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我曾走在奔潰邊緣,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2020-09-05 雨落紛繁

今天,提起俞敏洪,大家想到的就是新東方。由他創辦的新東方是上個世紀國內的第一所英語培訓機構,發展至今已有相當的規模!

起初,他並沒有想到要創辦這一個培訓機構,也沒有想過二十幾年後這個培訓機構會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培訓機構,創辦這個機構,多半是是出於自己的「窘境」。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新東方的創立為不少北大,清華學子圓了夢,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說,新東方的出現並不是偶然。

一.歪打正著,劍走偏鋒。

80年當時國內出現了「出國熱」,出國留學是不少北大清華學子的夢想,當然俞敏洪也不例外。但出國留學需要不少的費用,此時俞敏洪出於經濟的困難期,為了能夠湊齊學費,俞敏洪想到了創辦培訓機構,但當時的俞敏洪還在北大教書。教書對他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教的都是和原來一樣的內容,每個星期只要上八小時的課,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當時,在北大拿的工資比較低,想靠工資出國留學是完全不可能的。於是,俞敏洪就有了自己出去掙錢的想法,就開始參與一些培訓機構的託福、GRE課程的教學工作。就這樣,他每個月有了一兩千元的收入,比在北大的工資高出了差不多十倍。所以這就給了他啟示,讓他感覺如果去參加培訓班教學的話,會掙錢更快。

但後來,俞敏洪覺得參加培訓班教學還不如自己開培訓班來錢更快,所以他就在北大成立了一個託福培訓班,也就是現在的新東方。

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成立培訓班的初期,困難重重。因為沒有證照,做事不能光明正大,而且他還是北大的老師。因為某個原因,俞敏洪與北大的老師發生一些衝突,甚至還給了行政記過處分。行政記過處分被貼在了北大當時著名的三角地,貼了整整一個月,也用高音喇叭播了大概一個星期!用俞敏洪的話說:「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名」。因為被處分,不少人對他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而在北大的他由於處分的緣故各方面落了下風;比如分房子,當時國家還是分房子的,由於他受過處分,就輪不到;北大要派人出國進修,也輪不到他。有人會對他說:「你看,某某沒被處分,跟你同樣的資歷,都沒出國進修,怎麼能輪到你呢?有時候生活總是這樣愛開玩笑,要知道此時的他已經結婚,房子和穩定的工作是他所需要的。後來他做了這樣一個決定;與其在北大過得不如意,還不如自己主動離開。

後來俞敏洪再談起這段經歷時說:「人挪活,樹挪死。離開北大的時候,我內心還是很悽涼的。但是今天看來,悽涼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雖然我離開了一個讓我感到極其安全的舒適區,走進風雨之中,但就像大家常說的那樣:風雨之後才能見到彩虹。」

三.寶劍鋒從磨礪出,一切的成功都有跡可循。

從北大出來後,他繼續著手創辦自己的培訓班。因為他自己考過託福、GRE的經驗,對於這兩方面比較有經驗,所以就決定從託福和GRE的培訓開始做起。這兩個考試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難的,尤其是GRE。坦率地說,連北大的老師也沒有幾個願意去教GRE的,因為教GRE的基本要求是你的詞彙量得在兩萬左右。後來俞敏洪老師說:「那時,沒有幾個人會吃飽了撐的背兩萬個詞彙在那放著,而我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吃飽了撐的沒有事幹的人。因為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得肺結核在醫院住了一年。那一年,我在醫院沒事幹,就一邊讀書一邊背了很多單詞」。隨著培訓班越辦越大,當靠自己一個人已經滿足不了當時教學的需要,所以不得不考慮去市場上招聘老師。老的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又接憧而至,用市場上已有的老師去講課非常難,因為這些老師都是沒經過培訓的,基本上都是中學或大學的英語老師,他們講課基本上是按照中學或大學的上課節奏。而且他們講的內容和考試內容沒有多少聯繫,所以導致學生「吃不飽」,面對這樣的問題,俞敏洪決定老師需要我親自培養。他要培養每一門課的老師,如果他自己不會教這門課的話,就沒辦法告訴老師這門課大概怎麼教,所以他親自教每一門課,實際上也抱著把老師帶出來的想法,久而久之,他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越來越強。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諸如此類的困難還有好多,在回憶當時創辦培訓班的時候,俞敏洪老師說:「說實話,那個時候辦培訓班全靠自己一個人,大事小事,有點事必躬親的感覺,但是沒辦法。困難最多的時候我也曾走在奔潰邊緣,但我從來沒有放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所以我成功了」。

不要以現在去判斷某個人的未來,除非這個的人的心已經死了,一個心中有夢想的人,只要他的心海還不死,他一定能走出很很長的道路!

