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2020-07-24 寶寶好萌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成為人生的冠軍。同樣也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周圍人群口中爭相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我的閨蜜文文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對於孩子的要求,他非常的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尤其是在學習方面更是要求孩子永不放棄,遇到難題時,她不會直接大包大攬將答案告訴孩子,而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目的,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求答案。而我們也會發現閨蜜的孩子正在朝著一個更為理想的方向發展。

通過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我們發現他與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能夠擺正態度,並且認為自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這一份積極的心態就非常難能可貴。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而孩子的這種思維認知也就契合到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冠軍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其著作《終身成長》中,把人的思維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固定型,另外一種是成長性。而擁有固定型的思維模式的人會消極地認為每個人的天賦和才能都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天賦不佳,所以他們根本不能自主掌控人生,一旦遇到挑戰或是事情發展得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順利時,他們就會被撲面而來的無力感所衝垮。

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截然相反,他們會認為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事情發展不是那麼順利的時候,他們也能夠以滿懷熱情的狀態來提升自我,相信自己可以衝破阻礙。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那麼,培養孩子的冠軍思維到底有哪些重大的意義呢?

第一、主動促使孩子自發地去堅持某件他認為正確的事

冠軍的來之不易我們都知道,如果不是靠平時投入的大量精力,以及正確方法的不斷磨練,是不可能輕輕鬆鬆就能摘得桂冠的。堅持對於孩子來講是一個必須要擁有的品質,人們的成功往往就來自於自己堅定不移的努力堅持。

而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會更加重視自己堅持品質的培養,面對眼前遇到的暫時性困難,他會認為自己只要再堅持一下就能夠獲得成功。就以那些喜歡跑馬拉松的人為例。他們所認為的終點不僅僅只是賽道的終點,更是每一次馬拉松比賽的過程中,所能感受到的永不言棄的強大精神動力。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第二、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能夠自願付出更多的努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的路途當中遇到不少困難。但那些沒有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或許很容易就打起退堂鼓,陷入到自我懷疑的怪圈當中,甚至還要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而那些擁有冠軍思維的孩子,則會將眼前的困難視作前進的動力,並且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將這些困難與挑戰了解透徹。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讓自己離成功再近一些,最後成為人生的勝者。

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個人的成就動機涉及到對成功的期望和對失敗的擔心之間的情緒衝突,他提出:一個困難任務取得成功以後所體驗到的自豪感比一個簡單任務成功以後所體驗到的自豪感更強。

既然冠軍思維會對孩子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同樣也會關係到孩子的未來,那麼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冠軍思維呢?第一、糾正親子雙方對自己的固有認知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作為家長需要在糾正孩子固定看法的這方面下一番苦功夫。如果自家孩子是屬於固定性思維的,那麼他們在困難面前首先就會敗下陣來,覺得自己不能夠解決,接下來也就不會再去想更多的方法來試圖嘗試解決。

而有些父母對於孩子也並不是那麼的信任,總是以孩子還小為藉口來幫助孩子推脫。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值得提倡的,這都是在根源上阻斷了孩子堅持的動力和道路,這怎麼能讓孩子培養出冠軍思維呢?

家長和孩子需要共同努力,讓自己都能以全新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挑戰。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通過帶孩子去登山或者是耐力長跑的方式,讓孩子能夠體會到堅持的快樂並且在過程當中用不斷激勵的方式讓孩子漸漸摒棄之前對於自我的固定認知,用更為積極與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第二、將孩子取得的成功的因素歸結於努力

很多家長總會過於依賴孩子的先天條件來判斷孩子獲得成功的概率,但其實後天的努力更為重要。家長在鼓勵孩子取得的進步時,要儘量將孩子所獲得的成果歸結於努力這一後天因素。這能夠讓孩子知道,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實打實的努力,才能夠取得如今令人亮眼的成績,而不僅僅只是因為自己的天賦,也不單憑自己的運氣。

