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陰肝經——不生氣

2021-02-22 半日閒書社

冬日的雨浸潤著寒冷及潮溼,卻擋不住同學們上按導課的火熱的心,同學們依舊早早來到了教室。

今天是黃帝內經十二經絡按導課程的最後一節課,今天講最後一條經絡—足厥陰肝經,副標題是「不生氣」。按照觀臨老師的理念,按通之前先想通,所以觀臨老師一上課就問:「這周有生氣的同學請舉手」。全班不舉手的同學寥寥無幾,生氣就像吃飯穿衣一樣在生活中和人們如影隨形,喜歡生氣的人說的也頭頭是道:」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可是一到生氣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地要生氣。

生氣傷肝,長期生氣會導致肝經瘀堵,另一方面因為肝經瘀堵又導致容易生氣,鬱悶,原來生氣是把雙刃劍,不但傷害別人最傷的還是自己。不生氣的狀態人人嚮往,那怎麼樣才能做到不生氣呢?觀臨老師娓娓道來:「首先要認識到生氣能不能解決問題;其次自己擁有的一切就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習慣於看事物的表象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所有的事物都隨著因緣變化而在不斷變化,我們總是用一些固有的觀念來看變化的事物,所以煩惱自然時常來敲門。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先要學會向內求尋找自己的原因,還要有智慧的方法來辨別煩惱的假象,認清煩惱的真實面目,讓負面情緒和觀念得到合理的疏通和宣洩,讓正氣存內,自然就邪不可幹」。

接著開始今天的主題: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五行屬木,東方,青色,肝藏血,開竅於目,肝藏魂,肝主怒,五常為義,五毒為嗔。這段話把肝臟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總的來說,這條經絡的主要作用有以下:第一,疏通宣洩情志;第二,貯藏收攝血液;第三,肝主宗經,與生殖系統密切相關。肝經的經脈循行如下: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靈樞.經脈》

這條經脈的主治病候有: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幹,面塵脫色,胸滿,嘔逆,飧洩,狐疝,遺溺,閉癃。眩暈,月經不調,多夢,睡眠不好,生殖系統的問題,情志抑鬱或易怒。本條經絡左右各十四個穴位,這節課老師主要給我們介紹了太衝穴,蠡溝穴,曲泉穴,章門穴,期門穴這五個穴位。

今天所有的同學們聽課都特別認真,因為講完這一節課就意味著離別在即,同學們都特別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今天同學們內心都有很多話想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A同學:這麼快學完了感覺很不捨得,在這裡學到了好多東西。最近調理三陰交已經兩個星期了,但按起來依然很痛,在按導的過程中自己身體很多的隱患顯現出來了,特別感恩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B同學:來到這裡學習後,自己的心理,身體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睡眠得到了改善。對於「火燒功德林」這句話感受特別深,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知道生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生氣之後後患無窮,還是要有智慧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C同學:學了肝經這條經絡,知道情志與經絡是相輔相成的,前幾天受涼以後頭痛,有了按導技能,心就不再慌亂和胡思亂想,通過按穴位身體的不適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D同學:每年靠膏方調理身體,有了按導的技能後,覺得不需要依賴膏方也沒有問題,心通了,一切都通。

E同學:很喜歡這裡的學習氛圍,這裡的能量場特別正向,以前出差是帶各種藥物,現在帶本按導書就解決問題,還經常把按導分享給身邊的人,特別感恩老師,同學們。

F同學:三個多月過得好快,以前學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次是為了喜歡而學習。學習不要帶功利性,情志打開更重要。

G同學:喜歡這裡的氛圍,」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由嗔轉化為怒,把之前所有的功勞都毀了,情志是一輩子都需要永遠修煉的。

