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信謠言活動腳趾頭預防血栓,自行停藥導致血栓猝死!是誰的過?

2020-12-17 心血管王醫生

周一凌晨4點,120送來一位患者,方大娘73歲,5年前得過心肌梗死,放過支架,術後一直能按照醫生要求,正規吃藥,按時複查。

但誰也不願吃藥,好了傷疤忘了疼是所有人的弊病。

方大娘,年前,在,某平臺看見一個千萬粉絲「大醫生、大磚家「科普說,每天活動腳趾頭,只要活動10秒種,就能預防血栓。

方大娘心想,她吃了4年的阿司匹林和他汀就是預防血栓的,不但花錢,還可能出血傷肝等等副作用。這位千萬粉絲大磚家肯定是好醫生,就聽她的,把阿司匹林和他汀停掉了。

開始每天活動腳趾頭,而且不是10秒,只要老人家有時間就活動......

可是周一突發胸痛,120一做心電圖心肌梗死了,我們做造影,血管大量血栓,後來還沒來得及打通血管,大娘心臟就停跳了,最終沒有搶救成功。

那麼動動腳趾頭真的能預防血栓嗎?

首先,我們常說的血栓疾病,主要是指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房顫、下肢靜脈血栓等等。其中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是馬上會致命的血栓。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們默認血栓疾病就是這三種,因為這三種馬上會要命。而別的血栓至少還有一個時間,給醫生和患者留有餘地。

首先肯定活動腳趾頭,沒有辦法預防這三種血栓;如果非要說活動腳趾頭能預防血栓,那也是對於極個別不能下床活動,或活動不方便的一些骨折患者,或長期臥床的患者的,一點建議。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下地活動,本著動比不動強的原則,如果這些長期臥床的患者,能活動活動腳趾頭,對於預防血栓,有一點好處,但這不是唯一的辦法,對於長期臥床,還必須有人護理,按時翻身拍背,對於高危人群,甚至要吃抗凝藥物預防血栓。

絕對不是每天活動10秒種腳趾頭就能預防血栓。

人體或許都有血栓:

我們人體確實可能有過血栓,但因為人體很聰明,有一個平衡系統:形成血栓和溶解血栓,這一對系統平衡的情況下,就不會形成血栓疾病。

但是,為什麼現如今血栓疾病這麼多,就是因為我們打破了這個平衡,一旦發生血栓疾病,這種平衡被打破,就不能靠人體自己去清除血栓了,只能靠藥物或器械的方法清除血栓。

說血栓疾病,大家可能比較模糊,其實我們平時聽說的心肌梗死、腦梗死、房顫、肺栓塞、下肢血栓閉塞等等都是血栓性疾病。

血栓簡單說就是血管內的血塊,動脈血管內是動脈血栓,靜脈血管內是靜脈血栓。

我們的血管受到傷害時,比如,胳膊腿劃破了,毛細血管就會流血,凝血系統就開始啟動,血小板聚集,紅細胞黏附,形成一個血塊堵在傷口上,避免我們失血過多,這就是凝血部門的作用。這個血塊也不再繼續長大了,這就是抗凝系統也起作用,不能讓血塊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甚至造成血栓。就是兩個部門完美配合既保證不發生大的流血,也不會發生凝血時造成的血栓過多。

但當疾病情況下,凝血系統佔到上風,會產生更多的血栓,而這個時候,抗凝系統,根本沒有能力來化解這些血栓,不斷的血栓擴大,就會堵死血管。

斑塊和血栓什麼關係?

