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認知和非認知能力?它們有多重要?

2021-03-01 艾尚閱讀EnjoyReading

    上篇推文我們講到大腦皮層的發育過程存在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在這個時期外界環境對大腦的刺激對於孩子認知和非認知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兩個自然而然的問題就是什麼是認知和非認知能力呢?以及為什麼這兩個能力重要到我們需要在乎它們呢?

    認知能力很多時候等價於智商(IQ)。但是現代心理學認為,認知能力具有不同的維度,比如語言、數學、邏輯、推理、想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雖然這些不同的能力之間相關性很高,但是並不能簡單的用一個指數來衡量——而智商恰恰就是希望用一個數字衡量人能力的大小。因此,智商這個概念已經稍顯過時。

    在教育是否能提高認知能力的問題上,學術界還有爭議,但是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定義問題。如果將認知能力僅僅定義為大腦神經元所決定的潛能的話,顯然教育甚至出生後一切的環境因素基本上都不能改變認知能力,因為正如上篇推文介紹的,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在出生前後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全部成型。但是如果將認知能力的定義適當放寬,我們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且不說知識是否應該屬於認知能力的範疇,突觸產生和突觸修剪都依賴於外界環境的刺激——突觸正是決定大腦神經迴路的關鍵,而神經迴路正式決定認知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非認知能力依賴於我們思維方式、感覺和行為。人們也經常用情商(EQ)來描述非認知能力,但事實上非認知能力包含的具體內容相較於認知能力要更為複雜(比如下圖),因此也很難用一個指數來衡量非認知能力。一般認為非認知能力應該包括性格(personality)、態度(attitudes)和積極性(motivation)這三個方面的因素,而五大性格特徵(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是目前最常用的非認知能力測試體系。具體而言,該體系主要考察5種的非認知能力:

1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否有好奇心、創造性,是否願意打破常規等;

2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是否自信,做事情是否專注、有條理等;

3 外向性(Extraversion):是否活潑外向、樂於助人、善於交際等;

4 親和性(Agreeableness):是否友善、溫和、富有同情心;

5 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是否敏感、緊張、缺乏安全感等。

   與認知能力不同的是,非認知測試時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差別只在於具有不同非認知能力的人適合的工作和生活不同,所以是一種「軟」能力。

   各位親,在聊這兩種能力有多重要之前,先讓我偏離一下主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設立,到2017年,已經頒發了49次,共有79人獲獎。雖然說每位獲獎者都是實至名歸,學術貢獻很大。但是竊以為對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可能也就屈指可數(如有不同意見,請原諒我的狂妄無知:)而2000年獲獎的Jame Heckman教授可以算作一位,然而我認為Heckman教授對現實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並非是他由此獲得諾獎的研究成果,而是對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研究。

     Heckman及其合作者在其對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對勞動收入的研究中發現,在教育程度等個人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平均而言認知能力可以解釋9%的收入差異,非認知能力的解釋能力雖然稍遜一籌,但是在高收入階層中,非認知能力對收入的解釋能力和認識能力不相上下,甚至更強。換句話說,在同樣教育程度,認知能力高,收入水平高;同樣教育程度、同樣認知能力的情況下,具有更強非認知能力的人收入更高,在高收入人群中,尤其如此。結合大腦皮層的發育過程,Heckman教授認為在發育早期對孩子的教育投資的回報率遠高於後期——如下圖所示。基於Heckman教授的研究,已經在美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加強兒童早期教育的潮流,多個國家的政府和研究人員都在研究制定兒童早期教育的路線圖。

     浙江大學樂君傑教授及其團隊對中國的研究發現,三種主要的非認知能力——情緒穩定性、親和性、盡責性——對中國人的工資收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重要性不亞於教育程度。分性別來看,對女性來說情緒穩定和親和性更為重要,對男性來說盡責性更為重要:這說明勞動力市場對男性、女性應該具有的非認知能力的要求不同。這中性別差異是否與親們在自己職場中的感覺相同? 歡迎留言告知。

    當然,關於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重要性的研究還有很多,不勝枚舉。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也不僅僅會影響掙多少錢,對夫妻關係和睦、家庭美滿幸福的作用可能更為重要。

[1]樂君傑. 胡博文. 2017. 「非認知能力對勞動者工資收入的影響.」 中國人口科學, no. 4.

