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打壓之下人才回流了?一AI領域泰鬥人物回國任教清華

2020-09-14 凡凡社長

大家好

今天小編凡凡給大家帶來的是AI領域的視覺領域泰鬥級人物回國任教清華這麼一件事!

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

長期以來,我國各大高校頂尖的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一直困擾著我們數十億的中國人,在這當中尤其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和大學聚集了來自全國各省和地區的最高智商和最好的學者,但其中大多數都是畢業後才畢業的。出國,或進入海外大學任教,或加入外國公司,我們國家辛辛苦苦培育的人才白白為美國和其他國家搶佔了!

但是,這種現象在最近發生了很大變化。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反覆發布不利於中國學生,中國研究人員和中國公司的法規,例如限制某些科學研究人員的進入,例如突然將所有中國公立學生逐出大學。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想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改變了主意,因此也導致許多已經在美國成名的頂尖人才也回到中國發展。


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大量的頂尖人才回到中國,在這些人中最厲害的人就是朱松純。就在最近,清華大學發布了《大學就業人員名單》,這表示朱松純將加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擔任教研系的教授。不認識的人可能不會這麼認為,但是在AI人工智慧的視覺領域,朱松純教授是當之無愧的大佬級人物,也是世界最著名的AI教授之一。

自2002年以來,他以AI教授的身份加入美國排的上號加州大學,並獲得了長達18年的任期。在此期間,他獲得了無數獎項,並且他三度獲得了,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Marl獎!理所當然,朱教授已經獲得了名望和地位。他在美國的地位很高,薪水也不錯。他為什麼要突然回到中國?

這也與現在的國際關係的變化有關。美國政府瘋狂打壓和一些不必要的打擊了中國的科技公司和大量的在美中國研究人員。許多希望和平與安靜地進行學術研究的學者感到不必要的壓力。因此我個人認為,朱松純教授選擇在此時返回中國發展是一個非常正常而非常明智的決定。

總的來說,朱松純教授的重返中國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可以激發一波人才回流。我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來實現「人才的回報」,但是我們沒想到在過去的一年中要在美國的幫助下實現這一目標。這次,美國實際上這次是間接幫助了中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朱松純教授等大批頂尖人才回國將不可避免地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並加強對中國教授和研究人員的監督。小編在此提醒在國外的科學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您感到無法留下,請回來!


