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現代中國人,工作,生活,精神壓力居世界第一,長此以往,就有很多人總感覺兩脅隱隱的作痛,有胸悶、抑鬱,總想長嘆一口氣,而有些女性朋友經常月經不調。有時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動怒,這些其實是肝氣鬱結的典型症狀。
在人體五臟中,我們該知道,肝它主要是起疏洩作用的。肝喜舒暢而忌抑鬱,如果此功能不可正常運行了,經絡就會出現擁堵。氣血主宰人的情緒,氣血如果運行不暢了,人的情緒差,會感到抑鬱丶壓抑,而這些壞的情緒反過來又會加劇氣血的堵塞。象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必然會損傷人體主要器官的功能,於是病就來了。
因此,一旦我們身體出現肝氣鬱結症狀,就要及時疏肝理氣,調節好肝的疏洩功能。那麼,有一個穴位就可作為首選一一太衝穴。然後結合腎俞一齊補腎,舒肝補腎,肝屬木,腎屬水,取"肝腎同源,滋水涵木″的意思。
太衝是肝經最重要的原穴,是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它可以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和中藥菊花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對女性的月經不調很有效。因此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鬱,還能讓偏旺的肝火下降。
那麼,太衝穴在什麼地方呢?它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腳趾縫向上大約有兩指寬的地方<見上圖>,兩個骨頭之間,按下去有很強的酸脹或脹疼感。而春季,正好是刺激太衝穴的最佳時間段,因為在五行中,肝屬木,而木又是在春季生發,肝木之氣上升,這個時候多揉兩側太衝,又可通肝經,瀉肝火,還能有效預防腦血管疾病的意外發生。當然,在其它三季按揉太衝穴也有不錯的效果。
具體操作方法是:晚上9點到11點是肝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間,每天此時先用熱水泡洗腳後,開始按揉兩邊(兩隻腳大腳趾與二腳趾中間靠上的縫,按壓有脹痛感處)太衝,每次每穴5分鐘,以酸脹或脹疼,自己能承受為度。按揉時右腳順時針旋轉,左腳呢,則相僅,呈逆時針旋轉。就這樣,堅持一段時間,肝氣鬱結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如仍未改善,要上醫院作進一步檢查肝臟是否有其它病變因素。
肝氣鬱結者,在飲食上多吃清淡食物,麻辣肥膩和煎炸食物最好少吃;因為肝喜酸,因此可以多吃一點酸味的東西來補肝,比如山楂,食醋,酸味柚等。
好了,本期關於肝氣鬱結的小知識分享到這裡,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