動脈血栓:

我們常說的斑塊是指動脈血管的斑塊,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血管垃圾。導致血管內垃圾過多的原因,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酗酒、肥胖、久坐不運動、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的等等原因。

當這個斑塊不斷加重,有朝一日斑塊破裂,凝血系統馬上啟動,就會在斑塊處形成血栓,這個血栓在心臟就是心肌梗死,在頸動脈或腦血管就是腦梗死。

所以,不穩定的斑塊破裂後,就會形成,也就是斑塊是血栓的前身;要預防斑塊或預防血栓,就必須先健康生活,健康飲食、遠離菸酒、控制體重、堅持運動、避免熬夜、減少壓力等等這些就是預防斑塊加重的基礎。

注意,堅持運動只是預防血栓的一個方法,而且要長期堅持運動,跑步、快走、遊泳、跳操、爬山

騎車等等,才能有效預防血栓。

當發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後一定要正規積極的控制三高,這是預防斑塊加重的關鍵。斑塊預防了,自然就不會血栓形成。

可是還有一部分人,發現斑塊的時候,斑塊就已經很大,那麼就不能僅僅靠上述斑塊,必須靠藥物,比如他汀藥物,能穩定斑塊,預防斑塊破裂,預防血栓;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從而預防血栓;兩者配合就能有效的預防血栓,預防心梗預防腦梗。

心梗和腦梗其實是我們最常見的動脈血栓!

一旦血栓形成,就必須分秒必爭,或溶栓,或支架,或取栓等方法才能清除血栓,開通血管,救命!

靜脈血栓:

我們常見的還有靜脈血栓,最常見的就是肺栓塞,靜脈血栓最常見的原因要麼是血流緩慢,要麼就是自身凝血機制出了問題。尤其妊娠、肥胖、創傷、外科手術、充血性心力衰竭、臥床過久、惡性腫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口服避孕藥、溶血危象。這些人容易發生靜脈血栓。這個靜脈血栓一旦脫落,會跑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也就是肺臟的大動脈被靜脈血管堵塞,也是致命的疾病。

預防這種靜脈血栓,一方面是運動,一方面就是必要時使用抗凝藥物;一旦發生肺栓塞,必須馬上溶栓和抗凝治療,否則死亡率很高。

就算預防靜脈血栓,也不可能通過活動腳趾頭來預防!

總之,目前最常見的動脈血栓就是動脈斑塊導致的,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預防的辦法就是健康生活,控制三高,必要時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關鍵時刻必須溶栓或支架救命。

靜脈血栓最嚴重的就是肺栓塞,以運動預防和抗凝預防為主。

所有的血栓疾病,不能靠人體自我消除,因為這時候,我們的平衡已經被打破,只能靠藥物來搶救。

所以,要維持這種平衡才能真正預防血栓,那就是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基礎,健康生活方式,不是活動腳趾頭那麼簡單!

請那些宣傳動腳趾頭就能預防血栓的磚家注意,您是千萬粉絲的醫生,您面對的不是粉絲,而是人命!

粉絲越多,責任越大,因為你是醫生,不是網紅!

你守護的是生命!不是自我滿足的kuaigan!

