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那些讓我羨慕的女孩

2020-12-12 騰訊網

M a r c h

0 4 · 2 0 2 0

. . . . . .

自從踏上了旅程,我聽到最多的讚美就是「蕾拉,我好羨慕你!」

今天我卻心血來潮想把這個話題聊開:人生海海,究竟什麼樣的女孩令人羨慕?

漂亮的、聰明的、有錢的、成績好的、男生追捧的、老師愛戴的、會跳舞的、彈鋼琴的、有夢幻公主房的、留學拿綠卡的、老公帥氣又多金的、勇敢闖世界的、年紀輕輕就財務自由的……

一千個女孩心裡有一千個羨慕的理由,總有人比我們過得更好更幸福。打開社交媒體會發現遍地都是人生贏家,白富美和勵志姐光芒四射地站在各種舞臺中央,把你對美好未來的想像統統變成了現實。

但如果這就是「令人羨慕」的標準清單,我們又和機器算法有什麼區別?根據一個人的家世背景、美貌指數、財富儲備等因素計算權重,最後排序篩選出人群中的No.1、2、3、4……這樣的結果未免太機械太武斷了。

其實,「令人羨慕」的背後,隱藏的是每個女孩成長過程中遭遇的缺失與挫敗。「If I have……」,生活可能就會變得不同;「If I did……」,在另一個選擇之下也許會有更好的結局。我們羨慕別人所擁有的,恰恰是自己人生中最在意的那些求而不得與無可奈何。

我的朋友寶釵每當酒過三巡,就會反覆念叨她小時候的一次經歷。寶釵8歲的時候,媽媽把她送去了一個知名的童星培訓機構,想試試看女兒有沒有當明星的潛質。可是寶釵生性沉默靦腆,是那種從小就心事很重的女孩子,可想而知,在童星訓練營裡有多煎熬、多自卑。

她還記得那年表演課的結業考試,老師把孩子們分為2人一組,然後拿出一顆蘋果,隨機給到其中一個孩子,說:「3分鐘裡,沒有蘋果的孩子要想辦法拿到蘋果,而另一個孩子要盡力不讓對方拿走蘋果。」

寶釵是那個沒有蘋果的女孩,她一聽考題就絕望了,「這不公平!」老師已經公布了輸贏的標準,那麼拿著蘋果的小孩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蘋果的呀!

可想而知,那次考試寶釵的表現有多糟糕。她就局促不安地站在教室中央,徒勞又卑微地懇求另一個孩子:「你把蘋果給我好嗎?求求你把蘋果給我好嗎?」度過了她童年記憶裡最煎熬的三分鐘。之後寶釵就無論如何不肯去培訓班了,而這個小小的挫折也伴隨她長大,讓她永遠對公開場合的battle心存恐懼,哪怕她的實力足以碾壓對手,她也沒法克服內心的怯懦,贏得任何一場1VS1的比拼。學習如此,事業如此,感情亦是如此。

醉後的寶釵總是這樣感慨:「很多年後,我才明白,那是一次表演課考試,輸贏根本不是誰拿到了蘋果,而是你在三分鐘裡是怎麼盡力表演的。這個道理我知道得太晚了,後來人生中無數個逃避的時刻,我都好像又回到了8歲那年——手裡沒有蘋果的女孩。」

我曾問過她,那次考試,其他沒有蘋果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呢?她說:「有硬搶的,有坐在地上哭鬧耍無賴的,有瞎編一個故事去騙的,還有當場提出花錢買的。」多神奇啊,同樣是7、8歲的孩子,在面對相似的條件和情境時,不同的性格和成長經歷,卻會導向完全不同的臨場表現。

「我不會/我不敢/我做不到,所以我沒有」,相信很多女孩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這樣的失落和憤恨,當我們羨慕別人的時候,看似是羨慕她擁有的結果,不如說是羨慕她在過程中的「我會/我敢/我做得到!」那些出身好長得漂亮從小被愛的lucky girl,也不過是這場考試裡那個先拿著蘋果的孩子,可人生的輸贏根本不在於蘋果啊!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去盡力爭取,有沒有酣暢淋漓地表現自己。

回到開頭的問題,人生海海,究竟什麼樣的女孩讓人羨慕?

我會說,是那些所求即所得,一意孤行終不悔,痛痛快快活過一場的女孩。

她會是《倚天屠龍記》裡的趙敏,知道愛上一個渣男,對每個姑娘都好,但那又怎麼樣?

「郡主,有些事是勉強不來的。」

「那我偏要勉強!」

她會是《小婦人》裡的Jo,在別人都爭當淑女的年代,橫衝直撞像個野丫頭。拒絕高富帥的求婚又如何?「結婚生子不是女性唯一的價值!」她偏要寫出震撼人心的曠世傑作來,畢竟「只有貧窮的單身女人老了才可憐,如果我很有錢,就是個快樂的老太太!」

(新的電影版《小婦人》裡,高富帥是「甜茶」演的,講真,拒絕「甜茶」的求婚真的需要勇氣……)

她會是傳奇女飛行家Amelia Earhart,在男性佔絕對統治的飛行界打開一片天,獨自完成飛躍大西洋的壯舉;即使在結婚後,也認為夫妻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拒絕冠以夫姓。最後在一次飛行中她消失於天際,為一生所愛的事業付出生命,死得瀟灑無悔,得失所幸。

(芭比新出的女性榜樣系列裡就有她,飛行style超帥!)

