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別人不如與孩子一起成長 人生「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家長盲目攀比孩子,是因為「好孩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專家認為:在盲目攀比孩子的背後,反映的是家長的焦慮。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的輸贏並不能說明什麼,與其讓孩子背負家長的期望氣喘籲籲地邁出人生的腳步,不如與孩子一起成長,做個快樂的普通人也未嘗不可。

曬孩子遭挫敗靠「雞湯」慰藉

放假前的那段時間,一群幸福的媽媽出現在朋友圈,她們展示了孩子的各種獲獎情況:有曬三好學生證書的,有曬單項學科競賽獲獎證書的,有才藝獲獎的,有通過層層選拔獲準參加各種集訓的……小樹的媽媽看著朋友們的各種曬,心裡默念著,「這個假期,一定讓孩子追上他們!」

小樹今年剛剛上一年級。爸爸媽媽都畢業於「985」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絕對是他們那一代人中的精英。按照「遺傳規律」來說,小樹的智商應該沒問題。但是,小樹從小到大的表現,卻總是一副「智商讓人捉急」的樣子:一年級的孩子不排名次,但是小樹媽媽能從兒子每次測驗的成績中,判斷出兒子的基本水平:中等,甚至是中等偏下。學習成績一般就算了,偏偏還沒有什麼特長,論體育吧,學了遊泳、跆拳道、桌球,不管學什麼,表現都是一般般;音樂吧,剛剛上了基礎課,老師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小樹媽媽能夠從老師那裡感受到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學了圍棋,三年來水平始終沒有追上同期學習的同齡小夥伴。學什麼不像什麼就算了,偏偏長得還不夠帥,個子也不高。「天吶,能不能讓我有點驕傲的。」小樹的媽媽覺得這個兒子養得讓她特別有挫敗感,但小樹爸卻不以為然,「我兒子不挺好的嗎?你看我現在不也挺好的嗎?」

發愁的小樹媽覺得父子倆都不懂她,鬱悶的小樹媽只好天天「喝雞湯」。小樹媽媽說的「雞湯」,當然不是家裡熬的雞湯,而是網絡上的各種各樣的「心靈雞湯」。

小樹媽並不孤獨:小樹的同學帥帥,也是一個讓媽媽無比操心的孩子。「剛剛上一年級,第一次英語測驗就考了79分。」帥帥回家後把成績單藏了起來,然而還是被媽媽發現了。帥帥媽自知孩子天賦一般,也沒有期望他能有多大的出息,覺得70多分也還可以,就認了。但是帥帥媽問了兒子才知道,原來這次測驗班級裡70%以上的孩子都考了100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不是班級裡倒數的孩子嗎!」帥帥媽小時候是個學霸,「我的孩子怎麼就比別人家的孩子差那麼多!」帥帥媽經常和朋友念叨起「別人家的孩子」,每次我說別人家孩子的時候,都有一種深深的絕望感。

帥帥媽不知道,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是幸福的,因為可以拿來比較學習成績還有提升的機會,畢竟孩子還小,有些孩子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中學生家長比較成績之後會更加絕望,因為提升的空間太小了!看著其他家長都在圈裡曬成績,樂樂媽特別鬱悶,偏偏還有不解風情的親朋好友來問孩子的成績。要是熟人來問孩子的成績,她會直接懟回去:「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平時交情不是特別深的同事、朋友來問孩子的成績,樂樂媽會說,「哦,我還不知道。」樂樂媽這個謊言編得並不高明,幸好沒有遇到刨根問底一根筋的朋友,否則,雙方可能都會比較難堪。

人生「馬拉松」比拼的是耐力

媽媽們願意比孩子,但孩子們不願意被比較。12歲的小小是個特別努力的女孩,今年剛剛經歷了「小升初」。這些天,小小正在上英語課,希望新學期在新學校裡能夠拔得頭籌。小小比起同齡的孩子是很優秀的,屬於不需要家長鞭策就自己知道努力的孩子,但是小小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成績並不是很理想。她的媽媽也經常拿她的成績和同事家的孩子比。小小坦率地告訴媽媽說,最不喜歡拿她和別的孩子去比較。「媽媽,你經常說我的缺點,難道我就沒有優點嗎?」每次小小這樣問媽媽,媽媽總是說,優點那是你應該做到的;現在我們說你的缺點,就是希望你能變得更好。上了5年級,小小變得像個大人,她和媽媽認真地談了一次,「媽媽,我學習不好,我覺得你應該陪伴著我,共同學習,和我一起商量假期應該怎麼安排,而不是直接告訴我暑假給我報了哪些補習班。」從此以後,忙碌的母親抽出時間和女兒一起學習,甚至和女兒一起上各種課外班,回來後給女兒輔導。小小的成績在5年級下學期有了「質的飛躍」。