相關焦點

  • 血栓有危險,教你預防血栓小妙招
    腦梗、偏癱、猝死等意外發生的機率越來越高,特別是新聞常常會報導的猝死。明明昨天還是好好的一個人,第二天卻猝死離世了。究竟是什麼導致此類意外的發生呢?這背後的致命真兇就是「血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
  • 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一旦吃上就不能停?闢謠:這3種情況,應停藥
    很多朋友不敢吃阿司匹林,是因為聽說,這種藥只要吃了就不能停,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確實需要,在保證用藥安全的情況下,阿司匹林往往需要長期服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卻完全可以考慮停藥或者是應該停止用藥。
  • 這個降脂藥不僅降血脂,更能預防血栓預防心梗腦梗,不能隨便停!
    我問家屬為什麼隨便停藥?家屬說:當時醫生說他汀就是降血脂,半年後老樊複查血脂都正常,我們就覺得沒必要吃了,而且聽說他汀對肝臟不好。我說:冠心病乃至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用藥,都不能隨意加減藥,或停藥,都必須經過醫生的同意才能加減藥或停藥。就是隨便停用這個他汀,導致了這次心肌梗死。
  • 自行停藥,突發中風!看最新研究!
    入院後,經過積極治療,房顫並沒有恢復,後建議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 高先生出院後,漸漸的心慌症狀逐漸消失了,於是覺得每天吃抗凝藥也沒啥用,醫生還說有出血的風險,於是自行把抗凝藥停掉了。
  • 人體能自動消除血栓?預防血栓的方法,主要有5種,看了心裡踏實
    原來,在人體的血液中存在兩種機制,一種是凝血機制,一種是溶解血栓的機制。凝血機制會形成血栓,防止過度過血;溶解血栓就是身體會把不需要的血栓溶解掉。人體既然能夠自動清除血栓,那麼為什麼血管中還會形成血栓呢?
  • 腳上有個「化血栓開關」,打開它就可清血管、防血栓!
    ,導致血液流動變慢,如果再加上久坐不動,患血栓的風險就更大了。05久坐、缺乏運動的人連續幾個小時或更久都不挪動身體的人,患血栓的風險更高,長途車司機、公交司機這類人尤其要注意,多運動,多喝水對預防血栓有幫助。
  • 「躺床上5天,我差點沒了命」|血栓|肺栓塞|血管|下肢靜脈血栓_網易...
    到醫院檢查,結果是得了下肢靜脈血栓。如不及時救治,極有可能導致肺栓塞,或因血栓後症候群,形成猝死。1久臥久坐當心猝死下肢靜脈血栓,原本是由各種原因,尤其是骨折導致的臥床引起的,並不會給常人帶來困擾。可由於長期臥床,血液流速慢,處於高凝狀態,腿部血液開始淤積,血栓也逐漸形成。
  • 別讓血栓「拴」住健康--中國數字科技館
    深靜脈血栓形成導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暢,發生淤血和水腫,甚至局部壞死;另外,深靜脈系統的血栓可以順血流栓塞到肺動脈導致肺栓塞,甚至導致死亡(致死性肺栓塞);發生靜脈血栓栓塞以後,許多患者仍然存在下肢浮腫和/或肢體營養障礙,稱為血栓後症候群,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下肢動脈血栓疾病常見疾病有: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急性動脈栓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等。1.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表現為下肢缺血性病變,如前期肢體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路後因疼痛需要停駐休息(間歇性跛行),嚴重時出現足趾疼痛,足趾發黑、潰爛、流膿等,常有夜間靜息痛表現,徹夜不眠。冬季發病率高,天氣變冷時症狀加重。好發於中青年男性,長期吸菸者。
  •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下肢靜脈血栓|下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
    下肢動脈血栓疾病常見疾病有: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急性動脈栓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等。1.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表現為下肢缺血性病變,如前期肢體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路後因疼痛需要停駐休息(間歇性跛行),嚴重時出現足趾疼痛,足趾發黑、潰爛、流膿等,常有夜間靜息痛表現,徹夜不眠。冬季發病率高,天氣變冷時症狀加重。好發於中青年男性,長期吸菸者。
  • 孕媽學堂丨孕媽如何預防血栓突發?
    在胎盤娩出後隨著子宮的收縮,血液高凝起到止血的目的,這是一個自然的工作狀態,但同時也增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栓形成風險。有一部分人由於轉換不好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產後大出血進而形成血栓。部分孕婦由於長期臥床,下肢缺乏運動,靜脈血流回流受到影響,導致血栓。
