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圖與二十四詩品

2020-12-16 鳳棲山房

司空圖(公元837-908年),字表聖,河中虞鄉(今屬山西)人。有《司空表聖文集》、《司空表聖詩集》等。《二十四詩品》是其論詩專著,在我國文藝批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二十四詩品》將詩歌分為雄渾、衝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等二十四品,每品皆為十二句四言韻語。司空圖以這二十四品表述和概括了詩歌的各種風格與意境。

二十四詩品

雄渾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

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衝淡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

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曰載歸。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纖穠採採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

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沉著綠林野屋,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

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

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蹤。

月出東鬥,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鍾。

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玄宗。

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洗鍊如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鍊冶,絕愛緇磷。

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返真。

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雲連風。

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

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

綺麗神存富貴,始輕黃金。濃盡必枯,淡者屢深。

霧餘水畔,紅杏在林。月明華屋,畫橋碧陰。

金尊酒滿,伴客彈琴。取之自足,良殫美襟。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採蘋。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豪放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以狂。

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

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精神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

青春鸚鵡,楊柳樓臺。碧山人來,清酒深杯。

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

縝密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要路愈遠,幽行為遲。

語不欲犯,思不欲痴。猶春於綠,明月雪時。

疏野唯性所宅,真取弗羈。控物自富,與率為期。

築室松下,脫帽看詩。但知旦暮,不辨何時。

倘然適意,豈必有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汀,隔溪漁舟。

可人如玉,步屟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異,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委曲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於時,聲之於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實境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悲慨大風卷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

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喪,若為雄才。

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形容絕佇靈素,少回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

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超詣匪神之靈,匪機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

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氣,終與俗違。

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希。

飄逸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緱山之鶴,華頂之雲。

高人惠中,令色絪縕。御風蓬葉,泛彼無垠。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識者期之,欲得愈分。

曠達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

如何尊酒,日往煙蘿。花覆茅簷,疏雨相過。

倒酒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流動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愚。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聞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相關焦點

