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經濟艙症候群」不少人並不陌生,這種情況往往跟一段遠程旅遊相關,本來這樣的旅行是令人期待,但在長途飛行時,經濟艙裡是狹小的空間,沒有活動的地方,結果久坐不動很容易感覺雙腳不適,這也是很多人想在飛機上把腿抬高的原因,如果長時間沒有移動,腿部深處的靜脈有可能形成血栓,引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如果情況危急可能還有猝死的危險。
其實,經濟艙症候群並非針對飛機艙的等級,而是講的是長時間不活動帶來的危害,比如做長途火車或者騎車,甚至看電影,看話劇,都有這樣的風險存在。
哪些人容易發生深層靜脈血栓?
有少數人因為遺傳因素,容易形成血栓,一般來說,靜脈曲張患者發生靜脈血栓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而以下3種類型,較容易出現靜脈曲張。
1、活動力低落的肥胖人群。
2、血管有受傷者。
3、有癌細胞的患者。
所以,要先管著是否患有靜脈曲張,由於年紀增大,血管老化,肌肉也缺乏彈性,此外,肥胖人群血液回流較差,或者患有慢性疾病或炎症體質者,也容易形成靜脈疾病。
腳腫、易抽筋,易發生血栓
當靜脈曲張越嚴重,代表血液循環不佳,再加上久坐不動,血液容易形成血栓,而如果血栓流到深層靜脈中,使得靜脈血流被阻塞無法回流,血液積在下肢血管,讓腳部細胞組織變得腫脹,引起疼痛、酸麻感,這種異常往往越往腳底會越嚴重。
左右腳或是大腿、小腿都有可能發生,就看哪邊塞住,有些人腳腫到比平常大很多,連鞋都穿不下;而有些人則出現抽筋的症狀,都有可能是深層靜脈血栓的信號。而且當血栓形成,通常發作過程很快,不會等到下飛機才發現,腿部感到異常疼痛或腳腫時,就必須進行緊急處置。
就怕血栓跑到心臟裡,心臟復甦也很難搶救
血栓若是沒黏在血管壁上,開始順著血流跑出去,卡在心臟的肺動脈,就會造成堵塞,使心臟的血液無法向外輸送,這時候整個心臟會脹起來,壓力會造成細胞受傷,心臟就不會收縮,然後逐漸衰竭。最嚴重形成休克,甚至猝死。
其實,經濟艙症候群的發生率不高,但一定要謹慎面對,因為致命肺栓塞的患者中,有超過一半都發現有深層靜脈血栓,可見是極大的危險因素。
當血栓塞住肺動脈,形成肺栓塞時,通過心臟按摩急救效果也有限,血栓如果太大,藥物溶栓也會失效,若採取傳統手術,則風險會大幅提升,而即使採取微創手術或者其他的處理方法,維持生命,也不是什麼好的狀態,很可能疾病已經無法挽回。
腿上有青筋代表曲張嚴重?重點在內部血管
靜脈的異狀,單用外觀來判斷並不一定準確。有時表麵皮膚像有一堆類似蜘蛛絲的青筋,但血管的情況不算嚴重,有的看似正常,裡面的靜脈卻早已變形,重點需進一步用超聲波評估血管的健康。形成靜脈曲張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血管裡的瓣膜松垮、閉合不全,或者是血管變粗大,初期風險並不高。
靜脈血管治療目前沒有藥物,主要是以手術為主,同時能減少後遺症,但還是要預防有復發的可能。有很多人會通過泡溫泉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但對患有靜脈曲張的病人來說這麼做並不適合,泡溫泉反而會讓患者血管更腫脹,腳會更粗大。
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可視情況採以下5種方式:
1、通過彈力襪
彈力襪要選擇有客觀壓力級數,如10多毫米汞柱以上,讓血液回流時有彈性收縮,比較不會積在下肢。要注意的是,並非一般塑身襪都有效果,壓力級數的分布須由下往上遞減,血流才會從下面往上擠壓。如果是上緊下松就沒效果,血液往下面累積,腳反而更腫。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2、多運動走路
走路時小腿肌肉反覆收縮和放鬆,幫助靜脈血液往上輸送;如果長時間久坐,也可動一動腳趾頭,讓踝關節上下轉動收縮肌肉,就有促進血液流動效果。
3、喝水補充水分
雖然很少因為喝水少,造成血液濃稠度高的情況,但多補充水分,能有助於正常代謝。
4、睡前抬腿
抬腿幫助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會讓腿部減少腫脹感。按摩雙腿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但如果肉眼看見血管已經變粗,就像蚯蚓狀,則不建議過度按壓,以免破壞血管而形成血栓。
5、服用抗凝血劑
若臨床上確診有血栓形成,可根據醫囑服用抗凝血藥物,但一般這種保守治療,效果較慢,停藥後也有可能再度復發。
此外,有人會問服用阿斯匹林是否也有效?實際上,阿斯匹林是針對動脈系統,如防止心肌梗死,對於靜脈並不會有太大幫助,也別迷信各種所謂的保健食品,目前醫學研究中,並沒有明顯證據指出某種保健品可維持血流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