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和導師容易產生五個方面的矛盾,你遇到過嗎?化解對策呢?

2020-12-16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欄目|絲說考研

研究生師生矛盾這幾年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比如「西安某高校博士生溺亡」「武漢某高校研究生跳樓」「北京某高校博導騷擾女研究生」「上海某高校博導辱罵博士生」等等。

一個個典型案例引爆網絡輿論,公眾對研究生導師群體產生負面印象。

同宿舍四位學醫男生考上研究生

「冷絲說人文教育」和大家一樣有兩個疑問:導師和研究生到底在哪些方面最容易相互產生矛盾?有了矛盾之後,雙方又該如何面對和化解矛盾?

這五個方面的原因最容易導致師生產生矛盾,你可要注意了!

「冷絲說人文教育」注意到很多導師寫過有關師生之間的一些文章,也實地了解和收集過很多研究生導師的看法,大致歸類為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師生之間存在根本性的觀念衝突。例如,很多導師認為,一名研究生必須有研究生的模樣,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實驗和獲得獎學金,唯有如此才會有大好前途。但是,部分研究生卻抱著混個文憑,不求最好,也不要最壞,但求能夠畢業即可。

第二個方面,師生在觀念上一致,但具體的讀研目標有衝突。有的導師要求研究生必須完成多少篇高質量論文,且能夠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而部分研究生希望在完成學業的前提下每學期有實習的時間。有的導師認為學生應該先完成畢業論文再實習,但有的學生認為他可以一邊科研一邊實習,反而能有效利用時間。

西南交大同宿舍四名美女考上研究生

第三個方面,師生之間還有可能產生利益衝突。部分導師,尤其是工科導師,他們確實需要研究生完成較多的實驗任務。部分學生能力較強,也很勤奮,基本能夠在一到兩年的時間內完成導師給出的任務,希望導師給出較多的時間讓他實習和找工作。然而,部分導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後繼續增加任務,要求研究生完成更多的任務,雙方的矛盾就產生了。

第四個方面,師生之間研究習慣和水平的差距導致一些衝突。有的導師看到學生論文初稿質量低,反覆讓學生全部推倒重來,而有的學生習慣於採取權宜之計,覺得論文質量大致差不多就得了。雙方見解差距大,矛盾就容易產生。

第五個方面,師生雙方個性差異大,也容易產生衝突。師生的性格脾氣不和諧,比如急性子導師遇上慢性子研究生,穩重的導師遇到魯莽的研究生,直率的人遇到內斂的人。總之,性格不合,雙方心有芥蒂,矛盾當然就產生了。

西安郵電大學同宿舍六名女生考上研究生

如何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呢?主要取決於導師如何處理好各種糾紛和衝突。

不管你是導師還是學生,不知道你看出來了沒有,導師始終在師生關係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也就是說,解決師生矛盾的鑰匙還是掌握在導師手中。

由此看來,解鈴還須繫鈴人,化解師生矛盾的對策也有三個應對辦法。

一是預防措施,即在招生面試時就應該把潛在的矛盾化解掉。研究生導師通過初步篩選和面試,挑選合適的學生進入導師的學生團隊,並提醒考生關於讀研的方方面面要求。

比如,導師考察學生的讀研動機,可以問「你為什麼想跟我讀研?你為什麼不直接找工作?」等問題。考察研究生價值觀、理念,導師可以問「很多研究生找的工作和專業無關,你怎麼看三年讀研?」等等,這些專業基礎以外的東西非常重要,甚至能決定研究生進校後能否順利做科研,能否和導師和諧相處。說白了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道相同才相為謀」。

正在準備考研的女生

二是具體的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導師全心全意為研究生的學業和職業發展服務。研究生導師首先要教給學生有目標、有實現目標的方法、有收穫,這樣就會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

三是根據不同的矛盾對症下藥,化解衝突。一旦出現矛盾,導師一定要主動,通過溝通,和學生之間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

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發生矛盾,並非總是壞事。

利用產生矛盾和化解矛盾這個契機,導師可以更加明白學生的期望和需求,進而和學生相處的模式。研究生也可以通過化解矛盾認識矛盾產生的根源。如果實踐後發現效果不佳,那麼可以作出調整。

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衝突還有利於促進師生的磨合和成長,特別是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

中科院學生分析讀研讀博的經歷

「冷絲說人文教育」認為,面對一些有關導師和研究生之間關係的網絡負面輿論,公眾不能以偏概全,把個別事件當成整體情況,將導師群體醜化。社會上很多人不明白「培養研究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誤以為導師讓研究生做參與自己的課題研究就是剝削研究生,就此人云亦云,跟著批評導師。

