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放淤血」可急救腦溢血?中西醫師都說不靠譜

2020-12-22 上觀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稱,在腦溢血發病的四小時之內,兩個足底必然有兩團黑色的淤血。及時用針把它刺破,把黑血放出來,可以把腦溢血的後遺症降到最低。

有網友表示,這個方法引經據典的,看上去還挺靠譜。也有網友質疑這個說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對此分別詢問了中醫醫師、西醫醫師以及有豐富臨床經驗的社區醫生。他們都說:這個急救方法不靠譜。

 

網傳急救良方言之鑿鑿

視頻指出,腦溢血,又稱腦出血,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一種嚴重的急性腦血管病。

視頻還顯示:突發腦溢血,危害猛於虎。每年都有不少人死於腦溢血,即使有的人沒有被病魔奪去生命,也會成為植物人或者留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能恢復正常的非常少見。「如果出血的地方在腦部重要功能區,後果可能就嚴重了。」視頻指出,70%的腦溢血患者會留有後遺症,其中40%是嚴重的後遺症。這對個人生活能力、工作、家庭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在這些聳人聽聞的介紹後,一位自稱是多個中醫學派繼承人的醫師,通過視頻告訴網友,如果腦溢血了,以下這個急救良方一定要記下:腦溢血一般在發病的四小時之內,兩個足底必然有兩團黑色的瘀血。及時用針把它刺破,把黑血放出來,可以把腦溢血的後遺症降到最低,之後病人還應第一時間送往醫院。如果家裡沒有消毒的針具和器械,可以取一根針在火上燒一下。這個治療原理是中醫裡的上病下治,放血可以起到給腦降壓的效果。最後還提醒:腦溢血發作只在四小時內,可以看到腳底的黑血,過後就會消失,此急救法即會失效。

 

中醫:上病下治並非頭痛醫腳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侯霄雷聽到這個說法後表示,從中醫角度分析,這個所謂的急救方法不僅套用了中醫術語,還可能延誤急救,造成病人二次傷害,純屬胡扯。

侯霄雷告訴記者,首先,自己在臨床上沒有遇到過腦溢血病人的腳上有兩團黑色淤血的情況;其次,在一些醫學典籍和刊物上,也沒有「腦溢血病人足底有黑色淤血」的記載。

她說,網傳的「上病下治」,通過足部放血給腦部降顱壓的理念,更是荒唐。「這不是把人當氣球嗎?」中醫典籍《素問》中云:「病在上,取之下」。意思是,疾病的症狀雖然表現在上部,但是要從下部治療。舉例來說,患者頭暈耳鳴、兩眼有冒火花的感覺,而且苔黃、脈搏有力且快。患者的病症雖然在頭部,但是病因在下,可能是胃腸有熱,大便不通。此時用藥讓患者輕度腹瀉,起到治療效果。侯霄雷認為,這其中有個重要基礎,「上病下治」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中醫經絡學說之上的,上病下治並非頭痛醫腳。

而讓侯霄雷更擔心的是,如果網友嘗試網傳視頻中推薦的放血療法,還可能有危險。中醫的確有「放血療法」一說,但必須由專業人士施行,多數在手指、腳趾末端刺血;選什麼針,哪裡下針,扎得多深,都有講究;非專業人士盲目進行「放血」,則可能沒啥急救效果,還造成病人外傷,甚至傷及肌腱、筋膜。如果消毒措施沒做好,還會導致病人傷口感染,得不償失。

 

西醫:也沒有聽過這種急救法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內科主治醫師方堃肯定地告訴記者,從西醫角度看,也沒有聽過這種急救法。他解釋,腦卒中分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溢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左右;大部分屬於缺血性——腦栓塞、腦梗死等。通常,腦卒中病人會出現面癱、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換句話說,腦溢血和腦栓塞的症狀可能一模一樣,更多情況可能是缺血性的腦卒中。不經過CT或核磁共振等醫療手段,醫生尚且很難對此進行區分,何況沒有專業知識的病人或家屬,又怎能迅速辨識出是否腦出血呢?從這個邏輯上來看,這個所謂的急救法也是有問題的。

有15年臨床經驗的普陀區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周亭也不贊同網傳視頻中的急救方法。他說,腦卒中的救治,當然是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好。網傳視頻中所說的腦溢血黃金搶救時間在4小時左右,也不完全正確。從臨床上看,並非說過了黃金搶救時間之後,病人就沒得救了;現有的醫療條件也使得過了黃金搶救時間的康復機率,沒有明顯降低。如果家中有人出現腦卒中的症狀,家屬可提供的幫助相當有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務就是撥打120急救電話;其次,讓患者側面靜臥,防止病人舌後墜引發窒息,也不要隨意翻動病人。

