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其以新東方為眾多學生們熟知,以其勵志演講為眾多青年熟知;新東方與俞敏洪,兩者已不能分開。
在疫情期間,老俞自1月30日開始寫疫情日記,直至3月24日的最後一篇日記,後改為周記繼續推送自己對疫情的關注及思考。也因此,他的疫情日記被正和島評為抗疫之星☆最具影響專欄--當然,俞敏洪寫作並非為此榮譽,只是做著做著產生了影響,帶來了榮譽。
這位生於1962年現已年近60的「老年人」,心中的模樣卻全是「少年」,是很多人希望活成的模樣,但我們並不知道其背後的付出。
01 農民俞敏洪很慘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俞敏洪的前半生,是由「慘」湊起來的。
高考三次,成績均非常慘澹:
1978年第一次要考師範,外語錄取分數線38分,他考33分,同時其他科也很慘;
1979年第二次還是考師範,總分過線,但外語分數線60分,他考55分(就在這時,他都要認命做農民了);
就在這時他自己要接受現實做農民了,但母親不願意;
1980年第三次要考北大,錄取分數線380分,他考387分,英語95分。
讀北大期間,因普通話不標準、英語口語不流利,不能被同學接受,被同學笑話;
就連自己能遊泳,都被老師笑話「我第一次見狗刨刨得這麼快的人」;
還在讀書期間得了「肺結核」,自己笑話自己得了與林黛玉一樣的病;
大學畢業,留校任教,但因自己在外面代課教英語被北大通報批評,因礙不下面子自己選擇了辭職離開北大;
在創辦新東方後,因為發工資都是拿皮帶裝,居然被匪徒盯上,被匪徒打了足以麻醉大象的麻醉劑;
帶著大家將企業做起來之後,卻被聯名要求其在董事長職位下去;
上市之後也遭到了渾水一輪攻擊!
可真夠慘!
就連他出的前幾部書,書名都是這樣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在他的演講中很多也都是類似的主題;
是不是感覺很喪?
02 化身出國教父
驚豔了所有人
可就是這悽慘的俞敏洪,反彈的結果居然很逆天:
這位人文色彩極重的老闆,是知名的出國教父、上市公司董事長、人大代表,青年導師等等,他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老師。
三次高考後考入的是北大,是全國最高學府;
在校讀書期間,受王強影響熱愛上了讀書,培養了老俞深厚到不像企業家的人文氣息,至今仍保持著快則一天慢則兩三天一本書的習慣;
在校任職期間,在外開培訓班,收入超過當老師的收入;
在北大辭職後,1993年正式成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全國各地開分校;
1995年,徐小平、王強加入;
1998年被悍匪打麻醉藥被搶走200萬後,俞敏洪是被該犯罪團夥搶劫後唯一活下來的人;
2003年,非典導致全額退費,直接負債700萬用來退費;
2006年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
2012年雖遭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做空,但被新東方成功反擊;
2016年收入破百億,成為全國首家收入超百億的教育培訓機構;
2019年,新東方在線在香港上市;
他的同學中,沒人能認為這個自卑懦弱的同學能成就如此事業,驚豔了所有人。
從新東方出走的知名投資人:徐小平、王強、李笑來;
從新東方出走創辦企業的人:羅永浩的一系列企業、陳向東的跟誰學(上市)、沙雲龍的樸新教育(上市)、胡敏的新航道,陳暢的一起科技、、、、還有很多可見下表:
俞敏洪對新東方系們、對離職人員秉持的態度,在一次採訪中有過以下說法:
1)當員工要離開的時候,企業要幫助員工分析他的職業發展和前景(他去競爭對手公司除外);
2)企業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員工設計微淘這原有企業的生態鏈和產業鏈。
對俞敏洪這樣的想法,可能很多人會表示懷疑,但我一點也不懷疑:
因為俞敏洪身上濃厚的色彩是人文色彩,而非商業色彩;
而且,俞敏洪是非常願意幫助青年人的成長的。
所有人都會面臨困境,正是在困境中,才能看出你是猛獸還是病貓,會崛起還是會垮臺。
03進化式人生
是可以複製的
個人能力所帶來的的結果,可以分為天生式和進化式。
俞敏洪的一生,是不斷進化的一生。
俞敏洪並非天生的企業家,當他第二年高考失敗時自己要認了當農民了;
可俞敏洪母親不認,找了市裡的培訓班讓他努力學習,考上北大,成為俞敏洪進化的第一步;
通過不斷的學習,將新東方從家族式經營到引入職業經理人、到股改、再到上市,再到成立洪泰基金;
他的一生,是從農民到企業家逆襲的一生,實現了真正的逆轉,完成了真正的進化;
這都是農民俞敏洪做的,那個進化中的俞敏洪(所以不要小瞧農民啊)。
我們不要想成為俞敏洪,成為自己即可,但要將自己升級到最牛逼的那一級。
我們永遠不要用現在的自己,去定義以後的自己,每人都可以進化,只要心中還有成長的力量。
1)敢於直面真相,起底真相
俞敏洪,如果不從自卑中做出來,是成為不了現在的俞敏洪的。
在大學期間,身邊同學很多高官後代,普通話不標準,英語口語別人聽不懂,農民大學生俞敏洪十分自卑。
俞敏洪接受現實的自己,獨自練習,用農民的樸實去對待同學,創辦新東方缺少人才,同學因為俞敏洪給打了四年水而同意加入;
為了新東方的發展進行股改,俞敏洪的同學們要求俞敏洪將自己家族人員清除出去,俞敏洪這邊面對同學,回家面對母親、親戚們,最終在學校給母親下跪,推動完成股改,實現了從家族式合夥走向了現代化合夥;
面對爆火全網的「放飛自我」年會節目,老俞接受並且採取措施進行相應改革;
