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大器」的孩子,多半有這「2個力」,跟成績好壞沒太大關係

2020-09-05 可樂可不

大部分「80後」、「90後」小時候都聽過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愛因斯坦小時候不但並不聰明,反而因為蠢笨不堪被老師同學嘲笑,3歲還不會說話的他經常被嫌棄「腦子有問題」,最後卻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但你沒有想過的真相是,愛因斯坦從來就不是一個笨孩子。他不和別人說話,是因為他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專注地和自己說話;他總在一遍遍嘗試失敗了的實驗,是在憑藉頑強的意志力去鑽研答案。

有一件少有人知的小故事,充分的展現了愛因斯坦的與眾不同。1933年加州發生6.3級大地震,愛因斯坦實驗室內的桌椅板凳都在瘋狂震動,別人瘋狂喊他快跑,愛因斯坦卻因為過於專注完全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最後還是靠助手將他拉出了實驗室才倖免於難。


所以說,孩子在低齡時期成績的好壞並不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標準,是否有「專注力」和頑強的「毅力」才是關鍵。

能「成大器」的孩子,多半有這「2個力」,跟成績好壞沒太大關係

一、專注力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專注」。

特別是正處在知識吸收期的學齡兒童,注意力集中,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觀察能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外界事物的直覺感受,精神頻繁分散不但學習效率很低,吸收和記憶的內容就更少。


密西根大學在2016年邀請300餘名學生進行了一項專注力的實驗,一組學生同時進行多任務操作,例如一邊聽音樂一邊回郵件,或一邊開會討論一邊查閱資料。和專注一件任務的對照組相比,多任務切換的學生完成任務的平均時間反而多出25%,出錯率也明顯高於對照組。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隨意插手到孩子的專注狀態中去。

有時候看到孩子玩玩具的方式「不對」,或是看書看到廢寢忘食,不少家長就忍不住去關心和指導孩子,這是對專注力的最大破壞。只有當孩子遇到困難、感到無聊等需要家長幫助的時候,才是家長參與的最佳時間。


此外還要幫助孩子營造安靜、無打擾的專注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下讀書、寫字、玩玩具,孩子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有機會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完成深度思考。

二、毅力

除了幼年時期的遭遇,愛因斯坦的科研道路也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

1900年愛因斯坦從「歐陸第一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畢業,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家「宅」了一年多,給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連續寫了四封自薦信都沒有回音,但這四封信最後卻成為了愛因斯坦科研之路的另一個契機。

「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這句話也成為了愛因斯坦講述成功的一句名言。


比教會孩子科學知識、人生道理更重要的,是鍛鍊出孩子遇強則強、不怕困難的頑強毅力。人和人沒有什麼不同之處,造成人生境遇差別的關鍵,就是有的人不斷在挫折面前爬起來,而有的人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勇氣嘗試。

鍛鍊孩子的堅強品質,並不是要人為為孩子設置障礙和打擊,反而要首先創造機會讓孩子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其次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抉擇、完成自己遇到的困難,在失敗時為孩子打氣,在成功時及時表達讚賞,用成就感為孩子鼓勁。

3-6歲是孩子的性格發展關鍵期,這時家長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將來就會形成什麼樣的性格。想要鍛鍊孩子的毅力,除了讓孩子面對挑戰之外,還要讓孩子懂得深刻的道理。這時精美的圖片和故事對孩子來說更容易理解,因此,繪本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相關焦點

