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範生俞敏洪,才是你我該有的樣子

2020-12-17 藍鳶思考

俞敏洪,其以新東方為眾多學生們熟知,以其勵志演講為眾多青年熟知;新東方與俞敏洪,兩者已不能分開。

在疫情期間,老俞自1月30日開始寫疫情日記,直至3月24日的最後一篇日記,後改為周記繼續推送自己對疫情的關注及思考。也因此,他的疫情日記被正和島評為抗疫之星☆最具影響專欄--當然,俞敏洪寫作並非為此榮譽,只是做著做著產生了影響,帶來了榮譽。

來源於正和島

這位生於1962年現已年近60的「老年人」,心中的模樣卻全是「少年」,是很多人希望活成的模樣,但我們並不知道其背後的付出。

01 農民俞敏洪很慘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俞敏洪的前半生,是由「慘」湊起來的。

高考三次,成績均非常慘澹:

1978年第一次要考師範,外語錄取分數線38分,他考33分,同時其他科也很慘;

1979年第二次還是考師範,總分過線,但外語分數線60分,他考55分(就在這時,他都要認命做農民了);

就在這時他自己要接受現實做農民了,但母親不願意;

1980年第三次要考北大,錄取分數線380分,他考387分,英語95分。

讀北大期間,因普通話不標準、英語口語不流利,不能被同學接受,被同學笑話;

就連自己能遊泳,都被老師笑話「我第一次見狗刨刨得這麼快的人」;

還在讀書期間得了「肺結核」,自己笑話自己得了與林黛玉一樣的病;

大學畢業,留校任教,但因自己在外面代課教英語被北大通報批評,因礙不下面子自己選擇了辭職離開北大;

在創辦新東方後,因為發工資都是拿皮帶裝,居然被匪徒盯上,被匪徒打了足以麻醉大象的麻醉劑;

帶著大家將企業做起來之後,卻被聯名要求其在董事長職位下去;

上市之後也遭到了渾水一輪攻擊!

可真夠慘!

就連他出的前幾部書,書名都是這樣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在他的演講中很多也都是類似的主題;

是不是感覺很喪?

02 化身出國教父

驚豔了所有人

可就是這悽慘的俞敏洪,反彈的結果居然很逆天:

這位人文色彩極重的老闆,是知名的出國教父、上市公司董事長、人大代表,青年導師等等,他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老師。

三次高考後考入的是北大,是全國最高學府;

在校讀書期間,受王強影響熱愛上了讀書,培養了老俞深厚到不像企業家的人文氣息,至今仍保持著快則一天慢則兩三天一本書的習慣;

在校任職期間,在外開培訓班,收入超過當老師的收入;

在北大辭職後,1993年正式成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全國各地開分校;

1995年,徐小平、王強加入;

新東方三駕馬車

1998年被悍匪打麻醉藥被搶走200萬後,俞敏洪是被該犯罪團夥搶劫後唯一活下來的人;

2003年,非典導致全額退費,直接負債700萬用來退費;

2006年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

2012年雖遭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做空,但被新東方成功反擊;

2016年收入破百億,成為全國首家收入超百億的教育培訓機構;

2019年,新東方在線在香港上市;

他的同學中,沒人能認為這個自卑懦弱的同學能成就如此事業,驚豔了所有人。

從新東方出走的知名投資人:徐小平、王強、李笑來;

從新東方出走創辦企業的人:羅永浩的一系列企業、陳向東的跟誰學(上市)、沙雲龍的樸新教育(上市)、胡敏的新航道,陳暢的一起科技、、、、還有很多可見下表:

俞敏洪對新東方系們、對離職人員秉持的態度,在一次採訪中有過以下說法:

1)當員工要離開的時候,企業要幫助員工分析他的職業發展和前景(他去競爭對手公司除外);

2)企業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員工設計微淘這原有企業的生態鏈和產業鏈

對俞敏洪這樣的想法,可能很多人會表示懷疑,但我一點也不懷疑:

