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新媒體的報考建議

2020-12-14 騰訊網

本文字數4161字,閱讀大約需要11分鐘

淺之淺見 與君共勉

來自知乎的回答搬運

還是先說一說,為什麼要聊這個問題?

1.我本身也是一名資深網新學子,對這個專業深有感觸;

2.感謝頭條學院等、知乎圈子等渠道讓我認識了很多其他高校的網新學子和一些新媒體大佬,這加深了我對網新的認知;

3.前幾天有個小學弟QQ上問我,我確實不想給每一個諮詢者都介紹一遍,不是我怕麻煩,而是三言兩語說不清,反而容易誤導別人;

4.最重要的一點:我雖然用以上四點給自己這篇文章鍍金了,但它始終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這是我對於網新的理解,不是任何一家學校、機構、媒體人的理解。

並且,因為我個人對網新很是熱愛,所以我的潛意識裡難免放大網新的優點、弱化網新的缺點。

讀者慎採用!

01

網新的課程有哪些?

第一類大學生基礎課程

例如:思修、軍事理論、近代史、英語(不同專業對英語的難度要求不一)體育等。

這類課程是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會涉及的學科,課程簡單,重點在於基礎培養。

第二類文化素養類課程

例如:大學語文、中國文化史、古代散文等。

這類課程佔比較小,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輔助網新學習為目的。

(最開始以為就我學校這類課程超多,後來發現有些學校這類課程多到變態,忽然有點小得意!)

第三類新聞理論類

例如:新聞寫作、新聞採訪、新聞編輯等課程。

這類課程以新聞、文字類為主,但相比新聞學的課程來說,網新的這類課程削弱了新聞性,增強了編輯性。(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難度降低了,形式豐富了)

第四類理論實踐類

例如:網絡與新媒體概論,數字媒體技術、非線性編輯、數字圖像創意等。

這裡面有些課程以理論為主,也有些以創意設計為主。這類課程最受學生歡迎,不過教學往往不會深入。

02

是否學高數,對英語要求很高?

高數,

我們學校不學,絕大多數高校的網新不學

還有少數?

嗯嗯,比如山西傳媒學院網新專業恰恰學高數!!!

英語學不學?

問這個問題的絕對英語學渣啊,巧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我,渣中渣!

......

很客觀的說,英語對任何一門專業都很重要,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技能。

所以,請收下英語渣的忠告,學好英語,學好英語,學好英語!

不學好、也能活!

hahahahaha

03

文科生能不能報?理科生能不能報?

理科生問這個問題我理解,文科生也問這個問題,我一直有點匪夷所思!

全國大部分開設的網新專業都屬於文理兼收,比如我們學校也是這樣,只不過種種原因,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還沒有理科生報考網新。

也許今年就有了!

其實考生能不能報考某一高校的某一專業這個問題很簡單,考生填報志願的書冊上都有標註的,具體根據你的分數、意願城市等就能選出合適的學校。

舉個例子:湖南理工學院山東政法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湖南女子學院(只招收女生)、山西傳媒學院的網新都是明明確確文理兼收的。

下面是全國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學校名單,到今年已經飆升至191所。

全國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高校(亂序)

順便多提一嘴文科生。

網新作為新聞類的專業,文科生不能報,誰能報鴨!

大部分提出這個疑問的同學主要是聽到了要學非線性編輯、網站策劃、數字圖像創意這些被嚇到了。

放心,都是嚇人的

這類技藝術類課程確實都有,不過眾多網新專業都不會在這方面深入教學,原因有3:

01 單純的技藝術教學、學生接受不了,而且也違背了高校教學的理念。高校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終身學習和獲取技能的能力。

02 師資難以匹配,作為新聞類專業,網新很難立刻匹配出合適的設計類老師,且學生接觸龐雜,老師的匹配就更加困難。

03 學生自身水平差異較大,綜合性技藝術教學難以開展。

04

網新和新聞的區別

不僅僅報考的學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已經再讀的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個假大學。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專業本身的新聞類課程比較多,且學生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定義這個專業的類別。

個人理解,網新與新聞的區別有二:

區別之1

它是新聞未來的趨勢,但無法取代新聞;

什麼叫新聞的未來趨勢,這裡引申一個概念「融媒體新聞報導」,簡單的說就是將各種新聞媒介、呈現元素融合進一篇新聞報導。

其實說是未來的趨勢這話是不專業的,因為融媒體新聞報導目前就已經是新聞報導的方式,只不過現在的融媒體新聞報導還存在著不夠精細化、不夠準確、刻意堆砌等問題。

這裡推薦你讀一讀這幾本書《全媒體新聞採寫教程》《超越門戶:搜狐新媒體操作手冊》。

現在是一個全民宣傳的時代,任何的企業、單位、機構都需要用融媒體的方式報導宣傳自己。

但最為新聞本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新聞傳達的內容,所以我說它無法取代新聞。

區別之2

新聞是新聞專業的唯一對口選擇,新聞是網新的多樣選擇之一;

選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沒有的時候對選擇權趨之若鶩;有的時候又對選擇權避之不及。

網新因其本身的門類龐雜,輻射到的就業渠道相對較多,學會取捨,也是這個專業重要的一課。

05

男女比例

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問網新的女生小夥伴,你們專業男生多麼?

