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扔石頭的抗議者到音樂學校創始人——巴勒斯坦音樂家拉姆茲...

2020-12-23 國際在線

阿拉法特博物館裡張貼的拉姆茲小時候向以軍扔石頭的照片。(攝影 孫伶俐)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位於約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博物館裡不僅陳列著很多阿拉法特的遺物,還有很多反映巴以衝突的照片。在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時,有一張巴勒斯坦小男孩朝著以色列士兵扔石頭的照片讓人印象深刻。30多年過去了,照片中扔石頭的小男孩已經長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已經成為一名巴勒斯坦著名的音樂家,還開辦了自己的音樂學校。

在拉姆安拉的阿卡瑪傑第音樂學校,拉姆茲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拉姆茲說,他1979年出生於伯利恆,他的童年是在拉姆安拉的一個難民營度過的。談到當年為什麼要向以色列士兵扔石頭時,拉姆茲說,那時他才8歲,以色列士兵佔領了巴勒斯坦的土地,他和其他難民營的孩子一起參加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但是他們只能用扔石頭來表達抗議和憤怒。幸運的是,一名隱蔽起來的現場記者拍下了他扔石頭的照片並登在報紙上,他的命運也因此悄悄地發生了改變。他說:「我們是第一批參加巴勒斯坦大起義的孩子,向佔領我們難民營的以色列士兵扔石頭,想把他們趕走。我是很幸運的,因為有一天我扔石頭的時候,一名隱蔽在現場附近的記者拍下了我的照片,幾個月後我在報紙上看到了我的照片。而且,這張照片成了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的標誌性照片,代表了孩子們用扔石頭反抗佔領者的一場大起義。」

拉姆茲在拉姆安拉創辦音樂學校。(攝影 孫伶俐)

拉姆茲說,他從小就很喜歡音樂,但是作為一名難民營的孩子,連解決溫飽都成問題,學習音樂簡直就像天方夜譚,他只能把夢想悄悄埋在心底。那時他經常挨家挨戶送報紙掙點錢,有一次送報紙,女主人認出他就是報紙照片上那個扔石頭的小男孩。這名女士索來達是巴勒斯坦自由撰稿人和著名社會活動家,她給了拉姆茲很多幫助,邀請拉姆茲經常去她家幫忙打理花園,還安排了很多記者採訪拉姆茲,他們成了好朋友。直到1996年,索來達的親戚--一名音樂家從約旦回到了拉姆安拉,拉姆茲學習音樂的機會終於來了。他說:「我的生命中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演奏音樂,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很窮,我住在難民營裡,我家非常窮,沒法提供學習音樂的機會,而且那時也沒有音樂學校。所以我的音樂夢想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想。我就這樣懷揣著這個音樂夢想直到1996年才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奧斯陸協議生效後,一些突尼西亞和約旦的巴勒斯坦人被允許回到巴勒斯坦,其中一名男子是從約旦回來的音樂家,他決定在這裡給年輕人開辦一間音樂工作室。他是我的朋友索來達的親戚,索來達告訴他,我認識一個積極進取的年輕人叫拉姆茲,如果你能讓他到你的音樂工作室去學習,我將非常高興。於是機遇就這麼降臨了。我開始學習中提琴,我的生命從這一刻開始改變。」

經過勤學苦練,拉姆茲進步很快,先在巴勒斯坦的國立音樂學校學習,隨後獲得獎學金去法國學習,成為了一名專業的中提琴演奏家,還創建了自己的巴勒斯坦音樂團隊,把巴勒斯坦的傳統音樂推廣到世界各地。雖然生活在法國,但是他沒有忘記巴勒斯坦的孩子們。為了讓像他一樣有著音樂夢想的巴勒斯坦孩子能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拉姆茲在法國開始籌集資金,並於2005年回到巴勒斯坦,創辦了阿卡瑪傑第音樂學校。他說:「我在法國學習時就開始思考怎樣幫助那些有音樂夢想卻沒有機會實現的孩子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創辦了非政府組織阿卡瑪傑第,並在巴勒斯坦創辦了阿卡瑪傑第音樂學校,想幫助巴勒斯坦人尤其是孩子們改善他們的音樂生活,以及把音樂帶到那些之前沒有音樂的地方去。2005年,我在這裡創辦了阿卡瑪傑第音樂學校,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我的音樂家朋友們從歐洲等世界各地到這裡來支持我、幫助我。2005年9月開始上課的時候只有我一名老師,招收了拉姆安拉的40名學生,後來慢慢地就有了2名老師、3名老師,現在我們有40名老師,在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難民營的10個分校授課。」

