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養家之人

2020-12-23 西西弗的石頭

不是故事的故事

在遙遠地方的有一個很特別的民族,婦女門把圍裙戴在腦袋上,男人走路總是像熊一般兇神惡煞,信仰的教堂裡擺放著只認識雄性的主。

他們從原始文化中走來,牆壁上畫滿了古老的歷史。就像人會老去一般,文化也會衰老。他們守著暮氣沉沉的一切,讓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一天一位探險者在沙漠中迷了路,被這裡的人撿回家。這個探險者不是哥倫布,而是哥倫布和凱撒的結合體,他拿出自己口袋裡槍枝,顯擺著這個新玩具的高級。古老的人,在神奇的玩具前,敬畏不已。他們送別探險者,叮囑他一定要回來。在他們的期待中,探險者開著豪華飛機,在萬眾歡騰中降落在黃金沙漠中。這一天之後,槍枝彈藥擠滿了他們原本存放糧食的倉庫裡。

沒有了糧倉,人們吃什麼?

葡萄粒配米飯,飯桌上沒有任何菜餚,硬邦邦的大囊是生活的驚喜。飢餓不是因為酷熱蒸發了大地的莊家,也不是暴雨衝走了一切的耕地,它只是坦克和槍枝捲走了全部的種子。吃不飽三餐,只能從夢中汲取成長的營養,睡前怎麼能少了好聽的故事呢?漂亮的姐姐講述了化身成魔王的大象侵佔了土地,而可憐的小孩如何成為戰士被推著去獨自抵抗魔王。

有一天古老的人們,在地圖上畫了一個黑色的區域,就像孫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畫出一個圓,警告:妖魔鬼怪務近。任何人都不能兩手空空的走進去,但每一個能活著從那裡離開的人,都將富可敵國。他們將長長的管道深入地心,掏出了地球的血液,黑色的汁液灌飽了權利的腰包,爾後更多的糧倉擠滿了炸藥包。直到有一天堆積的炸彈炸毀了糧倉,驚慌的人們拿起手裡的武器迷失在家門口,把槍械對準了昔日的恩師、好友……

你聽不懂對不對?我應該講得簡單一點的。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個村子,那個村子信仰偉大的神,這個神已經存在兩千多年了,它有很強大的法力,就像點石成金一般,能讓你瞬間擁有了花不完的錢。但我們可能不喜歡這個神,因為這個神不喜歡女孩子,即便是瑪麗蓮夢露那般的女孩也不喜歡。在這個村子裡,女孩是被詛咒的,所以如果女孩想去探索了這個村子,最好先完成一場變性手術。

那個村子除了神很奇怪,村裡的人也很奇怪,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起警衛森嚴的監獄,這個監獄並不是用來關壞人,而是用來關老師、將東西售賣給女孩的商販……。我們的監獄用來關觸犯法律的人,可是他們似乎會把我們監獄之外的人都關進監獄。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監獄已經塌陷,或許可以直接把罪犯送去給他們,一定會受到他們全村男人的歡迎。

當然上面的說法運用了語言修辭手法——誇張,畢竟有些人壞,有些只是幫助壞人,有些只是無能為力,有些在努力的施以援手。但是講故事,總是需要誇張一點才能更好的說清楚事實真相,就像顯微鏡才能放大餅乾上的黴菌。

有位聖人曾說:村落是世界上最大的強盜。這個村就是強盜中最彪悍的強盜,他們不僅搶別人的,也搶自己的。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就像夏洛克(威尼斯商人小說人物)、馬斯克(失物之書小說人物)或沈萬三(天下第一小說人物)一樣的很富有的人走到這個村,村長嚼著甘草,漫不經心的指著村裡大井,井裡裝著一種和水一樣的東西但顏色烏漆嘛黑,黏的像傷口裡擠出的膿汁,對他說「如果你能將TNT填滿我們的倉庫,這口井便給你用用」。

