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發展史 秦漢時期 形成階段

2020-12-17 騰訊網

先秦時期還沒有產生風水術,但是,與風水術有關的相地行為已經產生。早在原始社會,先民就知道擇地而居。

先秦時期各種學術興起,隨著《周易》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盛行,開始建立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主導的學術思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僅承襲了以往的土宜觀念而且更加具體,同時開始有了氣的觀念。

《晉書》:始皇時,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故始皇東遊以壓之,改其地曰秣稜,塹北山以絕其勢。當時有瞭望氣者的說法,可見已有風水行業的專業工作者。

又據《太平寰宇記》卷95記載,秦代的長水縣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興縣南邊),秦始皇聽術士說山上有王氣,便遣發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們受不了勞苦,一鬨而散。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政治發生著急劇的變化,思想空前活躍,儒、法、道、墨、陰陽、八卦、五行等各種學說和主張爭奇鬥豔,互相爭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戰國七雄爭霸,封建割據,競相築城。這個時期出現的國學經典《周禮》、《管子》、《考工記》等著作,總結了城市建設經驗及選址理論。這些成果為風水術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風水術的形成時期卻是秦漢時期。通常將這一時期分為兩個階段,即秦代和西漢時期。

秦代秦代有了地脈觀念。秦統一後,派蒙恬修長城,開馳道。秦始皇死後,趙高矯詔逼令蒙恬自殺,當時,民間傳說蒙恬之死是因為他「絕地脈」所致。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對這種說法提出了異議:「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秦代有了王氣觀念。《晉書.元帝紀》談到南京地理時說:「始皇時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故始皇東遊以壓之,改其地曰秣陵,塹北山以絕其勢。」

秦代有了地脈觀念,秦代營建了巨大的土木工程。有陽宅阿房宮,又有陰宅始皇冢。阿房宮佔地近三百裡,離宮別館遍布在山谷,以南山為宮門,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萬人。始皇冢動用七十萬民夫,挖空了驪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規模之大,真可謂空前絕後。這兩大工程的實施,說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

在這個時期內,大規模的宮室營建為風水術的形成造成了物質前提。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孟喜、京房等人的易學理論為風水以及一切術數提供了理論與方法。特別是東漢神學思潮使得建築中各種禁忌與迷信越發盛行,如「起宅蓋房必擇日」,「太歲頭上不能動土」已成為陽宅建築中應遵循的重要規則。

此時,陰宅風水理論也在漸漸形成。例如韓信年輕時,母親死,家裡窮,不能在村墓中葬母,就擇高敞地葬母。後來他功成名就,封為楚王。秦末另有李仲翔祖葬城紀,他三次夢見有人告訴他,葬地的山形如川字,法當戰死。仲翔不信,漢初果戰於狄道而死。

與風水活動頻繁的同時,秦漢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有關風水的專著,如《堪輿金匱》、《宮宅地形》、《周公卜宅經》、《圖宅術》、《大衍元基》、《葬歷》等等。這表明,秦漢時期風水術已經完成了從實踐到理論的形成過程,也可以稱為風水學了。