  • 「成大器」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很出色,跟成績好壞沒太大關係
    「成大器」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很出色,跟成績好壞沒太大關係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龍」的心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放光彩,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而現在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水平大大進步,父母都秉承著「早培養早優秀」的原則,給孩子報各種才藝班,常常忽略了對於孩子性格、好習慣的培養。
  • 能成大器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個力」,跟學習成績沒太大關係
    一個能成大器的人,往往在某個方面,或者各個方面有著極為突出的優勢。一些家長常常會認為,自己孩子學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對他們的成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事實並非如此,孩子是否能成大器和跟學習成績沒太大關係,反而是這「3個力」決定的。
  • 能成大器的孩子,大多擁有這「2個力」,跟學習成績沒多大關係
    曾經老師都瞧不上的人,成為了社會貢獻最大的人,就會引發你的思考,這「成大器」者,似乎跟學習真沒太大關係,仔細發現你會發現他們身上大多擁有這「2個力」。一、「眼力」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
  • 李玫瑾: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
    李玫瑾教授作為國內知名犯罪心理學專家,在犯罪心理上鑽研了十多年之久,更是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孩子的未來,和兒時的生活環境以及接受的教育都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李玫瑾教授也開始逐漸的學習育兒了解育兒。
  • 長大「有出息」的孩子,大多從小有4個特質,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
    簡單來說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大多從小就有「成功智力」,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1、人際溝通能力(包括領導能力)有些孩子從小就表現得情商高,在小夥伴之間溝通能力特別好,時不時還能和小夥伴一起組織個小活動什麼的,甚至能在一群性格各異的孩子中間做「小領導」、「孩子王」。
  •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跟聰不聰明有關係嗎?教育專家說出實情
    孩子要上好的學校、請好的家教、上好的興趣班......我覺得這位家長在孩子身上投資這麼多,她家孩子的學習應該很好,沒想到她說,她家孩子學習成績中等偏上,不是尖子生。和她一樣在孩子身上投資很多錢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就很好。說完之後,她感嘆道:估計是孩子沒別人聰明......
  • 孩子的成績好壞到底與什麼有關係?
    孩子的成績好壞百分之六十跟科目老師有關。我相信沒有蠢孩子,只有懶孩子。懶就不用多說了。今天我們來說說那些勤奮的孩子。你們班上或者你們的孩子肯定有過這樣的困擾,很勤奮,很努力,但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一次次的努力,換來的一次次的失望,從而導致自己厭學,甚至放棄自我。那為什麼努力了,就是沒有好的結果呢?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埋汰你,誰告訴你,努力就一定有結果了?但不努力就一定沒結果,繼續努力吧,爭取下次考好。你讓他繼續努力,卻沒看到他努力後無力的樣子,你讓他該往哪裡發力?
  • 能掙大錢的孩子,多半有這5個特徵,班主任:與成績好壞關係不大
    想要有「呼兒將出換美酒」的灑脫肆意,就要先擁有「五花馬,千金裘」。想來作為爸爸媽媽的人是深有體會的,所以希望孩子以後能有所成就,少吃苦。是否經常聽到過這句話: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怎麼辦?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風,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盡全力的鞭策孩子學習。但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往往長大以後能掙大錢的卻是那些成績一般的人。孩子究竟能不能成才,靠的不只是學習成績。
  • 班主任直言:學習成績好壞跟智商無關,只因這5點
    通常,學生的智商大體相同,而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智商關係不大。一位具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直言不諱地說,班上的學霸成績好,靠的不是習慣,而是基於日常中的5個習慣,普通學生很難做到,這才是導致成績差異化的原因。
  • 孩子長大能不能「成大器」,看身上這4樣東西足夠了,網友:很準
    幾乎每一個孩子降生之後都會被父母給予很大的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也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成大器」。在古代,成大器意味著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加官進爵,封妻蔭子。而在現代,成大器的定義就要廣泛的多,首先是希望孩子能夠學業有成,金榜題名,當孩子進入社會之後能夠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做出一番成績。