這一天之後,吟遊詩人唱誦起悲傷的歌謠,歌詞寫滿了歷史的申訴:

擠走了種子的倉庫,荒蕪的耕地延伸了沙漠的觸角,紅色的蘋果掛滿枝頭,成了村民練習槍枝的靶標,兒童出生的時候,煙火換成了炸彈的烈焰,操場變成了射擊場,學生自由出入武器庫,飛機在頭頂飛過,狙擊的車輛在沙漠橫行,村民成了戰士,老師失去了走路的腿,「井水」換來的武器,走火的槍枝擊中了家中的少年,村落失去了往日的安寧,他們說這是新的時代在來臨,而女孩身上的圍裙依舊是遮掩面容的頭巾——by 西西弗的筆記本

聽完故事的你說:你應該覺得幸運,至少你並未在這樣的村落裡出生,尤其你還是女孩。

親愛的小朋友,你怎麼能把故事當真呢?再說如果我是那個故事裡的女孩,我也只會嘲笑那個村落裡的傻瓜,詛咒那個擺放在神堂裡的惡魔。

貪婪的村長賣掉了村落,引來了殺戮,然而你卻在和我說,該慶幸自己不是村民?還真是個小孩子。難度你不懂,世界就是一群村落和村長嗎?他們出賣了自己同胞,可他們並不夠聰慧卻又掌控著村落的一切,將極端的欲望填補自己的倉庫卻又需要大快朵頤的三餐不落。你對著我說慶幸,那我是否該慶幸你依舊可以野蠻無知而天真談笑呢?

——電影回鳴

有人將養家之人比作西方的花木蘭,這完全不貼切,就像是有人在和我說:獼猴桃和水蜜桃都是桃子。木蘭代父從軍是孝道,阿帕娜女扮男裝贍養家人也是孝道。兩者一樣。花木蘭至少是保家衛國,阿帕娜則是國民迫害的產物。哪裡能一樣啊!

電影說:這部電影是向那些逆境之中艱難生存的女性致敬。很遺憾,如果什麼時候對男性有這樣的致敬,我會覺得電影主題很不錯。而現在我只是很想說電影在告訴我們身邊的男權主義者,「你看我們對自己家的娘們有多好,她們都該發配到中東去,就知道自己過得有多幸福了」。

電影說:這是將中東的現狀告知全世界的人,匯聚援助的手,解救苦難中生存的人們。盧安達飯店,唐-錢德爾為每一個棄他們而去的客人舉傘,揮手送別他們離開。那些承諾過要給予他保障的人,最後都攤開無奈的雙手,即便到了最後一刻錢德爾顧及酒店的利益,給身在德國的董事會打電話詢問經營權……

我不得不稱讚生命最為可貴之處在於:即便眼前刀山火海依舊妝容不變,衣袂飄香。你看?所有人喜歡的美德都是自救不是他救,並且還能保持體面的實現自救。20世紀70年代的一張阿拉伯女孩的照片觸動了全世界的神經,十年後,已為人婦的她只有生活滄桑,此外毫無變化。可憐和同情就像麥當勞的快餐一樣,吃進去毫無營養,然後第二天拉出去,只留下一股惡臭飄在用來呼吸的空氣裡。

三歲的小孩沒有辦法自救,中東的那片「沙漠」不知當21世紀離去時他是否還停留在19世紀。

——我想說的

有多少小青年,對IS的評論漫不經心,看到殺戮時,他們甚至說「活該」。我甚至能夠看到恐怖分子這四個字被他們貼上了hero的光環,一切不合理的事扣上民族的帽子都變得偉大。這樣的人,和拿槍指著商販說「你剛剛把東西賣給了女人!」,毫無差別,卻還得意洋洋的招攬誇讚。

一切電影都無法改變現狀,唯一有用的,或許是我們從他們的慘痛中汲取清潔劑,洗乾淨那些遺留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商紂或凱撒」遺風。

