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北區有桃園食堂、橘園食堂、梅園食堂、杏園食堂、李園食堂、禾豐樓共6個食堂,南區有楠園一食堂、楠園二食堂、竹園食堂共3個食堂。各食堂價格大體相當、種類也差不多。普通米飯都是0.26元/兩(女生一般吃一兩,男生一般吃三兩),素菜一般1.5元或者2元一份,葷菜一般3-4元一份。除了普通的食堂,學校還有四處吸引大量學生吃飯的地方——半更食間,因為半更與普通的食堂都在同一幢樓,所以小編在此也把它們列為食堂進行闡述。這裡著重為大家介紹各個食堂的大體情況和特色菜品,以供廣大師生參考。
先來幾大食堂的簡介,後面是詳細介紹。
食堂
概況
區位
備註
綜合指數
桃園食堂
麵條和涼菜比較好吃,缺點是飯的份量要少一些
桃三後面,回桃一、二、三、四需要走山坡路,離十教、三教、馬院不遠
只有二樓營業
★★★
橘園食堂
菜品種類多,可選擇性大,三樓快餐部味道也不錯
位於橘五旁邊,離二運和超市較近,有校車經過
二樓是食堂,三樓是快餐部,有時提供夜宵
★★★★
梅園食堂
二樓口味還行,一樓是民族餐廳,很有特色
臨近二十六教、二十七教,有校車經過
一樓有各種清真系列,二樓是食堂
★★★☆
杏園食堂
葷菜不錯,師傅打的飯菜份量很足
位於杏園,離橘一、橘二、二運近,附近有超市和水果店等
一樓、二樓是食堂,三樓是半更食間
★★★★☆
李園食堂
李園學生主要吃飯的地方之一,環境比較好
位於李園邊緣,離3號門近,旁邊還有李園小吃街
食堂在二樓,一樓是半更食間
★★★★☆
禾豐樓
價格有高有低,飯菜二三樓更好吃,其中在二樓就餐的學生最多
挨著招就處、團委和圓頂學生活動中心,離西師街、校醫院不遠,有校車經過
一樓是教職工食堂,二樓是快樂食間,三樓是快樂美餐廳和常青藤
★★★★★
楠園一食堂
菜品色香味俱全,三樓有清真食品供應,底樓的快樂食間是新開的
楠五、楠七旁邊,緊鄰縉雲美食城
楠園入住學生多,食堂就餐的人也很多
★★★★☆
楠園二食堂
味道齊全,常常座無虛席,被很多人稱為西大好食堂
位於四運旁邊,挨著縉雲美食城,有校車經過
食堂高峰期很擠,四運常有很多人就近用餐
★★★★
竹園食堂
建築宏偉,環境優雅,面積大菜品也很豐富
地處竹園後山,有校車經過
住在後山的同學主要在此用餐,共有3層樓。
★★★☆
1.桃園食堂:桃園食堂位於桃園學生生活園區靠文淵湖一側,桃園三舍後面,離十教、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較近。絕大部分用餐的學生都來自桃園,被桃園學生廣泛戲稱為「桃園大酒店」食堂現今只開二樓營業,在學校所有食堂中算是最小的了。
桃園食堂飯菜種類齊全,以小面和砂鍋出名。麵條檔口在最邊上,二兩小面只要3元錢,比半更食間便宜1元,牛肉麵、雜醬面也很划算。砂鍋是今年九月份新推出的,有砂鍋米線、砂鍋面,分素、三鮮和牛肉三種,味道鮮美,即使比較慢也有很多同學排隊。最近桃園食堂還新增了炒麵、炒河粉、各種炒飯,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盤熱乎乎的炒飯也不失是一件幸福的事。還有一樣比較划算的菜——涼拌海帶絲,只要一塊五哦!桃園食堂的座位是比較特別的,好幾個桌子連在一起,同寢室的同學一起吃飯是毫無壓力的,非常有利於培養舍友之間的感情的哦。
不足之處:米飯的份量不太夠,很多男生打三兩米飯都不夠吃。而且桃園食堂在過去兩年口碑一直不怎麼好,至今仍有不少同學心裡對桃園食堂有陰影。