PS: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發展史 魏晉南北朝隋唐 傳播階段
    中國出現了不少風水大家,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書》將風水術從傳統的相地術中抽出,對風水下了定義,並全面構架起風水理論,奠定了後世風水的基礎。他首倡的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迄今傳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輝大放光芒。中國人習慣把郭璞稱為風水鼻祖。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流派 卦理派
    唐末的楊筠松在江西收徒授業,自此,風水界有了流派分宗的趨勢,到宋代終於形成了兩大流派——「形式派」和「理氣派」。其中,形勢派分為「巒頭派」、「形象派」、「刑法派」。理氣派分為「八宅派」、「命理派」、「三元派」、「三合派」、「金鎖」、」翻卦派」、「玄空飛星派」、「星宿派」、「五行派」等。
  • 風生水起:風水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人皆知道風水。風水一詞始見於東晉時的《葬書》:「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清代業界學者進一步解釋說:「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重。
  • 英語的發展史第一階段:古英語時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英語的發展史第一階段:古英語時期 2015-08-05 15:1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中國漆器鼎盛時期-秦漢漆器
    秦漢時期是我國漆器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漆器的各方面發展較戰國時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說是古代漆器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秦漢漆器特點,通過知識總結使您更加了解那段炫美華麗的漆器時代。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發展史,及漢字書體的演變階段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和漢字書體的演變過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大致經歷了發展期、成熟期、繁榮期三個歷史階段。一般而言,唐代以前,中國書法藝術的演進是以新書體的出現為主要特徵的,如大篆、小篆、隸書等。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楷、行、篆、隸、草書五種書體體式完全固定下來。唐代以後,再沒有新的書體出現。在這個歷史條件下,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就以個性風格的變化為主要特徵。在書體演變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漢字書體由甲骨文發展為西周金文,進而發展為小篆、隸書。
  •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最開始的茹毛飲血(不懂取火食用熟食階段不屬於飲食文化)結束人們食用熟食開始到現今我們所熟知中國十大菜系,其發展歷程必然是極為豐富多彩的。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朝代更替、政治因素、民族融合、地域和人們觀念的影響。同樣的,現如今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也使我們的傳統飲食文化錦上添花。
  • 漢字形體變遷的第二階段:秦漢的隸書
    魏晉以前,從殷商到秦漢,漢字的寫法有過很大的變遷。商周的古文字到秦代的小篆是一個大的階段。從小篆到秦漢的隸書是第二大階段。隸書由簡略的篆書逐漸發展而成。戰國時代的兵器文字已趨簡潔,相傳秦代開始有了與篆書接近的隸書,隸書在民間使用。
  • 秦漢時期宏偉的雕塑雄風
    國力強盛的秦漢時期,是中國雕塑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此時誕生了眾多彪炳史冊的雕塑巨作,秦朝有秦始皇兵馬俑,漢朝有巨型瑞獸石雕。秦漢兩朝經濟繁榮,財力雄厚,能工巧匠雲集在都城中,為國家建造宏偉的宮殿和陵墓。雕塑作為宮室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大規模地雕刻出來。
  • 孟先生筆記丨三合派解讀風水中的「運」
    三合派又稱為三合水法。向上三合為明清風水大混亂時期,沒落儒生王徹瑩和尚和趙九真所創,將風水術的龍、穴、砂、水、向五要素,用立向作為最終的統一,並從向上起長生,反而把最關禍福的龍、水降為次要地位。其代表作主要有《地理五訣》、《地理原真》等。 三合的實質,是以向來合住周圍環境的來龍與去水,使龍、水都來為我服務、為我所用。
  • 英語的發展史第二階段:中古英語時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英語的發展史第二階段:中古英語時期 2015-08-05 15:2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英語的發展史第三階段:近代英語時期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英語的發展史第三階段:近代英語時期 2015-08-05 15:22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黃樸民: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
    造成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特徵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歷史上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統」思想的潛移默化,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大一統」理念完全定型的關鍵階段,秦漢文化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大一統」的文化。「大一統」的本義是以「一統」為「大」。
  • 王子今:秦漢社會史的深耕者
    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2017年10月11日獲聘中國人民大學第三批一級教授。《〈史記〉時間寓言試解讀:神秘的「四十六日」》《漢代兒童的遊藝生活》《秦漢「五嶺」交通與「南邊」行政》……「耳目一新」,是王子今的學術研究常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 孟先生筆記丨實用風水知識 看一遍就要記住
    很多人都感覺「風水」神秘莫測,但是風水其實很簡單。「風」就是氣氛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自然,朗朗乾坤,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人們看得到,摸得著,聽得見的天地萬物形態和消息。一個是人們看不到,摸不著,聽不見的,推動萬物形態、質量變化的動力和氣息。合起來又稱造化。
  • 我們常說的「風水」是什麼
    據考證先秦時期產生了我國第一部區域地理專著《尚書.禹貢》和古地理百科全書文獻《山海經》。秦漢時期是我國風水形成時期,郭璞的《葬經》為後面風水理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宋朝時期進入了風水理論大發展時期,並逐步形成了形勢派和理氣派兩大派系,明清時期對前人理論進行進一步總結髮展,官方編纂了《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書籍,風水學理論得以深入傳承和發展。
  • 世界風水大師十大排名-中國最有名的風水大師排行榜
    (本文摘自《求前大師周易精粹》)面對這些易經大道,真正能夠做到大道至簡的風水大師可謂是寥寥無幾,小編在閒暇當中略微做了一下統計,大家在進行家居風水布局安排的時候最好找知名的有實力的易學風水大師的確非常難得,那麼中國知名易學大師到底有哪些呢,小編根據人們的好評來整理了一些相關內容,現在大家跟我一起了解下:
  • 探尋中國古代普通話:唐朝說西安話,而粵語竟然是秦漢時期的語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造就了今天的華夏兒女,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化。地域的廣闊使得不同地方的人們說話會有所差別,這就是方言,為了讓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能互相交流,就產生了共通的普通話。
  • ...有名的風水大師劉奕松先生原來是中國知名的易經大師顏廷利的徒弟
    青島有名的風水大師劉奕松先生、青島風水大師誰最厲害、山東青島著名的風水大師是誰、青島請風水大師劉奕松先生看風水需要多少錢、青島十大風水寶地、青島住宅風水大師推薦;青島棧橋是青島海濱風景區的景點之一,是於1982年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 蘭州大學微沙龍「經典文獻研讀班」系列活動之「秦漢漁採狩獵與'製造農民'」
    本期活動主要閱讀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侯旭東先生的《漁採狩獵與秦漢北方民眾生計——兼論以農立國傳統的形成與農民的普遍化》(《歷史研究》2010年第5期)以及王勇的《秦漢漁採狩獵與農耕經濟的關係》(《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