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宏偉的雕塑雄風

2020-12-19 松林雅集論藝

國力強盛的秦漢時期,是中國雕塑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此時誕生了眾多彪炳史冊的雕塑巨作,秦朝有秦始皇兵馬俑,漢朝有巨型瑞獸石雕。秦漢兩朝經濟繁榮,財力雄厚,能工巧匠雲集在都城中,為國家建造宏偉的宮殿和陵墓。雕塑作為宮室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大規模地雕刻出來。秦漢時期的雕塑分為宮苑雕塑、俑雕和陵墓雕塑,此時的雕塑造型沉穩雄健,線條流暢,精細中帶著威嚴之氣。

秦朝石犀牛

秦始皇興建了象徵著強大與永恆的大型宮殿群落,並配以巨型儀衛雕塑,守立於四周。據文獻記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能工巧匠鑄造了12個五丈高的銅人,立於阿房宮大殿之前。又給平定匈奴的猛將翁仲鑄造一尊巨型雕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以作紀念。古籍文獻還記載,秦朝渭水橋頭有一座大力士孟賁的石像,李冰之子在都江堰雕有三尊石人和五尊石犀牛,用以鎮住江流,壓制水妖。唐代詩人杜甫還寫了一首《石犀行》,從詩中可知唐代尚有三尊石犀。在漢朝時期,雕塑的種類繁多,除了人物和常見動物之外,還加入了神話傳說中的瑞獸以及花卉等植物形象。漢朝的宮苑繼承了秦朝的雄偉壯觀之感,並在細部刻畫中有所發展。瑞獸題材在漢朝比較常見,也配有人物與各種物象。漢代流行在宮苑門口修築巨型石雕和銅像,從遺存的雕塑中可見兩漢時代的雄渾壯麗之風。

秦朝宮殿

據記載,西漢時期鑄造汗血寶馬銅像,立於未央宮署門內,在未央宮門樓上還鑄有銅龍,在建章宮前殿東鳳闕鑄有銅鈴。在公元120年,漢武帝為訓練水軍,在都城長安南部開鑿了一個大水池,起名為:昆明池。在水池的東西兩岸修建了牛郎織女的巨型雕像,十分雄偉壯觀。考古界在成都的都江堰還發現東漢時期的李冰石像,造型古樸端莊,人物表情雕刻的也很生動。

富庶的秦漢兩代,盛行厚葬的陵墓文化,陵墓被認為是人去世後的另一處棲宿之地。因此,秦漢時期的貴族不惜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修建大型陵墓。秦始皇生前就開始在驪山為自己建造龐大的陵墓,且不說那陵墓中巧奪天工的內部結構,單是守陵的巨大石獸就令人嘆為觀止。漢朝也繼承了秦朝修建陵墓巨獸的風俗,所雕刻的石獸形態各異,種類繁多,雕工更是精美絕倫。漢代的貴族墓前多建有享堂和石闕,還設置有儀衛性的石雕和塑像以顯富麗和威壯聲勢。兩漢時期的雕塑遺蹟有:陝西城固張騫墓長有雙翅的石獸,山東嘉祥東漢武氏祠石獅,河南南陽東漢汝南太守宗資墓的天祿獸和闢邪獸等。

漢朝石獸

俑雕也與陵墓有關,但是它卻是自成一派的雕塑種類,有著獨特的藝術風韻。我們最熟悉的要數「秦始皇陵兵馬俑」,就目前出土的兵馬俑來看,可謂是國之瑰寶。這批兵馬俑造型精準,人體比例協調,面部表情生動傳神,整體看起來有一種東方的古韻。漢朝也有俑雕,雖然沒有秦始皇的兵馬俑那般精美和大氣,卻也有別致與精細之感。小巧的漢朝俑雕曲線優美,儀態端莊,與秦始皇陵兵馬俑共同構成了秦漢俑雕的興盛局面。我國的雕塑史漫長而傳奇,其中有數不清的故事,華夏文明也蘊含其中,使這些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藝術瑰寶散發出文明的氣息。