推薦指數:★★★
2.橘園食堂:橘園食堂位於橘園學生生活園區靠桃園一側,位於橘園五舍旁邊,離第二運動場較近,附近有學生活動中心、移動營業廳、橘園教育超市、水果店、理髮店、藥店、圓通、中通快遞等,乘坐3路、5路校車可以到達。橘園食堂共有兩層,二樓是學生食堂,三樓是橘園特色餐廳,一般從三樓入口。
進入了食堂就會發現,橘園食堂裡布滿了四人桌,十分工整。橘園的米飯分兩種:普通米飯和東北大米飯(0.45元/兩),葷菜很有特色,酥炸雞柳,小煎雞,紅燒兔塊,雙椒大蝦……都挺好吃。其中饃香肉酥、回味無窮的肉夾饃絕對值得一嘗!燒白、蒸肉也十分好吃。特色湯品有蓮花蹄藕湯、肉片湯,都是3元一碗,還是很有性價比的。橘園食堂還有涼麵,3元錢一份,比食堂外面的划算多了。
橘園食堂上面是橘園餐廳,與食堂不同的是這裡類似於一個快餐部,今年開始從新裝修 營業的。這裡主要有炒飯、米線、麵條、套餐、糕點等,而且還額外供應夜宵。這裡環境很好,裡面的餐桌、燈具等一些擺設給人一種簡潔時尚的感覺,再配上窗外的縉雲美景,幾乎可以與半更一決高下了。
不足之處:三樓的夜宵供應時間太短了,有時候八點多就關門了。
推薦指數:★★★★
3.梅園食堂:梅園食堂位於梅園學生生活園區靠近橘園一側,離化學化工學院、二十六教、二十七教、二十八教較近,可乘坐3路和5路校車到達。食堂共有兩層,一樓為少數民族餐廳,二樓是普通的學生食堂(圖為二樓食堂)。
少數民族餐廳是北區唯一的一個信仰伊斯蘭教學生能用餐的食堂(不然就得去小吃街或者校外的清真店去吃飯),清真我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因信仰伊斯蘭教而形成的飲食習慣,其中最主要的是禁止吃豬肉,為照顧少數民族同胞飲食習慣,促進各民族同胞和睦相處,落實國家少數民族政策,學校特在梅園食堂和楠園一食堂設立清真廳以服務穆斯林學生。這裡有新疆手抓面、羊肉串、牛肉炒河粉等民族特色菜和一些特色糕點,也吸引了很多漢族學生在這裡吃飯。二樓食堂中午高峰時期經常擠滿了人,可見梅園食堂也是很受學生歡迎的!
不足之處:中午12:30後飯菜就不多了,也很少有人會願意去吃那裡的冷飯。
推薦指數:★★★☆
4.杏園食堂:杏園食堂位於橘園一舍(橘園一、二舍是本科生宿舍,位於杏園),二運旁邊,離橘園、田家炳教育書院、八教較近,附近有超市、水果店、理髮店等,與杏園小吃街僅一牆之隔。是杏園、橘園一舍和二舍學生常去的食堂,此外還有很多桃園、橘園的學生放學路過而在杏園吃飯。杏園食堂共有三層:一樓和二樓是普通的食堂,三樓是杏園半更食間。
杏園食堂可以說是北區最好吃的食堂了,這裡的回鍋肉很不錯,份量也很足,一、二樓大體一樣,飯菜、麵點都很齊全,這裡烤的熱狗很好吃,打飯叔叔給的份量也相當多,不過在二樓吃飯的人數往往多於一樓。
杏園半更跟其他三個半更食間差不多,只不過瓦罐煨湯是這學期才推出的,這裡的套餐、煲仔、砂鍋、冒菜、麵點、鐵板系列都特受學生歡迎,其中各色的包子、窩窩頭、粥都很好吃,只是價格稍貴,一般都是女生吃,男生難得吃飽。
不足之處:底樓稍顯冷清。
推薦指數:★★★★☆
5.李園食堂:李園食堂位於李園學生生活園區靠3號門一側,臨近六教、八教、音樂學院、新聞傳媒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旁邊還有李園小吃街,交通便利,位置優越。李園食堂分為三層:一樓為半更食間,二樓為學生食堂,三樓為學生活動中心。
