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島戰役:挑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後來怎樣了

2020-12-15 史來賞鑑

"人類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之中,曾經爆發了無數次的戰爭,每次戰爭都會給社會帶來的沉重的負擔,造成許多家庭破碎,人民流離失所。

在本世紀不到50年的時間裡,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世界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兩次世界大戰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傷亡一次比一次慘烈。

在這兩場世界大戰之中,一度給處於交戰區的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和負擔。衝繩島戰役是日美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是美軍為數不多的慘勝。

衝繩島戰役中,曾經有一位日本女孩在戰役尾聲挑著白旗向走向美軍的陣地,後來這一畫面被美軍拍攝了下來,並在之後刊印出來,給世人巨大的衝擊。

那麼,挑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後來怎樣了?

一、美日衝繩島上的較量

二戰後期,隨著美軍在戰場上上的節節勝利,日本的失敗實際上已經是時間問題了。在美軍強大的攻勢下,日軍不斷敗退,最終,日軍收縮到了衝繩島上,當時,衝繩島實際上是日軍最後一道本土防線,一旦失去了衝繩島,日軍只能夠被迫防禦本土。

因此日軍對衝繩島的防禦可謂是不遺餘力,不僅在衝繩島上布置了強大的兵力和火力,還派了不少有實力的日軍將領。

日軍守島將領牛島滿依託衝繩島的地理環境優勢,進行了梯次配置,層層阻擊,層層防禦,希望藉此最大程度地消耗美軍的元氣,給美軍巨大的傷亡代價。

美軍對衝繩島也是志在必得,集中了將近四十萬的力量,還有海陸空三棲強大火力助攻,可以說是妥妥的順風戰。基本上美軍不認為在這樣強大的兵力和火力優勢下,日軍能夠有機會堅持多久?

隨著美軍指揮部的一聲令下,美軍開始了強大登陸攻勢,美軍完全沒有想到日軍竟然會主動撤離堅固的防禦攻勢,選擇近身肉搏。

這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美軍多次進行進攻都沒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戰鬥一下子陷入了僵持的狀態。美軍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十分慘痛的代價,但是,美軍還是憑藉著巨大的人力和火力優勢,逐步取得突破。

日軍明知道是失敗的結局,還是選擇垂死掙扎,守衛衝繩島的日軍將領還是決定帶著整個守島部隊進行"玉碎"。

甚至還要求島上的原住民也加入到戰鬥中來,進行無差別攻擊行動,這其實就是相當於把人民也徹底推向戰爭的深淵。

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只能夠成為美軍或日軍槍下的冤魂。日軍的殘暴可見一斑!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之後,衝繩島終於勝利結束。

在戰役之中,日軍傷亡了4萬多人,島上的原住民更是傷亡了10萬多人。美軍方面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甚至陣亡了一名高級將領。

而那個挑著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其實也是那場戰爭中的受害者。

二、戰爭中的"白旗少女"

那個挑著白旗向美軍投降的小女孩叫做比嘉富子,比嘉富子原本有一個十分美滿幸福的家庭,在戰爭還沒爆發前,一家六口人都十分的和睦開心。

比嘉富子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勤勞能幹的農民,因此,家裡的環境還算不錯,可是,隨著戰爭的爆發,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比嘉富子的姐姐為了謀生不得不到外面工作,可是後來卻失去了聯繫。後來,她的父親又被日軍徵發進入了部隊服役,不得不到十分危險的前線和美軍戰鬥。

因為戰爭,造成食物極其短缺,比嘉富子不得不帶著妹妹和弟弟到野外尋找食物,可是在外出的過程中,又遭遇到了美軍的空襲。

在躲避空襲的過程中,比嘉富子的弟弟受了傷,為了給弟弟找藥治傷,比嘉富子四處奔波,可是等到回來的時候,她的弟弟已經永遠的睡著了。

後來,比嘉富子一直和別的難民躲在山洞裡面,以躲避美軍的空襲。直到那年6月多的時候,美軍發現了這一個坑洞,於是朝著裡面講話,可是裡面的人都聽不懂。

不過,好在最後還是有人明白了大概意思,那就是日本失敗了,於是,他們讓比嘉富子帶著一塊白布出去,向美軍投降。

那時候的比嘉富子還是一個小孩,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最終美軍並沒有過多的為難她,還給她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就是後來的"白旗少女"。

戰爭結束後,比嘉富子也和自己的家人重新相遇了,那麼比嘉富子後來怎麼樣呢?