成長的路上,困難在所難免。面對生活的顛簸,努力才是人生的態度。強者,困難都成為了墊腳石,而弱者,就成為了絆腳石。而兩者的邊際就是,哪怕走在人生奔潰的邊緣,也不要放棄,因為心若不死,必有陽光!

相關焦點

  • 俞敏洪新書《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發布 暢談青春與奮鬥
    俞敏洪新書《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新書分享會暨「60後PK 80後,夢想照進現實」對談活動於5月22日在北京大學舉辦。備受矚目的新東方創始人、《中國合伙人》主人公原型俞敏洪攜新書《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回到母校,帶來精彩的主題演講。隨後,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副總裁、暢銷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作者劉同上臺與俞敏洪對談,二人分別作為60後與80後的傑出代表,圍繞時代、青春、成長的話題,進行了一番別開生面的交流對話。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為俞敏洪親筆著述的半自傳心靈勵志讀本,於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
    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親述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這本書。 這本書完整、深刻的講述了俞敏洪帶領新東方從0到1,從1到N的過程與思考。讀完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創業、管理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思考。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當我們不斷去剖析別人經歷或者事跡的時候,其實也是對自己最好的指引。
  • 新東方俞敏洪: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全文)
    那些被俞敏洪稱作「新東方精神」的東西卻始終都在。「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俞敏洪曾對著講臺下成千上萬的學子振臂高呼。不知道它的創意是否來自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名句,「我們從絕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塊希望的石頭」。這是新東方口號式的校訓,也是一道「心靈雞湯」。它是徐小平編撰、幾乎每個新東方學員人手一本的《新東方精神》一書的主題。
  • 成年人的奔潰要不要藏起來
    因為奔潰這件事情太不體面了。或許,我們總認為奔潰是小孩不成熟的特權,人長大後這種權利理所當然應該被沒收。   過了三十歲以後,我越來越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能遊刃有餘。但是,每當情緒低落的時候,一些小事竟然會成為壓垮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才發現成年人的奔潰是那麼沒有徵兆,那麼突然。
  • 讀《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有感
    我是很喜歡俞敏洪的,大學時看了他的很多視頻,俞敏洪,馬雲,史玉柱儼然是青年時代的人生導師。俞敏洪的人生像是一個中國夢,我們從中看到了我們自己,從農村出來,也不算聰明,高考三次上了北大,然後創業新東方,有的只有堅持,在同學心目中最沒有出息的人,最後成了屌絲逆襲的典範,成了同學中最成功的人,你我的心中何嘗不懷有這樣的夢想。
  • 俞敏洪的崩潰邊緣
    在他最新出版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親述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一書裡,他卻首次對新東方從 0 到 1、從 1 到 N 的創業歷程做了梳理,並且分享了不少關於業務、管理與競爭的想法與感悟。以這本書為基石,「深響」希望能為您還原新東方的過往,並試圖討論新東方現有的問題,以便與當下的創業者和教育從業者共同交流。
  • 最貴超模吉賽爾·邦辰分享素顏照,談焦慮症,曾因小李子精神奔潰
    巴西超模吉賽爾·邦辰(Gisele Bundchen)被譽為當代最成功的超模,連續多年蟬聯福布斯全球最吸金超模排行榜第一名,被稱為行走的印鈔機,邀請她走一步要45萬美元(約307萬RMB)。吉賽爾曾和美國巨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談過戀愛,被稱為「小李子最火辣前女友」。2016年巴西奧運會開幕式,吉賽爾作為全巴西最著名的成功女性,完成了人生最後一次走秀,臺上的她自信沉著、風華絕代,驚豔了全世界,無疑是全巴西人民的驕傲!
  • 風聲: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都努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在李寧玉、顧小夢、金生火、吳志國這四人中,有一人或多人是「老鬼」,他們被軟禁在裘莊,一個曾被血洗過的莊子,而這所莊子頗有來歷。早前是個裘姓土匪帶著萬貫財產,趁亂下山買地修了這座莊子,後來又藏了無數金銀財寶,據說就藏在某棟樓裡,或者範圍再大點,就在這座院落裡。再後來鬼子霸佔了這裡,汪精衛下面的司令官錢虎翼佔據了這一住所,卻因作惡太多被滅門。
  • 俞敏洪做了一件事 將改變大多數人對教育的認識