半更食間是李園學生常來吃飯的地方,也是很多在八教這邊上課的學生常來的地方。相較於李園二樓食堂環境更加舒適、飯菜更加多樣,菜品也比杏園、楠園的半更和禾豐樓的快樂食間更加齊全。李園半更較受歡迎的有韓國石鍋拌飯、刀削麵、成都冒菜、瓦罐煨湯等。石鍋拌飯是李園半更的特色,一般有咖喱雞拌飯、培根肉拌飯、火腿拌飯、什錦牛肉拌飯等,這些都是11元。在石鍋鍋內放入米飯及菜餚,再配上醬料,那真叫一個香啊!情人一起吃石鍋拌飯,男生得先替女友攪好拌飯;若女友無法將飯菜吃個精光,男生就得將剩下的飯完全吃乾淨,以代表對女友的愛情。李園半更還有一個特點,有一些餐桌在室外,這樣增加了不少座位。
相比一樓的半更有很多其他園區的學生前來用餐,二樓的學生食堂是就成了李園學生的集散地,絕大部分都是李園的學生在這裡用餐。個人覺得二樓好吃的有手撕雞肉、木須肉等,還有肉畫卷做的也很好吃哈
不足之處:暫無
推薦指數:★★★★☆
6.禾豐樓:位於校團委、招生就業處旁邊,離圓頂學生活動中心、九教、十教、西師街、北區校醫院、圖書館較近。校車有1路、2路、3路車經過,交通非常的方便,不過離學生生活園區要比食堂遠。禾豐樓共有3層:一樓是教職工食堂,二樓是快樂食間(跟半更一樣),三樓是快樂美餐廳和常青藤餐廳。適合老、中、青各類人群用餐,消費也有高有低,一樓跟其他食堂價格差不多,二樓稍貴一點點但是環境很好,三樓價格就更高一點了,不過環境是最好的。
教職工食堂靠近教職工宿舍,雖然名為教職工食堂,但是還是有很多學生去吃的。飯菜跟其他學生園區的食堂大體一樣,比較出名一點的是教職工食堂的糕點,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很多老師去那兒買一大包糕點提回去。特別是發糕,其味清香,柔嫩而爽口,比其他食堂的好吃多了。
快樂食間和李園、杏園的半更食間一樣,以前叫鍾水餃,是北區學生特別是桃園的學生常去的食堂。一頓飯價格大體在10元以內就可以吃的很不錯了。有清香撲鼻的江西瓦罐湯,有麻中不麻、辣中不辣的成都冒菜,有好吃又不貴的煲仔飯,還有4元錢一碗的四川擔擔麵……另外,還有很多同學選擇超值實惠的學生套餐,兩葷兩素才7.5元,飯不夠還可以添到吃飽。這裡砂鍋、麵條、包子、蒸餃、炒飯、蓋飯等也一應俱全。軍訓教官、 高考閱卷老師或者其他外來的一般老師隊伍也基本在這裡吃飯。
快樂美餐廳和常青藤就要有點檔次了,比其他食堂貴一點,一般來說便宜一點的一頓飯要吃十五塊錢左右,其中常青藤是最貴的,當然這裡的味道和服務也是最好的。這裡有專業的大廚,有美味的菜品,中西餐都有。每次招就處舉行的大型活動或者學生活動中心舉行活動的工作人員吃的工作餐都是在常青藤訂的,20塊錢一份,可見常青藤不是一般學生能夠長期吃得起的。
不足之處:教職工食堂的米飯不太好吃。
推薦指數:★★★★★
7.楠園一食堂:楠園一食堂介於楠園五舍和楠園七舍,緊鄰縉雲美食城。楠一食堂共有三層:最下邊是快樂食間,中間是食堂,上面是民族餐廳,是學校唯一集食堂、半更、民餐於一體的食堂。
楠園快樂食間十一月份才開始營業,是南區唯一一個半更,它的營業直接性地增強了楠園一食堂的競爭力。楠園快樂食間跟禾豐樓快樂食間、李園半更、杏園半更大體差不多,此處自不必多說。
楠一食以米飯套餐為主,還有各種滷菜搭配,當然也有麵條米線等。套餐的特點是飯多,菜少油量多,價格不高,特別適合男生。葷菜3-4元一份,素菜1-2元一份,種類、價格跟學校其他食堂差不多。特色一點的有清甜可口的金沙玉米和香而不辣的炸魚塊,十分好吃。