[2]Glewwe, Paul, Qiuqiong Huang, and Albert Park. 2017. 「Cognitive Skills, Noncognitive Skills, and School-to-Work Transition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34. Elsevier B.V.: 141–64. doi:10.1016/j.jebo.2016.12.009.

[3]Heckman, James J., Jora Stixrud, and Sergio Urzua. 2006.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Abilities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and 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4 (3): 411–82. doi:10.1086/504455.

[4]Heckman, James J., and Dimitriy V. Masterov. 2007. 「The Productivity Argument for Investing in Young Childre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9 (3): 446–93. doi:10.1111/j.1467-9353.2007.00359.x.

[5]Zhou, Kai. 2016. 「Non-Cognitive Skills: Definitions, Measurement and Malleability;」 Background Paper Prepared for the 2016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Education for People and Planet: Creating Sustainable Futures for All.

 更多相關主題討論歡迎關注以下微信:

相關焦點

  • 讓兒童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全面發展——綿竹兒童認知與非認知能力...
    讓兒童認知與非認知能力全面發展——綿竹兒童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發展追蹤項目在富新學校調研 2020年11月11日 09:00:49 來源:四川新聞網
  • 非認知能力激發成長正能量
    我國學者的研究也發現,擁有較高非認知能力的大學畢業生,不僅能夠取得更好的在校表現,也更有可能在畢業求職過程中佔據優勢。此外,非認知能力不僅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學業成績和升學機會,同時也關係到良好的校園氛圍和學習環境的建設,關係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青春期心理調適。例如,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問題,與學生的同理心、親社會行為等方面的非認知能力培養密切相關。
  • 從體驗中學習—談非認知能力的養成
    從長期的縱貫研究可以看出品格力對於弱勢孩子的重要性,若只強調認知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些孩子即使考上大學,也很難在大學存活下來!因為他們的生活真的充滿太多挫折與挑戰了!我認為品格力對於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一樣重要,不管是好奇心、感恩、毅力、樂觀、自我控制、社交智能、興趣與熱情都是孩子的重要能力。我透過自學的方式,參考相關的文獻與書籍,嘗試將非認知能力的培養融入工作室的課程與營隊活動!
  • 智商遠非一切,你還有「非認知能力」
    盡責性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特質之一,它對人影響會延續終生。用大家常說的一個詞來說,就是——「靠譜」。  儘管非認知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並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代教育過於關注應試表現及認知能力,卻忽略非認知能力和品格的培養。
  • 安全飲用水對農村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有多重要?
    研究結果顯示,生命早期居住村接通自來水對農村兒童的認知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居住村接通自來水的年份每增加一年,會使農村兒童的平均認知測驗得分提高0.132個標準差。以算術測試為例,相比在整個生命早期居住村都沒有自來水的兒童,在整個生命早期居住村都有自來水的兒童能在算術測試中多做對五道題(總24題)。
  • 非認知能力:培養面向21世紀的核心勝任力
    本文從人際互動能力、自我規制能力以及神經認知技能三個層面對個體非認知能力的內在維度及其特質進行界定,具體分析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對個體發展的作用機制。院校可以通過設計有針對性的情景化服務學習、本科生科研以及協作性項目等高影響力教學實踐,構建深度的綜合性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內在非認知能力的訓練與學習,最終有助於學生的學業成就和學業持續。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大學應重視非認知能力的培育
    一直以來,學校被認為是傳授和培養認知能力的地方,現在流行的對學校的評價體系也幾乎都依賴於認知能力。  學術界和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學校必須教給學生課本以外的能力,而首要的是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信念和價值觀。這要求我們的教育模式要作適當調整,學校要將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與培養認知能力兩者並重,甚至要進一步加強非認知能力的培養。
