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決定考研之前,這2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很重要!

2020-12-15 高校那點事

2019考研正在進行中,相信當結果出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會需要思考這樣的問題:要不要繼續考研。而那些今年沒有報名的人可能也在蠢蠢欲動:要不要參加下一次的考研。然而,考研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慎重考慮的。那麼,編者今天和大家分析一下,在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的3個問題。

在決定考研之前,第一個要權衡清楚的問題:你的專業是不是需要考研?其實很多人考研的目的都很單純:就是為了找工作的時候研究生的頭銜可以給自己加持,讓自己的履歷更加優秀,更加突出,帶有高質量的光環。然而,並不是研究生在找工作中就一定會吃香的,這還要和你的專業和這個市場對你這個專業的需要掛鈎。舉個例子,廣東省近三年就業率最低的十個專業依次是應用電子技術教育,輪機工程,航海技術,教育學,烹飪與營養教育,歷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光電信息工程,中醫學。像這些就業紅牌的專業,即使考了研究生,也改變不了它是紅牌專業的事實,比如教育學,本科的就業率是倒數的,只有79.13%,到了研究生就業率反而變成了69.23%,從數據看出就業率反而是下降了,所以這三年讀出來對實際上找工作的幫助是不大的。

同樣是廣東省,就業率可以高達100%的專業有20來個,其中有13個是工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專業是屬於在這個市場上急切被需要的專業,其實本科生畢業了之後直接就業反而會更吃香一些,找到工作的機率會更好,同樣是3年的時間,用來花在工作上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地位會比在課堂上讀書給你帶來的實際利益大更多,你研究生畢業了再找工作從頭做起,可能你的領導上司就是你的同學。那麼像上面講的就業率比較低的,就比較悲催了,不管你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畢業生,你都有可能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危險,因為在這個市場上本身對這塊的人才需求就比較少。所以一定要考慮好,你的專業是不是適合考研,考了研究生之後,畢業了找工作,能不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

在決定考研之前,第二個要權衡清楚的問題:你適不適合考研?對的,考研也是考研人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研,雖然說這句話比較殘酷,但是事實確實如此,這也正是很多人在考研,但大多數人總是失敗的原因。雖然比較難以接受,但是編者帶你分析一下,可以讓你更加清楚的認清自己的屬性也是好的。哪一類人不適合考研呢?是目標不太明確的這類人,有些人考研是因為他們想要名,有些人考研是為了找工作方便為了錢,而有些人考研你問他為什麼,他可能心裡並不是非常清晰,他可能會覺得,大家都在考研啊,考研也沒有什麼壞處,考不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雖然說我們要佛系,但是在考研這件事情上佛系的態度是萬萬不可取的。如果你對考研這件事情的結果不看重,你的目標不清晰,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那麼你就不會很努力,你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然而然的,你的時間會都花在了猶豫上面。

不適合考研的第二類人,想要自己創業的人。以廣東省為例子,過去三年在畢業生中,有0.95的本科生選擇了創業,而研究生的比例就變得更加的少,只有0.14%。所以,如果你是想著要創業的,那麼編者勸你還是趁早出來開始創業。你想,當你23歲本科畢業的時候你去創業,那個時候你有無窮盡的精力和熱情,即使創業失敗了,你也仍然有一腔熱血想要重新開始,你不怕輸!你不怕錯!你有時間和耐心!但是,26歲研究生畢業的你去創業的話,你的成本就高了,不是說別的成本,而是你的年齡成本和你的精力成本,23歲可以失敗,但是26歲的研究生不行。如果26歲的研究生失敗了,你很容易會受傷,你會自己去懷疑自己,去計算自己的時間成本,26歲一無所有和23歲一無所有那是兩個概念。23歲大家都覺得還是20歲出頭的小夥子小姑娘,然而26歲就是真的奔三的人了。周圍人的壓力,自己的壓力,會讓你的神經更加緊繃,你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此還不如早點開始!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能需要考研呢?編者覺得大致有這5類。第一類,高考並沒有考好,讀的學校是二本或者三本,學校不出彩的人需要考研,因為考研確實可以在他的學歷上面給他加分。第二類需要考研的人,為了留在大城市的人。因為現在很多大城市都是需要研究生才有資格落戶的,所以如果你目標明確要留在大城市,可以試著走研究生這條路。第三類需要考研的人,是真正的想要做學術的人。而不是僅僅為了找工作等這些現實利益的人。如果你的目標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想要去研究點什麼東西,那麼你是要去考研的,所謂研究生研究生,就是因為要研究物質的學生。第四類需要考研的人,醫學生,這個是沒有辦法的,職業要求,除非你是醫學生但是你不想要當醫生。第五類需要考研的人,明確自己為什麼要考研,並且一定會努力的去考研的人。

以上就是編者分析的在做下要不要考研這個決定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分析想清楚的兩個問題,只有這兩個問題深入的思考清楚了,你才能夠開始認認真真的準備考研。考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我們的願望很強烈才行。最後,編者想送一句話給準備考研的人:難做的事情,往往和有意義的事情是同樣的事情,所以,既然選擇了做難做的事情,那麼就等待他帶給你的意義吧!