因為俞敏洪身上濃厚的色彩是人文色彩,而非商業色彩;

而且,俞敏洪是非常願意幫助青年人的成長的。

所有人都會面臨困境,正是在困境中,才能看出你是猛獸還是病貓,會崛起還是會垮臺。

03進化式人生

是可以複製的

個人能力所帶來的的結果,可以分為天生式和進化式

俞敏洪的一生,是不斷進化的一生。

俞敏洪並非天生的企業家,當他第二年高考失敗時自己要認了當農民了;

可俞敏洪母親不認,找了市裡的培訓班讓他努力學習,考上北大,成為俞敏洪進化的第一步;

通過不斷的學習,將新東方從家族式經營到引入職業經理人、到股改、再到上市,再到成立洪泰基金;

他的一生,是從農民到企業家逆襲的一生,實現了真正的逆轉,完成了真正的進化;

這都是農民俞敏洪做的,那個進化中的俞敏洪(所以不要小瞧農民啊)。

我們不要想成為俞敏洪,成為自己即可,但要將自己升級到最牛逼的那一級。

我們永遠不要用現在的自己,去定義以後的自己,每人都可以進化,只要心中還有成長的力量。

1)敢於直面真相,起底真相

俞敏洪,如果不從自卑中做出來,是成為不了現在的俞敏洪的。

在大學期間,身邊同學很多高官後代,普通話不標準,英語口語別人聽不懂,農民大學生俞敏洪十分自卑。

俞敏洪接受現實的自己,獨自練習,用農民的樸實去對待同學,創辦新東方缺少人才,同學因為俞敏洪給打了四年水而同意加入;

為了新東方的發展進行股改,俞敏洪的同學們要求俞敏洪將自己家族人員清除出去,俞敏洪這邊面對同學,回家面對母親、親戚們,最終在學校給母親下跪,推動完成股改,實現了從家族式合夥走向了現代化合夥;

面對爆火全網的「放飛自我」年會節目,老俞接受並且採取措施進行相應改革;

俞敏洪是老師出身,管理企業哪裡管得了?於是自己學習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上市公司操作等,成為了能管理企業的老師,能上課的企業家。

接受,是所有改變的第一步,拒絕現實而不接受,將會使自己固化甚至退化,更不要去談進化了。

現在,面對過去被同學瞧不起、被老師笑話狗刨,現在說出來都是段子,敢於調侃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2)讀書,一定要多讀書

俞敏洪在演講中、書中多次提到,書籍對他的影響。

我也斷言,大學生活是俞敏洪進化最成功的一步,是將改掉農民氣息的第一步;而這幾年中,對俞敏洪進化最關鍵的事情,就是讀書:

「什麼書都拿來讀,這樣多種思想衝擊碰撞以後,你才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他也曾提到,在北大時曾一年讀200本書。

當時被診斷為肺結核後,住院期間就靠讀書度日;

直到現在,依舊保持著讀書的習慣,所有的書都看;

沒有一次演講中不提到讀書,沒有一本書中不提到讀書。可見,讀書對俞敏洪來說的重要程度。

我現在對書籍的熱愛,也是來源於老俞的影響,讀書不要擔心忘記--俞敏洪說了:讀書,最終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3)強大,源於內心的堅韌

如果高考可以篩掉人,那麼俞敏洪被篩掉了兩次;

如果遇到悍匪能幹死人,那麼俞敏洪被乾死了一次;

如果企業內部矛盾能搞垮企業,那麼新東方早就應該垮了;

如果想做空誰就做空誰,那麼新東方應該是停牌、退市的一個;

如果一個個員工出走自立門戶會影響到老東家發展,那麼新東方應該遍體鱗傷了;