女生答,emmm...男生很少。

我問網新的男生小夥伴,你們專業女生多麼?

男生答,emmm...女生很少。

感情你們中有些人性別是飄忽不定的啊!

算了我以自己專業為例吧,

emmm...我覺得女生很少。

罷了、罷了,上大數據。

男女比例4:6

06

專業燒錢不?

有這個擔心可能主要還是因為聽到什麼數字動畫、代碼編程,非線性編輯,再聽到攝影當場就慫了!

可網新畢竟不是設計類、藝術類專業。

我們做個對比,正常一個大學生上大學要買一臺電腦,那這臺電腦就差不多4.5K,然後還要買一部手機,那這部手機大概就2-4K。

而你只需要把電腦的價格提升到5.5K,把手機的價格提升一點換一臺iPhone,就可以滿足基本的工作和攝影了。

當然,這是低配的,但是也能維持最基本的學習需求不是。

器材黨可以多花點錢,但最多也不會超過兩萬的,除非你有專業上的愛好比如你喜歡攝影,喜歡調色喜歡非編之類,這種專業化愛好和需求另說。

正經的說一句,真的喜歡就不要怕花錢,你當初付出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獲得的。

07

網新的對口發展方向

這裡聊一聊網新的對口就業渠道,我認為網新的對口渠道可分為三條。

第一條

全媒體新聞報導(融合新聞報導);

這一條在說到新聞和網新的區別的時候已經聊到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第二條

新媒體運營;

說新媒體運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運營有很多細分的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網站運營、直播運營、渠道運營、社群運營、產品運營,甚至每增加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就多一個運營類職位。

以新媒體運營為例,首先是負責平臺內容的發布、後臺管理、粉絲維護、數據分析、策劃制定、活動開展等。

看不懂不怕,反正你明白業績最直觀的呈現是漲粉,最好的效果是曝光企業良好形象,最終的目的是分析用戶、增加盈利。

網新人,絕對是新媒體運營的天選之子,天選之子。

咳,不過天選之子不止你一個,還是得加油~

第三條

這條路子有點野;

為什麼說這條路子比較野,因為這條路子是以興趣為主,野蠻生長。

野蠻生長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其實一個上了四年大學的學生也應該明白,沒有對口的專業,只有合適的人才。不要擔心和他人不同,選擇自己的軌道,野蠻生長。

08

總結:網新的三利三弊

9年前,網絡與新媒體還是一個擺在文件裡等待蓋章的名詞。

9年後,網絡與新媒體已經在全國近200所院校招生。這個速度,有點太快了,快到很多院校沒有準備好,網新學生就已經跨入校門了。

前些天一個學生說,他報考的網新設立在學校的遊戲學院,問我這不是新聞類專業嗎?怎麼還跟遊戲扯上關係了。我當時也很蒙,我聽過電子競技專業,沒想到還有專門的院系,更沒想到網新會跟這個扯上關係。

後來仔細想想,也能說得通,專業有明顯的區別,可市場始終是融為一體的。

希望那位同學在遊戲學院四年順利。

網新走的很快,說明這個專業正在順勢而為,網新走的很快,也說明這個專業可能會些逆勢的舉動。總體來說,我理解的網新有三利三弊:

優勢:

1.新

網新的新不在於它課程的新,不在於它技術的新,更在於它思維的新。正如我在說到遊戲學院的時候所說的,專業有明顯的區分,可市場沒有,市場就是一鍋大雜燴,有網新的思維,也許在大雜燴裡,會更加容易生存。

2.廣

所謂的廣泛不是單純的多,舉個例子:你高中學習3年,光數學課本就10多本,但這不叫廣泛,因為它始終都在數學的這個範疇裡。

廣泛幫助學習者展開篇幅更大的視野,了解更多的思維運行邏輯,也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可能。

3.允許不同

網新允許你不同,允許你有自己更豐富的想法和嘗試,也允許你選擇更多的渠道和途徑,當然,者必定要辛苦一番。

我認為網新是一個很寬容的專業,包括我身邊人的選擇,大家選擇多樣,暗自定下下個起點。

弊端:

1.新

如果說落後是一種罪,那麼超前也是。

網新對於整個社會市場來說,時間稍晚但在正常範圍,但網新對於太多學校來說,似乎還是開始的太早了。

去年開設網新院校的學校遠遠不到200所,今年這個數字緊追200。

這意味著有更多人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涉水前行,摸著石頭過河其實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一批人是給這條河鋪石頭的。

