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布加勒斯特9月8日電 來自中國江西省和福建省的一百多名女工7月中旬來到羅馬尼亞東北部城市巴克烏的一家製衣廠打工,邁出了中國向東歐地區勞務輸出的第一步。她們在異國他鄉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如何?記者日前來到距首都布加勒斯特300公裡的巴克烏,探訪這些中國同胞。
女工們所在的製衣廠位於巴克烏市南郊。走進剛剛投產的車間,只見上百臺縫紉機前熟練操作的全部是中國女工,在過道上來回走動的幾名管理人員也是中國人。大多數女工看上去很年輕,約20多歲。
記者向正在忙碌的女工們招手致意,她們則抬頭報以微笑。「這裡挺好的,就是有點寂寞,常常想家。」「晚上可以在食堂打桌球,還可以收看國內電視節目。」「食堂供應的是中餐,菜的品種不如國內豐富,不過已經很滿意了!」「我已經叫家裡從國內郵寄來了一個手機,過幾天就可以給家裡發送中文簡訊了。」……姑娘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告訴記者。
這些中國女工是由福建廈門一家勞務輸出公司根據同義大利索諾馬公司籤訂的勞務合同派出的。根據協議,中方將分批向巴克烏派出總共約1500名工人。這也是中國首次大規模向羅馬尼亞輸出勞動力。
在製衣廠的接待室,記者同義大利老闆加姆巴和羅籍廠長克裡斯蒂娜進行了交談。加姆巴表示,目前出於安全考慮,暫時對工人實行封閉式管理,因為中國女工初來乍到人地生疏,且語言不通,出門很可能會遇到麻煩甚至危險。
加姆巴說,等居留證辦妥後,女工們下班後可自由外出,但必須結伴同行,並履行出門登記制度。「我必須對她們的安全負責,」加姆巴反覆強調。此外,公司還為工人們辦理了保險。
克裡斯蒂娜補充說,對於女工們的購物需求,廠方目前通過事先登記、集中採購的方式加以解決,同時在廠內開設了小賣部,以批發價格向工人們出售商品。
記者總體感覺女工們在羅馬尼亞的工作和生活已基本步入正軌。她們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加班有補貼,食宿由廠方負擔。周末,工廠還開車組織女工們集體到市區和景點遊覽。
羅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羅馬尼亞紡織、服裝、建築等行業的熟練工人缺口約有20萬。巴克烏縣議會副主席安·博賈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歡迎中國工人,對中國工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技能非常滿意。」(記者陳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