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肌梗死的關鍵,是消除硬化斑塊

2020-12-20 騰訊網

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都是心臟病的高發時段,其中,急性心梗是最危急的一種。急性心梗的發生常被認為是突然倒地、無聲無息。可實際上,大多數心梗患者發病有一定的「時間軌跡」,若能及時發現,儘早就醫,就能大大降低死亡風險。

心梗發作有條「時間軌跡」

很多時候,急性心梗會在發病前1個月,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這時,疼痛傳遞的位置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是胃疼、牙疼、嗓子疼、肩膀疼

五花八門的疼痛容易誤導患者,導致很多人自行服用止疼片、胃藥、治嗓子疼的藥,去口腔科、骨科、耳鼻喉科,就是想不到去心內科看。

發病前幾小時或幾天

研究發現,超過半數心梗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前1個月曾出現症狀,且九成在猝死前24小時,會再次出現症狀,但只有19%的患者呼叫了救護車。

通常,前期症狀包括:

1.胸痛為壓迫性、緊縮性、燒灼感、刀割樣或沉重感。

2.無法解釋的上腹痛或腹脹。

3.放射至頸部、下頜、肩部、背部、左臂或雙上臂。

4.「燒心」,胸部不適伴噁心和 (或) 嘔吐。

5.伴持續性氣短或呼吸困難。

6.伴無力、眩暈、頭暈或意識喪失。

7.伴大汗。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狀是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即便休息及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也不能完全緩解。這時,必須抓緊時間立即去醫院,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發病前1小時

這是阻止心梗發作的最後機會,一定要抓住。

患者在這個階段,會感覺以上所述症狀越來越嚴重,這預示著心臟中的一支冠狀動脈馬上就要完全堵塞,心肌缺血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嚴重。

此時要儘早到醫院診治,還有機會把心梗扼殺在搖籃裡。一旦延誤,心梗便會發作。

發 病

心梗發作時,症狀嚴重程度到達頂峰,患者會感覺胸口壓著一塊大石頭,呼吸困難,滿頭大汗,甚至有瀕死感。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狀是劇烈胸痛,但胸痛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其他原因包括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通常,心絞痛疼痛時間不超過10分鐘,胸痛超過這個時間就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超過30分鐘就要撥打「120」緊急送醫院。

在胸痛發生後,「120」到來之前,個人的自救對於患者預後至關重要。無論哪種病因的胸痛,儘可能減少患者的活動量都是有益的,避免走動、咳嗽等,應安靜平躺,避免頻繁搬動患者。應儘量避免予以止痛藥物,因為大部分非甾體類抗炎藥對於急性心梗都是有害的。避免使用平時治療心絞痛的硝酸甘油,因為心梗患者常伴有低血壓,硝酸甘油可能加重休克。

發病後幾小時

此時,患者應該已經被送到醫院,醫生會根據病情和身體情況推薦治療方法,如冠脈介入或冠脈搭橋手術。

這些治療的目的,是為了儘快開通堵塞血管,減少心臟梗死面積,降低致殘致死風險。若患者和家屬猶豫不決,流失的不僅是時間,還有患者的心肌和生命。所以,一定要相信醫生,給予最快最合理的治療。

院外救治有個「流程圖」

懷疑自己心梗發作時

不要自己去購買藥物,也不可自行前往醫院,應立即完成兩件事:

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具體位置和症狀,等待救援;

立即坐下或平躺,不進行任何活動。此時活動可能引發室顫進而倒地,後果不堪設想。

在寒冷的冬天,做好以下幾件事,尤其有助預防心梗突襲。

1

儘量避免突然用力

心梗常發生在需要突然發力的時刻,如廁、搬東西、回頭時,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過大。清晨是心梗的高發時段,早上不要一骨碌爬起床,洗漱後及時吃早飯。

2

注意保暖,溫差別太大

如果室內外溫差較大,一進一出就可能導致冠脈痙攣,誘發心絞痛或心梗。冬天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妨戴一頂帽子,穿個保暖背心,有助減輕冷空氣對血管的突然刺激。回到室內後緩慢脫掉衣帽,儘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3

運動量力而行

規律運動,有助提高心肺耐力,維持心臟機能。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有氧運動,快步走、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提醒的是,冬天最好避免劇烈運動,有晨練習慣的人,要充分熱身後再進行鍛鍊。

4

及時釋放壓力

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髮洩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5

提前預防,保證血管暢通

冠心病的主要風險,是硬化斑塊發生破潰,誘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研究發現,很多冠狀動脈重度狹窄患者的病情相對較穩定,而冠狀動脈輕、中度狹窄的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反而更高。