有句話叫「上層建築反用於經濟基礎」缺乏真正對網新辦學的理解,辦好網新會是一件讓雙方都疲憊的事情。

除了一個專業的辦學思路之外,師資、環境、學校所在的市場等都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

但這個也不是不可解,畢竟網際網路這個東西,可以一個無時差的破局者。

2.廣

廣泛讓很多人欣喜,也讓很多人憂慮。

因為廣泛的另一層意思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學習者。你可以全面鋪開,但有一天你應該明白,該如何選擇。

老實說,教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學什麼。

3.允許不同

最後還是落到了選擇的問題上,獨立的選擇一個你的興趣所長,專業所向,允許不同,是不希望選擇者隨波逐流能遵從自己的選擇。

允許不同對於學生很難,對於教師也很難,河有千萬條,如何匯聚到一片湖泊,是留給老師的考考驗。

09

寫在最後

感謝@恬恬醬、@胡叨叨、@超想靜靜、@行走的小可愛 還要感謝大宇,感謝你們提供的信息幫我減少了這篇文章的錯誤量。

這只是一篇報考建議,不是指南,原文發於知乎,比這全面但是排版差點意思。

我很喜歡這個專業,也正因為喜歡,我可能會潛意識的放大它的優點,弱化它的缺點,翻看那些大數據,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客觀,但人難免感情用事,這篇文章請慎採用!!!

