點都不科學。」從事腦科學研究50多年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說,「其實,至今許多人對左右腦都有誤解。人的大腦測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並不像稱一個物體的重量那麼簡單。它需要對人腦進行全面的測試,比如閱讀能力、記憶能力、直覺思維、推論能力等。」

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當時,他有一條結論是:一般來說,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做民間教育的時候,提出了「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的說法並將其推廣。這種說法後來傳入了中國,又演變出了「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形」的版本。

「2000年前後,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會上,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開始反對這種源自日本的說法,認為這是一種謬誤。」沈政說,在這之後,國內教育界不再說「開發右腦」,取而代之的是開始推行「全腦教育」。

7. 降噪耳機會損害聽力?

流言:

降噪耳機為了降噪,主動發射了聲波去抵消噪音,對聽力損傷其實更大。

真相:

日常的噪聲裡面,大多是中低頻階段的聲音,比如地鐵、高鐵以及飛機上的噪聲等。生活中高頻的噪聲是比較少的,但一些警示聲,如車喇叭聲中有部分高頻的成分。

傳統的耳機分為密閉式耳機和開放式耳機。密閉式耳機的被動降噪量比較大,戴上之後,環境的聲音聽起來比較小。不過這樣做是有一定安全隱患的。比如,我們戴上耳機走在路上,就有可能因聽不到喇叭的聲音而帶來一定的風險。

而開放式耳機即使在聽音樂的時候,周圍環境的聲音也會聽得比較清楚。所以像在馬路上跑步,過去往往提倡使用開放式耳機。

傳統的密閉式耳機只能實現對中高頻聲音的降噪,要實現對中低頻的降噪很困難。為此,人們開發出了主動降噪耳機。針對噪聲,它不是被動地屏蔽,而是主動發出與噪聲相位相反的聲音,在耳內與噪聲形成幹涉而抵消。主動降噪耳機在中低頻的降噪效果很好,在高頻的降噪效果比較差。這樣,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噪聲,又不會影響緊急情況下尖鳴的喇叭等警示音。

事實上,主動降噪耳機對聽力肯定是有好處的。這是由於聽覺有掩蔽效應,在一個比較吵的環境裡面,比如噪聲環境是70分貝,那至少要將音樂放到75分貝或者80分貝時,才能壓過噪聲。如果周圍環境的噪音只有30分貝,那麼45分貝的音樂就可以聽得很清楚。

正因如此,當周圍很吵,我們不自覺就會把音樂聲音調得更大,不然就會有很多細節聽不到。周圍環境越吵,聲音調得越大,對耳朵的損傷就會越重。特別是有的手機為了保證音樂裡低音的效果,還會用一些補償的手段讓低音更大。

(責編:馮人綦、曹昆)

