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e t n e w s | 第 534 期
「 建立專業化團隊提高餐飲企業存活率,成為餐飲品牌集中努力的一個方向。
文|周應梅
編輯|小荼
微信公眾號ID|Retnews
疫情期間,國內一些大的餐飲品牌受挫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中小規模的餐飲連鎖品牌卻表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為讓公司輕裝上陣走得更快,餐飲加盟成為了很多品牌走向的必然選擇。
行業人士認為,疫情之後餐飲加盟或呈現爆發式增長,往年過完年就是加盟旺季,這個時期加盟的數量會佔一年中的80%以上,餐飲加盟旺季不會因為疫情原因消失,只不過是往後推遲了。
而做餐飲加盟實際上並不是收個加盟費那麼簡單,要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後期還需要對加盟商進行運營幫扶,提供供應鏈支撐,以及產品製作培訓等。
餐飲品牌怎麼把握特殊時期的餐飲加盟的機會?如何做好餐飲加盟?
1 疫情期間重培訓和產品
「經歷了2月份的停滯,3月份開始慢慢恢復,4月份已經恢復到高峰期的60%~70%。」這是李飛所在公司旗下十多個餐飲品牌,將近1000家門店在疫情期間營業的情況。
李飛擔任公司的運營負責人,公司旗下餐飲品牌以加盟為主,公司從2月10日開始復工,之後一直在推進公司品牌加盟的工作。「停不下來,因為已經獲得了融資,也需要給投資方交代。」目前李飛所在公司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公司的現金流充足,可以使用6個月以上。
疫情期間,李飛的公司沒有太多存活的壓力,不過也在集中考慮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的問題。這段時間,公司對IT、督導培訓部門投入較大,「在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不是裁員而是重視內部培訓,同時把公司的組織架構做到精細化,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做出突擊」,這是李飛在阿里巴巴時學到的。李飛所在公司創立於2015年,李飛和公司CEO都是從餓了麼離職創業的,創始團隊還有來自盒馬、美團點評等公司的成員。
養生湯品牌湯先生聯合創始人兼運營總監王名揚也對《新零售百科》表示,疫情期間將重點放在了培訓輔導和加盟商扶持上。幫助加盟商提高賺錢的能力,做輔導培訓之外,將能想到的營銷方式與加盟商共享,包括組織微信粉絲群活動,做一些新的湯的套餐。疫情期間公司有多人訂餐需求,就在產品方面進行了調整。通過扶持加盟商,做好口碑,現有加盟商也會介紹一些新的加盟商。
湯先生成立於2015年,目前共有100多家品牌門店,其中加盟店超過60家。除此之外湯先生還有品牌代運營的業務,加上代運營的門店,一共管理著200多家門店。王名揚表示,門店營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不過目前所有品牌門店現金流恢復度已經達到60%以上,並解除了現金流危機,4月的營業情況比起2月和3月有了較大的起色。
王名揚認為,比較幸運的點是湯先生本來就是以外賣為主的品牌,堂食受到的衝擊不大,而本身有外賣運營經驗,疫情期間湯先生團隊還幫其他品牌做外賣運營。
疫情期間湯先生將重點放在了安全宣傳和產品調整上,王名揚表示,因為雞湯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湯先生在疫情期間提高了雞湯的佔比,雞湯產品在疫情期間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
令王名揚比較深刻的案例是,幫助杭州加盟商做企業套餐的服務和設置,推出微信小程序,再通過地推的方式打入企業,滿足企業統一訂餐的需求,讓加盟商一天的銷售額保持在1萬元左右,是周圍區域做得最好的,營業恢復達到80%。
王名揚認為,疫情之後餐飲加盟會呈現爆發式增長,往年過完年就是加盟旺季,這個時期加盟的數量會佔一年中的80%以上。在王名揚看來,餐飲加盟旺季不會因為疫情原因消失,只不過是往後推遲了。
2 餐飲加盟的兩種模式
都在通過加盟的方式實現擴張,但是湯先生和李飛所在的公司是完全不同的成長模式,一個是花上兩三年的時間打磨一個品牌再進行規模化複製,一個是將推出品牌的時間縮到最短加速布網。
湯先生的加盟方式與一般的加盟有些不同,主要是加盟商投資開店,而湯先生所屬公司負責負責運營。到2015年7月成立到2017年8月,期間湯先生重點打磨三家門店,在盈利模式跑通之後才開始拓展第四家門店。2017年底湯先生門店數量達到22家,2018年底有35家直營門店,2019年開始嘗試加盟業務,目前共有100多家門店,其中加盟店超過60家。
除此之外,湯先生代運營品牌超過20個,共管理著200多家門店,管理的品牌包括敦煌樓、新貝樂、掌柜的店等知名品牌。湯先生門店主要集中在上海等長江三角洲區域,全國範圍內在北京、重慶、深圳等地也有門店。
從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湯先生共完成了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IDG資本、點亮基金和光速中國等。王名揚表示,目前公司造血能力足夠,資金方面也充足,不過後續擴張也會考慮引入投資。