總之,我們更應該關注研究生如何圓滿完成學業、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而不是渲染師生衝突,加深誤解。

相關焦點

  • 研究生期間與導師發生矛盾該怎麼辦?會影響自己順利畢業嗎?
    對於今年剛剛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對於未來的研究生生活很沒有直觀的認識,對未來有美好的期許,也對將來自己的學術生活有些展望。那麼如果你們和研究生導師發生矛盾該怎麼辦呢?你們知道如何解決嗎?如果不解決自己和導師之間的矛盾,那麼估計你研究生不好畢業。因此這件事還要重視起來。
  • 解析研究生教育四大矛盾:研究生抱怨導師無奈
    這場對於研究生教育的關注,繞不開兩個字——矛盾。  調查歷時兩周。探訪誓為夢想一搏的考研族,傾聽研究生的空虛迷茫,體味導師「沒時間導」的無奈和「導了也白導」的失落,矛盾的衝撞無處不在——理想和現實有落差、導師和學生有隔閡。甚至,身處「寬鬆」的環境,又對「不健全的機制」滿腹牢騷。  每一方都有抱怨,又都有無奈。
  • 該省抽檢4563名研究生導師,34名導師不合格!暴露了多少研究生與導師的矛盾?
    通過公布的數據顯示:被抽評到的4563名研究生導師中,有4529名導師通過抽評,通過率達到99.3%,不合格導師共計34名,將暫停招生1年,過1年後可申請複評,如複評合格,可恢復招生資格。據了解,江西省開展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抽評工作始於2017年,在各個研究生培養高校每年開展抽查的基礎上,三年一輪進行省級抽評,本輪省級抽評的對象為江西省2016年9月前獲得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的教師。對導師的能力考查,這次的抽檢工作主要抓住了3個層面:研究生培養質量、導師本人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研究生對導師評價等方面對導師的指導能力進行全面評價。
  • 研究生導師和學生關係問題何在?
    以這樣的標準來劃分是否意味著一定的矛盾衝突點就會引發一種導生關係問題,或是說一種導生關係問題的產生是否就可以歸結在一個相對靜態的矛盾點上?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劃分方式的確嘗試在問題原因與問題表徵間找到因果關係。但這一因果關係不是直接的、必然的,而是多向的、複雜的。若不清醒地把握這一點,就容易將問題原因與問題表徵混為一談,二者相互交織將給研究帶來很多難題。那麼,這種複雜的因果作用關係能否被我們認識呢?
  • 研究生導師是怎麼選擇學生?你被你的導師「坑」過嗎?為什麼?
    研究生導師是怎麼選擇學生?你被你的導師「坑」過嗎?為什麼?我雖然沒被導師坑過。但和我一起讀研的兩個同學算是是被坑慘了。我至今不懂,到底是導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我認識一個女同學三年換了三個導師,一個男同學雖然沒換導師,也被坑的夠嗆。
  • 天津大學研究生舉報導師,自己卻出言不遜
    沒過幾天,就在此事還未有下一步進展的時候,天津大學卻又出了一件事,同樣是發生在導師與研究生之間,有一位研究生指責導師沒有師德。但看過研究生本人所發的聊天記錄後,我不淡定了。說別人無德,自己的表現還真的很難不讓人搖頭。咱們今天就把兩件事連起來說說,看看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矛盾。
  • 研究生和本科生生活差異。
    宿舍生活就像把一些有稜角的個體放在一個密封的空間裡,每次運轉都不可避免的摩擦到,只有你忍讓一點,我遷就一點才能相安無事。想想看,甜蜜戀愛的兩個人,你儂我儂的美好狀態,都還會鬧彆扭,吵架拌嘴呢,一個宿舍四個人甚至六個、八個,都很年輕,都很個性,怎麼會永遠安靜如雞……由於寢室中的每個成員從五湖四海而來,生活習慣、性格特徵和興趣愛好都各不相同。
  • 在中國,碩士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在學習期間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導師一般是第一求助人選。「師生」關係是研究生和導師最基本的關係。 四、有些許戀人關係 研究生和導師本質上是互相需要的,導師有著本專業前沿的資源和平臺,學生有著不可小視的創造力和潛力,如果手下帶的研究生科研方面有些成就
  • 英語四級沒過考研複試會被導師歧視?做好這些才可化解被刷的危險
    英語四級沒過考研複試會被導師歧視?做好這些才可化解被刷的危險 對於考研的人來說,心裡都知道英語的重要,畢竟英語是考研必考的科目,初試和複試都有。若是本科階段大學英語四級沒過,很可能會被導師看輕,畢竟對於某些研究生專業來說,導師更希望錄取那些英語水平高的人。
  • 師生有矛盾 家長巧化解
    >師生有矛盾 家長巧化解2010-11-03 11:53:12出處:PCbaby作者:longying  案例:  孩子和班主任鬧了點矛盾,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可惜家長沒想辦法化解,而簡單化了。開學了,家長因為管教孩子方面效果不理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的,只好求助於班主任老師,讓老師管教孩子,專心學習。班主任按照家長的要求,想找孩子好好談一談。沒想到,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還把對父母的怨恨都發洩到班主任身上了。
  • 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為何有人畢業後老死不相往來?