如何對付粥樣硬化斑塊?主要是阻止斑塊進展:要控制傷害血管的因素,常見的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吸菸、肥胖等。這些因素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藥物治療,就可以進行幹預。只要控制在正常範圍,就可以終止或是延緩斑塊的進展了。

相關焦點

  • 預防心肌梗死的關鍵,不是消除硬化斑塊,而是增加斑塊的穩定性
    華子告訴這位患者,他對冠心病的治療存在著誤解,因為對於冠心病的治療,並不是消除冠狀動脈中的硬化斑塊,而是要增加斑塊的穩定性。一、冠心病的主要風險是心肌梗死冠心病指的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血管變得狹窄,造成對心臟的供血能力下降,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
  • 7天搶救8位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專家告訴您:哪些人容易心梗!
    心臟血管內的斑塊,老百姓叫血管垃圾,我們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我們出生的時候,血管內壁是非常光滑的,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血管逐漸出現硬化。這些情況下,不穩定的斑塊就會發生破裂,斑塊破裂後就會發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後,就會形成血塊,血塊就是血管內的血栓。這些血栓就會堵塞血管,心臟血管失去血流,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本身就有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刺激下,這些斑塊發生破裂的風險就會增加,就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 他汀穩定斑塊預防血栓,但有副作用!不能隨便吃,哪些人需要他汀
    節前有位患者,單位體檢提示主動脈硬化,他就買了他汀,說可以穩定斑塊,預防血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可是他妻子常常看我科普,知道所有的藥物不能隨便吃,尤其是非常重要的治療藥物。於是領著他來找我,問要不要吃他汀。我說:單純這個主動脈硬化,肯定不需要吃他汀。
  • 這個降脂藥不僅降血脂,更能預防血栓預防心梗腦梗,不能隨便停!
    壞血之不斷製造血管垃圾,也就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起斑塊加重,血管狹窄;好血脂能清理血管垃圾,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和控制心血管狹窄。他汀第一個主要任務就是降低壞血脂,升高好血脂後,從而起到預防血管垃圾加重,預防心血管狹窄加重,控制冠心病的作用。
  • 天涼了,心梗腦梗猝死多了,如何預防?
    所以,簡答說,我們預防了大部分的心肌梗死和腦梗死,就能預防大部分猝死。二、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根源----動脈粥樣硬化我們總說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多人都把心腦血管疾病分不清,認為是一個疾病,其實在稍大一點的醫院,心血管和腦血管是兩個科室,是不同的專業。心血管簡單說就是心臟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心臟病。
  • 頸動脈斑塊是這樣長出來的,想消除掉斑塊,這五個方法可以幫到你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在體檢中查出左右頸動脈都長了斑塊,可平時什麼感覺也沒有,他想知道頸動脈斑塊是如何長出來的?如何才能消除掉呢?一件衣服破了一個洞,再怎麼修補也不可能和新的一樣,即便是再先進的織補技術,補過之後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曾經破了個洞,衣服的纖維組織也有斷裂過的痕跡,血管斑塊其實也是如此,從理論上來說,斑塊一旦形成就難以消除,但並不等於沒有辦法補救,有什麼辦法呢?先來看看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能逆轉嗎?怎麼治療呢?
    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粥樣硬化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皮薄餡大,如同灌湯包一樣的易損斑塊,也叫做不穩定斑塊。另一種是皮厚餡小,如同豆沙包一樣的穩定性斑塊,其中易損斑塊是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
  • 聽信謠言活動腳趾頭預防血栓,自行停藥導致血栓猝死!是誰的過?
    導致血管內垃圾過多的原因,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酗酒、肥胖、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的等等原因。當這個斑塊不斷加重,有朝一日斑塊破裂,凝血系統馬上啟動,就會在斑塊處形成血栓,這個血栓在心臟就是心肌梗死,在頸動脈或腦血管就是腦梗死。
  • 他汀類藥物能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嗎?
    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我們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二、他汀類藥物與降低LDL-C治療目前我們認為,脂代謝紊亂包括總膽固醇或LDL-C升高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LDL-C在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中都有顯著作用:脂質沉積階段,LDL-C進入血管壁,被氧化後由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並形成脂質核心。LDL-C參與血管內諸多炎症反應過程,並造成血管內皮功能下降。事實上,僅LDL-C升高便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LDL-C成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手段。
  • 2020 天壇會丨趙性泉教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如何管理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有效管理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年的第六屆中國卒中學會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CSA & TISC 2020)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趙性泉教授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的管理》做了專題報告,醫脈通有幸在會後對趙教授進行了專訪,就管理這部分患者的注意事項作了進一步的說明。