三、"白旗少女"的澄清

戰後,比嘉富子成為了一個堅定的反戰主義者,為呼籲和平奔波努力著。其實,關於"白旗少女"的說法,比嘉富子並不熟知。

但是30多年後,比嘉富子在衝繩的一個書店裡,看到了一本關於戰爭的史書裡面,有這張插圖,才知道原來自己被叫做"白旗少女"。

但後來,她發現書中的敘述出現了錯誤,後來,又出現了關於"白旗少女"的電影,比嘉富子發現這些記敘裡面都存在著誤區。

為了以正視聽,比嘉富子開始了澄清,她開始撰寫自己的回憶錄,講述自己所經歷的衝繩島戰役,想要向後世子孫揭示真實的歷史故事。

終於在1987年,比嘉富子的《白旗少女》正式出版,人們才知道了關於白旗少女的真實故事。

白旗少女比嘉富子通過她的實際行動告訴了關於衝繩島戰役下平民生活的真實歷史,進一步讓人們感受到戰爭的可怕和殘酷,讓人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戰爭從來都不是柔情似水,而是充滿著冷血與殘酷,也許戰爭可以鍛鍊人,但戰爭更可以摧毀人。

在戰爭之中,無數家庭會流離失所,支離破碎,給整個社會帶來沉重的傷害和負擔。因此,只有珍惜和愛護和平,才能夠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衝繩島戰役中,那個抗白旗走向美軍的日本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跳島戰役後,同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發現衝繩島距離日本僅340英裡。如果佔領了此島,那麼會更方便進攻日本。於是,1945年4月上旬,衝繩島戰役爆發。該戰役總共持續了82天,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鬥。美軍7.5萬人傷亡,日本傷亡人數在7.7萬到11萬。
  • 衝繩島戰役,一個小女孩舉著白旗向美軍投降,她後來怎麼樣了?
    之前在日本和美國發生的衝繩島戰役當中,有一個挑著白旗走向美國的日本女孩,後來怎麼樣了呢?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一張名為白旗少女的經典照片給世人帶來了強大的衝擊,照片當中,一個小女孩舉著一根木棍,上面掛著一個白色的類似旗幟的東西,穿的也是破破爛爛,走向美國軍隊。從這兒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小女孩是來美國投降的,而且這是在日本和美國的衝繩島戰役當中發生的事情。
  • 衝繩島戰役,舉白旗走出山洞的七歲小女孩富子,後來怎麼樣了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節節敗退,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先後失去中途島、阿留申群島、塞班島等重要據點。 1945年3月,美軍向日本的最後屏障衝繩島,展開登陸進攻,此戰一旦獲勝,下一步盟軍將向日本本土發起總攻,因此,衝繩之戰,註定是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戰鬥。
  • 衝繩島戰役扛旗日本小女孩,40多年後說出投降過程:日軍太殘忍了
    照片中一名日本女孩扛著一根綁著白布的棍子,從洞穴裡爬出來,隨即不停地揮動白布,向美軍走去。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6月美軍佔領衝繩島之後,當時美軍戰地記者很好地捕捉到這一鏡頭,快速拍下。這張照片後不停地被美軍宣傳,美國用它來宣傳美軍解救日本無辜民眾,為日後美軍獨自佔領日本做輿論準備。那麼,這張老照片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衝繩島戰役82天,美軍,日軍,當地民眾遇到怎樣的災難
    衝繩島戰役在戰前,日軍宣傳美軍一旦登陸衝繩島,將對全島男子進行大屠殺,女人進行大規模沾汙。所以,當時的衝繩民眾都選擇了自殺。日軍將衝繩島變成怎樣的屠宰場。衝繩島戰役當然,美軍在這場戰役中也吃盡了苦頭。明明人數裝備都優於日軍,原先準備打衝繩島一周的仗,結果足足打了整整82天,美軍傷亡7萬人。這相當於,瓜島戰役和硫磺島戰役傷亡的總和。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美軍就將目光放到了日本本土,而要想攻擊日本本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衝繩島上的日軍。衝繩島在當時是一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是因為它距離日本本土近,僅僅距離日本只有560千米,可以說佔領了衝繩島就相當於打開了日本的大門。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美軍士兵擊殺約10萬日軍
    衝繩島戰役的慘烈對於當時進攻該島的美軍士兵來講,足以稱之為是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噩夢。美軍當時在該戰役中投入了18.3萬人,而守備該島的日軍則是12萬人。從兵力上,美軍是高於日軍的。而在軍備上,美軍對日本更是有著碾壓的優勢,但這場戰場的慘烈程度卻超出了美軍的計算。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衝繩島,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本土門戶,在1945年已經成為日本.本土防禦外圍的唯一條防線,日本軍部不惜一切代價在衝繩島阻擋住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推進的步伐,因此日本在衝繩島累計投入兵力高達7萬人左右,分別投入防禦的師團是日本第24師團,第62師團和44旅團,而本來計劃日本的第9師團也應該部署在衝繩島防禦