總之,俞敏洪與新東方遇到的磨難,夠他們死幾個來回的。

但他們沒有死,還在去年又將新東方在線在港交所上市。

俞敏洪帶著高管們,將新東方做大做強,取決於俞敏洪那頗具人文色彩的強大內心,上面的任何一件事情,就可以讓一個人從雲端墜落地面,可俞敏洪與新東方遇上了這麼多卻還在上升,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不足以承受的;

當然會有脆弱的時候,但不會被擊潰,會在稍微脆弱一下之後選擇堅強,揚帆衝浪。

4)進化,是一生的持久戰

同學們我追趕了你們五年,加上生病一年,一直沒有趕上大家,但請同學們不要放棄我;你們五年做到的事情,我做10年,你們10年做到的事情,我做20年,你們20年做到的事情我做40年。如果這輩子實在趕不上大家,我會保證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到了80歲以後,把你們一個個都送走了,我再走。」

---這是俞敏洪的話。

俞敏洪,一直承認自己很笨,擔心自己會比很多人差太多,一直在不停的追趕,就在這樣的追趕中,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個體的成長,隱藏於每天的積累當中,成長是一生的話題,不應被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給打碎。

正如著名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墓志銘:他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成長。

5)不斷突破邊界

俞敏洪在做完新東方後,一直在尋求不同的突破,在工作中、生活中:

他以前自卑不敢當眾講話,但現在卻是演講超多的青年勵志導師;

他不斷地拓展的自己的邊界,從老師成長為企業家,出書、騎馬、滑雪、滑翔、、、、、、

我們總有邊界,即便在不停地成長,只是我們邊界在擴大而已;

不固守在自己現在的思維當中,不斷地尋求突破、進化,讓自己不斷的挑戰、成長,才能成己之久遠。

「生命是一種勇氣和姿態,我們必須突破自卑的殼、自輕的賤、膽怯的虛、失敗的懼」,擋在自己前進路上的,恰恰是不願邁出第一步的自己;