湯先生之所以選擇做代運營的加盟模式是想把成功率提高,王名揚表示,大部分做加盟的品牌不願意做這種模式,因為比較重,而湯先生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式提高成功率,整個餐飲加盟成功率不到50%,而湯先生的目標是做到90%。
而李飛所在的公司,推出一個品牌只需花三個月。一開始通過與其他人聯營開一個門店,確定模式可以跑通之後就開放加盟。其公司旗下做得比較好的品牌有廚子與辣子、雞小醬雞公煲等。廚子與辣子全國共100多家門店,醬汁滿串全國200多家門店,雞小醬雞公煲全國100多家門店,其中品牌合作門店只有一家,其他全是加盟。公司運營著十幾個品牌,涉及門店將近1000家。
聯營的門店,李飛公司作為品牌運營方主要負責策略,投資資金來自門店。當品牌定下來之後,李飛所屬公司方會進行市場調研確定產品品類,制定推廣方案,搭建供應鏈,給商家提供運營方案。
對於後續的推廣,李飛表示,公司會設置一個最低門檻,包括規定門店面積、員工數量、產品種類,確定經營合規之後商家可以加盟。公司籤約每一家店之前,都有線下地推團隊,去找街邊的商戶,考察商戶的基本情況,滿足條件之後讓商戶加盟比較適合的品牌。
在加盟擴張過程中,招商部門每個月都有一個目標,追求越多越好,高峰時期一個月就能開幾百家。不過李飛提到餐飲行業關店率較高,18年的時候存活率只有20~30%,李飛所在公司旗下品牌門店的存活率在40%~50%。李飛認為,整個市場關店率高的原因,一個是因為品牌定位不明確,另外一個是跟不上網際網路思維。
有的品牌在擴張過程中會先攻主要城市,李飛所屬公司的品牌大多還是採取在多個城市同時布局擴張的方式。「主要還是在一線城市開店布局,相對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客單價會更低一些,商戶的投入也會少一些。」
李飛所在公司將所有的品牌的門店分為三個級別,包括純外賣門店、半專修狀態的門店以及全專修並加VI是視覺的門店。李飛說,回報最好的還是第三種,被稱為2.0門店,線上線下都有統一的標識,「而一個商戶的收入營收範圍越廣盈利空間越大,既有堂食又有外賣邊際成本就會很低。」整體VI設計都是統一化對品牌打造也會有好處。
相應的2.0門店的投入成本也會更高,李飛表示,一個2.0門店開設之前會精細化的算出整體的毛利率和利潤率,包括選址、商圈都會充分考慮。
3 營收大頭是供應鏈和服務
王名揚和李飛均表示做餐飲加盟營收主要來自供應鏈和運營服務,而加盟費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王名揚從2018年開始關注加盟業務,2019年湯先生成立加盟業務部也是由王名揚負責,2019年10月湯先生內部創立了一個以加盟為主的品牌巴叔小灶,王名揚為創始人兼擔任CEO,目前巴叔小灶共有13家門店,其中1家直營門店。
除了操作湯先生和巴叔小灶這兩個品牌之外,王名揚同時為其他企業提供餐飲加盟諮詢服務。王名揚認為要做餐飲加盟首先應該滿足3個條件:首先是盈利模型要跑通,不只在一個城市跑通,還要在多個城市能夠跑通驗證盈利模型可行;其次是,與加盟相匹配供應鏈等條件必須要成熟,加盟店才能從品牌方的幫扶中尋求到資源;第三個是,確保產品的標準化,確保製作統一口味一致,在產品標準化之後操作簡單了人力成本也會降低。
餐飲加盟的營收不只是收個加盟費那麼簡單,要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後期還需要對加盟商進行運營幫扶,以及產品製作培訓等。湯先生和李飛所在的公司都有專業化的督導團隊,幫助加盟商進行開店指導和培訓商戶。
而餐飲加盟最重要的一環其實是供應鏈,來自供應鏈的營收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王名揚認為,餐飲加盟最核心的邏輯是供應鏈,加盟商只是一個分銷渠道。品牌方應該是的目的是通過這個分銷渠道來賺取貨品的收益,加盟費只佔很少的一部分,需要做的是打通供應鏈,「不打通供應鏈的加盟,只是收割一波是賺不了錢的」。
為了減輕成本,做輕供應鏈,湯先生在物流方面主要跟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不會建立物流倉庫。王名揚還提到,對湯先生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掌握核心技術,比如說湯底是自己獨有的秘方,通過核心產品賺取利潤。另外,很多產品通過集採的方式,進一步降低成本。
李飛所在公司加盟費也只佔很小的一部分,營收主要來自供應鏈和運營服務費。李飛表示,公司採取的是自搭供應鏈的方式,在主要城市都建立了倉庫,而非主要城市採取的是「T+1」模式即在與用戶溝通的第二天送達,還是從主要城市的倉庫配送出發。
同時李飛還表示,對於眼前的盈利不是特別在意的,未來盈利模式會有很多種。李飛認為做to B的生意,首先要拿下足夠的B端企業,「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先做規模,各方面都搭建起來的話就會形成壁壘。」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李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