H同學:來這裡學習不僅有調整心態的收穫,還知道了怎麼通過按導疏洩不良情緒,希望能夠繼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I同學:這次學習最認真,做一件事從頭堅持下來也是修煉自己,很多人沒有經歷過身體的不舒適,對健康的重要沒有什麼感覺,其實很多問題都是自己的心想出來的,調整好心很重要。

J同學:今天我明白了生病時應該先把內心的負面情緒清除。不良的習慣很難改,每次老師講課前都會花很長時間來講情志,其實不管是正常人還是病人,都需要情志的疏導,感恩半日閒讀書會給我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感恩所有的講師和義工老師們。

今天同學們想分享的話很多,感受到了同學們這段時間學習帶來的身心收益,也感受到了分別在即強烈的不舍和惆悵,每個周四同學們來學習按導,已經把課堂當成了加油站,給自己的內心注入滿滿的正能量,再去面對生活和工作,就好像多了一份強有力的依靠。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只要有緣相聚時都能夠好好珍惜,也就不留遺憾了。祝願所有的同學都能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感恩讀書會提供的學習平臺,感恩所有的講師,義工和同學們的陪伴!

相關焦點

  •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養肝養心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能養肝養心。肝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工廠,對它的養護,素有「養肝就是養命」的說法。所以,如何養護好肝,對身體的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我們常接觸到的很多養肝方法,「吃」被作為最常用的手段。
  • 陽明與厥陰
    分者是一種生長分化的現象,自然現象中,如一顆種子,沒發芽前,我們看到的是圓形的完整,外皮包裹,關於裡面是什麼形狀,沒有打開包裹是不知道的。當這顆種子發芽後,看到的是一分為二的兩個芽,兩個芽的中心是根幹,也就是幹是中心,以幹為中心分出兩個芽,這就是一分為三。故老子《道德經》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養肝的看過來,肝經上的「金穴」,經常按一按,好處太多了!
    ☞ 關注後輸入對應的數字,獲取免費課程☞ 輸入「400」,獲取400個穴位視頻☞ 輸入「33」,獲取人體反射區使用指南課程☞ 輸入「22」,獲取面診指南課程☞ 輸入對應穴位名稱,或者對應病症,獲取解決方案中封是足厥陰肝經五輸穴的經穴
  • 心煩氣躁,口乾口苦……肝經堵塞這麼多症狀,快對照自己有沒有?
    鄧阿姨的女兒看情況不對,趕緊把母親帶到醫院就診,一位老中醫進行望聞問切後,認為這是肝鬱和肝經堵塞,但鄧阿姨不願意吃中藥,老中醫便建議鄧阿姨在每天睡覺之前,拍打大腿內側的肝經進行調理。半個月後,鄧阿姨發現自己的症狀得到了很大好轉,睡眠變好了,也不容易上火了,大小便恢復了正常,也不見半夜腿抽筋了。
  • 總是生氣是肝火太旺,這樣調肝養肝,可活血行氣、疏肝解鬱
    我們可以不生氣嗎?很難。因為壓抑或偽裝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生氣時調理經絡,可以這樣做中醫認為生氣、發火都是跟肝經有關,那麼我們在尋找穴位的時候,主要是從2條經絡入手,一條是足少陽膽經,另外一條是足厥陰肝經。先說一下為什麼要選足少陽膽經?因為肝和膽相表裡,就是說肝和膽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 疏通肝經最簡單的方法 肝經不通的危害
