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是「肝氣鬱結」的俗稱,常常由於情志抑鬱或突遭精神刺激,或由B肝病毒侵犯肝臟,肝經經氣阻滯所致。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出現肝氣鬱結的表現。
肝氣鬱結的五大表現
1.心情抑鬱或煩躁易怒。該症狀是最常見的,表現為情緒低落,總是唉聲嘆氣,或者煩躁易怒,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2. 肝經循行部位脹悶疼痛等。肝經循行經過小腹、胸脅、喉咽、頭頂等部位,肝氣鬱結會有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脅肋疼痛、頭痛等表現。
3.頸部、咽喉部的病變。肝經循行經過咽喉,肝氣鬱結於此,人就會出現咽喉部有異物感,吞不下、咳不出,中醫稱之為「梅核氣」。如果氣機鬱結日久,會進一步影響血和津液的正常運行,導致痰瘀留滯於頸部,出現頸部腫塊等。
4. 女性乳房及月經病變。中醫學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因此女性更易出現肝氣鬱結。除了上述一些症狀,還會表現為乳房脹痛、結塊,痛經或月經失調等。
5.消化系統病變。中醫認為,肝與脾在生理與病理方面均有密切聯繫,肝氣鬱結日久可影響到脾胃,導致消化功能異常,出現食慾下降、噯氣、腹脹、大便不成形甚至腹瀉等。
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
肝經的穴位比較少,就14個,有很多還根本不好找。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沒必要用那麼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個,就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了。肝經一般不太容易找準確,這裡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做個劈叉動作,用個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順著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經了。肝經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帶而過,了解一下名稱即可,有的則需要每天反反覆覆地揣摩、深思。因為,有的穴位會像您最親的人一樣,不離不棄地伴隨您一生。
穴位中稱:大敦(井木穴)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中醫講肝藏血,所以肝經上的大敦穴能治療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經過多等。處理大敦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側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大敦是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醫家一致認為此穴是治療疝氣的特效穴位。《玉龍歌》「七般疝氣取大敦。」《勝玉歌》「炙罷大敦除疝氣。」
大敦穴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善治因氣鬱不舒引起的婦科諸症,如閉經、痛經、崩漏,更年期綜合症。同時也是治療男子陽痿、尿頻、尿失禁的要穴。用指甲輕掐此穴還有通便之效。同時,此穴還是治療肝臟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療和保健要穴。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稱:太衝(俞木穴)
肝臟排毒的要穴:揉按太衝穴,同時太衝穴也是肝經上治療疾病種類最多的穴位,幾乎所有疾病揉按太衝都有一定的效果。諸病尋它皆有效,沒事常揉體自安。
穴位位置:在行間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結合部的凹陷中。
獨特功能:肝為人體異常重要的器官,而太衝官尤如保肝護肝的將軍,時時保護著我們的身體,而且是有求必應。當我們感到頭暈腦脹(如高血壓),太衝穴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當我們感到有氣無力時(心臟供血不足),太衝穴會給我們補充氣血;當我們心慌意亂時,太衝穴會讓我們志定神安;當我們怒氣衝天時,太衝穴會讓我們心平氣和。它不怒而威,能量無窮。
主治疾病: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也就是說,肝臟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都可以從太衝穴找到形質。
太衝穴同時也是治療失眠的最佳穴位。是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夠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發燒上火,太衝能去熱;身體虛寒,太衝可增溫;月經不調,太衝善調理;陽瘻遺精,太衝能改善。慢性肝病的調理,太衝也是首選,同時還治咳喘、感冒和各種炎症。
特效人群: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裡咽的人,還有那些鬱悶、焦慮、憂愁難解的人。
使用體會:揉太衝穴,從太衝穴揉到行間,將痛點從太衝轉到行間,效果會更好一些。
很多女性月經總是提前或者延長,老沒規律,月經的顏色深紅,而且莫名發熱,經前幾天特別煩躁不安,想發脾氣。這是因為肝臟的問題,肝有熱所致。治療方法點揉太衝穴,每次3-5分鐘,時間是在經期來臨之前天。
穴位名稱:行間(滎火穴)
出現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心火旺的症狀:揉行間穴。
穴位位置: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間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側之處,在腳的表面交接處上就是行間穴。
主治疾病:「滎主身熱」,行間屬火,行間是散心火的,為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等,眼睛脹痛掐此穴尤為顯效。《類經·圖翼》「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
還治心裡煩熱,燥咳失眠。因肝經環繞陰器,行間還善治生殖器的熱症,如陰囊溫疹、小便熱痛、陰部瘙癢等。對痛風引起的膝踝腫痛,點掐行間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體會:施壓,會強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則用香菸或艾柱每天炙20次。
注意:揉的時候要從太衝穴揉到行間,可千萬別揉反了。
穴位名稱:中封穴(經金穴)
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麼呢,當然要封人體精血,使之不致輕易耗傷。肝藏血,腎藏精,許多人長年遺精,吃諸多補腎、固澀之藥而無效。原因是不知補腎亦當補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補」。
穴位功能:「中封」是保養人體精血之要穴,為肝經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處為約束),所以此穴能夠抑制肝火過旺。金有肅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竅開則精竅閉」,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內踝前一寸。
主治疾病:洩肝火、固精﹔善治腳軟無力,步履艱難之症,配合足三裡,效果更佳。《醫宗金鑑》「中封主治遺精病,三裡合炙步履艱。」
飲食調養配合藥物調養
氣鬱氣質著具有氣機鬱結而不舒暢的潛在傾向,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鬱、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蕎麥、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蘿蔔、洋蔥、菊花、玫瑰等。氣鬱體質者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酸棗、李子、檸檬等,一面阻滯氣機,氣滯則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凍飲料等。
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最好喝葡萄酒,因葡萄酒有降血脂和美容的作用)。
多食行氣的食物: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蕎麥、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櫞等。
氣鬱體質者可常用以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鬱金等疏肝理氣解鬱的藥為主組成的方劑。
肝氣鬱結,應疏肝理氣解鬱,宜用柴胡疏肝飲。
氣滯痰鬱,應化痰理氣解鬱,宜用半夏厚樸湯。此藥方中紫蘇、厚樸均含有揮髮油,煎煮時以清水浸泡半小時,而後煎15 分鐘即可,不宜過長。
心神失養,應養心安神,宜用甘麥大棗湯。
心腎陰虛,應滋養心腎,宜用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
若氣鬱引起血淤,應配活血化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