幾十年過去了,拉姆茲已經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是巴以衝突至今仍在繼續。當被問到如果現在看到巴勒斯坦孩子向以軍士兵扔石頭他會不會阻止時,拉姆茲表示,讓孩子們不要冒險是家長的責任,但是每個人都有生存和發展、反抗佔領的權利。而他本人雖然現在不會再扔石頭了,但是反抗佔領的思想沒有改變,只是選擇了用音樂的方式來表達。他說:「孩子們並不是生來就要和士兵打架的,那些佔領土地的士兵會毫不猶豫地向孩子們開槍,孩子們並不理解他們面對的危險。我們現在的音樂學校就是想給他們一個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的正常的環境,讓孩子們擁有美好的夢想,用積極的方式成長。每個人都需要表達情緒的方式,如果他找到了表達方式,他就能表達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藝術如此重要,不僅僅是音樂,因為能表達自己,體育也是這樣。畫畫也是,很多人喜歡用畫畫表達自己的感受。」

相關焦點

  • 中東的石頭戰爭,巴勒斯坦投石戰和以色列的反擊
    當初史前時代放羊的大衛一石頭飛過去就砸趴了巨人歌利亞。到耶穌基督時候,一群壞蛋拖了個妓女來他面前,要用石頭打死,耶穌就說了「沒罪的人上來投第一塊」。話音沒落一塊石頭飛出來把那女人打個頭破血流,耶穌回頭一看,「媽,您來湊什麼熱鬧啊……」中世紀時候一樣投石,據某朝聖者的筆記,他們那一隊1483人,挨到黃昏才敢進加沙城,早了要吃和平教小孩的石頭。
  • 北京奧運冠軍興奮劑呈陽性 拉姆茲金牌被收回
    秒94的成績讓他一夜之間成為巴林的民族英雄,而拉姆茲也是唯一一位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田徑項目金牌的選手。  拉姆茲原本出生在摩洛哥,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才加盟了巴林國籍,這位田徑高手在2005年世錦賽上異軍突起,一舉拿下800米和1500米雙料冠軍。在亞洲,除了劉翔之外,拉姆茲算得上田徑界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腕,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卻在今年四月份的藥檢當中被查出呈陽性反應。
  • 佔領西雅圖國會山抗議者圍攻福克斯記者的車,並朝其臉上扔咖啡
    據福克斯新聞6月30日報導,福克斯新聞記者丹·斯普林格及其同事於本周一(6月29日)在西雅圖國會山現場直播時被抗議者圍堵。這些抗議者們都是佔領國會山抗議的成員,該抗議於本月初開始,目的是為了給喬治·弗洛伊德之死伸張正義。
  • 古老與現代交織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的「四季」音樂之旅
    不僅創下世界古典唱片銷量記錄,也使該作品成為歷史上被錄音、聆聽次數最高的古典音樂作品之一。古老與現代交織,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的「四季」音樂之旅將上演由享譽國際樂壇超過半個世紀之久的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usici String Orchestra)帶來的2013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閉幕音樂會——「四季與歌」。
  • 以色列暴行不止:猶太人直接開車撞死巴勒斯坦人,直接抓捕兒童
    根據巴勒斯坦方面稱,以色列猶太人定居點的居民,在被佔領的西岸中部,製造了一起明顯對巴勒斯坦人的撞車案件。這名以色列油田人將至少兩名巴勒斯坦工人撞死,另外五人重傷。巴勒斯坦安全消息來源說,上周五上午在耶路撒冷聖城以南約十公裡處的伯利恆市北部入口的一個軍事檢查站附近,多名工人被一輛汽車突然撞擊,這輛汽車撞向巴勒斯坦工人。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補充說,兩名年輕男子在事件中喪生,五人重傷。
  • 艾曼·奧德赫: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領袖 譯讀紐約客
    作為共同名單的領袖,奧德赫在國會第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他打電話給他的父母:「我到底來這裡幹嘛?」奧德赫的父親是一位建築工人。在父母的撫養下,他從小聽著阿拉伯詩歌和烏姆•庫勒蘇姆(譯者註:Umm Kulthum,埃及女歌手,音樂家和演員,阿拉伯世界最知名的歌手之一,專輯暢銷至今)的歌長大的,政治動蕩之下家國失落,因此這是父母能給奧德赫僅有的文化遺產。
  • 魏薇訪名家錄|訪音樂教育家,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殷承典先生
    今天,魏老師又一次化身成為音樂名家採訪記者,開始走上「採訪名家,探索音樂」的道路……Section 26訪音樂教育家,曾任廈門二中副校長、廈門市音樂學校常務副校長、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殷承典先生我們將參訪音樂教育家,曾任廈門二中副校長、廈門市音樂學校常務副校長、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殷承典先生。
  • 巴勒斯坦:失去故事的國
    我找到了一些小故事,例如:以色列士兵圍毆了一名中彈且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抗議者。   但此類新聞報導,行文不過三五行,沒有細節,沒有採訪,沒有後續,沒有評論,寥寥數語,難成擴展成篇,更別提什麼憤怒、悲傷和感人了。
  • 學音樂一定要成為音樂家?美國調查各個領域成功人士曾經都學習古典樂
    但你可能不知道:莫扎特和貝多芬都有一個極其嚴厲的父親,在很小的時候就要每天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大量的學習和演出;郎朗小時候經常練琴練到半夜十一點,後來考入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後,因為他練琴之勤奮使得學校破例為他延長琴房開放時間;李雲迪小時候每天晚飯後開始練琴,母親要求他直到練好才可以停下