……

她可以是很多女孩的化身,她存在於眾多的虛構作品和真實事跡裡,而正是這些女孩的存在,讓我們能始終對荒誕不公的世界報以溫柔和期待。

One is not born a woman, but rather be- comes one.

——波伏娃《第二性》」

三月的女神節、女王節要到了,比起寵愛自己,我更想看到女孩們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走到廣闊的世界裡去;敢愛敢恨,敢做敢當,投身在滾滾的時代洪流裡成為一團火一道光,「如若一去不回呢?那便一去不回!」

致那些我羨慕的女孩,

人生那麼長,要玩得盡興,不虛此行。

本期互動話題:#你羨慕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相關焦點

  •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
    人生是什麼?這是我在看完麥家的《人生海海》,經常反覆自問的話,因為對書中主角上校,有太多的「不明白」。明明已經過「活」的人生,卻以世俗悽慘悲涼收場。不管什麼年代,痴呆總是最壞的結局了吧,當然,我也承認,痴呆的人,本身是最幸福的,畢竟不知者最快樂。也不明白,為什麼歷經滄桑與世事沉浮,豁達開朗的上校,會因為肚皮上的字失去理智,甚至發瘋。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人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同一本書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的,剛開始你看的是一個故事,後來,你讀的是人生。麥家的《人生海海》便是這種感覺。微信讀書看過一遍,如今有了實體書,便再看一遍。人們似乎總是愛懷念過去,在不經意間提起,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過去太美好,也可能是因為太多的苦難,我們經歷過,告訴自己那樣就可以了,不再需要這樣的苦難了,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是一生而已。第一次讀《人生海海》看到的是一個人最為光榮,也作為落寞的一生,他是上校,據說有著光榮的曾經;他是太監,人們總是這樣說,然而「我」卻沒有證實過。
  • 《人生海海》——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原是一句閩南語,百度上的釋義我不再轉錄了,單說說我對這個詞的一些個人見解吧。
  • 讀《人生海海》:心有雷霆,面若靜湖
    起初我不大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總認為英雄主義該是勇敢的、熱血的,才能稱得上是英雄。就好像前幾天讀地《風聲》裡的顧曉夢和李寧玉一樣,這種為了民族大義、民族信仰而勇敢獻身的民族英雄們,才算得廣義上的英雄。但我在讀完了麥家另一本作品《人生海海》之後,我又發現,原來英雄可以是平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才理解了羅曼·羅蘭說的那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 讀《人生海海》: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
    起初我不大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總認為英雄主義該是勇敢的、熱血的,才能稱得上是英雄。就好像前幾天讀的《風聲》裡的顧曉夢和李寧玉一樣,這種為了民族大義、民族信仰而勇敢獻身的民族英雄們,才算得廣義上的英雄。但我在讀完了麥家另一本作品《人生海海》之後,我又發現,原來英雄可以是平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才理解了羅曼·羅蘭說的那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 《人生海海》寫透人生的4句話,戳中成年人的痛點,想不開時看看
    《人生海海》寫透人生的4句話,戳中成年人的痛點,想不開時看看「我想寫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每次我準備休息的時候,書裡總能出來一個懸念把我牢牢抓住,讀完之後,我記住的不僅是書中牽扯著我內心的動人故事,更是故事背後帶來的人生啟發。
  • 麥家|《人生海海》:短短幾句話,卻說透了人生,莫言高度讚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人生海海,願你我都能好好生活,做最好的自己麥家的這本《人生海海》,歷時五載,從小說的內容到語言再到方方面面在《人生海海》這部作品裡,麥家無疑將這件事情做得很成功。通過「我」的視角與感受,在撲朔迷離的情節中,看盡人世百態。由此,拉近了讀者與書中人物和生活的距離。這也讓這部小說閱讀起來,顯得既迷人又平易近人。而書那個最平易近人的道理莫過於,任誰都不能擁有完美的人生,但也不會有人因此停下繼續往前的腳步。
  • 「人生海海」中的五味雜陳——看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我」——一個十歲的孩子,從開始對「上校」的鄙夷、排斥、直至憐憫、理解,仰慕。隨著故事的展開,「我」的人生也因為「上校」而發生巨大改變,年少離家,孤獨落寞如浮萍,遇見短暫卻影響至深的前妻,所幸最後也有了完整的家庭及事業。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7句話,雖然簡短,卻悟透人生!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曾讓數百萬人深夜痛哭,董卿、高曉松都因它而忍不住落淚。我最初知道麥家的《人生海海》這本書,源於董卿老師的一段朗誦。董卿老師的深情朗誦,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好奇。後來,看到莫言和高曉松等人的評價,我最終拿起了這本書。