  • 加強非認知能力培養 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
    加強非認知能力培養 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智能製造學院第一期大學生非認知能力訓練營開營為響應鄒廣嚴校長提出的錦城大學「重視學生非認知能力培育」,智能製造學院積極組建第一期大學生非認知能力訓練營。9月17日上午10時,智能製造學院非認知能力訓練營在忠孝大樓第一學術報告廳正式開營。
  • 中國家庭|安全飲用水對農村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有多重要?
    以算術測試為例,相比在整個生命早期居住村都沒有自來水的兒童,在整個生命早期居住村都有自來水的兒童能在算術測試中多做對五道題(總24題)。研究同時發現,接通自來水的時間點也至關重要。出生前至少一年居住村接通自來水的兒童,其認知能力發展從接通自來水中獲益最多。
  • 收入差異現象看非認知能力對學生的影響
    .,2012)等各社會科學領域都證實了非認知技能對於學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目前,大五人格理論是學界普遍接受而且廣為應用的非認知技能的衡量標準。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與廣義的大五人格特徵相比,性格中那些單一、具體的方面預測學業成就的力度更大,可塑性更強(Briley et al.,2014)。因此,討論具體的非認知技能(如自信心、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溝通合作能力等)對於分析其影響學業成就的結果至關重要。
  • 認知和智商有什麼區別?做好孩子的「認知啟蒙」,孩子越玩越聰明
    本來姐姐和姐夫都很高興小外甥能這麼積極的識字,雖然今年外甥才2歲多,但是,他們還是覺得以後他在學習這件事情上肯定是很積極、認真的。然而,當教他一些數字或者算術時,他卻興致缺缺,硬逼著他學,他還會大吵大鬧的抗議。
  • 從月球走回地球,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究竟有多重要?
    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這樣一些問題:"什麼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又是經常被人忽視的?"經過大數據統計加表格整理,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自我認知能力"是榜首的有力競爭者之一。這也就意味著,自我認知能力作為一項許多人都認可的"重要能力",同時也非常矛盾地被大眾所忽視。
  • 元認知是什麼?怎樣提高元認知能力?
    什麼是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其實就是指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和理解。看定義有點拗口,其實很好理解。
  • 認知能力決定生存能力
    現在好像很流行講認知的問題,把人生的高度、成功與否、生活的水平、財富的積累都歸因到認知水平這個因素上。可能,認知能力還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關於認知,我覺的就是人對世界及事物的規律、知識等方面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 讓認知優勢成為你先人一步的競爭力:提升認知能力的六種方法
    無論你是在找新工作還是在職業轉型,了解你是如何訪問記憶、處理信息、應用理由和進行分析的,都能在招聘過程中對你有所幫助。此外,注意你的認知優勢可能有助於將職業選擇範圍縮小到那些你有天賦的領域。 什麼是認知能力?
  • 語言學和認知科學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區別於動物的重要特徵,是人類思維的結晶。語言的奇妙之處在於,語言形式(如語音符號、詞彙)是有限的,但人類卻能表達和理解無限的語句和信息。那麼,語言究竟是什麼?人的語言是從哪裡來的?語言和人類其他認知能力的異同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無一不指向認知的核心問題。
  • 認知能力訓練項目——馬寧
    這些都與選擇性注意力、抑制和持續注意力有關。 為了掌握一個考試的內容或準備一個好的工作展示,人們必須保持長時間的集中,同時還需要注重細節。這是警覺,而不是完結。有時人們會被打斷,這將迫使人們停止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但人們仍需要重新投入到新的情景中,這需要的是轉移能力。 集中力的培訓將幫助您開發各類的大腦處理能力,如抑制、轉移、選擇性注意力、警惕、雙任務處理和多任務處理。
  • 電子遊戲可長期提高兒童記憶和認知能力?
    就在不久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歐貝塔大學(UOC)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在27名參與者中進行試驗,證實電子遊戲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這一影響是長遠的,即使是在兒童時期短暫接觸遊戲,也能在未來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提高他們的記憶和認知能力。
  • 童真和認知,哪個更重要?
    女兒眼尖,也發現了,並隨口說了一句:「媽媽,天上有球球~」。我覺得這是很可愛的一句「童話」,於是拿出手機,將女兒眼裡的這個「球球」,拍了照片。隨後發了朋友圈,記錄這句「童言」。其實她是知道月亮這個詞語的,只不過我沒有刻意的跟她去說過,天上那個就是月亮。我也不太確定,她腦海裡對月亮的認知,是什麼樣的。
  • 認知能力是基礎能力,如何幫助寶寶提升認知?從這幾個方向開始吧
    認知能力對於寶寶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它是寶寶智力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解決問題的最基礎的能力之一。提及認知能力,我們往往把認知理解合在一起,稱為認知理解能力。認知,只是對物體或者事件知曉,而關鍵的部分在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