漢朝石獸

相關焦點

  • 中國漆器鼎盛時期-秦漢漆器
    秦漢時期是我國漆器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漆器的各方面發展較戰國時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說是古代漆器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秦漢漆器特點,通過知識總結使您更加了解那段炫美華麗的漆器時代。
  •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那我們看看秦漢時期的一日兩餐都吃的什麼呢?1967年在山東諸城前涼臺村發現了一座東漢畫像石墓,裡面有一幅「庖廚圖」:上方橫梁上,系十一個掛鈎,分別掛著豬肝、豬腿、豬肉、雞、兔、鱉、魚等物品。秦漢時期在飯中加入乾果等用來調味,比如加棗的飯叫 「棗糒」。以米的精製程度,米飯也分為糲(li)米飯、糳(zuo)米飯、毇(hui)米飯,糲米是最粗糙的米,也叫脫粟,如果達官貴人脫粟飯,在當時就被認為是節儉。
  • 這個泥巴活兒始於秦漢時期 首屆宜興市陶塑技能大賽場面生動
    這次技能大賽由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宜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宜興市總工會、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共同主辦,市陶協雕塑協會承辦,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協辦,龍德堂陶藝贊助比賽。8月16日上午8:30,宜興市文聯主席夏侯嶺、宜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朱偉、宜興市總工會副主席毛旭娟、丁蜀鎮委副書記伍震球、江蘇省陶協、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鮑建生、宜興市文聯副主席、雕塑協會會長
  • 秦漢時期中原文化融入南粵
    這一時期,嶺南發展的動力很大程度是吸收來自嶺北的先進文化。吸收的主要方式,一方面通過封建政權推行禮制教化;另一方面是通過大規模移民以推動粵地的漢化。向來學者較少提及或不提及前一途徑,這是不夠全面的。大規模移民對粵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影響應予肯定,採用政治手段推行禮制教化在粵地漢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樣不能低估,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是起主導作用的。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亨利摩爾評價他時說:「自哥德式藝術以來,歐洲的雕塑上都長滿了青苔、雜草,表面繁瑣累贅的東西蓋住了形體。直到布朗庫西出現,才徹底清除了這些多餘部分,使我們重新有了形體的意識。」20世紀的上半葉是雕塑領域空前活躍的時期,各種風格的雕塑層出不窮,藝術家們採用各種新的藝術觀點和抽象形式,試圖表現一種永恆和絕對的精神。他們對雕塑的體量與空間的關係提出了新的理解。
  • 在古代農業是立國之本,秦漢時期的農業生產習俗是怎樣的?
    秦漢時期的物質生產主要表現在農業方面。農業是立國之本。秦漢時期400多年間,農業生產無論是規模還是生產技術都比春秋戰國時期有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西漢時期,曾推行耦犁方式,即兩頭牛一起耕地。這在中國牛耕史上是一個創舉,它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由於冶鐵技術的發展,鐵製農具進一步得到普及,此時的犁質量有了很大改進。據考古發現,西漢以前的犁,形制與戰國時期無異,出土數量較少。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秦漢時期的重大戰役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秦漢時期的重大戰役,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和申論作為國考和省考的必考科目,行測涉及的內容比較多,需要考生不斷的積累,今天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小編幫你們整理了秦漢時期的重大戰役常識
  • 鐵嶺邱臺遺址 明確秦漢長城走向
    我省北部的遼河衝積平原,秦漢長城的延伸一度出現缺口。考古專家通過邱臺遺址的考古研究,不僅確證遼北秦漢長城的存在,並為秦漢時期重要邊塞——漢代望平縣方位的確定提供眾多線索。  反映秦漢時期邱臺守邊將士生活場景的雕塑。  邱臺遺址出土的繩紋瓦。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發展史 秦漢時期 形成階段
    先秦時期還沒有產生風水術,但是,與風水術有關的相地行為已經產生。早在原始社會,先民就知道擇地而居。 先秦時期各種學術興起,隨著《周易》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盛行,開始建立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主導的學術思想。
  • 你怎樣形容秦漢時期的西安?不可抑制的開拓,前所未有的天下之都
    秦漢時期,社會文化處在一種「 不可抑制的開拓、創新的亢奮之中 」,「宏闊的追求成為秦漢文化精神的主旋律」,魯迅也曾盛讚秦漢氣象:「遙想漢人多少閎放」,「魄力究竟雄大」。
