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說明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有一些優點、品質是家長喜歡的。
而這些跟孩子接受的教育脫不開關係,但孩子接受的教育無非都是從義務教育開始,上學、聽課、做作業...大多數的學生受教育的模式都是這種。
那麼被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又為什麼跟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我們認為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著重視教育的家長,而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家長,一定很難培養出高素質令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
包括現在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很多產生的問題都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
在孩子接受正規學校教育之前,前幾年的時間是跟家長在一起的,因此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教育、理念、行為,是塑造孩子的關鍵。
作為孩子背後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呢。
1. 重視家庭教育
教育是改變人生的方式,成長為獨立、優秀,有同情心還是人們口中的問題兒童,教育在裡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同樣不能忽視,新世紀不再是分數的比拼而是綜合素質的考察,父母對待教育的理念、思維眼界直接反映在孩子的身上。
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孩子對學習有較高的積極性,在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時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去生活。
2. 言行一致 以身作則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有時候能在父母身上找到一模一樣的同款,尤其當孩子處在模仿期,父母不良的習慣與態度很可能被一旁的孩子模仿了去。
當父母說一套做一套,卻總在教孩子大道理,孩子的心裡會信服嗎?
想讓孩子成為正直的人那麼父母也要做一位正直的人,想讓孩子成為誠實的人那麼父母首先也不要向孩子撒謊,給出的承諾就要履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位有著好品質、正直和自信的人。
3. 接納不完美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著世間所有好品質的人,一旦孩子低於父母心裡的期望,就會對孩子失望,質疑自己的教育。
但請告訴自己:你很棒,你是一個好的爸爸或媽媽,你的孩子也是最棒的。
接納你的孩子也是接納自己,一個獨立的人不是一個行為或標籤能定義的,你的孩子之所以與眾不同是他的性格、氣質、經歷共同塑造的,包括他的優點與缺點。
4. 學會說對不起
這條不是要你教孩子學會向錯誤道歉,而是要學會向孩子為自己的錯誤道歉。
道歉不難但向孩子道歉,對不起這3個人遲遲說不出來,一般父母會認為道歉是示弱的表現,一道歉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嚴會蕩然無存。
相反,在錯誤的事情上給孩子道歉,還會有助於他在以後對事情上更誠實,更願承擔自己的責任為錯誤買單。
若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家庭教育父母一定不能忽視,多花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理解他、尊重他、給他探索的自由,剩下的選擇留給孩子自己。
能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不是目的,獨立、勇敢、自信、善良,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與處世哲學才更是我們需要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