  • 將來能掙大錢的孩子,從小就有5個特徵,跟成績好壞無關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能自食其力,最好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孩子的成績和學歷,決定了將來是否能上名牌院校,是否能有一份體面的好工作,是否能有不錯的收入,所以父母把學習成績當成重中之重。
  • 重點高中裡有學渣嗎,學習好壞跟什麼有關係
    眾所周知,無論是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每年既有招生名額限制,也有分數線的限制,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都是學習優秀的。就像一些一般農村的初中,每年能考上縣裡重點高中的,也就是在班級前兩三名的學生,若沒有照顧分(分配生)能考上市裡重點高中的,整個學校也就那麼一兩個學生,有時可能一個也沒有。
  • 以下孩子在班級裡沒地位,跟成績好壞無關,希望沒你家娃
    文|文兒如果社會是個大染缸,那學校也算是個小染缸,裡面也有很多比較複雜的東西。朋友是一名初中老師,昨天她跟我說了一件事,讓人很無奈。當時學校要舉行合唱比賽,每個班先確定自己要唱的歌。所以當天下課之後,她就讓班上的同學討論一下,下個課間她來徵求大家的意見。下個課間去的時候,同學們仍在激烈地討論。其中大多的同學選的歌都差不多,所以也比較好決定。這期間,一直有一位同學在說,自己喜歡的歌。卻沒一個同學搭理他,就算聽到,也是自動忽略他的話,讓人覺得是很無關緊要的一個。不僅如此,朋友也發現,在很多場合,這個孩子說什麼話都會被人自動忽略。
  • 學習成績好壞真的和智商有關係嗎?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家孩子從小學開始上各種輔導班,現在中學了每天晚上十點半把孩子接回家,既使孩子這麼努力成績還是很差,他說是因為孩子的智商差所以會這樣。難道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學習成績好壞和好多因素有關,智商有一點關係,但關係真的不大,至少在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根本就沒到拼智商的時候。決定學習成績好壞的因素都有哪些?家庭因素、個人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個人的性格等都是對學習成績有影響的。
  • 跟父母關係太好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心理學家有依據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前段時間在網上看跟教育相關的心理學講座,其中有個心理學家的結論,還蠻獨特的。乍一看沒有道理,可是細細品來,卻還真是那個道理。在一般的觀念看來,就是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不能太疏離。如果太疏離,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不會人際交往。進入社會之後,比較難生存。
  • 孩子成績好壞只跟智商有關嗎?這四個習慣影響也很大
    在孩子上小學前,多數家長都會覺得「娃是自家的好」,可一旦孩子入了小學,這種觀點就迅速變成了「成績都是別家的娃好」。為什麼咱家的娃成績不如人呢?難道是不夠聰明、不夠用功?看起來自家的娃並不比別家的娃差,咋就是跟不上人家的節奏呢?這可能是多數「學習不好的孩子」家長的內心獨白了。
  • 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否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看看專家給的建議
    在傳統的觀念裡面,孩子只要好好讀書,學習成績好,長大後才會有出息。所以爸媽們從小就緊抓孩子成績,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拼盡全力拔高孩子成績。對此,有些人覺得,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成就不一定比學習成績好低,當年成績好的孩子現在工作生活也一般,反而是學習一般的孩子過得不錯。
  • 長大能賺大錢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班主任:跟學習好壞無關
    ,而是希望他能過上好日子,不像我一樣有了孩子之後,還把精力全都花在掙錢上。我認識一位從業了30年的小學老師,前段時間我與她暢談了一番,聊了聊這麼多年她教過的學生中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她總結了這樣一句話:那些有出息又能賺大錢的孩子,在小時候都大都有這3個特徵。
  • 李玫瑾:成績好的孩子多半不愛吭氣,成績不好的孩子更加能說會道
    記得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曾經也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僅僅在於智力,主要就在於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吭聲,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更能說會道。這是因為,不愛說話的小孩,他們的專注力更強,之所以不願意說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而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但是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專注力往往差一點,所以成績多半也不好。
  • 好物分享|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個特點,與成績無關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一個家庭的特殊禮物,都是家長們的心頭愛掌中寶。為了讓孩子比別人家孩子更優秀,父母們都不留餘力地去培養孩子。金錢,時間,精力,大把大把地砸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個。其實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在未來能否成才,不單單取決於成績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