第三、鼓勵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與反思

當孩子在面對挑戰時確實會生出沮喪的心理,這一點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的心態儘量能夠保持在一個穩定正面的區間範圍內,鼓勵孩子自己與自己進行對話,讓孩子做好正面的心理預設,不要都還沒開始解決問題,就已經被自己所築起的堡壘所打敗。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4分鐘障礙。1945年英國一英裡賽跑的記錄為4分01秒,而這個記錄竟然在10年內都無人打破,因此很多人都會認為4分01秒這個成績已經是人類能夠所能達到的最好的記錄。但在1954年5月6日,這個認知被英國的一名醫學生羅傑所打破,他僅僅用了3分59.4秒就跑完了1公裡。另外一名名叫約翰·蘭迪的男子僅僅用了3分57.9秒就跑完了全程。

羨慕別人家孩子優秀?重視「冠軍思維」的培養,你也可以

由此可見,限制運動員的並不是實際的物理距離,而是心理上的自我預設,就像那些被固定性思維所困擾的孩子一樣。所以說,只要能夠勇敢地衝破惱人的瓶頸期,接下來的進步將會朝著我們無法預知的方向迅猛發展

因此,如果想要養育出一個令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就從培養冠軍思維開始做起吧!

相關焦點

  • 「冠軍思維」有多強?學會這一招,秒變「別人家的孩子」
    前段時間孩子們剛參加完運動會,而小玲的孩子剛好拿下了長跑冠軍,讓其他家長羨慕得不行。有個家長說:「我家孩子要是也能這麼厲害就好了,平時我帶她去跑步啊,跑了不到三分鐘,她就一直喊跑不動了。」還有一個家長說:「對啊,我發現我家孩子不管是什麼事,基本上都堅持不下去,真的是太讓人頭疼了,真羨慕你啊。」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5個小妙招培養口算能力,不再羨慕別人家孩子
    口算題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口算能力差造成的。用上以下5個小妙招,培養、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讓你不再羨慕別人家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讀算訓練,使孩子熟練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背口訣就能快速地計算。在孩子快速口算的過程中,不妨打亂口算題的順序,讓孩子能夠根據不同的口算題,靈活地使用口算方法,逐漸鍛鍊孩子思維的敏捷性,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和計算速度,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最終達到提高孩子口算能力的目的。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
    遇見優秀的孩子,有些家長總是投去羨慕的眼光,甚至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呢?」其實,優秀的孩子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九個方面。一、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
  • 為什麼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
    消息一出,大多數網友羨慕之情溢於言表,紛紛感慨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不怎麼關心消息內容,我想到的是,為啥優秀的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大家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能發點好消息讓廣大網友也羨慕嫉妒恨一下呢?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總是落後一步、慢人一拍?我把我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看有沒道理。我覺得可能的原因有下面這些:第一,我們的孩子沒別人家的孩子志向遠大。
  •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你要做到這幾點
    作為父母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說明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有一些優點、品質是家長喜歡的。而這些跟孩子接受的教育脫不開關係,但孩子接受的教育無非都是從義務教育開始,上學、聽課、做作業...大多數的學生受教育的模式都是這種。那麼被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又為什麼跟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 羨慕別人家小孩記憶力好?你家小孩也可以
    平時我們的身邊總是少不了「別人家的孩子」,筆者小時候就曾經被別人家4歲的小女孩「傷害」過。小小年紀不但熟記2000多個漢字,300多首古詩,還能在70秒之內還原六面魔方,這樣的童年你懂的。也許你會說人家孩子是天才,有天賦,才能記那麼多。但長大後的筆者深刻意識到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記憶力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 別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做好這3步,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他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非常優秀的人才。很多父母都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他們覺得自己孩子還不夠優秀。
  • 乖孩子就真的優秀嗎?這三點,教你培養出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養孩子是個難題,家長除了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外,還要給孩子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今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每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海清培養出「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們求教育兒經,小學教育是關鍵