相關焦點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8年1月8日訊,(記者 韓元佳)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紫菜是塑料做的?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
  • 十大「科學」流言榜:「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量子隱身衣」已經問世?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昨天,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評選出爐,入選的「科學」流言都曾在網絡上流傳一時,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科學」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於2014年發起。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不久前,「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
  • 左腦和右腦的區別及功能分工
    左腦和右腦的區別   左腦通常被稱為『語言腦』,用語言來運轉,而右腦則被稱為『圖像腦』,是用圖像來運轉。   在生活中,我們無論是與人交談,還是思考、記憶、閱讀,都會使用語言,因此左腦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 誤區:開發右腦,就是以右腦思維代替左腦思維?
    開發右腦,目的是充分發揮右腦優勢,並不是以右腦思維代替左腦思維,而是更好地將左右腦結合起來,進行人類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充分調動起人腦潛能。 一.根據大腦的規律分三個階段:0-3歲、 3-6 歲、7-12歲左腦是語言腦:包括人的思考、判斷、推理、語言等。
  • 右腦與左腦的世界
    不像右腦以圖像來思考,能察覺當下的大圖像,左腦擅長的是細節丶細節丶細節,以及更多與細節有關的細節。 我們左腦的語言中心會用文字來描述丶定義丶分類並溝通所有事物。左腦會把當下的認知大圖像,分解成一堆它們有辦法談論的數據與資料。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左右腦齡測試、一滴血就能測癌在列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狂犬病疫苗無效?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科腦潛能: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你是左腦靈活還是右腦呢?
    專家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腦潛能發育率不到10%。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充分發展它。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儘管左右大腦的形狀相似,但它們的功能卻不同。左腦主要把它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和聞到的感覺信息轉化為語言來傳達。左腦主要控制判斷、思維和知識。但是右腦是完全不同的。右腦控制著潛意識。它用圖像處理接收到的信息,因為它速度非常快,可以同時處理大量信息。
  • 右腦與左腦有著天壤之別,您知道嗎?
    ,右腦是「直覺、音樂、圖像、藝術」之腦,左腦則是「邏輯、語言、分析」之腦。美國加州工業大學的E.右腦在思考時使用的是圖像,把想法告訴他人時使用的也是圖像,在記憶的時候使用的仍然是圖像。但普通人習慣使用負責語言功能的左腦,因此右腦的能力沒有得到開發。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來看看你上過哪些當
    2018年1月6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百度熊掌報告廳發布,百度搜索作為聯合發布平臺,與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榜單具體如下:本次發布的榜單基於「百度搜索風雲榜」和「百度闢謠平臺」全年數據,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你中謠了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坐月子絕不能吹風?一滴血能「測癌」?……近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諸多流言被專家一一戳穿。
  • 大腦中右腦記憶左腦記憶的區別
    大腦是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負責語言、文字、邏輯和分析等功能,右腦則負責圖像、聲音、想像力和創造力等。當需要記憶某一個東西的時候,首先是經過右腦處理形成一張圖像,接著再把圖像信息傳給左腦進行加工,轉換成文字信息加以儲存。右腦通過共振共鳴能力,將事物所包含的信息全都作為波動信息來接受,然後再運用照相記憶能力把它們轉變為圖像來記憶與傳遞。
  • 右腦功能遠遠勝過左腦? 右腦真的那麼神奇嗎?
    右腦儲存的信息是左腦的10萬倍,左腦掌管語言邏輯,而右腦負責情緒藝術和創造力。這是真的? 並非所有左撇子都是右腦佔主導 左腦控制右   原標題:右腦功能遠遠勝過左腦? 右腦真的那麼神奇嗎?
  • 左腦和右腦到底有什麼區別? 左腦和右腦是怎麼分工的?
    左腦和右腦到底有什麼區別? 左腦和右腦是怎麼分工的?時間:2016-09-02 10:14   來源:科技新發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左腦和右腦到底有什麼區別? 左腦和右腦是怎麼分工的?
  • 測試: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
    此外,腦又分為左、右兩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腦」,左半球就是「左腦」。而左右腦平分了腦部的所有構造。左腦與右腦形狀相同,功能卻大不一樣。左腦負責語言,也就是用語言來處理訊息,把進入腦內看到、聽到、觸到、嗅到及品嘗到(左腦五感)的信息轉換成語言來傳達,相當費時。左腦主要控制著知識、判斷、思考等,這些和顯意識有密切的關係。
  • 「左腦為相 右腦為王」 正確開發孩子右腦 提高快速記憶能力
    首先要對大腦進行科學的認識,「左腦為相,右腦為王」這是對左右腦一個形象化的定義,左右腦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都非常重要,但就單純在記憶能力方面而言,這句話顯然比較貼切,也突出了右腦的地位和作用。左腦控制著語言、數學、邏輯、順序、分析和理解等,右腦控制著創造、想像、圖像、空間、情感和韻律等,從左右腦控制不同的部分中,我們能看出,右腦比左腦更重要的一點便是:圖像。這點很重要,這也是開發大腦最重要的手段了。人的大腦皮層擁有千萬億個腦細胞,人的記憶潛能是無限的,如何開發大腦才是記憶能力的體現。
  • 左腦發達還是右腦?你第一眼看到啥
    究竟你的左腦較為發達?還是你的右腦呢?透過這個簡單的測驗,讓我們來找出你究竟是哪種人吧!人的腦部共分為左/右腦兩個部分,一般而言左腦被認為是"語言腦"、右腦被認為是"圖形腦"!負責處理知識性細節的左腦,主要活躍在語言、或是意義定義的方面之上,大部分的右撇子們左腦都會較右腦更發達!
  • 哈佛腦科學家的左腦中風,右腦開悟
    右腦的運行方式:猶如一臺平行處理器,平行的信息流同時湧入,時時刻刻,我們的右腦都會創作出一大幅拼貼畫,內容是某特定時刻看起來、聽起來、嘗起來、聞起來以及感覺起來的模樣。右腦以圖像來思考,能察覺當下的大圖像。對於右腦來說,時間就只有當下才算數,而且每一刻都充滿了生氣與情感。對右腦來說,現在就是永恆,無比豐富。
  • 神奇的左腦和右腦
    左腦or右腦左腦理性右腦感性?有人說人的左腦和右腦各有分工,大家各司其職,互不幹涉。左腦號稱理性的腦,主管語言、邏輯分析、推理、計算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為「思想的腦」。右腦號稱感性的腦,主管直覺、情感、圖形知覺、形象記憶、靈感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為「藝術的腦」。
  • 左腦邏輯,右腦藝術?
    耶魯大學右腦測試記得用時5年科研成果這張耶魯大學右腦測試圖嗎?釋天對這一測左腦右腦的轉動舞女圖片的真實有效提出了否定!同樣,科學研究上的創意發明,右腦開發是以學會質疑開始的,務求深入思考,才想去尋找真正的參考答案!「左右腦測試圖,一會兒逆一會兒順,持續轉換,結果是說明什麼?:是一會兒逆一會兒順。這個著名的左右腦測試有科學論證,還有哪些問題嗎?問題是能自由切換方向,那麼說明應當是左半腦,是右腦就沒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