  • 得了冠心病怕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改吃中藥,結果心肌梗死
    聽說中藥沒有副作用,於是找老中醫開方子,開始吃中藥,大約吃了半年,今天出現胸疼,大約持續20分鐘後減輕了,來醫院化驗心肌酶增高,心電圖也提示心肌梗死,後悔了,也晚了。冠心病,又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要明白冠心病,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就是給心臟供血的動脈,它分為兩條,一條是左冠狀動脈,一條是右冠狀動脈,如下圖:如果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形成斑塊,就會引起血管腔狹窄,從而引起心臟缺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冠心病。如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就會導致管腔阻塞,血管堵了,必然會引起心肌細胞壞死,這就是心肌梗死。
  • 頸部動脈有斑塊怎麼辦?預防頸動脈斑塊發生腦梗,做到這點很重要
    頸動脈斑塊是怎麼形成的?頸動脈斑塊的形成也是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抽菸、肥胖等等。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腦梗、心梗等這些疾病發病的基礎原因,當動脈血管出現粥樣硬化後,血管才會變得狹窄。
  • Nat Med:在動脈粥樣硬化中,平滑肌細胞變身可阻止動脈斑塊破裂
    對於這些細胞而言,身份轉變發生在一種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中。當動脈被脂肪、膽固醇和分子顆粒堆積在一起而形成的斑塊堵塞時,這種疾病就發生了。斑塊在形成動脈的組織層內而不是在血管自身內部生長,從而導致血管變窄。太多的斑塊撕裂了組織,使得積聚的粘液充滿血管內部。這導致血凝塊,從而可能導致動脈阻塞並且經常導致心臟病發作。在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體中,構成動脈壁的細胞發生轉變並侵入包含斑塊或病灶的部位,並形成稱為纖維帽(fibrous cap)的物質,這種纖維帽的作用有點像一個蓋子,防止斑塊破裂進入動脈。
  • 血管斑塊會脫落嗎?如何預防?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斑塊形成過程:血液血管腔內流動,血流中含有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形象地說他就是血液中的「垃圾」,正常情況下,這些「垃圾」是不會在血管上沉積的。各種因素,比如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菸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等,會導致動脈內膜受到損傷,就像是光滑的地板出現了裂縫。
  • 善用他汀,逆轉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AS),可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後果,致殘、致死率極高,無論在我國還是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導致死亡的一大殺手。
  • 他汀藥物是降血脂,預防血栓必備藥!不能和這些藥物同時服用
    1、降低壞血脂我們血管垃圾,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升高,在血脂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都是壞血脂。這些壞血脂越高,就會產生更多的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斑塊,加重血管狹窄,從而加重心腦血管疾病。他汀能夠降低這些壞血脂,從而減少血管垃圾。
  • 人到中年每天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嗎?
    阿司匹林的功效是抗血小板聚集,並不是預防頸動脈斑塊,動脈斑塊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脂血症、高血壓相關最大。動脈斑塊的預防應是調血脂、控血壓為主,血栓形成與血小板聚集相關。這些都是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預防,在控制原發病的基礎上,需要針對血小板聚集。動脈斑塊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危險因素最常見有高脂血症、高血壓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特徵,有纖維斑塊和粥樣斑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即是導致動脈斑塊形成的病因。
  • 中年人血壓高,能不能吃點魚油,來預防心梗呢?快看專家怎麼說
    1、根本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簡單說就是心臟血管內的斑塊發生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血管堵塞後,就會出現心肌壞死,稱之為心肌梗死。斑塊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原因和很多因素有關係,比如:遺傳基因、吸菸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腎病等等原因。這些因素越多,越容易動脈粥樣硬化,越容易形成斑塊,越容易心肌梗死。
  • 若是4種情況經常出現,多半是動脈有硬化趨勢,勸你重視一下
    動脈粥狀硬化是怎麼回事呢?血脂(如膽固醇、甘油三酯)和壞死的組織聚集並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斑塊的顏色呈黃色粥樣,故而得名粥樣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不是一個好東西,斑塊猶如垃圾,但血管之內的垃圾越積越多可以導致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血管彈性變差,並可以侵佔動脈血管腔引起動脈血管狹窄甚至被堵塞 ,從而導致重要器官出現供血不足甚至出現供血中斷。
  • 缺血性心臟病是人類的「頭號殺手」,發作時有哪些信號,如何預防
    人體動脈內膜正常是光滑緻密的,但是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肥胖、遺傳、年齡老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動脈內膜會受到損傷,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從損傷處進入內膜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動脈內膜中的膽固醇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巨噬細胞會將其吞噬,之後轉化為泡沫細胞。斑塊的脂質核心,就是一個個充滿膽固醇的泡沫細胞聚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