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廣州1月13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我們都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非常感謝省委省政府舉辦這個粵川一家親的活動,現場好熱鬧。」今年33歲的四川達州人張小麗說,自己和老公來廣州工作已經15年了,為了父母和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條件,一直在工廠裡上班,「參加這樣的活動,真的感覺好溫暖。」
曾令東
「我們這邊很熱鬧,你和娃兒在家好不好啊?」內江隆昌人曾令東在活動現場跟遠在千裡外老家的妻兒連線,跟家人分享現場的喜悅。曾令東說,自己有三個孩子,「我平常也教育他們,要懂得感恩,這次黨和政府的這個活動,真的辦到我們農民工心坎裡去了,讓人覺得太溫暖了。
「這次是公司一起組織大家來的,來了150人。」曾令東說,自己在廣州一直做保潔工作,雖然辛苦,「但我希望盡全力給家人和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張小麗和曾令東,是現場千餘農民工的一兩個代表。
活動現場
1月13日晚,「粵川一家親 共建大灣區 川音川情——走進廣州文藝慰問演出暨2020年在粵外來務工人員團圓晚宴」活動在廣州市白雲區黃邊文體康樂館內舉行。活動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省委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文化和旅遊廳、省經濟合作局、省總工會、團省委、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會同廣東省總工會承辦。
農民工是產業工人的主體,是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生力軍。沒有農民工兄弟姐妹的艱辛付出和赤誠奉獻,就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就沒有縱橫交錯的道路橋梁,就沒有城市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國的今天和明天!農民工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居功至偉,理應得到黨委、政府的關愛,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活動現場
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成員、省就業局局長黃曉東介紹,四川是人口大省、勞務輸出大省,農民工總量近2500萬,佔全國的1/10。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工工作,堅持把農民工作為重要的人才資源、戰略資源來看待,把服務保障農民工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戰略工程來推動,先後出臺了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16條和返鄉下鄉創業22條政策措施,成立了省、市、縣、鄉四級農民工服務中心,創建了農民工網站,注重從優秀農民工中培養發展黨員和基層幹部,四川的農民工工作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今年春節前後,我們聚焦大家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實施了專列專車、走訪慰問、證照辦理、根治欠薪和就業招聘等農民工服務五大專項行動。今晚的千人團聚和文藝演出,就是開展常態化走訪慰問活動的具體舉措。」黃曉東說,據統計,去冬今春,全省已開通農民工返鄉專列45趟、客運專車8000餘班,走訪慰問農民工及家人150餘萬人,幫助2.6萬農民工兌付工資1.9億元,辦理各類證照42萬件,召開農民工就業專場招聘會466場、提供就業崗位21萬個。
「我們真誠祝福川籍農民工兄弟姐妹在廣東這個『第二故鄉』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增強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爭做融入城市的新市民。」黃曉東坦言,誠摯地歡迎大家帶著感情、帶著資金、帶著項目返鄉創業、回家發展,四川省人社廳將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寬鬆優惠的政策環境、清廉高效的政務環境,助力大家推動鄉村振興、造福桑梓鄉親、書寫人生華章!
活動現場
在主辦方辭舊歲迎新春的美好祝福中,農民工代表一邊品嘗著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具有嶺南美食特色的「大盆菜」,一邊盡情欣賞原汁原味的「鄉音鄉情」文化大餐,其樂融融歡樂無比。在場多位川籍農民工紛紛欣喜的說:「今天晚上,我們真的是看得高興、吃得順口,手拍紅了,心裡熱了!」
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廣東省工人藝術團和宜賓市的演員們為川籍農民工帶來了《哈哈響》《過年》《麻將人生》等18個精彩節目,胖姐、叮噹等川人熟悉的本土明星的精彩生動的表演,更是贏得了在場農民工朋友們陣陣喝彩。舞臺上,熟悉親切、有滋有味的鄉音鄉情暖透了現場每一位農民工的心;舞臺下,大家共享頗具廣東特色風味的「大盆菜」,喜氣洋洋、歡聲笑語,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氛圍。
活動開始前,川粵兩省有關部門領導在活動現場親切慰問了在粵川籍農民工們,贈送了春節返鄉專列的車票和家鄉的土特產禮包,並鼓勵廣大農民工兄弟姊妹們在新的一年裡,用智慧和汗水創造出更美好富裕的生活,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