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一年,創業與否,依託於你是否有強大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對創業成功與否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說,是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
元認知強調人的學習能力,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和認知過程很了解,因此能夠在快速自我思考和自省後產生最優化的學習策略,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及限度,也很清楚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
如果創業者不具備完善的元認知能力,他們的努力將是低效的,甚至無效的。
因為,不帶認知的努力,就像只有懂技術不懂經營的創業「先烈」。所以說,創業者只有完善自己的元認知能力,才能對問題有足夠的深入思考。
如果你是一家創業公司的CEO,你發現公司的銷售業績一路下滑,找到業務部的負責人詢問情況,問道:「最近公司的業績一路下滑,這是什麼情況?你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他給出的業績下滑的原因是團隊流失了兩個得力幹將,和競爭對手降價,導致客戶流失。為此,他向你提供了一套方案:多配點人手,同時,進行價格戰,把對手擠出去,奪回市場。
你沒有深入思考,覺得他說的有點道理,便同意了他的方案。
結果,一個月後,公司的銷售額確實增加了兩倍,但是由於是打折銷售,再加上新增的人力和運營成本,利潤反而銳減。同時,競爭對手又開始降價了。
如果當初,你能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去挖掘本質原因,而不是浮在表面,或許,情況就會不同。比如,你可以反思你當初的提問是否合理?
「最近公司的業績一路下滑,這是什麼情況?你下一步打算怎麼辦?」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問題。
究竟怎麼算下滑?目標業績多少?現在業績多少?下滑比例多少?過去幾個月的情況怎麼樣?你有什麼思考過這些問題?
更進一步講,你有沒有反思過兩個得力幹將為何離開?是不是業務部負責人的管理方式出了問題?或者他這個人本身就存在致命的缺陷?
總之,元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助於創業者挖掘創業中面臨問題的本質原因,它能讓創業者更清楚地發現並克服自己和企業的問題。
2、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被定義為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創業者需提升自我的共情能力,以便具備更強的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準確把握他人需求和想法。
體現在創業過程中,他們不僅能使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設計得更符合用戶需要,也能在和投資人、用戶的溝通中,贏得更多好感和認可。
一個技術思維的創業者如果不懂得共情力,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想問題,他覺得自己產品天下無敵,拿著一份堆砌各種數據的BP去找投資人,但是連基本的商業模式都陳述不清,結果,遭到了投資人的拒絕,他當時覺得投資人沒眼光,心裡暗生憤懣。
殊不知,他完全沒有站在投資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投資人需要的是創業者能清晰地告知他有關你的商業模式、賽道情況,融資訴求等等。
總之,身為一個創業者,你能不能做好的傾聽者,你能不能去說服別人,你能不能做準確的判斷,你能不能用開放的心態去學習,去觀察,去改變自己,這些將左右你的成敗。總結下來,創始人的認知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因此不斷打磨與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是一個企業創始人的必修課。
仔細反思一下,你身上是否具備這些認知能力呢?如果你下決心創業,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不單需要好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你得具備全面的認知能力。與雲堡一起,打破習慣性的思維與分析方式,發掘自身的盲點和誤區,重塑自我。2019,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