祝願 那片被惡魔籠罩的土地吧,當她們脫下掩面的圍巾後,不必再纏上腳踝的裹布,無需剪掉長長的頭髮,依舊能正常打水、購物、養家、探望父親。

影片有無數感嘆的點,導演想把中東那塊土地上的所有令人髮指亦或者慘絕人寰的悲傷處都一一展現出來。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毋寧說這是一部攝影展,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故事訴說者。

妻子乘巴士去參加婚禮,巴士卻踩了地雷,不識字的丈夫用手指一遍一遍的觸摸妻子的名字,似乎這樣她就還在自己身旁。

我穿著哥哥的衣服,站在飯桌前,母親一遍又一遍的對我說,你和他長得真的是一模一樣。我從母親的眼睛裡,看到那個背著我去上學的好哥哥。我們能談的不止是我和哥哥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卻彼此都只停在這句話裡,不再繼續說下去。因為誰能想到,那個長得像玩具的東西竟然是手雷呢?

父親貪婪的壓榨了我努力工作所掙得的每一分錢,我撿起丟在地上的糖果,這是生活最甜的時刻。放眼望去那無邊的沙漠,而我的內心始終有一片汪洋大海。給人倒茶,搬貨,那張海邊的椰子樹,在醉酒父親的棍棒下,我始終堅守住自己去往大海的車票錢。但那裡是我來世的起點,因為我的父親絕不允許我這個ATM機裝上滑輪自己溜走。

我抱著小小的弟弟,奔走在月光下,兩邊的沙漠埋著無數的地雷;柔弱的母親獨自抵抗持刀的彪炳大漢,而我卻在棄她而去的路上越跑越遠;還未長大的妹妹減掉長長的頭髮,賣掉漂亮的紅裙,一心只想接回我那獨腿的父親,此刻生死不明。

當男人想要獨自掌權的時候,即便女性屈服,他們也不會心滿意足。就像即便擁有了無盡的石油,中東依舊像個落魄的土豪。我一直不明白,生兒育女是女性擁有的權利,但為什么女性卻飽受歧視。如果有一天沒有一個女人願意生孩子,男人還能插著腰頤指氣使的說老子就是為了你們這群人在辛辛苦苦養家?掙錢、工作並不是男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這卻成了他們吆喝的資本。阿富汗這個奇葩的國家,他們是如何扭曲神話,那群欺名盜世的「學者」將帽子一項一項的借著神殿之手,戴在女性的手上。是否這唯一的暗示就是《使女的故事》所說的,當你承認第一步成立,就必將承認每一步都成立。沒有一個國家能救得了阿富汗的女性,就像沒有一條法規站在被家暴的女性那邊。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西西弗的筆記本,一直在努力維持周更中。