關注我,收穫更多教育信息!

相關焦點

  • 考研想更換院校報考?注意這幾個問題
    距離2021考研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但是隨著今年很多院校考試科目、招生專業的變化,不少考生不得不更考慮更換報考院校。首先,一定要考慮好是否確實需要更換報考院校,確定換了院校專業複習效果會更好,增加上岸機率。考研複習緊迫,盲目「跳車」換院校只會白白浪費之前的複習成果。
  • 你決定考研之前,先問清楚為什麼考,考哪裡
    但是呢,想一想,付出兩三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讀個碩士,卻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會不會感覺很浪費呢?(一)別為了考研而考研考研這件事本身就不那麼容易,需要花費起碼一年的時間來準備。別跟風,別為了考研而考研,見身邊的人都在準備,感覺被潑了一碗雞湯,就也去考研。青壯年的黃金時光寶貴,不可浪費。
  • 22考研|跨專業考研要注意的問題都在這裡!
    這是跨專業考研取勝的關鍵。那麼,考生應如何準備呢?首先,在決定是否跨專業時,要對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發展有明確的認識。有興趣才會有動力,只有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才會學好,尤其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同學,更要尊重自己的興趣。在對所換專業沒有入門之前,不要輕易決定換專業。 2.要選好專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任何專業,同時考慮自身條件是否適合該專業以及備考難度大小。
  • 考研一定要去圖書館或者考研教室嗎?
    朋友啊,想和你說一句,很多事情,並不會有一個準確答案的,這個問題也一樣,哪有什麼去圖書館就一定能考上,在宿舍複習就考不上的理論呀?所以需不需要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你自己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不僅僅是考研,包括生活,對自己有信心固然是好事,但是當你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認清自己。
  • 大一時期備戰考研,不要讓這幾個問題成為「絆腳石」,要考慮清楚
    同時也要想到你就業的情形,根據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大家需要面臨的問題,畢竟考研不是一個玩笑,這是對你未來的負責。 ,是選擇本校本專業考研,還是其他學校其他專業考研,這一點也是要考慮清楚的,只要有了目標,那麼你才會有努力的動力及方向。
  • 三十多歲想辭職考研?大齡考研人,這兩個問題讀研前須考慮好
    如果是家裡吃喝不愁、沒有負擔,為了追求學術理想、刷個名校研究生光環、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有生存壓力,研究生畢業後還得找工作,那讀研之前就得仔細想清楚。一、考全日制研究生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家裡怎麼辦。
  • 專科生考研這20個問題一定要知道
    園丁考研魏老師 園丁考研現在專科生回爐深造的人數不在少數,學歷是就業的門檻這個事實我們必須要認清、接受並想辦法改變,但是提醒廣大專科生們:要考研也不能一門心思蠻幹,下面這20個問題先了解了解:專科生畢業後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工作過程中所發現的不足,更能意識到充電的重要性,學習動力也更加堅定。相比而言,本科生考研大多很迷茫,多是為了逃避工作,缺乏持久的學習動力。6專科生考研難不難?
  • 想更換考研院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距離2021考研即將進入100天倒計時,但是不少同學由於各種原因卻不得不更換考研院校,但又在換學校的時候犯難。不換學校怕自己考不上,換了學校怕自己不甘心。那麼,在更換考研院校時,考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如何才能確保自己一戰成功,不至於成為考研炮灰呢?
  • 考研黨必須知道的13個問題
    考研之路註定是不平坦的,面臨的問題會很多。此時過來人的考研複習經驗就很有幫助!今天為大家分享2021考研備考輔導:考研很關鍵的10個問題,暑期將至,一定要抓住這段關鍵的時間,好好備考,提高自己的複習效率!
  • 22考研人:考研前,這六個問題需要你深思...
    考研,選擇什麼專業,報考什麼院校,選擇怎樣的導師,都是一件大事,千萬不能草率的做出決定。考研前的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以下提出的六個問題,不打無把握的考研戰。尤其是22考研的小夥伴,作為考研新手,我們要多思考多總結,下面六個問題得想好做好。
  • 為何考研人數激增?「逃避就業式考研」很難上岸,備考者要想清楚
    在他們心中,一直想有個名校的學歷,於是在考研大軍中,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沒讀名校的本科,就讀名校的研究生」,這樣一想,內心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可是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一定要付出努力,不然大概率會失敗的。
  • 與高考相比,考研更難?搞清楚這3個問題,才能得出客觀結論