    說起肝經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肝經是什麼,乾淨是我們身體的一個穴位。肝經不通的症狀就有很多,常見的症狀就是頭痛口乾。那麼長按肝經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疏通肝經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疏通肝經最簡單的方法一、「橫位拉筋」「橫位拉筋」有兩種姿式:①將身體平躺在地上。
  • 1組疏通肝經的陰瑜伽,想皮膚好頭髮亮,眼睛黑,補氣血就多練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種疏通肝經的陰瑜伽序列。首先我們來看看肝經的路線。足厥陰肝經:大腳趾向上,經過內踝繞到腿內側,貫穿整個腿內側,在恥骨聯合附近繞一圈,進入小腹,繼續向上在胸部與肝膽相連接,再向上沿著喉嚨至眼晴到額頭再向上一直到頭頂。這是肝經的主要路線。
  • 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
    肝經循行部位脹悶疼痛等。肝經循行經過小腹、胸脅、喉咽、頭頂等部位,肝氣鬱結會有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脅肋疼痛、頭痛等表現。3.頸部、咽喉部的病變。肝經循行經過咽喉,肝氣鬱結於此,人就會出現咽喉部有異物感,吞不下、咳不出,中醫稱之為「梅核氣」。如果氣機鬱結日久,會進一步影響血和津液的正常運行,導致痰瘀留滯於頸部,出現頸部腫塊等。4. 女性乳房及月經病變。
  • 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肝經一通,結節自己消失
    1、【肝氣鬱結,致脾血兩虛】 女性在長期抑鬱,委屈,憋屈,壓抑,生氣的時候。氣都堵在身體出不去,出現身體氣機不暢,並鬱結,慢慢就會出現胸肋骨裡面有脹疼,兩乳脹痛或刺痛。同時,口乾口苦,咽喉幹,胸悶,心悸,心跳失常、失眠多夢。 而這種氣機不暢,肝氣鬱結會導致: 一、血行障礙。會慢慢形成血瘀,腫塊,就會造成月經不調,痛經等等 二、脾胃虛。脾虛則生痰溼。
  • 子宮肌瘤、甲狀腺瘤、乳腺結節,一條藤結出的歪瓜,肝經一通全通
    甲狀腺瘤 、 乳腺增生 、 子宮肌瘤這三個病的病位都在肝經循行之處……肝經起於足大拇指,從下往上繞陰部再到小腹(子宮),再經過胸部乳房,再到脖子甲狀腺。甲狀腺瘤 、 乳腺結節、子宮肌瘤相當於肝經結出的歪瓜(瘤子) 當它結於在喉結時,就是甲狀腺結節; 結在乳腺時,就是乳腺結節; 結在子宮時,就是子宮肌瘤 好好對待肝,它真的不容易 平時儘量避免
  • 血管硬化,敲敲肝經輕鬆防!
    並不是因為醋可以直接作用於血管,而是醋為酸味,五行屬木,而肝也是五行之木,酸味可以滋養肝經,肝經通暢,氣血充足,那血管自然也就不會沉澱與堵塞了。所以說,肝經好不好,與血管健康不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那麼敲肝經又該怎麼操作呢?首先要找到肝經的循行路線:肝經主要位於下半身,即從大腳趾沿著小腿內側一直上升到大腿,然後入腹部。
  • 【每日一穴】足五裡穴:舒理肝經之氣,清利下焦溼熱
    足五裡為經穴名(zúwǔlǐ)。首見《針灸甲乙經》,原名五裡。《聖濟總錄》始名足五裡。足即下肢,裡,居也,此穴居下肢,為足厥陰肝經倒數第五穴,因名足五裡。【腧穴釋義】足,指穴在足部。五裡,指本穴氣血的作用範圍如五裡之廣。本穴物質為陰廉穴傳來的冷降水溼及水溼風氣中的脾土塵埃,至本穴後由天部歸降地部,覆蓋的範圍如五裡之廣,故名。五裡名意與足五裡同。
  • 沒想到乳腺癌是被氣出來的 你還敢生氣嗎 牢記這幾點,遠離乳腺癌
    五行養生指出,怒傷肝,憤怒使人肝氣不舒、胸悶、胸肋脹痛。這種氣如果不加控制,危害最大。怒傷肝,憤怒使人肝氣不舒、胸悶、胸肋脹痛。這種氣如果不加控制,危害最大。人之所以會生病,最原始的一種根源就是生氣,這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說明。賭氣人們經常由於不滿意或受指責而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