相關焦點

  • 《養家之人》:往事隨風去,故事心中留
    《養家之人》:往事隨風去,故事心中留「往事隨風去,故事心中留」。這是片中帕瓦娜的父親對她說的話,而這位父親,也一直用講故事的形式來讓女兒帕瓦娜學習知識,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抗苦難。手繪動畫片《養家之人》也別出心裁地使用了戲中戲的形式,在線性的故事呈現過程中不斷插入被片中人物所講述的故事。這個世界上有人在和煦的陽光下盡情起舞,也有人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提前長大,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十歲的女孩帕瓦娜承受著本不該她這個年齡所承受的一切。
  • 我終於成了你的故事,在你身邊聽故事的人不再是我了2
    女孩走到酒店前臺,你是某某小姐吧,你房間那位男士給你留下一個信封,我問一下他什麼走的,應該是凌晨五點吧,女孩說知道了,謝謝!!!是呀,分手分得這麼決絕,走了也不再給我說一聲吧,女孩眼淚瞬間就止不住淚流,女孩拆開信封,出現兩張機票,我走了,你回家吧,你家裡的人還在等你回家,女孩回想起和男孩子一起生活滴滴,在一起時間雖然不是很長,只有大半年時間,男孩對女孩愛或許這一生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男孩子了吧,男孩的體貼,照顧人,女孩最喜歡聽他講故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女孩依偎在男孩懷裡,聽著男孩給他講故事
  • 「媽媽,你在哪裡,我要聽你講故事」
    「媽媽,你在哪裡,我要聽你講故事……」7歲的兒子哭著到處找媽媽,聽著兒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旅檢二隊民警王蕊眼淚奪眶而出。 由於王蕊查驗了一批近期有湖北居住、旅行經歷的旅客,其中3名被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她被要求居家隔離14天,同在一個屋簷下,卻不能與家人接觸。
  • 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提名影片《養家之人》本周五上映
    影片上映後一片叫好之聲,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第75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第45屆動畫安妮獎獨立動畫長片等多個獎項。  這部動畫片,就是將於本周五在中國上映的《養家之人》。  三個女人一部《養家之人》  動畫片《養家之人》講述的是塔利班統治下一個阿富汗小女孩的艱難生活。
  • 別動,聽我講這個故事
    第一,這是新冠疫情以來的第一個講故事訓練新開班;第二,這是大釗新開的一個班型,集中上課,周日全天上課,從早上9點上到下午17點。這次04期《講故事訓練》班吸引了很多學員報名。上午課程一開始黃老師就讓助教老師發給大家一個關於「牛仔褲大王的故事」,從第一步「你講我聽」、第二步:「我講你聽」,到第三步:「你講我聽」,分三步讓學員們講好一個故事。
  • 孩子,發明一個故事給你聽
    我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聽故事、看故事,當然偶爾也會自己講故事、甚至「發明」一個大故事,並講給孩子聽。,還可以給他們講故事——你親自講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親子互動。 對於家長來說,不是因為會講故事才要講故事,而是因為當你全身心投入其中時,講故事就是一種愛的交流!而今年的疫情,讓所有人都經歷了一個史上最漫長的寒假,不論學生還是家長。而我也因此開始了一次天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特別假期。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吝嗇之人不可交(歐蕾講給你聽)
    點框內綠標收聽歐蕾講美文故事,再按一下綠標停止播放 吝嗇之人不可交 我認識一個朋友,開口閉口都是用生死之交來比作我們的情義厚重,但從我認識到現在,從來都是只搖鎖子,不開櫃,窘境過去之後,他首先第一個從失蹤世界返回來看你的人,嘴就像抹了蜜似的:早不知道麼,你給哥打招呼,哥幫你一把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 劇情大師周格泰 唯美故事講給你聽
    如果你經常看MV,而且看的很細心,應該會留意到出自某一位導演的MV總是有很多對白,MV也因此超出歌曲原有的長度。臺灣重量級導演,有華語唱片「MV劇情大師」之稱的周格泰,尤為擅長拍出迷你電影劇情式的MV作品。
  • 我的大專故事,講給你聽
    大專的三年過得太快了,這是我自己的經歷,我想講給你聽。大一剛進學校,室友們相互打了招呼,大家都有點靦腆。軍訓的那七天,大家相互抱怨著天氣的炎熱,吐槽教官的嚴厲,相約著去食堂,去上晚自習。軍訓結束,室友們一起吃了個飯,也算慶祝一下大家都熬了過來。