羨慕別人不如與孩子一起成長

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孫黎教授看來,家長盲目攀比孩子,是因為「好孩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人是「社會動物」,生活在各種社會關係中,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子女成績好的家長往往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有一個好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家長的「面子」,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孩子的成績不好,家長就會覺得沒面子。

父母熱衷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較,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但在這個出發點的背後隱隱約約透露出的是父母的焦慮。他們對未來不夠確定,認定只要孩子現在超過了同齡人,將來就能超過同齡人。但卻忘記了,孩子一時的成績代表不了他未來的走向。家長的攀比,也反映了一些家長的「懶惰」,這些家長認為已經沒有力量改變自己,因此希望孩子能夠改變自己將來的命運。攀比孩子的過程,是希望「別人家的孩子」來督促自己的孩子,從而讓孩子有一個優異的成績,為將來的競爭增加砝碼。

對於那些在中高考成績「比賽」中「輸」了的家長,其實也不用擔心。「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孫黎說,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中考成績一般,進入一個普通的學校,並不等於一無是處,「對於孩子來說,這就是雞頭鳳尾的關係。」在一群普通人中成為佼佼者,對於孩子一生的自信心建立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孩子拼盡全力還是尖子生中的末等生,一所好學校的光環只會讓父母驕傲,對於他來說,可能每天的學習都是煎熬。