楠園一食堂還有少數民族餐廳,是學校僅有的兩個清真食堂之一,信仰伊斯蘭教的同學和想吃清真風味的可以去這裡,當然嫌在樓下太擠了沒座位也可以來這裡吃飯。
不足之處:沒有明顯的不足
推薦指數:★★★★☆
8.楠園二食堂:楠園二食堂位於楠園學生生活園區東側,第四運動場旁邊,緊鄰縉雲美食城,右邊不遠就可以到南區的教學樓區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有1路、2路、3路、4路、5路校車經過。
楠二食堂看起來不大,只有一層,裡面的東西也沒有其他食堂的種類多,但米飯、炒菜、粥湯、麵食一樣也沒少。在楠園二食堂裡有兩種米飯:普通米飯和東北大米飯,這跟橘園食堂是一樣的。楠二食堂裡的葷菜跟其他食堂沒什麼兩樣,但就是要好吃一點。麵食方面,有米線、河粉、抄手、燃面、牛肉麵等各種面,其中三鮮米線和燃面、幹炸面挺不錯,平時也挺多人買的。因為楠二食堂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被公認為西大最好吃的食堂,所以平時人口流量挺大的,特別是中午十二點左右,更是人口流量的高峰期,不但佔位難,打菜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節課下課的孩子們可要速度了哈!
不足之處:食堂容量不足,尖峰時段太擠。
推薦指數:★★★★
9.竹園食堂:位於竹園學生生活園區,毗鄰竹A和竹1宿舍,是西南大學海拔最高的食堂,也是西大建築最宏偉的食堂,容量大,環境好。乘坐3路校園觀光車即可到達。食堂共有三層,其中一、三樓中午和下午營業,二樓除了中午和下午營業,還有早餐(6:30-8:30)和夜宵(19:00-22:00)提供。
竹園食堂一、三樓大體一樣:主要是米飯、炒菜、燒菜、涼菜、滷菜。比較特色一點的菜品有幹煸芋兒、大骨湯、醬燒雞腿。其中大骨湯6元錢一碗,用上好豬骨頭加蘿蔔、冬瓜 等蔬菜,小火慢燉至香氣溢出,深得學生的喜愛!
二樓則以麵食、煎炸、小炒、砂鍋、小火鍋為主,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新推出的小火鍋,大鍋15元,小鍋10元,可任意搭配輔菜,既好吃又便宜。另外二樓還有很多特色風味小吃,如羊肉串、甜玉米、香菇雞肉包、南瓜豆沙饅頭等。此外,還有套餐、砂鍋米線、各種炒飯也很受學生歡迎。
不足之處:位置有點偏,絕大多數都是竹園園區的學生就餐,如果你想去竹園後山看看風景,不妨就去嘗嘗竹園食堂吧!還有就是有些時候食堂的飯菜不夠熱,吃到後面就冷了。
推薦指數:★★★☆
結語:食堂是全校學生最主要的用餐地方,食堂的環境衛生狀況是否良好、飯菜是否好吃、價格是否公道,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情和學習的效率。除了食堂之外,學校還有李園小吃街、學院小吃街、縉雲美食城等校內就餐的地方,校外也集結了一大批火鍋、乾鍋、烤魚、自助烤肉等美食,值得大家去品嘗。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讓你自己的舌尖對各大食堂做出最公正的評價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吃在西大》視頻,建議WiFi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