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感覺「風水」神秘莫測,但是風水其實很簡單。「風」就是氣氛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自然,朗朗乾坤,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人們看得到,摸得著,聽得見的天地萬物形態和消息。一個是人們看不到,摸不著,聽不見的,推動萬物形態、質量變化的動力和氣息。合起來又稱造化。
一代風水大師楊筠松(字救貧,國師),給人們留下一幅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這是「中國風水」概念,最為通俗、簡練、形象的概括。
風水學,是人們探索自然世界「此涼彼熱」的學問,是研究一定時空裡,自然形態與相應動力關係,以及作用於人的學問。是天文學、地理學、人類行為學相互交融的產物。風水的本質也是自然。風水學說的立論基礎,與眾多宗教同出一撤。雖然只是探討造化的功用和利用,也不愧是人類關於自然的一門偉大學說。
所有的風水中,第一風水是什麼?是人。人的第一風水是什麼?是心。人的第二風水是什麼?是嘴巴。人的第三風水是什麼?是行為。人的第四風水是什麼?是表情和形象,也就是說包括我們的髮型和穿著也是風水。
所以,最重要的風水要從自己開始。自己改變了,心改變了,由風水引起的各種問題,不順利和疾病也就自然消失了。
思人恩德,想人好處,這叫聚光。光向上走,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臉是元寶形,嘴像蓮花一樣,肯定發財。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這叫聚陰。氣陰則下沉,表現在臉上,就是冬瓜臉、苦瓜相,肯定倒黴。
為什麼修道、行善會改變風水,為什麼這樣的人是最好的風水,走到哪裡就會給哪裡帶來好風水,所以要趕快親近。相反,汙穢的人、負能量的人就是壞風水,走到哪裡就給哪裡帶來壞風水,所以要趕快遠離。
風水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道法中非常核心的四個字—「行善積德」,非常簡單,但是大道至簡。外在的事物影響了心,心反過來就會影響一切,所以改變風水從根本上講就是改變心,要有一顆慈悲的心,只要能夠讓心感到美好,感到喜悅,就是好風水。
大家知道風水養人,卻不知人養風水: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
風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個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