  • 【關注】「流竄」的血栓怎麼防?
    淺靜脈具有豐富的血管網,淺靜脈形成血栓時,其血流可以走其他的「道路」—血流障礙輕,且血栓脫落後不易進入大的回心靜脈—不易導致肺栓塞,因此其局部的症狀、全身危害都比較小。深靜脈血管網不發達,一旦形成血栓那血流障礙就比較明顯,且血栓脫落後直接進入大的回心靜脈從而導致肺栓塞,因此其的局部症狀明顯—主要是單側肢體的腫脹、疼痛,且全身危害極大,可造成猝死。
  • 清理血栓最強的養生食物
    四、藥食調理從中醫來分析,血栓屬於血瘀的一種。中醫有活血化瘀的方法,即可以預防血栓的形成。如何活血呢?民間流傳著一個活血養心的藥方,三七、丹參與山楂按3:2:1的比例共研細末,每次三克,日兩次,溫水衝服,可以軟化血管、預防血栓,兼可以預防心臟病。此方三藥都可活血,丹參還有安神作用,山楂能消化食積,尤其善消肉食。三藥合用,可以活血化瘀、養心安神,尤其適合於氣血運行不暢,而見皮下青筋明顯的老年人。
  • 健康過大年,多做踝泵運動可減少血栓發生風險
    今天我們聊聊血栓發生時的身體信號和簡單易行的預防方法。過年講吉利,可是,又不能不提到疾病,特別是像血栓這樣的機體潛伏殺手。之所以要提醒,是因為在全球總死亡人數中,由血栓性疾病所導致的要佔到51%,而血栓又有隱蔽性高且難以檢查的特點,發病後卻可帶來癱瘓或猝死的嚴重後果。
  • 睡前做1動作,防致命血栓
    ,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如果情況危急可能還有猝死的危險。其實,經濟艙症候群並非針對飛機艙的等級,而是講的是長時間不活動帶來的危害,比如做長途火車或者騎車,甚至看電影,看話劇,都有這樣的風險存在。哪些人容易發生深層靜脈血栓?
  • 腿腳腫脹,需警惕深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來臨前,身體可能會發出這些「警告」:1.胸部發悶和發痛:血栓初期,血管中非常容易出現凝結而成的血栓,它們如果掉落並隨著血液流入肺部,會使患者出現胸部發悶和發痛的現象。2.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悸是肺栓塞常見症狀,有時是唯一症狀,就像剛運動完的那種感覺。
  • 血栓能自動消除嗎?預防血栓的4種方法,看完或許心裡踏實些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一聽到血栓這個詞,人們一般都會感到害怕。血栓確實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它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比如腦梗死、心肌梗死、中風等這些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都是因為血栓所引起的。不過最近有一種觀點說,人的身體是能夠自動消除血栓,這是真的嗎?血栓能自動消除嗎?
  • 血栓最怕的豆子——豆豉,沒事吃幾顆,血管暢通,血栓悄悄「溜走」
    血栓性疾病是高齡人群最常見的一類血管疾病,因為血栓會將血管堵塞,所以血管內的血液無法正常流動,最終給血管乃至身體的臟器、組織和細胞都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血栓可以導致血管堵塞,發生血管破裂、淤血的風險比較大,嚴重者可以導致缺血性休克或是死亡;另一方面,血栓可以遊走於臟器、組織,導致相關部位缺血壞死,比如遊走至肺部,導致肺栓塞,還可以導致猝死發生。那麼如何預防血栓類疾病?除了藥物,有一些也可以發揮積極功效,比如說「豆豉」,沒事吃幾顆,血管暢通,血栓悄悄「溜走」。
  • 他汀藥物是降血脂,預防血栓必備藥!不能和這些藥物同時服用
    一、他汀是什麼藥?所以炎症反應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另一個原因,而他汀不但能降低壞血脂,升高好血脂,同時還能抗炎,預防心血管狹窄加重。血管垃圾,簡單說就是血管斑塊,斑塊多,狹窄重,缺血明顯。當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在心臟血管就是心肌梗死,在腦血管就是腦梗死。他汀不但能通過上述方法預防血管狹窄加重,同時還能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預防血栓形成,從而預防心肌梗死,預防腦梗死。
  • 二胎孕媽媽 要特別小心血栓
    血栓雖小,但有時會致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高齡婦女有了生育二胎的計劃,而高齡孕產婦正是產科血栓的高發人群。為何孕產婦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呢?若不及時處理,會有什麼嚴重的危害呢?血栓如果從靜脈管壁上脫落,將隨著靜脈血流漂浮到肺部,卡在肺內的血管裡,造成肺動脈栓塞,引起劇烈胸痛、呼吸困難甚至猝死。孕婦如果有血栓,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死胎等嚴重的危害發生。靜脈血栓主要好發於腿部和肺部,其中腿部血栓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