即便在突破中失敗了,也依舊能積累到失敗的經驗,奠定住成功的基礎,自由、豪放的追逐突破的自己,讓自己盛開。

天生的領袖極少,天生就擁有財富的也極少,通過奮鬥的雙手,不斷地進化,朝著理想中的自己去進化,才是最可靠的途徑。

最後,以俞敏洪《小草與大樹》視頻演講語錄結束: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

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

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陽光,

但是長不大。

人們可以踩過你,

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

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

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

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長起來。

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

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活著是美麗的風景,

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

活著死了都有用。

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相關焦點

  • 這個學校的模範生有毒哈哈
    相比大家在上學時期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每次班級模擬考試以後,老師都會把這次考試中排名前幾的同學叫起來表揚一番,甚至於有的學校為了激勵學生,還會在各個班級裡面找一些優秀學生評為模範生,每個人拍張照片就貼在學校的布告欄裡面,供大家參觀激勵,而且基本上每一位模範生照片下面都會有一句他們自己的口頭名言,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家學校的模範生,絕對是有毒
  • 《我的團長我的團》龍團座,什麼才是事情該有的樣子?
    就連最後的攻打南天門一戰,也只是幾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在沙盤上的「口水戰」而已。所以,這次我們不講戰爭,我們講一講「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團長》劇照事情該有的樣子。只有肉身、沒有靈魂的炮灰,不是同袍們該有的樣子。
  • 高考取消英語考試?俞敏洪觀點一針見血,這次我站俞敏洪
    文:星主來源:星主歐內醬(ID:woshixingzhu)近日,某問答平臺邀請我回答一個問題:「對於高考建議取消英語考試,改為選修,你怎麼看?」為了了解前因後果,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個話題並不是近期才火熱,而是兩年前就曾討論過一次。而提出「高考取消英語考試」的人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先生。
  • 俞敏洪寫給40年的一封信:感激父母把我生在這個時代
    但是我首先想說的不是感恩,我們獲得的一切是我們本來應該的正常的生活和發展狀態,一個社會本來應該開放才是正確的,本來應該寬容才是明智的,本來應該讓人民自由自在發展和成長才是合理的。  因此,實際上我們不需要感恩,因為人的生命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在明媚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和發展。在對所有人都公平公正的法律約束下,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獲得更好的前程。
  • 小貝和貝嫂甜蜜慶祝結婚21周年紀念日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貝嫂在社交媒體上寫道:「自從我說『我願意』以來,很難相信已經過去了21年。四個孩子,四條狗,那麼多的笑聲,以及我每一天都更加愛你。」 「大約23年前,我跟加裡·內維爾坐在一個屋子裡,電視上播放著辣妹組合的歌,我轉向他說:『我喜歡穿著黑色緊身褲的這個。』這就是多年後一起跟我慶祝結婚21周年紀念的這個人,我們一起生了四個最美麗和完美的孩子。謝謝你,結婚周年快樂,我愛你!」
  • 新東方俞敏洪的母親情結:被媽媽逼著三戰高考,終於走進北大
    俞敏洪的母親生了三個孩子,俞敏洪在裡面排老三,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哥哥在4歲時就患肺炎離開了人世。後來為了了彌補對哥哥的愛,母親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俞敏洪身上。俞敏洪的姐姐比他大五歲,因為俞敏洪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需要打針,姐姐長大後,母親就讓去學醫,這樣就方便給俞敏洪打針了。
  • 《三十而已》:顧佳,謝謝你讓我看到了好媽媽該有的樣子!
    「我還是最喜歡媽媽,因為你經常陪著我呀!」——許子言01小小少年,生的可愛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被這個軟萌的小男孩所打動了。在劇中,顧佳淋漓盡致地向我們詮釋了一個母親該有的樣子。比如為了不缺席孩子的成長,甘願放棄工作,回歸家庭;為了孩子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竭盡全能,買下學區房;為了孩子可以獲得入園名額,甘心放下身段,為能幫子言說上話的王太太提鞋……」藝術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生活中的煩惱遠不止這些。
  • 俞敏洪談高考英語改革:是一種福音 對改革有信心
    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對俞敏洪進行了專訪。  從「學渣」到北大生  最大的收穫在於信心  「我22歲才上大學,不是因為我弱智,是因為文化大革命。」講座現場,早已離開新東方的徐小平仍然按照新東方的慣例,開始「調戲」起了俞敏洪,「27歲我到了北大,和俞老師一聊,知道他21歲才上大學,我一聽特別高興,因為俞老師21歲才上大學,絕不是因為文化大革命。」  通過電影《中國合伙人》,大家都知道了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俞敏洪經歷過三次高考,從考試不及格的「學渣」到北大學生,俞敏洪最大的變化在於信心。  「我經歷過三次高考。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