作為一個天天見到各種精神障礙患兒的精神專科醫生,孫黎特別希望家長能夠讓孩子努力上進的同時,又能將自己的預期調整到合適的位置,讓孩子不失進取之心,不提超過孩子能力範圍的要求。「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那就讓他做個快樂的普通人。」據《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美文|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如同一場馬拉松比賽,你必須不斷加油,努力向前奔跑!」當我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時,父母勉勵我繼續加油,不能驕傲,學習需要有恆心、毅力與耐力;當我工作上遇到不順心時,父母便開導我,不要灰心,如果一次摔倒了,你就爬起來繼續向前,決不能自暴自棄、半途而廢,因為「只有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
  • 勵志人生: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己
    人生不怕起點低,就怕沒追求;不怕走得慢,就怕走錯路;不怕不如意,就怕想不通。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己。 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煩擾的根源。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學會付出和堅持。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生活的樣子。
  • 人生海海,那些讓我羨慕的女孩
    我們羨慕別人所擁有的,恰恰是自己人生中最在意的那些求而不得與無可奈何。 我的朋友寶釵每當酒過三巡,就會反覆念叨她小時候的一次經歷。寶釵8歲的時候,媽媽把她送去了一個知名的童星培訓機構,想試試看女兒有沒有當明星的潛質。可是寶釵生性沉默靦腆,是那種從小就心事很重的女孩子,可想而知,在童星訓練營裡有多煎熬、多自卑。
  • 馬拉松備戰計劃推薦:切忌急於求成 耐力是基礎
    訓練方法:  耐力是基礎,相應提高全面素質  在三個訓練周期中,現在的重點是第一個周期,即準備期。季衛忠表示,兩個月的訓練期,對於初涉馬拉松運動的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訓練方法一定要得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下面,我們就根據專家的建議,為大家提供準備期的具體訓練方法。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根本沒有起跑線!你信了嗎?反正我不信!
    「千萬不要相信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只有短跑才有起跑線。而人生是場馬拉松。」這一觀點在網絡上瘋傳。你信了嗎?反正我不信!「我不能讓孩子受到興趣班的荼毒,我要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學習成績不重要,人生是場馬拉松,等以後誰知道會怎樣?」以後會怎樣呢?除非你家孩子天賦異稟,否則,等到他長大了,後悔的概率還是比較多的。難道說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嗎?當然是,肯定是!我們先不說馬拉松,先說說孩子長個!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長高一點,但大家都知道孩子長高不是一天長成的。
  •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成為人生的冠軍。同樣也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周圍人群口中爭相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閨蜜文文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對於孩子的要求,他非常的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更是要求孩子永不放棄,遇到難題時,她不會直接大包大攬將答案告訴孩子,而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目的,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求答案。
  • 華人二孩媽媽的馬拉松感悟:目標、習慣與成長
    報上半程馬拉松之後,發現跑步不僅僅是運動,而是目標,習慣,成長的象徵。設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再忘掉大目標年初,我的朋友得知我喜歡跑步,慫恿我一起挑戰半程馬拉松,」啊?22公裡?「最多只跑過5公裡的我簡直是驚呆了,我猶猶豫豫點進了報名網站,在賽事下方一眼掃過「即將報滿「,緊迫感立刻就來了。那時的我衝動戰勝了理智,就給自己報了名,我和朋友半開玩笑地說,「跑不下來就走下來吧!」
  • 別再被起跑線「騙」了,撒貝寧:我們的人生是場馬拉松
    事實就是如此,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投胎」,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家人,更沒辦法選擇自己的人生起點。沒錯,按那種想法來看,站在起跑線之前,我們就已經輸了。但是,我們真的就這樣輸了嗎?真的會就這樣一直輸下去嗎?當然不是!1、千萬別相信什麼「人生別輸在起跑線上」,只有百米短跑才那麼在乎起跑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家一起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是關鍵。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是身體的抗疲勞能力以及在承受負荷之後迅速恢復的能力。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
  • 九大方法可以提高你的運動耐力,加強鍛鍊效果,讓別人羨慕去吧
    九大方法可以提高你的運動耐力,加強鍛鍊效果,讓別人羨慕去吧 如果你的日常鍛鍊沒有給你勞累的身體渴望,你可能需要進一步鍛鍊自己
  • 如其羨慕別人,倒不如先肯定自己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總會有許多不如意,也會有許多不公平,會有許多失望,也會有許多羨慕。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充實,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你羨慕我的工作,我羨慕你每逢假期就旅遊。朋友圈裡有一個女孩子,身材高挑,皮膚白皙,也很有氣質,他喜歡學校裡一個多才多藝的男孩,她和朋友說自己一定可以追到男孩,她覺得自己足夠漂亮,和男孩在一起綽綽有餘,就是因為她的自信,以至於她後面的嫉妒和紅了眼。
  • 不要羨慕別人,過好自己,讓別人來羨慕你
    生活中,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也許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小孩子羨慕大人的成熟,大人羨慕孩子的純真率直,普通人羨慕名人的卓越尊顯,名人們何曾不羨慕普通人的平凡簡單。羨慕之心,人皆有知。很多時候,我們是個遠視眼,總是遠遠的看著別人的生活,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幸福。
  • 黃磊: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是場馬拉松
    玲玲呱呱墜地,媽媽認為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好。孩子一天天長大了,看著身邊家長的帶著孩子認字,學英語,上各種補習班,玲玲媽媽感到非常焦慮。玲玲上小學後,發現好多同學多才多藝,成績好分數高,自己孩子總是差一截。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當孩子羨慕別人時,父母的反應影響著孩子的人生格局
    這麼大了,看到別人有就想要……」可同時,我也發現孩子低下了頭,很明顯的委屈和難過。外婆還想繼續說,我攔住了她。因為我意識到外婆的那句話讓孩子受傷了,而我的反應也很不對:我們只是成人的思維。我理解外婆的初心是想教育孩子這樣羨慕別人不好,而且7歲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了。我的羞恥感是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他這樣赤裸裸的想要,讓我很沒面子。
  • 抱怨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娃,不如先反省自己是不是「別人家的父母」
    其實,「別人家的孩子」一開始也不是智商超群、禮貌待人的,每一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能夠成為「人中龍鳳」,與父母早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①孩子會感到自卑如果父母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讓孩子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的話,孩子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
  • 起跑線與耐力
    如果,你認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奮鬥,只是百米,那麼,起跑很重要,輸了起跑線,再追可能就很難。如果,你認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奮鬥,是馬拉松,那麼,起跑早兩步晚兩步,都無所謂,耐力,才是最關鍵。我們應該明確:起步,是為了到達更遠更好的終點。然後圍繞這個目標,來更好地釐清起跑線的問題。
  • 別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做好這3步,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他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很多父母都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他們覺得自己孩子還不夠優秀。
  • 「杭州馬拉松」——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它還為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原來熱愛跑步的人這麼多,大家對工作、對生活的激情值得我學習。人生中,只要你努力想去做一件事,堅持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短程馬拉松——鄒斐然我願帶著夢想,繼續跑下去只有跑過了風景,跑過了坎坷,跑過了人群,我才會更加確信眼前的這條路,是我要的人生方向。我願意帶著夢想,在杭州,繼續出發。 半程馬拉松——劉月勇跑步不只為健身,更為夢想
  • 跑馬拉松的人為什麼耐力這麼好?其實有個妙招適合日常訓練
    有趣的是,一項關於馬拉松比賽的研究表明,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傾向於參加馬拉松比賽。而年齡在60-69歲之間的人群參與度還在不斷的增長,儘管在進行馬拉松訓練時不需要遵循特定的訓練表,但想要完成比賽還是需要經過一些訓練的,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訓練方法之一就是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