相關焦點

  • 人才開始回流?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
    人才開始回流?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很久以來,頂尖人才大量流失是無數中國人的心中的痛,尤其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聚集了我國各省份地區智商最高、最優秀的學霸,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卻在畢業以後紛紛出國,或進入海外高校任教,或加入國外企業,我們辛辛苦苦的人才,最後都為美國等其他國家做了嫁衣!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可以說是泰鬥級人物。不僅如此,朱松純學術、商業兩開花,還於2017年7月,在美國洛杉磯創立暗物智能科技DMAI,並於2018年7月落戶廣州南沙。因此,朱松純的回國任教,引發熱議關注,也是情理之中。之前隨著太平洋兩岸的變幻,美國對中國公司、中國科研人員的一系列莫須有打壓,讓諸多希望安安靜靜做學術研究的學者,感受到不必要的壓力。另外,在朱教授這則熱議討論中,也有網友指出了留學政策帶來的影響。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或許這個名字,國內大眾聽得不多,但在AI視覺領域,說如雷貫耳也不為過。也就能理解為啥會有網友們如此激動:能把朱松純請回來,清華太頂了!因為朱松純,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可以說是泰鬥級人物。師從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國際數學家協會前主席大衛·曼福德教授。其後朱松純先後在布朗大學、史丹福大學工作和任教。於2002年開始,便加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拿到終身教職,至今長達18年之久。
  • 國內人才爭相赴美發展,他卻全職回國任教清華,連美國國籍都不要
    高級精英人才更改國籍奔赴他國,是大家最不願見到的事,所以每每有此類消息曝出,人們便會義憤填膺地咒罵對方是無恥白眼狼,以此發洩心中的不滿。不可否認,現今確實有很多精英會因為國內物質條件不夠優越,或是自我追求與現實情況相衝突等原因,而選擇出國發展。
  • 北大率先官宣朱松純加盟,現身燕園,任職AI研究院院長,「AI發展離不...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從UCLA回國的計算機視覺領域泰鬥級學者——朱松純教授,被北大率先公開官宣加入。△圖源:北大新聞網北京市的「國家戰略科學家」9月中旬,一張清華大學《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曝光,其中顯示,朱松純教授受聘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研系列教授。雖然清華官方沒有公開官宣,但從各方消息來看,朱教授回國,可能不會局限於某一所大學或機構。之前加盟清華,也沒有被否認。
  • 顏寧:清華最年輕女博士,回國任教10年後又歸美,如今怎麼樣了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85.71萬人,其中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4.46%。這個消息讓國人感到自豪,這說明中國越發強大,高素質人才的回歸儼然會在社會各個行業發揮所長,帶動經濟的發展。
  • 平陽6位泰鬥級人物!
    千年的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代名人大家,他們猶如泰山北鬥,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平陽地靈人傑,人才輩出,但其中又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南宋,一個是近現代。 本文就按年代先後專門介紹一下近現代從平陽走出來的泰鬥級人物。
  • 又一愛國頂級科學家回國,他拒絕美國終身教授,毅然奉獻加入清華
    他是世界物理學的頂尖人物,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席卻又決定回歸祖國,他毅然投身於中國的教育事業,成為首位「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 一、科學巨人,感念祖國 他就是段路明,中國現代物理學的領軍人物之一。
  •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離職,海外任教4年後說出原因,不是錢沒給夠
    說得直白一些,就是錢沒給夠,從而造成很多海外人才回流後又再次出走。尤其是前段時間顏寧發了一條微博,似乎更加確鑿了這份猜疑。攻讀研究生學位時,又有幸被正在美國任教的施一公收入門下,在普林斯頓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並從事了3年博士後研究工作。之後回國,於清華大學任教,是清華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導,有著「學術女神」的美譽。然而,她在清華任教恰好滿10年時,卻辭掉清華教授的職務,遠赴美國,任職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 清華、北大成美國免費的人才培養基地,解析留學生為何不回國報效
    30萬人,僅僅矽谷一處就至少有2萬名清華、北大的留學生。這些大學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而恰巧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卻沒有在名單之內,這讓大眾引起了無限遐想,顯示美國政府很感激清華北大為他們培養人才,清華北大是美國強國的促進劑,每年給美國提供幾千人才,所以沒被列在制裁名單之內。
  • 優化海外引智平臺 推動高端人才回流
    近七成高端人才優先選擇回國發展調查顯示,從中國走向海外的高端人才中近七成(69.6%)未來優先考慮回國就業。其中,居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高端人才回國意願分別達67%、72%、69%、73%。歐洲國家中,居於法國的高端人才回國意願相對較低(58%),原因或是作為非英語國家,相關人才回國就業的優勢相對有限。
  • 平陽6位泰鬥級人物!|平陽縣|泰鬥|馬星野|西晉|張鋆|南雁鎮|太康|...
    千年的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代名人大家,他們猶如泰山北鬥,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平陽地靈人傑,人才輩出,但其中又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南宋,一個是近現代。本文就按年代先後專門介紹一下近現代從平陽走出來的泰鬥級人物。
  • 萬名留學生回國就業報告顯示高層次人才回流率偏低
    據用人單位反映,此類留學回國人員與國內應屆碩士畢業生相比,外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略強,更了解國際規範,不足之處在於過短的學時讓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沒有國內的學生深入,科研能力稍差,同樣沒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因此,用人單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招聘真正符合自己崗位的人員,不會刻意強調被招聘人員是否是「海歸」。
  • 那些年,加入清華的頂尖學者們!陣容堪稱此領域「最牛天團」
    張亞勤、沈向洋、馬維英等一大批大牛學者紛紛加盟清華任教對於此級別的學者回國任教,對國內AI技術的發展確實是一個好消息。此次擬加入清華的朱松純教授,可以說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泰鬥級人物!同時也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多個領域內都頗有成就。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留學回國任教年薪僅10萬?不得已再出走
    在高考成績公布、報志願和錄取之際,很多人同時都在關注清華北大在各省的錄取線,感嘆國內學子考上清華北大的不易,為持有外國護照卻從小在中國長大的假「外國人」輕鬆考入清華北大而鳴不平,同時,也為很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且不再回國工作感到憤慨。不過,並非所有清華北大的學生都如此。近日,有「學術女神」之稱的顏寧發了一條微博,引發了人們對高知分子出國不歸的思考。
  • 留學生為何不願意回國?清華校長:他們已經不算人才
    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學,大多都是在西方國家,很多都歷史悠久並且也培養出了不少在各個領域都大有作為的名人,這就讓我國學子們更加嚮往了。提起清華大學,眾所周知這是我國的頂級學府,清華大學在國際中的排名也是不錯的,清華學子更是我國人才中的人才,可謂是我國的希望。但最近卻有一項調查顯示,有81%的清華留學生都不願回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35歲成名校教授,棄美國千萬年薪,回國任教,卻因一句話遭圍攻
    自清華畢業後,他選擇赴美深造,而且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成功進入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02 赴美深造我們必須認識到,施一公所前往的留學高校,屬於世界著名的常春藤聯盟高校組織的成員,而且也是全美大學協會的14個始創院校之一。
  • 化危為機:大變局下的中國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及應對
    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增加,這一變化滲透進美國學術職業系統。2018年,當地啟動了對在美華人科學家的密集性審查;2019年11月,美國又發布《對美國研究界的威脅:中國的人才招聘計劃》報告,一批華人科學家的就業與學術環境受到影響,職業發展上行壓力增強。第三,海外就業面臨突發性困境。
  •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學習需要天賦,尤其是高中考大學,能夠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不只是努力,他們還有讓人羨慕的高智商。可是,這位女神童從清華畢業前往美國深造以後,16年來,她寧願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沒有回國。這位女神童名叫何碧玉,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在華北石油地質局工作。從小她就展露出不同常人的聰明才智,學習成績也十分出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年僅10歲的她被選入了河南唯一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新鄉一中少年班。
  • 美國最不想放走的院士,毅然回國任教,更是打造清華「最強」班級
    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的層次,這要歸功於一位從美國回來的科學家,也是美國最不願意放走的頂尖人才---姚期智。雖然姚期智一生中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在許多科學家眼裡,姚期智的成就足以與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