    一般是四種樣子。第一種:告狀風。被網民們評價為「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這個家長群為什麼上熱搜呢?——Rosina有一次取錢交學費,後面排著一農民工,我取完就走了,忘了拔卡。回家翻錢包時才發現。我趕緊打車回去,那個農民工居然還拿著卡在原地等我。覺得特別特別暖心。——漏人六七歲的時候,媽媽給我錢,讓我下樓去買豆腐花。
  • 俞敏洪papi醬一句話道出真相:這才是父母最該成為的樣子
    那麼這種規劃本質上又是什麼呢,俞敏洪的一句話道出了真相:「中國家長對孩子所謂的規劃不是一種規劃,是一種強制,就像把人塞到大罐子裡,你給造出這個罐子的形狀。很多中國家長其實是非常殘忍把孩子塞到了一個罐子裡面,按照家長的要求來成長。」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媽媽太偉大了
    看過很多學校家長群會因為一件小事而鬧得人人皆知,細節見人品,能以德服人的才是真君子。在某實驗學校的一年級一班的家長群中,出現了以下畫面:一個母親在孩子班群裡發布了一則消息說:這幾天開學你們的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班有個小朋友少了一隻手
  • 幼兒園保育該有的樣子
    這絕不是幼兒園保育該有的樣子,更不是保育呵護下的孩子該有的發展結果。那麼,保育工作該是什麼樣子?保育呵護下的孩子又該有怎樣的發展?保育的樣子,是孩子的生活技能在不斷精進。缺少細節的生活是粗糙的,缺少精確的保育是粗放的。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生活能力的微弱,除去不可跨越的生理節奏之外,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所掌握的各項生活技能的不細緻和不精確。比如洗手,因為沒有挽好袖子,洗完手袖子弄溼了。
  • 俞敏洪:2020高考該如何報考?建議遠離家鄉、到大城市發展
    關於高考,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每年的高考也會引起很多經歷過的人的回憶、反思。這不,7月3號,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也給予了高考考生們一些建議。俞敏洪當年為了改變自己出身的命運,三次參加高考,誰知最後一舉考上了北大。而當年跟他一起參加高考沒有考上的人,現在還在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②儘量去大城市或經濟發達的地區。不一定是北上廣深這些發展成熟的城市,也可以是武漢、西安、鄭州這一些新一線的大城市。
  • 俞敏洪:以前考英語專業數學不算分,我才考上了北大
    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鎮江演講時稱,自己當年高考數學只考了四分,和馬雲一樣都是個位數,不過當時考的英語專業,數學不算分才考上的北京大學。俞敏洪稱,自己的數學腦子是豬腦子,當年高考只考了四分。
  • 俞敏洪哽咽表示:「最後我能考上北大,緣起就是那個晚上。」
    從那之後,俞敏洪知道,自己沒有別的選擇了。他說:「最後我能考上北大,緣起就是那個晚上。」經過一年刻苦拼命的學習,他終於考上了北京大學,開啟了人生新的階段。 可以說,沒有母親無條件的支持,就沒有俞敏洪的今天。
  • 高考分數不理想,是復讀,還是認命?俞敏洪的答案你是否認同?
    高考前,長達數月的網課,加大了高三學子彼此之間的差距。高考成績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是該接受現實,選擇符合條件的學校,還是準備高考復讀,重新來過?這是許多高考沒有發揮好的考生和家長正在糾結的問題。復讀是一種執著俞敏洪一共參加過三次高考。1978年,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英語考了33分,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常熟師專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英語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
  • 和男人交往,什麼才是高層次女人該有的樣子?
    和男人交往,什麼才是高層次女人該有的樣子?兩個人談戀愛,總有一段曖昧時期,如果說用不對方法,那麼相信再薄的紗你也不會捅得透。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女孩兒,即使是對一個男孩兒有好感,但是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心意。
  • 張子楓大早上看書,跟上學沒關係,看清書名,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張子楓大早上看書,跟上學沒關係,看清書名,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眼下張子楓已經十八歲了,也終於到了要驗收成果的時候,因為疫情高考時間推遲了,不然可能這個時候,妹妹都已經高考完了,但是她在節目中的時候,還會抽空學習,大家都知道她選的理科,其實是蠻難的
  • 遇事淡定從容,不慌不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
    遇事淡定從容,不慌不忙,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但,你不知道,這中間得經歷多少的曲折離奇。2019年年底因為職場潛規則,被迫離職之後,到今天2020年9月23日,我已經失業大半年了。說是失業,其實也算是間接地成為了自由職業。
  • 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我的孩子沒有手」,這樣的回答很暖心
    前幾天在微博熱搜上看到一個話題#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是什麼樣的家長群呢?小編抱著這樣的疑問,點了進去,結果有被溫暖到!是殘疾人也是正常人世界上有很多的殘疾人,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的得到了尊重,有的卻受到了歧視。小編有一個朋友,因為一次車禍失去了一條腿,她花了兩年的時間,做好了心理建設,穿上了假肢,終於可以慢慢地走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