  • 《人生海海》:人生吶,你到底是個啥?是苦難,是救贖還是宿命
    在《人生海海》這部作品裡,麥家那些平易近人的道理莫過於,通過那時候「我」的視角和內心感受,在撲朔迷離的情境中,看盡人世的千姿百態,讓讀者與書中的人物和生活,感覺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那些瑣事講述自己的故事。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7句話,雖然很短,卻說透了人生
    1.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這麼長,世界這麼大,犯錯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無論我們現在處在什麼年齡,犯錯了之後,只要及時回頭、改正,就一定可以重來,如果因為犯錯而放棄自己,人生就會徹底失去希望。4.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這個世界磨難太多,如果我們把那些磨難刻在心裏面,那我們的生活就是充滿磨難與痛苦的,但如果我們能夠把經歷磨難時的那些美好刻在心裏面,那我們的生活就是甜的,生活是什麼樣,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 「中國諜戰文學之父」的麥家,如何從《人生海海》中解開人生密碼
    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舉報人、造謠傳謠的群眾、自詡正義的惡徒,讓一個好人沒有辦法活得體面。我有時會假設上校沒瘋故事會是什麼走向?無止盡的挨批挨鬥,沒有任何尊嚴,被所有人唾棄還是會自殺了結?一個人如果連最後的尊嚴都被剝奪,不是被逼死,就是被逼瘋。上校的人生光明磊落,履歷璀璨耀眼,可惜在那樣的時代,遇到了那些人。
  • 麥家《人生海海》:海海人生,潮落之後是潮起
    人生海海,說的是人的一生像大海一樣,起伏不定。人生是充滿變卦的,不管是愛情還是人生,都要笑著去面對,人生就會快樂了。麥家的這部《人生海海》以「我」一個小孩子的視角,來敘述我看到的一切有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其中又以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為主,我們稱他為「上校」。上校有三怪:第一,他是村裡人既鬥爭又討好的對象;第二,他天天待在家看報,不幹農活,卻有閒情逸緻養兩隻貓;第三,他是太監,但褲襠裡卻滿滿當當。
  • 評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人生海海》:英雄主義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本文作者:何平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人生海海》是麥家真正在反思自己過往的寫作路徑。與此同時,其背後要外揚的不僅僅是傳奇人物的英雄行為與英雄主義,而是相應的英雄行為、英雄主義是怎樣感召那些受困的尋常個體。《人生海海》我讀到的是出版社給的白皮列印「先讀本」。
  • 麥家:人生海海,活著才是對人生最大的尊重
    說到麥家,你可能對他的名字不夠熟悉,但如果說起電視劇《暗算》,我想大多數人都有印象。我身為一個資深諜戰片愛好者,不論是對《暗算》還是《風聲》都讚不絕口。既然電視劇都能如此優秀,那原著一定是更為驚豔的。求死算什麼本事,敢活著直面人生才是勇氣《人生海海》中,麥家這次刻畫了一個更加悲慘而殘酷的故事。全書圍繞了一個全身成"謎"的上校展開,而作為當年10歲的自己,成了這整個事件的旁觀者,一步步看是事態發展,以陳述者身份向我們慢慢鋪開了這個上校的一生,以及這些事情,樁樁件件,背後所透漏的關於人性的醜陋與卑劣。
  • 《人生海海》: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生海海》就是這麼一個故事,是作者麥家用了8年的時間精心編寫出來的。他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海海,複雜多變,但總歸要活下去。01 「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故事從「我」的角度,緩緩揭開了上校的人生經歷。上校當過國民黨軍,後又加入共產黨,成為一名臥底,獲得了極大的功勳。
  • 令董卿落淚,得到莫言好評的小說:《人生海海》,看透人生真實
    令董卿落淚,得到莫言好評的小說:《人生海海》,看透人生最真實的一面董卿在讀完《人生海海》後淚流滿面,她說:「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人生海海》 看完書後,一個人呆在小書房裡很久,試圖理清書中重要人物錯綜複雜的一生經歷,就像高中時期寫閱讀理解一樣,一定要找到主旨和寫作意圖,然後總結概括它。從「我」童年的視角中,最有威望的爺爺一直是村裡人們敬重的榜樣,因為他說的話在理;悶葫蘆一樣的父親卻意外擁躉上校,甚至不惜與爺爺反目;而全村最古怪的人當屬「上校」,既如聖人般受人敬重,又被嘲諷為「太監」……在「我」幼小的心智中,他們構成了一幅荒誕卻充滿奇趣的童年記憶,此後影響終生。
  • 麥家|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
    麥家作品《解密》本文推薦的《人生海海》是麥家八年沉澱後的新作。這一次,作者暫別了讀者熟悉的諜戰題材,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正如作者寫道: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
  • 人生海海,錯了還是可以重來的
    人生本就是潮起潮落,所以我們要像大海一樣寬廣無邊,容下這無量的潮起潮落。從另一個方面也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無常,要好好的活著。這道理來自一本書《人生海海》,它詮釋了最好的活法: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