 

[P仔報告]

由於醫學知識專業、難懂,普通民眾對醫療知識獲取的渠道相對有限,容易相信神神秘秘的土方、偏方。一些別有用心的造謠者,就是利用這種心理,把自己包裝成「民間神醫」,套用專業名詞造謠,讓不少人上當受騙。很多事實都能證明,大多數的偏方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可能還會造成對病人的二次傷害。

P仔提醒,遇到醫療問題時,最好的態度是相信科學、信任醫生。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上海闢謠平臺郵箱:shwlpy@qq.com

相關焦點

  • 足底放淤血能救腦溢血?這4種急救方式信不得!
    近幾年,網絡上有關於急救的謠言層出不窮,如足底放淤血可救腦溢血、敲打腋窩救突發心臟病等等,不正確的急救方式會耽誤病情,卻仍在網上流傳。下面這4種急救方式,千萬不要信。  急救謠言一:心搏驟停,只需捏捏腋窩抬抬手
  • 這10個錯誤的「急救常識」,千萬別用
    網上流傳的不少「急救常識」,不僅救不了人,反而延誤了急救的時間,造成更大的傷害。這哪裡是急救,明明是害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突發狀況,胸痛、燒傷燙傷、休克中風。遇到這些情況,爭分奪秒進行急救非常重要。網上流傳不少「急救常識」,比如心梗發作大力咳嗽能救命,針刺足底可以治療腦溢血。
  • 微博瘋傳的足底按摩圖靠譜嗎
    最近,微博上瘋傳一張足底按摩圖,說是人體的器官和腳底板都有一定的關係。人體器官真和腳底板有關係嗎?記者跟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針灸科主治中醫師吳榮華請教了一番,覺得還算靠譜。  那麼,我們做足底按摩有些什麼講究呢?吳榮華為我們支了幾招。
  • 胸痛急救這四招是錯的,「救命藥」也不可亂用
    所以除了緊急情況外,在服用複方丹參滴丸之前,最好先由中醫大夫辨明證型,不建議自行購買服用,更不建議老年人長期服用。3 速效救心丸並非起效最「快」說到複方丹參滴丸,就不得不提到速效救心丸。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將這兩種藥合用的患者非常多,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 腦溢血急救有3個步驟,這樣做或可救人一命,儘快學起來
    所謂的腦溢血就是常說的腦出血,指的是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的出血,佔了全部腦卒中的20%-30%。腦出血在急性期間控制不當,治療不及時,死亡的概率較高,而該疾病的產生主要跟腦血管病變有關。如果身邊剛好有人腦出血,施救者應該掌握一些急救措施來挽回患者的生命,否則大腦出血量增多,出血速度快,患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身邊有人突發腦出血,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呢?
  • ...發生緊急情況,來不及去產房 急救醫師變身「產科大夫」接生寶寶
    臨產孕婦剛進醫院發生緊急情況,來不及去產房急救醫師變身「產科大夫」接生寶寶「剛進醫院大門臨產孕婦的孩子就露出了頭」,危急時刻,醫院急救中心搶救室秒變產房,工作十餘年的急救中心主治醫師剡李平竟臨時當起了「產科大夫」,5分鐘後順利接生了一名約4.5斤重的女嬰。
  • 腦溢血發作很驚險?牢記4個急救措施,或能救回一命
    長時間有高血壓這種疾病在威脅健康,大腦血管壓力增大,破裂出血的可能性高,這就是部分人腦出血的原因,因此,有腦出血這種情況存在,應該掌握有效的急救措施,或許能夠救命。另外,還要了解腦出血的危害程度有多高,才能讓人們警醒起來,在發病之後,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那麼,腦溢血發作是否很危險呢?
  • 盤點2018年度十大急救謠言
    然後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靜候援助,千萬別躺下,心臟科醫師強調,如果每個看到這條微信的人,不要光點讚,能夠轉發10份給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條命將會被救回,願天下父母都能健康平安。下面是急救醫生總結後的建議巍子醫生在這裡再次忠告大家,不分年紀大小,請您一定要牢牢記住,在睡眠時如果心臟病突發,劇烈的胸疼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 在病人血壓、心率正常,無青光眼未飲酒的情況下,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既往無消化道潰瘍和出血傾向者應立刻嚼服阿司匹林3片(300mg),同時可輔助應用複方丹參滴丸或速效救心丸
