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4161字,閱讀大約需要11分鐘
淺之淺見 與君共勉
來自知乎的回答搬運
還是先說一說,為什麼要聊這個問題?
1.我本身也是一名資深網新學子,對這個專業深有感觸;
2.感謝頭條學院等、知乎圈子等渠道讓我認識了很多其他高校的網新學子和一些新媒體大佬,這加深了我對網新的認知;
3.前幾天有個小學弟QQ上問我,我確實不想給每一個諮詢者都介紹一遍,不是我怕麻煩,而是三言兩語說不清,反而容易誤導別人;
4.最重要的一點:我雖然用以上四點給自己這篇文章鍍金了,但它始終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這是我對於網新的理解,不是任何一家學校、機構、媒體人的理解。
並且,因為我個人對網新很是熱愛,所以我的潛意識裡難免放大網新的優點、弱化網新的缺點。
讀者慎採用!
01
網新的課程有哪些?
第一類大學生基礎課程
例如:思修、軍事理論、近代史、英語(不同專業對英語的難度要求不一)體育等。
這類課程是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會涉及的學科,課程簡單,重點在於基礎培養。
第二類文化素養類課程
例如:大學語文、中國文化史、古代散文等。
這類課程佔比較小,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輔助網新學習為目的。
(最開始以為就我學校這類課程超多,後來發現有些學校這類課程多到變態,忽然有點小得意!)
第三類新聞理論類
例如:新聞寫作、新聞採訪、新聞編輯等課程。
這類課程以新聞、文字類為主,但相比新聞學的課程來說,網新的這類課程削弱了新聞性,增強了編輯性。(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難度降低了,形式豐富了)
第四類理論實踐類
例如:網絡與新媒體概論,數字媒體技術、非線性編輯、數字圖像創意等。
這裡面有些課程以理論為主,也有些以創意設計為主。這類課程最受學生歡迎,不過教學往往不會深入。
02
是否學高數,對英語要求很高?
高數,
我們學校不學,絕大多數高校的網新不學。
還有少數?
嗯嗯,比如山西傳媒學院網新專業恰恰學高數!!!
英語學不學?
問這個問題的絕對英語學渣啊,巧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我,渣中渣!
......
很客觀的說,英語對任何一門專業都很重要,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關鍵的技能。
所以,請收下英語渣的忠告,學好英語,學好英語,學好英語!
不學好、也能活!
hahahahaha
03
文科生能不能報?理科生能不能報?
理科生問這個問題我理解,文科生也問這個問題,我一直有點匪夷所思!
全國大部分開設的網新專業都屬於文理兼收,比如我們學校也是這樣,只不過種種原因,到目前為止我們學校還沒有理科生報考網新。
也許今年就有了!
其實考生能不能報考某一高校的某一專業這個問題很簡單,考生填報志願的書冊上都有標註的,具體根據你的分數、意願城市等就能選出合適的學校。
舉個例子:湖南理工學院、山東政法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湖南女子學院(只招收女生)、山西傳媒學院的網新都是明明確確文理兼收的。
下面是全國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學校名單,到今年已經飆升至191所。
全國所有開設網新專業的高校(亂序)
順便多提一嘴文科生。
網新作為新聞類的專業,文科生不能報,誰能報鴨!
大部分提出這個疑問的同學主要是聽到了要學非線性編輯、網站策劃、數字圖像創意這些被嚇到了。
放心,都是嚇人的。
這類技藝術類課程確實都有,不過眾多網新專業都不會在這方面深入教學,原因有3:
01 單純的技藝術教學、學生接受不了,而且也違背了高校教學的理念。高校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終身學習和獲取技能的能力。
02 師資難以匹配,作為新聞類專業,網新很難立刻匹配出合適的設計類老師,且學生接觸龐雜,老師的匹配就更加困難。
03 學生自身水平差異較大,綜合性技藝術教學難以開展。
04
網新和新聞的區別
不僅僅報考的學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已經再讀的也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個假大學。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專業本身的新聞類課程比較多,且學生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定義這個專業的類別。
個人理解,網新與新聞的區別有二:
區別之1
它是新聞未來的趨勢,但無法取代新聞;
什麼叫新聞的未來趨勢,這裡引申一個概念「融媒體新聞報導」,簡單的說就是將各種新聞媒介、呈現元素融合進一篇新聞報導。
其實說是未來的趨勢這話是不專業的,因為融媒體新聞報導目前就已經是新聞報導的方式,只不過現在的融媒體新聞報導還存在著不夠精細化、不夠準確、刻意堆砌等問題。
這裡推薦你讀一讀這幾本書《全媒體新聞採寫教程》《超越門戶:搜狐新媒體操作手冊》。
現在是一個全民宣傳的時代,任何的企業、單位、機構都需要用融媒體的方式報導宣傳自己。
但最為新聞本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新聞傳達的內容,所以我說它無法取代新聞。
區別之2
新聞是新聞專業的唯一對口選擇,新聞是網新的多樣選擇之一;
選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沒有的時候對選擇權趨之若鶩;有的時候又對選擇權避之不及。
網新因其本身的門類龐雜,輻射到的就業渠道相對較多,學會取捨,也是這個專業重要的一課。
05
男女比例
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問網新的女生小夥伴,你們專業男生多麼?
女生答,emmm...男生很少。
我問網新的男生小夥伴,你們專業女生多麼?
男生答,emmm...女生很少。
感情你們中有些人性別是飄忽不定的啊!
算了我以自己專業為例吧,
emmm...我覺得女生很少。
罷了、罷了,上大數據。
男女比例4:6
06
專業燒錢不?