俞敏洪是老師出身,管理企業哪裡管得了?於是自己學習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上市公司操作等,成為了能管理企業的老師,能上課的企業家。
接受,是所有改變的第一步,拒絕現實而不接受,將會使自己固化甚至退化,更不要去談進化了。
現在,面對過去被同學瞧不起、被老師笑話狗刨,現在說出來都是段子,敢於調侃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2)讀書,一定要多讀書
俞敏洪在演講中、書中多次提到,書籍對他的影響。
我也斷言,大學生活是俞敏洪進化最成功的一步,是將改掉農民氣息的第一步;而這幾年中,對俞敏洪進化最關鍵的事情,就是讀書:
「什麼書都拿來讀,這樣多種思想衝擊碰撞以後,你才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他也曾提到,在北大時曾一年讀200本書。
當時被診斷為肺結核後,住院期間就靠讀書度日;
直到現在,依舊保持著讀書的習慣,所有的書都看;
沒有一次演講中不提到讀書,沒有一本書中不提到讀書。可見,讀書對俞敏洪來說的重要程度。
我現在對書籍的熱愛,也是來源於老俞的影響,讀書不要擔心忘記--俞敏洪說了:讀書,最終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3)強大,源於內心的堅韌
如果高考可以篩掉人,那麼俞敏洪被篩掉了兩次;
如果遇到悍匪能幹死人,那麼俞敏洪被乾死了一次;
如果企業內部矛盾能搞垮企業,那麼新東方早就應該垮了;
如果想做空誰就做空誰,那麼新東方應該是停牌、退市的一個;
如果一個個員工出走自立門戶會影響到老東家發展,那麼新東方應該遍體鱗傷了;
總之,俞敏洪與新東方遇到的磨難,夠他們死幾個來回的。
但他們沒有死,還在去年又將新東方在線在港交所上市。
俞敏洪帶著高管們,將新東方做大做強,取決於俞敏洪那頗具人文色彩的強大內心,上面的任何一件事情,就可以讓一個人從雲端墜落地面,可俞敏洪與新東方遇上了這麼多卻還在上升,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不足以承受的;
當然會有脆弱的時候,但不會被擊潰,會在稍微脆弱一下之後選擇堅強,揚帆衝浪。
4)進化,是一生的持久戰
「同學們我追趕了你們五年,加上生病一年,一直沒有趕上大家,但請同學們不要放棄我;你們五年做到的事情,我做10年,你們10年做到的事情,我做20年,你們20年做到的事情我做40年。如果這輩子實在趕不上大家,我會保證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到了80歲以後,把你們一個個都送走了,我再走。」
---這是俞敏洪的話。
俞敏洪,一直承認自己很笨,擔心自己會比很多人差太多,一直在不停的追趕,就在這樣的追趕中,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個體的成長,隱藏於每天的積累當中,成長是一生的話題,不應被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給打碎。
正如著名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墓志銘:他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成長。
5)不斷突破邊界
俞敏洪在做完新東方後,一直在尋求不同的突破,在工作中、生活中:
他以前自卑不敢當眾講話,但現在卻是演講超多的青年勵志導師;
他不斷地拓展的自己的邊界,從老師成長為企業家,出書、騎馬、滑雪、滑翔、、、、、、
我們總有邊界,即便在不停地成長,只是我們邊界在擴大而已;
不固守在自己現在的思維當中,不斷地尋求突破、進化,讓自己不斷的挑戰、成長,才能成己之久遠。
「生命是一種勇氣和姿態,我們必須突破自卑的殼、自輕的賤、膽怯的虛、失敗的懼」,擋在自己前進路上的,恰恰是不願邁出第一步的自己;
即便在突破中失敗了,也依舊能積累到失敗的經驗,奠定住成功的基礎,自由、豪放的追逐突破的自己,讓自己盛開。
天生的領袖極少,天生就擁有財富的也極少,通過奮鬥的雙手,不斷地進化,朝著理想中的自己去進化,才是最可靠的途徑。
最後,以俞敏洪《小草與大樹》視頻演講語錄結束: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
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
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陽光,
但是長不大。
人們可以踩過你,
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
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
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
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長起來。
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
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活著是美麗的風景,
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
活著死了都有用。
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