    在中國,導師和研究生之間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不論是學生還是導師都是在盡力維繫這一平衡。導師負責制的體系下,學生處於劣勢,遇到問題又沒有第三方的制約。如果求助於學院或者學校的力量幹涉,得罪導師的後果對於學生來說恐怕只剩下最後退學一條路可以走了,因此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學生往往選擇忍氣吞聲,當超過極限心理承受時,跳樓自殺的事件就出現了。細數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關係無非有以下四種,導師好、學生好;導師好、學生不好;導師不好、學生好;導師不好、學生不好。
  • 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
    眼下,80、90後在社會上成了主力軍,一個個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當結婚生子後,新的問題就擺在了面前,而且這個問題需要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年輕的父母當然知道,孩子在3歲前還是父母陪伴著好,問題是社會在飛速發展,職場競爭激烈,如果不時刻學習充電都有被淘汰的危險,何況為了帶娃直接退出職場呢?
  • 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另一方面,在矛盾化解中,要融法、理、情於一體,將民眾的訴求及各類爭議的解決引導到法治軌道上依法維權、理性維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所指出的「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為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最佳路徑。  (四)法治思維是維護穩定的根本保障。
  • 【導師「十戒」】最讓人討厭的十種研究生導師
    小編說上次給大家找了個導師最討厭的10種研究生,有朋友留言問研究生討厭的導師又有哪些呢?
  • 那些年被導師坑過的研究生,你們還好嗎?
    研究生和導師的關係比我們想像得更糟糕  實際上,為導師處理報銷等瑣碎的事情已經成為研究生的「份內」工作。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與學術完全無關的工作也讓很多研究生不滿,激發了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的矛盾。
  •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郵導師張宏梅:讀研時如何選擇一個好導師?
    自從小水上篇文章提到南京郵電大學導師的事情,不少考研的同學私聊小水說出了他們的擔心。即便如今還沒有到複試的時候,他們也擔心自己未來讀研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導師,那麼研究生三年豈不是過得很煎熬?還有一些女生覺得這樣讀研,整日在導師的淫威下飽受折磨,還不如老老實實工作,心態不好、抗壓能力不強的人很可能選擇走入歧途。
  • 研究生擴招18.9萬人,導師夠用嗎?
    如此大規模的研究生擴招,讓不少人產生了擔憂:教師資源夠不夠用?研究生的大量擴招,是否導致導師和研究生的比例失調?質量如何保證?頂尖學校的導師基本上只要有名額就能招收到學生。很多熱門專業的一個導師常常可以帶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研究生。並且研究生導師大多是副教授、教授,他們承擔的教學和科研的任務繁重,部分導師投入大量精力搞科研發論文,工作壓力很大,顧及研究生的時間有限。
  • 導師教你如何備考研究生複試!
    導師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學習成績;其次,是參加過哪些科研活動,這是顯示你能力的地方,因為你是來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個人自述,可長可短,主要內容是為什麼選這個專業,為什麼選這個導師,將來有哪些計劃和打算。國內的學生寫個人自述存在的毛病是套話、空話太多,什麼愛國、愛黨等等。個人自述所體現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坦誠,實在,純樸,容易打動人。
  • 老人帶娃好處多,3個方法,助你輕鬆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但是只要你肯走出真誠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希望的曙光,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
  • 高校教師經商 「導師老闆」和「研究生民工」合規嗎
    「而且在研發過程中,如果遇到技術困難,學校裡各個方向的專家都有,容易獲得諮詢和指導。」朱曉章對南方周末說,「來我們公司打工的學生也收穫不少,他們能在公司研發團隊中同時獲得學校教授和企業資深工程師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黃明也認為,「教授畢竟經過很多科研的鍛鍊,有一定知識深度,做的東西比較專業,又能夠解釋清楚,所以比較容易被客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