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考相比,考研更難?搞清楚這3個問題,才能得出客觀結論

2020-12-12 騰訊網

高考和考研是人們求學之路上的兩次重要大考,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們未來發展的高度。對於這兩場大考的難度,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與考研相比,高考更難;也有人覺得與高考相比,考研更難。

因為難不難是人們的一種主觀感知判斷,所以大家在「高考和考研,哪個更難?」這個問題上不可能會達成共識。但要想得出客觀結論,必須搞清楚這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高考生和考研生,誰的心理狀態更穩定?

每年高考,應屆高中畢業生是主體,對他們來說,高考是從小學到中學這十幾年時間裡面臨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他們非常看重高考結果,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同樣特別看重高考結果。如果高考沒有發揮好,不僅意味著無法考上心儀的大學,還可能會遭受別人異樣的目光。所以高考生們面臨著很大的心理壓力。

而考研生是成年人,他們比高考生多四年或更長時間的學習經歷,他們更有經驗,心理狀態也更為穩定。如果他們在考研中落榜,應該沒有高考落榜生那樣失落,畢竟他們還有就業這條路可以走。有更多的選擇,自然不會感到特別緊張。

第二個問題:從考錄比看,高考和考研,哪個競爭更為激烈?

數據顯示,全國各地高考錄取線基本超過80%,部分地區甚至超過了90%,其中本科上線率大概在40%到60%之間,個別發達地區本科上線率超過70%。也就是說,高中生只要想上大學,幾乎都有大學可上,而上本科的機率大概為二分之一。

考研錄取率就沒有那麼高了,以2020年考研為例,報考人數為341萬,錄取人數在110萬以內,大概每三個考生會錄取一個。要知道,今年招生人數100多萬,是因為擴招了18.9萬人,如果明年不繼續擴招,按照現在考研生的增速,錄取率或會下降到30%以下。

不過,高考生考上好大學的難度比考研生要大得多。全國一百多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數佔總數的比例很小,大概只有不到5%的高考生有機會進入「雙一流」大學就讀;而「雙一流」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佔到研究生招生總數的約50%,所以考研生進入好大學就讀的機會更多。

第三個問題:高考和考研的備考難度是否相同?

高考的備考策略和考研的備考策略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高考和考研都需要恰當地運用「題海戰術」、認真鑽研歷年真題,都需要依綱扣本、進行專項訓練。然而高考區域性更強,更突出整體實力;考研專業性更強,更突出專業實力,高考生結合當地高考考綱和自己的選科情況,進行科學備考;考研生則結合全國性的、統一的考研考綱和報考學校的專業要求進行備考複習。

那些不偏科的學生,應該更適合進行高考備考工作;那些偏科比較嚴重的考生,更容易在考研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搞清楚這三個問題,我們會發現,「高考難,還是考研難」這個問題,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如果我們考慮到參加高考和參加考研的學生群體之間的巨大差別,就更加無法對該問題做出評判了。

其實高考和考研的最大不同是,高考是客觀上必須要做的事,考研是主觀上積極去做的事。在現行教育體制下,除極少數特殊情況外,所有想獲得高校文憑的高中生,都必須走高考這條路。整個社會也有這樣一種看法,沒有參加高考、沒有讀大學的學生,大多沒什麼出息。而考研是對專業知識的一次深度學習,既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又是為了幫助自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些本科階段不喜歡自己就讀專業的大學生,也可以通過考研換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以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國內高中實行的是「保姆式教育」,高中生什麼都不用考慮,只需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家長負責他們的生活,教師負責對他們進行指導和督促。當高考生通過高考進入到大學,學習環境就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陪伴左右的父母和老師不見了;曾經你追我趕的拼搏環境沒有了,學習靠自覺自愿。因此考研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普遍較高。

話說回來,無論是考研,還是高考,本質都是為了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度,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是這個過程非常艱辛,我們唯有持續不懈地努力,方有可能實現目標。