有這個擔心可能主要還是因為聽到什麼數字動畫、代碼編程,非線性編輯,再聽到攝影當場就慫了!
可網新畢竟不是設計類、藝術類專業。
我們做個對比,正常一個大學生上大學要買一臺電腦,那這臺電腦就差不多4.5K,然後還要買一部手機,那這部手機大概就2-4K。
而你只需要把電腦的價格提升到5.5K,把手機的價格提升一點換一臺iPhone,就可以滿足基本的工作和攝影了。
當然,這是低配的,但是也能維持最基本的學習需求不是。
器材黨可以多花點錢,但最多也不會超過兩萬的,除非你有專業上的愛好比如你喜歡攝影,喜歡調色喜歡非編之類,這種專業化愛好和需求另說。
正經的說一句,真的喜歡就不要怕花錢,你當初付出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獲得的。
07
網新的對口發展方向
這裡聊一聊網新的對口就業渠道,我認為網新的對口渠道可分為三條。
第一條
全媒體新聞報導(融合新聞報導);
這一條在說到新聞和網新的區別的時候已經聊到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第二條
新媒體運營;
說新媒體運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說法,運營有很多細分的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網站運營、直播運營、渠道運營、社群運營、產品運營,甚至每增加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就多一個運營類職位。
以新媒體運營為例,首先是負責平臺內容的發布、後臺管理、粉絲維護、數據分析、策劃制定、活動開展等。
看不懂不怕,反正你明白業績最直觀的呈現是漲粉,最好的效果是曝光企業良好形象,最終的目的是分析用戶、增加盈利。
網新人,絕對是新媒體運營的天選之子,天選之子。
咳,不過天選之子不止你一個,還是得加油~
第三條
這條路子有點野;
為什麼說這條路子比較野,因為這條路子是以興趣為主,野蠻生長。
野蠻生長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其實一個上了四年大學的學生也應該明白,沒有對口的專業,只有合適的人才。不要擔心和他人不同,選擇自己的軌道,野蠻生長。
08
總結:網新的三利三弊
9年前,網絡與新媒體還是一個擺在文件裡等待蓋章的名詞。
9年後,網絡與新媒體已經在全國近200所院校招生。這個速度,有點太快了,快到很多院校沒有準備好,網新學生就已經跨入校門了。
前些天一個學生說,他報考的網新設立在學校的遊戲學院,問我這不是新聞類專業嗎?怎麼還跟遊戲扯上關係了。我當時也很蒙,我聽過電子競技專業,沒想到還有專門的院系,更沒想到網新會跟這個扯上關係。
後來仔細想想,也能說得通,專業有明顯的區別,可市場始終是融為一體的。
希望那位同學在遊戲學院四年順利。
網新走的很快,說明這個專業正在順勢而為,網新走的很快,也說明這個專業可能會些逆勢的舉動。總體來說,我理解的網新有三利三弊:
優勢:
1.新
網新的新不在於它課程的新,不在於它技術的新,更在於它思維的新。正如我在說到遊戲學院的時候所說的,專業有明顯的區分,可市場沒有,市場就是一鍋大雜燴,有網新的思維,也許在大雜燴裡,會更加容易生存。
2.廣
所謂的廣泛不是單純的多,舉個例子:你高中學習3年,光數學課本就10多本,但這不叫廣泛,因為它始終都在數學的這個範疇裡。
廣泛幫助學習者展開篇幅更大的視野,了解更多的思維運行邏輯,也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可能。
3.允許不同
網新允許你不同,允許你有自己更豐富的想法和嘗試,也允許你選擇更多的渠道和途徑,當然,者必定要辛苦一番。
我認為網新是一個很寬容的專業,包括我身邊人的選擇,大家選擇多樣,暗自定下下個起點。
弊端:
1.新
如果說落後是一種罪,那麼超前也是。
網新對於整個社會市場來說,時間稍晚但在正常範圍,但網新對於太多學校來說,似乎還是開始的太早了。
去年開設網新院校的學校遠遠不到200所,今年這個數字緊追200。
這意味著有更多人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涉水前行,摸著石頭過河其實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一批人是給這條河鋪石頭的。
有句話叫「上層建築反用於經濟基礎」缺乏真正對網新辦學的理解,辦好網新會是一件讓雙方都疲憊的事情。
除了一個專業的辦學思路之外,師資、環境、學校所在的市場等都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
但這個也不是不可解,畢竟網際網路這個東西,可以一個無時差的破局者。
2.廣
廣泛讓很多人欣喜,也讓很多人憂慮。
因為廣泛的另一層意思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學習者。你可以全面鋪開,但有一天你應該明白,該如何選擇。
老實說,教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學什麼。
3.允許不同
最後還是落到了選擇的問題上,獨立的選擇一個你的興趣所長,專業所向,允許不同,是不希望選擇者隨波逐流能遵從自己的選擇。
允許不同對於學生很難,對於教師也很難,河有千萬條,如何匯聚到一片湖泊,是留給老師的考考驗。
09
寫在最後
感謝@恬恬醬、@胡叨叨、@超想靜靜、@行走的小可愛 還要感謝大宇,感謝你們提供的信息幫我減少了這篇文章的錯誤量。
這只是一篇報考建議,不是指南,原文發於知乎,比這全面但是排版差點意思。
我很喜歡這個專業,也正因為喜歡,我可能會潛意識的放大它的優點,弱化它的缺點,翻看那些大數據,也是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客觀,但人難免感情用事,這篇文章請慎採用!!!
選專業,採用別人的意見,也忠於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