  • 我把故事講給你聽——《楊奶奶講故事》一行走進平涼中國小記者
    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院長馬來虎、總監張耀忠、播音主持主講老師李婷玉及部分學員家長參加了本次分享會,一場「故事」的聽覺盛宴就此展開。
  • 我賺錢養家,你卻說我不愛你,謝謝你讓我明白什麼叫「無理取鬧」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01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套「愛的定義」,不管是自己總結的經驗,還是道聽途說的觀點,都屬於個人的愛情觀。而他前妻小青的觀念則是:「雖然婚姻和愛情不一樣,但結婚後必須以愛情為主,你必須陪我,聽我的話,在乎我的感受,才是愛我。」她的婚姻觀相對比較理想化,她不是不愛錢,不是不想過好日子,只是認為應該把愛情放在第一位。其實他們倆的婚姻觀念是可以融合的,而且,融合在一起會很全面。
  • 我講個故事給你聽,你可不能哭
    有幾個是讓我特別關照的,不是他們有多特殊,只是他們迷路了,我需要好好帶他們走出去,他們也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的人,所以故事不會太長。02第一個小孩叫她小何吧,永遠給人一種陽光的感覺,樂於助人,是一個單純的女孩,說實話她的笑容是我見過最美的東西。
  • 六班筆記:《講故事聽故事》《找牙》
    奇怪得很,我曾經於東湖灌木叢裡見到這樣的小蜻蜓,想拍下來,都很難,原因是它太輕盈,總是難以捕捉到安靜的瞬間,但這次,我們的談話聲,竟然沒有驚動它,而且仿佛它在側耳傾聽我們呢。我忽然心中一亮:今天要學的就是「我愛學語文」裡的「講故事聽故事」,這小蜻蜓不是給我們的課堂再添「新料」嘛。於是我告訴孩子們:「我們大家都來看看這位客人吧!看看它長什麼樣子。」
  • 《至此終年》:我們說好的,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種草種花
    二:他對學生說:「我畢業於倫敦國王學院,你們可以叫我老師,也可以叫我顧平生」顧平生,這個名字聽起來感覺非常的儒雅,可是他的經歷卻是有些坎坷的。他是一個私生子,有個遺棄自己的母親,還有個不能說出口的父親。可是儘管如此,他還是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很好。
  • 幼兒活動之大家聽我講一講
    樂意與人交流,講話有禮貌2. 能說出想要說的話3.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理解日常用語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5. 聽懂和會說普通話不得不說,書上寫的幼兒語言要達到的目標概括性很強,措辭也非常嚴謹。下面說說我是如何組織活動的。
  • 我腦海中時常浮現一副畫面:在搖曳的燈光中聽爺爺講故事|百家故事
    屋子裡,一臺書桌挨著床,那時候我還很小,剛有記憶,依稀記得,桌上有一個帶著玻璃燈罩的煤油燈,一到晚上我就坐在床邊玩弄燈芯,在搖曳的燈光中,和哥哥們一起聽爺爺講故事。這個溫暖的場景,一直到現在,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每當想起這個畫面,心裡暖暖的,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又想起我的爺爺奶奶了。
  • 我把繪本故事講給你聽——《楊奶奶講故事》一行走進平涼中國小記者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玉之下,皆為「故事」。9月18日晚7點,《楊奶奶講故事》欄目組一行2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平涼分院多功能廳,和現場的近60位中國小記者一起分享故事裡的生活,生活裡的故事。
  • 用這樣的方法講故事,孩子更愛聽,並且讓你一個故事多重效果
    怎樣把讀繪本變成真的講故事,而且讓你的一個故事有多重效果呢?聽我道來。在每個男寶寶身上,每天都會上演著大衛的故事。有人說,寶寶跟大衛學壞了,其實不是,是作者太了解男孩子了,才會把男寶寶的壞習慣歸納得這麼齊全這麼形象。而我們要做的,是不斷地糾正他們的這些行為。大寶出生以後,我做了個公眾號,就是為了給寶寶講故事。《大衛.不可以》是我們講的第1個故事。寶寶一直經常聽這個故事,現在已經5歲了,還是愛聽這個故事,愛看這個繪本。
  • 父愛永不缺席,用恐龍貝克APP聽爸爸聲音講故事
    賺錢養家和陪伴孩子似乎不可兩全!前段時間有一個小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視頻中小女孩在寫作業時遭到父親的質問:「沒少你吃和穿,學習用品樣樣齊全,怎麼學習就比別人差呢?」小女孩哭著回答:「因為我沒一個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