相關焦點

  • 高考和考研,哪個更難?搞明白這3個問題,才能得出客觀結論
    高考和考研是人們求學之路上的兩次重要大考,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們未來發展的高度。對於這兩場大考的難度,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與考研相比,高考更難;也有人覺得與高考相比,考研更難。這個問題上不可能會達成共識。但要想得出客觀結論,必須搞清楚這3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高考生和考研生,誰的心理狀態更穩定?每年高考,應屆高中畢業生是主體,對他們來說,高考是從小學到中學這十幾年時間裡面臨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他們非常看重高考結果,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同樣特別看重高考結果。
  • 考研和高考相比,哪個更難?聽聽985學長的觀點
    導讀:高考和考研都是求學路上的兩個重要考試,這兩個考試相比較,哪個難度更高呢?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對於全國幾百萬考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以為你這兩個月份分別對應兩個重要的考試--高考和考研。經歷過的人都知道,不管是高考還是考研,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順利通過獨木橋,考上理想的學校。那麼,考研和高考相比,到底哪個更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過來人的看法。
  • 與高考相比,考研到底難不難?
    考研前有寶寶經常會問:「考研究竟難不難啊,我問考過的師兄師姐,他們告訴我考研可難了,他們班大部分人都沒考上,尤其是那該死的英語,特別折磨人!可是我們聽很多考研講座,老師卻告訴我們,考研其實不難,平均錄取比例有33%,三個裡面取一個,你看看你的左邊,再看看你的右邊,只要幹掉他們兩個你就能考上……」那麼考研究竟是難還是易呢?
  • 考研和高考相比,究竟哪一個更難?
    武漢工程大學學生作為一個經歷過考研和高考的過來人,我個人認為考研更難。從高一開始,每個階段學什麼、怎麼學,到高三一輪又一輪的複習,再到高考的報名等,全程都有老師的引導和監督,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被老師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天的早晚自習都有老師坐班,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好好學習。以前高考還分文理科,現在高考改革之後可供選擇的餘地更大了,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按部就班地學習,考上大學是不成問題的。
  • 考研到底有多難?和高考相比哪個更難?這裡告訴你答案
    高考早已落下帷幕,現在不少高考生都已經在準備接收錄取通知書了。和高考學生徹底放鬆的狀態不一樣的是,正在備戰考研的學生在各大高校陸續出招生簡章後,基本都結束了夯實基礎階段,進入了提升自我競爭力的狀態,準備迎接12月份的考研初試。此時,很多考研學生看到高考學生的放鬆都甚是羨慕,羨慕之餘,也不禁會想:高考更難還是考研更難呢?
  • 考研初試如何拿高分?這4個閱卷規則搞清楚!閱卷老師經驗之談
    研究生入學考試,是一個選拔性的考試,在考試結束之後同高考一樣也有一個非常繁雜的閱卷流程,但是又不完全相同於高考,對於我們同學來說要知道考研閱卷的幾個規則,按照這些規則來進行作答相應來說獲得一個更高的分值,下面我們也就來具體了解一下考研閱卷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規則。
  • 高考vs考研,哪一個更難?
    很多小夥伴走上考研這條路三、考研和高考,哪個更難?1、客觀來說,高考比考研難(1)試題難度高考範圍更廣,至少有6個科目,對學生要求的知識儲備更多,語數外文理綜,而考研只需要外語政治加專業課,部分專業甚至不用數學,需要的知識儲備相對較少,但是相較高考的內容來說要更精深一些。
  • 考研:在決定考研之前,這2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很重要!
    那麼,編者今天和大家分析一下,在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的3個問題。在決定考研之前,第一個要權衡清楚的問題:你的專業是不是需要考研?其實很多人考研的目的都很單純:就是為了找工作的時候研究生的頭銜可以給自己加持,讓自己的履歷更加優秀,更加突出,帶有高質量的光環。然而,並不是研究生在找工作中就一定會吃香的,這還要和你的專業和這個市場對你這個專業的需要掛鈎。
  • 三大因素可以得出結論
    從現實工作實際上情況看,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否據此就可以說研究生的學歷越來越水呢?實際上也不能這麼說。但整體上來看,漢有得出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的結論。第二,說目前「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還因為研究生就業越來越難,但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未來必然的的趨勢一些人考研是為了提高自己,另一些人考研是為了迴避就業的矛盾和困難,從而對考研以後的就業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希望。
  • 高考狀元3600天不敢回家?張雪峰得出「重要結論」!