  • 唐朝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是怎樣的書?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記得點讚 ←《二十四詩品》唐朝司空圖撰寫,又簡稱為《詩品》,與鍾嶸品評議魏齊梁詩人品第源流的《詩品》不同,是一部論述詩歌美學風格的著作釋皎然把詩歌的美學風格分為十九種,稱之為「十九體」,司空圖又把釋皎然的「十九體」擴展為「二十四品」,論述不但更為縝密細緻,且在美學理論上有很大發展。
  • 從美學角度探討詩歌神韻,司空圖著《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是唐代末年司空圖編著的一部詩歌美學理論專著,在書中司空圖把詩歌創作概括為24種風格,比如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等等。每一種風格用12句話,48個字概括。這部書誕生之初起名為《詩品》,由於南朝北時期的鐘嶸也編著過一部《詩品》,為了以示區分,司空圖編著的這部定名為《二十四詩品》。司空圖是山西永濟人,原本是朝中官員。唐末黃巢起義,他為了躲避戰亂,隱居到中條山。他預感到天下已經大亂,皇帝召他為官,他也隱居不仕。唐哀帝被朱溫殺害後,他自殺殉國。
  • 陳忠康《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唐代書法之美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司空圖(837~908),河中虞鄉(今山西運城永濟)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懿宗朝時曾被召為殿中侍御史。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
  • 張福臨篆刻作品欣賞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蘇玲玲)《二十四詩品》簡介《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舊提為晚唐司空圖撰,實則作者存疑,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通篇充盈道家氣息,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生發天地萬物,二十四詩品也是道所生發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 陸啟成《二十四詩品》楷書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傳為晚唐司空圖撰,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通篇充盈道家氣息,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生發天地萬物,二十四詩品也是道所生發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 《二十四詩品》表達的是關於詩的哲理,同時又是具有哲理的詩
    《二十四詩品》的學術價值對於《二十四詩品》的學術價值,錢鍾書曾批評說:「司空表聖《詩品》理不勝辭;藻採洵應接不暇,意旨多梗塞難通……」還有一些對《二十四詩品》持偽作看法的學者也有類似的觀點,如陳尚君、汪湧豪等。
  • 用極美的文字書寫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以表達二十四種美的境界
    鑑賞晚唐詩人司空圖巛二十四詩品》是古代漢族美學風格理論著作。它薈萃了各種美學品格與創作,不僅形象地概括和描繪出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從創作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各種藝術風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名篇。司空圖以「比物取象,目擊道存」的思維方式,對生命的體知,對詩意的了悟,超越經驗世界而進入實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每一首都精邃,富於形象性,思辨性和執理性,具有極為豐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韻外之致,味外之旨」。
  • (原創行草書法):司空圖詩《二十四詩品》: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洗鍊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  如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鍊冶,絕愛緇磷。空潭瀉春,古鏡照神。   體素儲潔,乘月返真。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這首詩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一首這首詩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一首,名為「洗鍊」,此詩讀起來感覺晦澀難懂,但深入品味卻能感覺一番道家境界和清新的詩意
  • 司空圖詩品之含蓄篇,懂得萬取一收,就理解了很多經典之作
    唐代的詩歌文化發展到巔峰,詩歌理論也發展迅速,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詩品·含蓄唐代:司空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司空圖,字表聖,自號知非子,晚唐詩人、詩論家。唐懿宗鹹通十年擢進士上第,曾被召為殿中侍御史。朱全忠打算召他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後梁開平二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72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其不朽之作。這首詩是司空圖詩品之含蓄篇,懂得萬取一收,就理解了很多經典之作。
  • 曉東推薦《二十四詩品》,詩詞美學意境的典範與聖經
    《二十四詩品》作者:司空圖【唐】主編:艾曉東圖片:來自網絡【作品簡介】《二十四詩品》是一部古代漢族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歷來與《文心雕龍》相媲美的古代文論經典作品。此後西方對《二十四詩品》的翻譯、研究日益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蘇聯漢學家阿列克謝耶夫1946年發表了他的碩士論文《一篇關於中國詩人的長詩:司空圖的〈詩品〉翻譯和研究》,使《二十四詩品》在蘇聯的漢學研究中成為一個熱點。日本學者對《二十四詩品》的研究也作出了相當優秀的工作,如《二十四詩品舉例》、《詩品詳解》等。
  • 《二十四詩品》,唐詩中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二十四詩品》是唐詩藝術高度發展在理論上的一種反映,是當時詩歌純藝術論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詩品》把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分為雄渾、含蓄、清奇、自然、冼練等二十四種風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韻語來比喻說明。對後世的文學批評和創作具有深刻的影響。
  • 如詩如畫,二十四詩品 | 鳳凰詩刊|古詩|司空圖|二十四詩品_鳳凰讀書
    《二十四詩品》是一部古代漢族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舊提為晚唐司空圖撰,實則作者存疑。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漢族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漢族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
  • 【古代文論】司空圖的詩歌理論
    司空圖,晚唐人。他傳世的著作不少,有《司空表聖文集十卷》、《詩集》三卷,但最盛譽的還是論詩專著《詩品》一書,它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曾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了便於與鍾嶸《詩品》相區別,因此史上又習饋地稱它是《二十四詩品》。這兩部《詩品》雖然同名,卻是旨趣各異。
  • 《二十四詩品》:自然之美的多樣表達,豐富形式下的樸實真意
    這是清朝維新變法人士楊深秀對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做的評價,高度概括了司空圖的歷史功績。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將或相近,或相異甚至相反風格的美放在一起,用以詩論詩的方式,對唐詩風格進行了細緻的分類和闡述。
  • 如不可執如將有聞——夜讀秦嶺雪行草《司空圖廿四詩品》
    隨後便收到郭平郵來的大洲師作品寫真《秦嶺雪行草司空圖廿四詩品》,又一周,便接到郭平電話,說大洲師的真跡寄到。為飽眼福,便匆匆趕到郭平處,逐頁翻過。此真跡總十八張,寫在白底藍格的方正紙上,一紙八行,越往後越顯出結體和行筆的自由來,讓人脫盡鉛塵。就書法而言,初見真跡,仿佛有明代書法的遺韻。
  • 十首詩詞成就名聲不顯的司空圖,以詩論為長,別出機杼,匠心獨運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以用其資歷和名望,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後被放還。
  • 《二十四詩品》的美學邏輯
    原標題:《二十四詩品》的美學邏輯 (林文勳 雲南大學校長)  《二十四詩品》(以下稱《詩品》)由討論詩學問題的二十四個品目組成,每品是一首四言小詩,十二句,計四十八個字,加上品題兩個字,共五十個字。二十四首小詩加起來,共一千二百個字。《詩品》篇幅很短,理論蘊含卻宏富精深,是中國古代詩學名著,美學瑰寶。  《詩品》的結構,仿《周易》結構而來。
  • 《二十四詩品》詩評範式的互文性
    而《二十四詩品》典型地代表了論詩詩的另一種樣式,其重點不在於品論作家、劃分優劣,而只是單純地舉出二十四種不同韻味的意境,「通過一種意象或者意境的描述來暗示其所要論述的風格……也不去追溯其風格的淵源」(李建中、熊均《品與不論》)。而且,這二十四首論詩詩並非各自孤立,它們除了構建自身,也構建彼此,具有互為詮釋與補充的互文特徵。本文試以《自然》一品為例對之進行說明。
  • 這楷書《二十四詩品》,骨氣勁峭 法度謹嚴,承襲歐陽詢之精髓
    關於《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傳為晚唐司空圖撰,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
  • 顏真卿楷書《詩品三首》高清放大,美得一塌糊塗,卻遭人評:醜書
    顏真卿《詩品三首》我們若是想寫好顏體楷書,首要選擇他的紙質墨跡的作品,而在顏真卿眾多書法作品中,要數楷書《詩品三首》最適合初學者。顏真卿筆下的《詩品三首》出自其作品《二十四詩品》,相傳這是唐末的才子司空圖做創作,主要講述了一些道家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