    作為教育者,俞敏洪希望中國的孩子,能在讀書中找到未來,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大的世界」。   最近聽聞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以數千萬包下郵輪,帶幾千名教師出海航行。雖然筆者也是俞敏洪的粉絲,但有那麼一刻,心裡還是閃過些許質疑,一向在生活上低調的俞敏洪為什麼要堅持這樣一場航海之旅?
  • solidworks文件未保存奔潰後怎麼找回
  • 高考模範生俞敏洪,才是你我該有的樣子
    01 農民俞敏洪很慘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俞敏洪的前半生,是由「慘」湊起來的。就連他出的前幾部書,書名都是這樣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在他的演講中很多也都是類似的主題;是不是感覺很喪?
  • 俞敏洪和陳向東,從隊友到對峙
    「二號人物」出走上世紀90年代,俞敏洪敏銳地把握住了出國留學的巨大需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廣告語也成為一代大學生的青春記憶。甚至,新東方在美國上市路演的時候,華爾街的中國人大都曾經是新東方的學生。到1999年新東方已經佔據80%的北京出國語言培訓市場。
  • 奔潰!在也受不了這些錯別字了!
    正確的應該是這樣:很理解各位的感受,因為每當看到各種低級錯別字,我就想穿過他們的屏幕,抓起他們的領子,當場給他們上一節語文課!下面來具體說說,錯得特別多的那些字首先當然是這一組所以「奔潰」到底是什麼鬼?我想了半天,大概只能是邊跑邊哭吧!
  • 俞敏洪並沒有歧視女性
    一個月前,俞敏洪站在青島新東方的10周年慶典上,聊金錢觀,用一貫的接地氣的態度,「我吃一碗蘭州拉麵都很開心」。2016年,俞敏洪做了一場10天的直播,除了洗澡睡覺,他讓鏡頭一直對著自己。他閃閃發光的金句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用絕望吸引流量,流量就是變現的希望。絕望和希望中輾轉反側了十幾年,直到佛系的90後長大了。這是一代不用尋找希望的一代人,為啥要尋找希望?我就溫柔地喪。新長成的荷爾蒙不喜歡收聽他的成功學,聽著他的成功學長大的70後與80後,已經沒勁兒尋找希望了。
  • 請讓我先奔潰會,再繼續為母則剛
    這種日夜連軸轉讓我感到腰酸背痛,仿佛變成了灰頭土臉,看不到希望的怨婦。那一刻,我真的想大聲呼喊:請我讓我先奔潰會吧。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開始叛逆,有時候會和我媽反著來。再加上在外地上學、工作,好像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淺。自從自己當媽以後,才真正深切感受到養孩的辛苦不易。還記得自己剖腹產手術之前,我握著爸媽的手說:「爸爸媽媽,我終於知道你們撫養我的艱辛,我愛你們」。那一刻,我們三人淚如泉湧,心與心之間是那麼的貼近融合。我在看護兜兜同時,幾乎每天會給老媽打一個電話。
  • 情侶七夕領證帶錯戶口本 未成年」3個字讓兩人奔潰
    情侶七夕領證帶錯戶口本 未成年」3個字讓兩人奔潰時間:2018-08-18 15:56   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情侶七夕領證帶錯戶口本 未成年3個字讓兩人奔潰 封面新聞訊 未成年怎麼行呢?這個沒辦法領的。
  • 俞敏洪: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擁有四種責任感
    原標題:俞敏洪: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擁有四種責任感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上官雲) 14日上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俞敏洪在北京舉辦講座,回憶自己的求學經歷,並向到場嘉賓贈送近日出版的新作《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分享對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
  • 有時候奔潰只在一瞬間。
    昨天晚上十一點多了,我真的特別困了,給寶寶餵了奶她還是不想睡我就把燈關了,她躺在床上一會爬起來我把她又放床上她又爬起來。還要扶著床頭那裡走。她一直在玩就是不肯睡她腳踩到我的頭髮弄疼我了又用她的頭撞到了我的鼻子。
  • 俞敏洪:人生三境界
    王國維在1908年發表的《人間詞話》中談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個人搬磚頭的時候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包工頭,讓別人搬磚頭,最後他就成了一個包工頭。第三個人搬磚頭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未來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建築師,蓋出自己心裡喜歡的房子來,最後這個人成了很好的建築師。  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我深深相信在所有的生靈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未來。有的時候,我們的心能夠走多遠,我們的腳就能夠走多遠。
  • 乖兒子又罷工了,這一次老母親我居然沒有吼……
    老母親我還能吊一口仙氣撐著,乖兒子則率先奔潰了!是的,面對那張突然出現的卷子,我的情緒開沒來得及轉換,娃先奔潰了。一張餐巾紙又一張餐巾紙,我輕輕遞給他,希望能讓淚水快點帶走他的悲傷。我以一位老母親最慈祥的模樣,靜靜守護這株受傷的小苗。我等啊等,看著時針、分針毫無表情的向前挪動。從滿懷希望,等到到盲目滄桑。什麼都沒有改變。除了老娘的情緒和血壓!我不得不承認,拼定力,我比不過娃。老母親受不了了,老母親要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