  • 突發腦溢血怎麼辦?4個急救步驟早做了解,關鍵時刻能救命
    因此,患者突發了腦溢血,應該懂得急救,將患病的風險降低,否則腦溢血病情嚴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會受到威脅。那麼,患者突發了腦溢血,有哪些急救的步驟需要了解清楚呢?1、轉移到安全地方如果患者有突發腦溢血的情況,在急救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讓患者轉移到寬敞、舒適的地方,而在移動患者身體的時候,應該保持頭部的水平狀態,不要劇烈晃動或者搖動,保持頭部的平衡,同時要防止呼吸道堵塞而出現窒息的表現。
  • 微博瘋傳足底按摩圖家庭保健基本可以用
    微博瘋傳足底按摩圖  家庭保健基本可以用  記者 陳帆 製圖 俞建效     最近,微博上瘋傳一張足底按摩圖,圖片在人體腳底板部位上,標註了五臟六腑,有鼻子有眼的,說是人體的器官和腳底板都有一定的關係。
  • 大姐坐在泳池邊忽然栽進水裡 突發腦溢血急救要緊
    這家酒店負責泳池管理的張經理說,當天下午,鄭女士在池邊做了幾分鐘熱身,便進入水中,一口氣遊了80多米(泳池長25米),後來在池邊休息時,突然暈倒在水裡。幸運邊上正好有遊泳教練和救生員幸運的是,鄭女士暈倒的一幕,正好被邊上一名女子看到,她立刻大聲尖叫。一名遊泳教練和值班的救生員聽到叫聲後,立即趕到將鄭女士救起,抬到池邊進行心肺復甦。
  • 爸媽出現這5個症狀一定要警惕,很可能是腦溢血!
    「我父親一向身體挺好的,雖然有點高血壓吧,但是一直都有服藥,情況也挺穩定,誰能想到會犯了腦溢血呢?」 劉先生坐在病房外,十分懊悔。 「前幾天我媽說他走路一搖一晃容易撞牆,我們沒當回兒事,覺得老了嘛,走路不穩總迷糊很正常。
  • 足球運動常見受傷後的急救處理
    常見的創傷有:擦傷、皮破、肉裂、踢挫傷、膝或踝關節扭傷、韌帶撕裂或拉斷、肌肉拉傷、關節脫臼、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以及足底、足趾下起泡等等。現在介紹幾種易受傷處及急救處理方法。挫傷是皮下小血管、軟組織損傷,肌肉纖維沒有明顯斷者,可保持跑步、小量活動,不要停訓。這有利於淤血腫脹的消散吸收。
  • 男子腦溢血,醫生嘆息:為血管著想,這種「調料」,還是少放點好
    王先生,剛滿四十歲,卻突發腦溢血,在緊急送醫後,醫生經過救治後,了解到了王先生的飲食習慣,告誡大家說,在平常吃飯時,一定要少吃糖。因為人體需要的糖分在日常飲食中是完全能夠被滿足的,而如果在過量的攝入太多糖分,不僅會引起肥胖,而且會增加血管中的脂肪含量,造成血管堵塞,如果腦血管堵塞後,就極易引發腦溢血,危及生命。
  • 足底疾患不能聽之任之 矯形鞋墊可緩解疼痛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假肢矯形科鄧小倩醫師指出,這些常見的症狀可能不及時矯治依然可以走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逐步發展造成膝關節、骨盆、脊柱等部位的疼痛,甚至會導致全身身體力學失衡。事實上大家熟知的扁平足、拇指外翻、後跟骨刺、「長短腳」等大部分足底疾患都可以通過醫用矯形鞋墊來治療或緩解,避免進一步惡化。
  • 「足貼」排毒靠不靠譜? 專家:使用需諮詢專業醫師
    足底貼一貼,就能排除體內毒素,淡斑、緩解便秘、減輕風溼性關節炎、輔助減肥……入夏以來,這種「純中藥排毒足貼」在網上走紅。朋友圈裡的「微商」表示,持續使用一定會見效,一個月內已經賣出了上千貼。這種神奇的足貼,到底是神話還是謊言呢?
  • 七旬老翁逛街突發腦溢血暈倒 好心男跪地吸痰急救
    醫院診斷老人是突發腦溢血,老人被送到ICU搶救,老人的兒子說:「我特別感謝孫大哥,我媽雖然在搶救,但他給了母親最寶貴的搶救時間!」4日上午11時30分,孫寶江特意到老人家裡看望,老人的兒子和女婿對孫寶江表示萬分感謝。老人的家屬向孫寶江介紹,老人3日晚出院了,醫生說老人的況情做不了手術,只能靠自己慢慢恢復了。
  • 【考點速遞】充血與淤血
    慢性淤血——細胞萎縮、變性、壞死、硬化光鏡鏡下見局部細動脈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局部靜脈及毛細血管擴張,紅細胞積聚分類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減壓後充血肺淤血—一多見於左心衰肝淤血—一多見於右心衰【答案及解析】☆【考點自測】真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