    張雪峰評高考狀元張雪峰老師是考研界著名的網絡推廣高手,最近幾年又有進軍高考圈的趨勢。近日張老師評論了關於高考狀元落難人間的事跡,張雪峰得出了重要結論——怎麼上大學比上什麼大學重要!上什麼大學比你高考考多少分重要!首先小編對這句話有一些想法:如果怎麼上大學比上什麼大學重要的話,咱們可以試著把清華大學的本科生調到東莞的XX學院,咱們看看這樣的同學如何翻江倒海,如何囚龍無悔?實際上,上什麼大學和怎麼上大學是相互依存的,因為前者是後者的環境,後者是前者的運作。
  • 三大因素可以得出結論
    從現實工作實際上情況看,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是否據此就可以說研究生的學歷越來越水呢?實際上也不能這麼說。但整體上來看,漢有得出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的結論。 第二,說目前「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還因為研究生就業越來越難,但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未來必然的的趨勢 一些人考研是為了提高自己,另一些人考研是為了迴避就業的矛盾和困難,從而對考研以後的就業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希望。
  • 高考和考研,那個更難一些?
    高考安排這每年的六月初,而考研安排在每年的十二月初。一個在盛夏的炎日下,一個寒冬凌厲的冬日裡。若說毫無關係,那就完全不對,若是關係巨大,這也不符合現實。若我說:沒有高考,哪裡去考研?不過這幾年的考研大軍人數增長的確是飛速:2017年201萬,2018年238萬,2019年290萬,2020年340萬,如果等差數列能解釋,也就算了,現在已經不是等差數列能解決的問題了,可能要考慮等比數列了!
  • 高考填志願,先弄明白這3個問題
    所以在選擇專業前,家長和孩子最好先弄清楚以下3個問題:1. 所選專業到底是幹什麼的,將來可以從事哪些職業?2. 所選專業孩子是否感興趣,是否具備學習該專業所需要的能力?3. 這個專業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孩子能否通過該專業,獲得相應的物質或者精神上的回報?
  • 高考難還是考研難?到底要不要復讀,了解好這3點再做決定
    關於復讀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今年發揮不好,復讀一年明年再考個好學校;有人覺得到大學再努力也不遲,通過考研也可以去到好學校。也有人針對考研和復讀的難度進行了討論,那到底是高考難還是考研難呢?把今年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數學壓軸題,比如江蘇數學,它的難度絕對是比任何一年考研的任何一題都難的;相比之下,為啥大家覺得考研的專業課數學很難呢?因為你複習的時間短啊,而且沒有老師指導、沒有家長監督、沒有同學一起天天坐在教室陪你,要是把你像高中模式一樣從大一學到大三,你在缺考研,你覺得會有碾壓感。
  • 讀研究生原來有這4個好處,很多人都不清楚,考研人:再苦也值得
    考研被稱為「第二次高考」,對於很多選擇了考研的人來說,考研都算是人生的一場決定著以後就業的大考,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隨著近些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數量的逐年增加,以及碩士研究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不少人認為碩士研究生變得越來越水,甚至還有人把如今的碩士研究生跟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進行對比
  • 為什麼說,考研比高考更累?這6個原因很現實!
    到底是高考累?還是考研更累? 關於這個問題,答案並不唯一,作為同時經歷過高考,又經歷過考研的學長來回答一波。 首先,給出自己的答案,個人覺得考研要更累一些。
  • 高考清華北大VS考研清華北大,難度大PK!你更Pick誰?
    高考上清華北大與考研上清華北大哪個更難呢?小編在網上搜集了好多網友的評論,怎麼說的都有,小編分別在高考難和考研難的兩大陣營中總結了以下幾大點↓認為高考難得網友說:一、高考清華北大,一個省就只有那麼三五個名額,能考上的絕得是省狀元級別的,但是考研就不一樣了,某些專業可能有幾十個名額,報名的多說一兩千,運氣好可能只有幾百,所以與高考相比
  • 考博難還是考研難?
    不談特殊案例,就比較考博,和考研,哪個難度更大一些呢?咱先來看看讀研的幾種途徑有哪些,應屆生讀研主要有推免,和統考兩種,推免資格要看學校,有些學校的推免資格很多,譬如清華北大,毋庸置疑,有些學校卻很少,譬如某些四非學校,不到3%。還有一種是通過支教一年獲取保研資格叫做免試推免,還有特長生推免,這些都比較特殊。
  • 高考志願如何報?這三個順序一定不要搞錯
    因為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高考一員,對這方面的問題早就開始關注了。俗話說高考是七分靠考,三分靠報,好的分數不一定報的好,稍微有所欠缺的分數也不一定上不了好大學。關於高考志願填報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聽過很多講座,看過很多文章,有的感覺有些道理,有的感覺純粹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 我搜索了今年三十位高考狀元的資料,得出五個結論
    全國二卷有六個省,理科最高分來自重慶八中的謝欣穎同學。總分為726。文科最高分來自陝西西安高新一中的楊思元同學,分數為700分。全國三卷有三個省,理科最高分來自廣西玉林高中,文科最高分來自貴州興義一中。我在網上搜索了這三十多位狀元的學習分享,從中得出了幾個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