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蓉 通訊員 童笑男
去年9月,省教育廳發布《浙江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行為規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3個版本,各22條。
如今,《行為規範》發布半年多,相信不少同學們已經爛熟於心,但是,你聽到過錄製了MV的歌曲版《行為規範》嗎?當富陽本土中學和接地氣的《行為規範》聯繫起來,能擦出什麼樣的思想火花?
最近,富陽區鹿山中學的「小歌手們」樂感外溢、嗓門大開,將經由該校老師鄭曉華和王巍改編的初中版《浙江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試行)》之歌傳唱整個校園,甚至被選送到富陽區「美麗學校」、「文明校園」推進會上……
這首《規範歌》到底是怎麼唱的?戳這裡看視頻
輕鬆歡快的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一曲《規範歌》成了流行歌,同學們紛紛傳唱著、班與班之間相互應和著。
「孜孜不倦耕善園,呦呦鹿鳴傳佳音。」鹿山中學校長金磊用這兩句自創的詩來為自家學子們傳唱《規範歌》點讚。他說,鹿山中學是浙江省文明單位,歷來重視學生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通過就學、就餐、就寢的「三就」規範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負起自己的「一米責任」。
《浙江省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試行)》是省教育廳根據教育部2015年修訂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我省實際制定的。而鹿山中學的「三就」規範和「一米責任」又是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五大款四十條細化為三十條總要求,「這些都緊緊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次我們通過讓學生傳唱《規範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入肺入行,強化自己在校內外的行為規範。」 金磊說:「當音樂活起來的時候,我們孩子的行為自然就規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