    海清培養出學霸級兒子,真是令家長們羨慕不已教育子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明星的孩子常常會受到眾人的關注。海清憑藉自己的超高演繹能力,贏得了很多的觀眾的心。然而最讓人欽佩的是,海清將現實生活中的家長狀態同樣演繹得淋漓盡致,可是真實的海清並非像電視劇裡一樣,海清的兒子十分優秀,從未讓母親操心。海清的兒子可以說是學霸級了,學習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在他人眼中海清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優秀、懂事、學習好。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有靈活的思維能力?玩這幾個遊戲你的孩子也可以
    思維能力是能夠讓人終生受益的東西,從小就開始接受數理思維訓練的孩子,長大後不說成為人中之龍,但絕對會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最強大腦》有一個人,何猷君,獲得過多項數學競賽冠軍,當時他只花了21秒就破解了「數字華容道」,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厲害,同樣離不開他的數理思維,更和他父母早期的教育息息相關
  • 還在羨慕別人家孩子「飆」英語?掌握這3個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
    現在的孩子真是比以前幸福多了,以前哪有什麼早教,能上得起學孩子都會感覺非常幸福,所以對於英語就比較不懂,然而現代孩子,不愧是受過早期教育,一出口就和別人不一樣,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商場,看見媽媽或者爸爸領著的孩子張口就用英文與店員友好地打招呼,真是讓旁人羨慕不已
  • 你的孩子舉世無雙,何必羨慕別人家?
    爸媽營說本文是今天【爸媽教育專題】第三篇,說來容易做來難,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有差距的時候,有幾個爸媽能保持內心的淡定?在許多父母眼裡,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總是擁有自家孩子所沒有的優點:不玩網遊,不看動漫,天天埋頭學習,回回年級第一,考清華上北大,一路上過關斬將,如有神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大人們,總想以「別人家的孩子」為模板,依著完美的葫蘆,畫一個同樣完美的瓢。直叫孩子忐忑不安,唯恐與「別人家的孩子」狹路相逢。其實,東家望著西家好,誰家孩子不是寶?
  • 別再羨慕「別人的家的孩子」,高情商的媽媽這樣做,孩子也會優秀
    不用再羨慕「別人的家的孩子」,高情商的媽媽這樣做,孩子也會變得優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好的教育帶給孩子的是不一樣的人生。如果家庭教育出現失衡現象,不僅會耽誤孩子的成長,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影響,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家孩子」?首先要學會「結構化思維」,很關鍵
    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說:看書……那個小孩子的自我介紹真的是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完美的自我介紹,其實孩子具有這麼強的表達能力是因為孩子本身擁有比較強的"結構化思維",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厲害,那麼對孩子進行"結構化思維"的能力的培養必不可少。
  •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NeiNei,因為你也不是「別人家的吳尊」
    那時的她已經很優秀了,勇敢獨立,樂於助人,幹活認真,有責任心,不嬌氣……這根本就是傳說中的那位——「別人家小孩」! 節目中,她主動幫妹妹們分擔重物,暖心得不得了。
  • 為什麼自己家孩子成不了「別人家孩子」
    作為家長我也羨慕「別人家孩子」,他們聰明、自律,不用家長操心就能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技能都出類拔萃反觀自己家的娃,看書不認真,做事不專心,作業完不成,吃飯都不努力。自暴自棄的同時,我單單看成績這一項,因為這是學生家長最關心的部分。在小學階段孩子經常是眼高手低,上課全聽懂作業全不會,平時例題全會做考試還是各種錯,按照自己上學時的經驗來看,我們歸結於一個原因—粗心。粗心的解釋是疏忽大意,不仔細,不謹慎。單從考試和答題上的粗心是孩子思維狀態的外在表現。
  • 光知道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有點危險!
    先看「別人家的孩子」:近日,江蘇無錫梨莊實驗小學四年級的潘俊松同學發明了一款新型書包,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寄來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獲網友紛紛點讚。 一片叫好之聲。潘俊松同學為什麼叫好?文件夾可以分門別類,不同的作業,放在不同的夾子裡,很方便。靈機一動,把這倆貨組合在一起,可好?於是有了這個發明——其實很簡單,只是你沒想到,或者想到了沒有去做,僅此而已。但這樣的發明,實在是令人信服的。它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水準,不需要家長代勞,更不需要去買通評委獲大獎。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做到以下幾點
    #別人家的孩子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成對全球21個國家的孩子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還創造力卻排在倒數第五。這並不是意味著中國的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