  • 用音樂紀念人民音樂家馬可
    本報訊(記者劉洋通訊員董蘭蘭)12月24日晚,「紀念馬可誕辰95周年——人民音樂家馬可作品音樂會」在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大禮堂上演。河大師生用澎湃的樂章紀念這位從河南大學走出去的人民音樂家。
  • 美國十大著名音樂家 美國最成功的音樂家
    有了才能,任何人都能在世界上立足,而要贏得整個世界,最好的媒介就是音樂。深情的音樂能統治任何人的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安寧,在美國有幾個很出色歌手和音樂家,他們的每一張熱門專輯都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金錢,使他們成為最富有的音樂家,以下是截至2018年美國最知名的十位音樂家和歌手。
  • 奈及利亞軍方被控殺害數十名穆斯林抗議者,自辯時引用川普言論
    奈及利亞軍方發言人還向BBC表示,「就是川普說的那麼回事(this is what Trump was talking about)」,並稱他們向抗議者開火的決定是合理的,因為後者有武器。社交媒體截圖《紐約時報》等眾多美媒的關注點卻在於——奈及利亞當局為自己射殺投擲石塊抗議者的行為辯護時,引用了川普的言論。那麼川普到底說了什麼?
  • 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決定關閉聯合國在東耶路撒冷的學校
    巴勒斯坦20日譴責以色列決定關閉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在東耶路撒冷學校的行為,認為這一「挑釁舉動」侵犯了國際法賦予巴勒斯坦難民的權利。
  • 2019美國古典音樂家國際音樂比賽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行
    5月24日下午2點由美國國家古典音樂表演藝術聯合會、浙江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辦,LBM國際藝術教育、浙江樂典文化教育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音樂無界APP、中國古典音樂家網、藝無界協辦的《2019美國古典音樂家國際音樂比賽系列活動
  • 濮陽市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委員會掌門人交接
    2020年12月7日,濮陽市音樂家協會完成批覆:同意劉振江辭去濮陽市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委會會長職務,由劉振峰接任第二屆會長。據了解,濮陽市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委員會是在小城夢想公益聯盟的基礎上,由我市60餘名流行音樂從業者聯合發起成立,職業涵蓋詞曲作者、音樂製作人、歌手、錄音師、音響師、MV視頻製作等。
  • 「素媛案」罪犯住所抗議者聚集,有人扔石塊砸雞蛋,4人被...
    據《韓民族日報》14日報導,趙鬥淳出獄回家後,許多抗議者聚集在他的住所附近,有人扔石塊、砸雞蛋,還有人整夜高聲叫喊,給周圍居民帶來不便。視頻網站YouTube上也出現了一些以「親自懲戒趙鬥淳」為題的視頻,畫面中還清晰出現了趙鬥淳住所附近的商戶和鄰居。韓國安山警方13日表示,4名男性在趙鬥淳住所附近鬧事,已對其進行立案。
  • 英媒:鈴木音樂教學法創始人學習經歷被疑造假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 英媒稱,曾創造世界聞名教學方法的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已被人指責是騙子,而且在與艾伯特·愛因斯坦相交甚好一事上說了謊。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專家稱,其教學方法被數百萬人採用的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一在自己接受教育和曾與愛因斯坦共同學習等問題上說了謊,製造了「音樂史上的最大騙局」。鈴木音樂教學法的創始人鈴木鎮一曾經聲稱自己在德國學習了8年,並把愛因斯坦稱作自己的「監護人」。如今,鈴木音樂教學法已被數百萬人使用。
  • 寧波如何打造「音樂之城」?九位音樂家有話說
    「這裡是我的故鄉,當我聽說寧波要舉辦『音樂寧波幫』大會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毫不猶豫就答應了。」記者了解到,洪騰自掏腰包購買機票,千裡迢迢從美國飛來參加此次活動。當談及對家鄉的印象時,洪騰贊口不絕:「雖然我不是第一次到寧波,但這次來發現城市發展非常迅速,硬體軟體都有了質的飛躍。」  幾十年來,洪騰一直從事著鋼琴教育,在教壇上兢兢業業、孜孜不倦。
  • 以色列愛樂候任音樂總監拉哈夫·沙尼與阿格裡奇演繹10場音樂會
    1936年12月26日,巴勒斯坦管弦樂團誕生。波蘭裔猶太小提琴家和音樂家胡伯曼說服了75名來自歐洲主要樂團的猶太音樂家移民到巴勒斯坦,這就是以色列愛樂樂團的前身。胡伯曼邀請了當時最為著名的指揮家託斯卡尼尼擔任首場音樂會的指揮,演出於12月26日在特拉維夫進行。
  • 搖滾傳奇、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始人羅傑沃特斯也發聲:騷亂只會有...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劉婕】「騷亂只會有利於川普」,現年77歲的英國搖滾傳奇明星、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創始人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針對近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做出了如上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