  • 衝繩島戰役血戰82天,究竟多慘烈?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是位於太平洋的琉球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位於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之間,由於群島綿延上千公裡,宛若一根長繩,故稱為衝繩島。衝繩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極強的戰略地位。衝繩島向東是美國西太平洋海空基地關島,北接千島群島、朝鮮半島,往南是巴士海峽,西承臺灣海峽。
  • 史詩般的戰役—衝繩島之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大小小的戰役發生了無數場,每場戰役中都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和人民死亡,在歐洲戰場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是列寧格勒保衛戰,太平洋戰場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就是曾經奠定日本敗局的衝繩島戰役了。
  • 二戰後期,美軍為何可以成功攻克衝繩島?
    首先,回首硫磺島戰役尚未結束之時,美國的第58特混艦隊就開始為佔領衝繩島而在做各項的準備,其中,包括對衝繩島的空中攝影。與此同時,日本也在積極地想將衝繩島打造成為一個新的作戰基地,隨時準備消滅前來進攻的美軍主力。 為此,當時的日本最高司令部就將陸軍、海軍,所有的航空部隊都劃歸到了聯合艦隊,並由聯合艦隊司令官牛島滿中將統一指揮。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因為從行政區劃上說,琉球古國所在的琉球群島(被日本吞併以後才稱為衝繩)已經隸屬於東京,所以進攻衝繩意味著美軍已經接近日本本土,叫嚷「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當然要玩命抵抗,戰役發起之初,歐陸上柏林戰役也正打響,兩個法西斯國家同時陷入最後的瘋狂。
  • 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衝繩島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爆發出了各種慘絕人寰的戰役,例如死亡人數最多的戰役,規模最大的空戰等等,今天兵哥要說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這就是著名的衝繩島戰役。
  • 在衝繩島戰役中,美國為何損失慘重?短短82天的戰鬥發生了什麼?
    在二戰的後期有一系列的戰爭,而對於當時的美國和日本而言,有一場戰爭似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錯,它就是衝繩島戰役。衝繩島戰役是從公元1945年的4月份上旬開始的,一直到1945年的6月份中旬結束。如果此時的美國面對日本偷襲珍珠港不做任何行動或者反映的話,反而容易激起美國國內的部分矛盾。在多方面因素的抉擇之下,美國也參與到二戰中來,並且正式對軸心國宣戰。衝繩島的日軍戰力在衝繩島戰役開始之前,此次戰役就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 衝繩島一戰,日軍死亡11萬人,美軍……
    5月27日,美軍攻佔了那霸,並繼續向衝繩島的首府首裡城攻擊。5月31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衝繩島戰役在衝繩島最南端地勢崎嶇險峻的地段,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和美軍拼到最後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可是,這些在那場戰役中都沒有能阻擋志願軍的前堵後截,當該師師長史密斯拒絕他的上級堅守徵地命令選擇突圍撤退的時候,該師的美軍士兵們內心充滿了恐慌。特別是一路上面對著志願軍一天數十次的衝鋒,在那個寒冷的冬天,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身心寫滿了疲憊,他們靠著強大的火力,每天突圍的距離只有千米,戰鬥最殘酷的一天他們甚至花了整整一天只突圍了500米!
  • 為什麼美軍在衝繩戰役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衝繩島戰役是日軍早就預見到、並精心準備的一場戰役日本在馬裡亞納群島作戰失利後,知道失敗已經到來的東條英機辭職了,日本陸軍大將小磯國昭上臺組閣。面對物資匱乏、失敗連連的局面,小磯國昭明白,勝利是不要指望了,自己的任務是儘量讓最後的失敗好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