    高考和考研是人們求學之路上的兩次重要大考,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們未來發展的高度。對於這兩場大考的難度,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與考研相比,高考更難;也有人覺得與高考相比,考研更難。 因為難不難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知判斷,所以大家在「高考和考研,哪個更難?」這個問題上不可能會達成共識。
  • 考研,你真的決定好了嘛?
    ,那麼可以先給自己點個讚哦,但是考研並不是嘴上說說的事情,而是需要你的全心投入,有了目標就要持之以恆,這樣才會成為你心理那個更好的自己。當你決定了考研我覺得你應該思考一下以下這些問題了,這樣在考研這條路上你才能有明確的目標,並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前行。(1)為什麼考研?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目的性的,毫無目的地前行,最後一定是徒勞的。你可以因為提高自己的知識量考研,也可以因為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而考研。總之,你必須在心裡思考清楚這個問題,一旦確定考研就不能朝三暮四了。
  • 21考研英語前期怎麼準備?這6個問題必須清楚!
    2. 考研英語應該準備多長時間?一定要看清楚,你考的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筆者是英語一。在做真題之前一定要背單詞,扎紮實實的將頻考單詞過三遍,否則就會白白浪費真題!這裡建議使用《考研詞彙閃過》,裡面已經按真題考頻劃分好重點了,直接跟著重點背高頻詞,還有常考短語講單詞用法,挺省時間的。
  • 想考研?勸你先想清楚這幾個問題,不然以後的路越走越難
    現在考研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很多本科畢業的大學生都堅定不移地走上了研究生這條道路,原因很簡單,本科學歷在社會競爭中早已不再具備任何優勢,要想在未來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只能讓自己不斷上升到新的臺階。毋庸置疑,現在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的確很大,每年畢業生人數居高不下,而單位招聘的人員又只有那麼多,供大於求的現實情況使得許多大學生不得不通過考研來延緩就業,繼續提升自己。但是考研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並非考研成功之後就一定沒有後顧之憂,所以究竟要不要考研不能草率決定。一、為什麼要考研?
  • 英語對於考研有多重要?這是所有考研人都有明確答案的一個問題!
    到了大四,擺在很多大學生面前的一個問題,即要不要考研?而考研的難度也決定著很多大學生最終是否會選擇考研,因此很多大學生會做很多的前期工作,會了解考研政治、考研英語、考研數學以及考研公共課的試題難度和成績分布,只是在了解的過程一定會發現幾乎所有參加過考研的學生都會和即將面臨考研的大學生說,一定要好好複習考研英語,一定要認真對待考研英語。
  • 二本院校考研想進211,這五個建議要拿好,提前做準備很重要!
    考研對於一些有理想的同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有可能她們是想繼續學習深造,又或許是對自己所在的學校並不滿意。考研並不是逃避就業的方法,而是學生心中有理想,覺得自己不能夠庸碌地過完大學四年。考研一般是在大三就開始準備,這是最好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當中,考研的學生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 考研必考「北上廣」大學?NO!這三個事實你需要搞清楚
    很多同學在考研擇校時,優先選擇考研考「北上廣」的大學,但是在選擇考研院校的時候,有三個試試你需要看清楚,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考研、到底適合去哪個城市讀研等,保持理性判斷,不要因為感性想法隨意報考。2、讀研不僅僅是讀研我們不能單純地把讀研當成是讀研。要明白一個道理,所有的學問學歷,所有的努力,最終都要回歸生活。生活才是人生的本來面目,不是嗎?踏踏實實的日子,才能覺得自己過得真實。在內陸這樣一個社會氛圍裡,人脈很重要,你研究生學習階段積累的人脈,直接和你以後的工作、生活有直接的聯繫。
  • 致考研黨:要學會高效使用考研真題,這是考研上岸的關鍵所在
    說起考研的難度,很多人都會直接和報考學校劃等號,按照他們的說法來說,好大學就一定難考,不好的大學就很容易。實則不然,考研的難度取決於很多方面,學校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起決定作用的還在於考生的複習方法和效果,這對於任何一所考研目標院校都是相通的。今天,學習考研幫想和大家聊聊考研真題的使用方法的問題。
  • 考研英語要想得高分,閱讀理解很重要,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真題?
    考研英語滿分是100分,閱讀理解獨佔40分,所以大家經常說「考研英語得閱讀理解者得天下」,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卻不無道理。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英語雖然滿分是100,但是大小作文滿分可能性非常小大概減去7、8分,翻譯一般也是沒有滿分大概需要減去2、3分,這樣減下去其實對於絕大多數考研學子來說,英語真正的滿分只有80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