  • 我在秦漢高中等你來 | 大學之秦漢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學校,高二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現身說法,為渴望得到清華附中教育的弟弟妹妹們介紹真正的秦漢。他們認真策劃了這期稿件,喊話學弟學妹們,「我在秦漢高中等你來!」我們總是稱呼秦漢為「秦漢帝國」,原因是學校面積廣闊,稱為陝西省面積最大的中學也不為過,350畝的校園面積,甚至可以與許多大學校園相媲美。
  • 秦漢時期園圃業高速發展下的葫蘆美味—葫蘆蛤蜊湯
    因此秦漢時期時期蔬菜的種類要比先秦時期要多很多,據《急就篇》中就提到當時就蔬菜種類就有葵、韭、蔥、薤、蓼、蘇、姜、芸、蒜、等等,其中有很多直到現在還是很常用的蔬菜。我國出土的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的墓葬中就常有各種蔬菜的身影。例如湖北省和河南省等地在春秋戰國的墓中都出土過葫蘆籽。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小學美術——「三維空間的雕塑藝術」
    從功能的不同進行劃分:紀念性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陳列性雕塑等。   中國雕塑主要經歷的幾個階段:   (1)萌芽期:從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   (2)成熟和繁榮期:秦漢和南北朝。   (3)高峰期:唐代   (4)低潮期:唐之後至清末。
  • 黃樸民: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
    這是極其卓越的民族思想,也是秦漢民族文化觀念的主流,它奠定了秦漢時期民族逐漸融合、國家高度統一的理論前提,成為中國歷史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其四是各類文化創造活動中對「大一統」精神的謳歌與弘揚。如以鋪陳寫物為基本特徵的漢代大賦,在司馬相如、東方朔、王褒、楊雄等人的手中,以宏偉的氣勢,豐富的詞彙,華美燦麗的文採,反映了疆域遼闊、經濟繁榮、物產豐足、都市繁華、宮室壯美、統一強盛的大漢王朝的聲威,美化皇帝的功業,歌頌國勢的昌盛興旺,從而熱情地宣揚了「大一統」的時代主題,在文學創作中突出體現了漢帝國的文化精神。
  • 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發布 秦漢都城「後宮」首次被...
    近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布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首次發現2000多年前秦漢都城的「後宮」區域。據文獻記載,櫟陽城在秦獻公孝公時期、秦末楚漢相爭之際塞王司馬歇、漢初劉邦都曾以之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鹹陽、漢長安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
  • 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布魯塞爾最醒目宏偉的大教堂
    聖彌額爾聖古都勒主教座堂坐落於布魯塞爾的Treurenberg山上,是布魯塞爾最醒目、最宏偉的大教堂之一。說是山上,其實就是比較起伏狀的高地上。教堂高114米,寬57米,整個建築為哥德式,該教堂的主保聖人為總領天使彌額爾和殉道者聖古都勒。
  • 大唐榮耀的男人們什麼梗 大唐男兒再展雄風
    大唐榮耀的男人們什麼梗 大唐男兒再展雄風時間:2017-03-29 12:41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榮耀的男人們什麼梗 大唐男兒再展雄風 由鍾聰海擔任製片人,導演劉國楠,尹濤執導,景甜、任嘉倫、萬茜、舒暢、于小偉、秦俊傑、茅子
  • 秦漢時期,作為反傳統的「異端」,從側面說明了這時期的社會思潮
    秦漢時期,作為反傳統的「異端」,從側面說明了這時期的社會思潮一般作為反傳統的「異端」,不會有很大的勢力和影響,但是方面不可否認它們本身即是一種有特殊意義的思潮,另一方面還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來說明某一時期的整個社會思潮及其發展。
  • 龍傳歷史計劃之旅第1季第二期:春秋戰國時期與秦漢新朝的交替
    龍傳歷史計劃之旅第1季第二期本期學習:春秋戰國時期與秦漢新朝的交替本期內容:①春秋戰國時期1.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5.滅亡時間:公元220年6.滅亡皇帝:漢獻帝問題思考:1.戰國時期與秦漢朝的都城在哪裡它實行的是什麼政策?2.戰國時期與秦漢王朝的建立時間與滅亡之軍滅亡時間建立人分別是誰?
  • 這個時期的英國雕塑中,並沒有一種整體信息的傳達
    就像格林伯格在1956年清楚表述過的那樣,美國雕塑——他在1940年代曾相信雕塑是最有前途的媒介——已被繪畫所壓倒,很明顯,裡德在1952年所推崇的一些雕塑家正在迷失方向。批評家勞倫斯·阿洛維(Lawrence Alloway)是英國雕塑復興的積極支持者,他回顧了1940年代的繪畫(他以美國為參照,但同樣的爭論也適用於英國),認為繪畫已經從生物形態或後期超現實主義階段轉向了抽象表現主義的新世界,但雕塑卻沒有這種轉向。從保洛齊的論點來看,這是因為在雕塑上很難找到與繪畫的自發性相同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