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教育部召開2020年秋季第一場發布會。會上,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國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
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要全面跟蹤和指導各地秋季學期開學的情況,要不斷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
線上教育在疫情期間有效地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要總結經驗,把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作為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戰略工程來看待,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也就是以教育信息化來引領、帶動教育現代化。
目前線上教育普遍採用播放課程視頻或實時展示PPT+講解的方式進行,互動性較弱,無法確保學生全程參與,也較難追蹤教學效果。
線上教育課程有機結合3D展廳進行互動教學,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如在語文課堂上,過去傳統課堂只是簡單介紹詩詞和解析,讓學生背誦內容。如今結合3D展廳,可在主動探索中全面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時代及創作背景,配合圖片、視頻、語音等多媒體內容,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同時可根據展廳後臺數據評估學生參與度和評估教學效果。
在歷史課堂上,使用沉浸式的3D博物館展廳作為輔助,可更直觀地展示歷史文物和場景。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洛陽建立。配合洛陽博物館的3D實景展廳講解,學生們可以仿如身臨其境般自由參觀,任意放大旋轉近距離觀看從史前時期到夏商周時期的文物,在有趣的互動中加深對歷史的理解與中華文化的共鳴。
教育部將啟動中小學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豐富多彩的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課程教學資源,並於9月1日上線新學期課程;確定了90個「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應用的新型的教與學模式」試驗區,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教學路徑和方法,大力推進線上教育教學改革,在創新升級上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
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則表示,教育部在高校在線教學方面主要推進工作為:完善政策,推動在線教學走向「新常態」;強化保障,優化在線教學服務「新平臺」;提升質量,打造教育教學改革「新精品」等。
在當前網際網路+的時代,重視教育特別是互動性線上教育尤為重要。積木易搭作為行業領先的3D服務供應商,產品和服務覆蓋三維掃描儀、3D建模服務、3D雲設計工具、基於全息/AR/VR/虛擬互動展示等技術的3D場景定製服務等,通過3D技術,助力線上教育教學創新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