選專業,採用別人的意見,也忠於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什麼?幹什麼?值得報考嗎?就業怎麼樣
    今天回答一位家長和考生的問題,就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就業怎麼樣?我們看一個專業怎麼樣,首先要看這個專業學什麼?畢業後能做什麼工作和事情。這樣才能了解一個專業,然後才能決定是否報考專業一個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2011年這個專業還叫做:新媒體與信息網絡。
  • 高考志願:想考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哪些大學值得報考?
    1.排名情況1.1院校層次分布網絡與新媒體是新媒體與信息網絡及媒體創意於2012年合併而成的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考取難易度排名前100的院校中211及以上院校佔18%,重點院校佔33%。由於本文的排名不包含以試驗班招生的院校專業,因此部分學科實力強的985院校不參與本次排名。
  • 網絡與新媒體
    ,掌握網絡與新媒體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能夠在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行業、教科研機構、新媒體、文化傳播機構、網絡與電子商務企業等行業,從事網絡與新媒體的策劃、設計、製作、傳播、營銷及數位化出版、新媒體研發、電子商務、企業信息的組織與採集、網絡與新媒體內容管理及策略分析等工作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 遼寧大學明年擬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10月10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對沈城高校新聞學專業進行了調查,發現目前省內高校本科暫無「新媒體」專業,不過,遼寧大學計劃明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本科專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部門的審批。記者查看發現,在2012年全國本科專業目錄新一次調整之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便在開設的新增專業之中。遼寧大學擬增設的7個本科專業,其中就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目前正在公示並接受教育部門的審批中。如果審批通過,將在2015年正式招生。課程涉網絡傳播學等多項內容那麼,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到底學些什麼?主要培養方向是什麼?
  • 河北專接本專業分析——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
    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這個聯考專業的報考人數增長勢頭很猛,短短3年時間內翻了三倍。隨著考試人數的增多,上岸的難度也是變大了。你的信心還在嗎?網絡與新媒體:主要研究新聞學、傳播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新媒體技術和網絡傳播的基本技能,在新聞、網絡媒體、文化傳播等企事業單位進行網絡宣傳、網絡信息傳播以及輿論分析等。
  • 2016新聞傳播學考研方向:新媒體與網絡傳播
    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在此為大家解讀新聞傳播學專業及報考方向,希望對此專業有興趣的考生認真了解。   2016新聞傳播學考研方向:新媒體與網絡傳播   21世紀是信息與技術的時代,新媒體當仁不讓地成為時代的寵兒,與之相關的職業人才需求旺盛。
  • 北京語言大學2020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原標題:北京語言大學2020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北京語言大學(以下簡稱北語)是一所以語言教學與研究為特色和優勢,中文、外語及相關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已成為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學術重鎮和培養涉外高級人才的搖籃。今年北京語言大學今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解析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也帶熱了一些相關的大學專業,其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便成為了受熱捧專業之一。然而,很多人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認知尚淺,認為它就是單純的拍拍視頻,寫寫文章,畢業後的等工作機會單一,很多學生因為一時的熱情報了這個自己並不了解的專業。
  • 河北專接本廣播電視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考試內容及招生計劃
    網絡與新媒體:本專業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傳統媒介和新媒體與信息網絡領域的變革趨勢;理解信息網絡交叉融合的發 展方向、新媒體與信息網絡業態的多樣性;掌握和運用新媒體內容策劃與製作、新媒體與信息網絡的傳播戰略、現代互動營銷理論和媒體經營模式、新互動廣告類型 策劃與創意、新媒介數據監測系統分析應用等知識結構體系
  •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以[網絡與新媒體]為例看看你的專業屬於哪一類?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以[網絡與新媒體]為例看看你的專業屬於哪一類?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專業,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多彩人文 | 我心目中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歡迎大家加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張晨輝,陝西省銅川市,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人文藝術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1班團支書、人文藝術學院「我和你」藝術團媒體創意部部長。由於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我從小就對新聞傳播擁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所以在2018年選擇報考了西安外事學院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通過新媒體概論、媒介發展史、網頁設計與製作、全媒體採訪與寫作、數字攝影、數字攝像與非線性編輯、網絡編輯、新媒體運營實務、媒介經營管理等專業課程,讓我系統的、全面的學習到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 建議估分不高的文科生報考以下專業,就業率高,發展空間大
    所以,選專業極其重要,建議估分不高的文科生報考以下專業,就業率高,發展空間大!所以報考語言類專業是很「任性」的想法。如果在10年前,我也贊成這種想法,但是在當今時代,這種想法就不成立了。當然了,也不能亂學語言,建議報考了「一帶一路」小語種,畢竟跟著國家政策走,是不會出大錯的,也許不能混得一份高薪,但只要語言過關,解決基本的就業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招生】2018「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
    網絡與新媒體研究,迅速成為學界與業界尤其是青年學子紛紛投入巨大學術熱情的新興領域。為了推進網絡與新媒體研究的健康發展,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研究會、重慶大學社會科學學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聯合舉辦「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2015、2016、2017先後在重慶大學舉辦三期,邀請國內外著名大學的專家學者與業界精英以專題講座方式授課,每期都有來自國內主流新聞傳播院系及媒體機構等單位的300多名學員參加學習研討。
  • 學網絡與新媒體很花錢嗎?
    學網絡與新媒體很花錢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一本二本院校每年學費三四千三本一萬多。電腦必須買,需要學習ps.pr等相關adobe軟體,專業課作業提交需要用到電腦,單眼相機根據自身情況,通常情況下學校不作要求要不是必需品。
  • 新媒體對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重塑
    但當前對新媒體的研究往往存在一個誤區,將新媒體與網絡媒體等同,事實上行動網路階段的新媒體有著不同於傳統網絡媒體的特點,並正從網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重塑高校網絡文化。重塑網絡物質文化:新媒體使網絡文化建設對信息基礎的依賴發生偏移、獲取技術支持的途徑發生了改變網絡物質文化通常指計算機、網絡等構成的網絡環境。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文化建設對信息建設基礎的依賴發生了偏移,重點也發生了改變:一是對校園網絡物理硬體依賴性的減弱。
  • 網絡新媒體特點及其現狀分析
    它將各種接受終端,各種傳輸渠道,各種信息形態整合一起,從而保證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任何終端進入新媒體網絡。 四、網際網路新媒體發展現狀及問題 互聯的迅猛發展給信息傳播乃至生活帶來新的景觀,更是將傳媒行業帶入一個嶄新時代,但在其迅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的健康發展也日益成為焦點問題。目前我國網絡新媒體發展現狀為:第一,網絡新媒體已經相當普及。
  • 鞍山師範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介紹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於2014年獲省教育廳批准成為試辦專業。專業的開設是果斷應對信息社會與媒介生態環境變遷的結果。當今世界正處在傳媒高速發展、媒介快速融合的進程中,數位化新媒體的發展使中國社會向數位化和信息化方向加速邁進,新媒體人才的市場需求隨之大大增加。目前,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在市場上供給遠大於需求,但新媒體行業卻呈現出「這邊風景獨好」的景象。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湖南城市學院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既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新聞傳播技術方面從事設計、製作、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的能力。知識與能力1.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的基本知識和理論;2.了解網絡與新媒體發展動態;3.了解網絡與新媒體的方針、政策和法規;4.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5.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學制2.5年 函授
  • 網絡新媒體滋長起來的新散文
    新世紀前後,從網絡接入到行動網路普及,如果不把網絡文學局限地理解為大型網文平臺發布的長篇敘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網絡新媒體使得散文蓬勃地滋長起來。而且,和此前散文生產和消費完全不同,更多的普通讀者同時也是散文的寫作者,全民寫作成為可能。
  • 剛剛,速途網絡與民大新媒體研究中心戰略合作了
    反觀近幾年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不乏權威學術機構的加入,比如楊伯漵教授參與組建的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中心。  新媒體正從野蠻增長變得「溫順有序」,長出新面貌。  2018年1月5日,速途網絡營運長荀冠龍受邀出席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專家研討會」,也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個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