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好啊,愛好杭州和《紅樓夢》的朋友們。
分享一下近況,我們的視頻號【帶一本紅樓夢遊杭州】於近期推出,內容不僅包含前面五站的文藝範,還有最新的兩個街訪視頻,更有9月底的土默熱老師的『《紅樓夢》和錢塘江文化』講座短視頻,帶你探秘《紅樓夢》中虛擬長安大都即杭州的有力證據之一,歡迎大家來關注視頻號:帶一本紅樓夢遊杭州,多多點讚和支持啦。
10月份的故事是和紅樓攝製組成員們又踩點了幾個之前未去過的和《紅樓夢》有關的寫作發源地,分別是平湖的海紅亭(帶一本《紅樓夢》遊平湖)、西溪溼地的洪園(滿隴桂雨和西溪洪園背後的江南世家)和三生石畔的黃機墓,當然也重遊故地,重溫了第一站孤山瑪瑙坡路線(杭州的秋天是怎麼樣的?),參與了兩次和十二心徒合作舉辦的 《風月寶鑑》紅樓高莊遊學活動。
那這兩場紅樓高莊遊活動是怎麼樣的呢?通過圖片了解下:
之後就是在雙12的當天,冬日暖陽下,紅樓劇組再次會集於吳山大觀景區。兩個多月後的重聚,重啟開拍,已是冬日。當時也是臨時的想法,主要是覺得素材不夠,加之主持人講解配旁白的形式也一向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在杭州土默熱紅學中心的支持下,也因著一份這樣珍貴的關係,我們重新相聚,回首往事,仍歷歷在目。
作為紅樓新系列開篇第一集,我們將探究《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和杭州吳山大觀的主題,繼第四集環抱西湖的一山寶石山拍攝後後,再來到環抱西湖的另一座山:吳山(天風),感受杭州人文故事和《紅樓夢》的聯繫。很多讀者朋友也許會感到好奇,吳山為什麼被稱為大觀,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的大觀又有什麼聯繫?作為也是新西湖十景之一,我們分別於吳山景區兩端東嶽廟門口、江湖匯觀亭處起飛航拍,俯瞰整個吳山景區,層林浸染,秋意盎然,山中有零星商鋪茶坊,前可眺望西湖,後可眺望錢塘江,風雲際會,蔚為大觀。
吳山位於西湖的東北方,由寶月、娥眉、淺山、紫陽、七寶、雲居等眾多小山而組成,春秋時成為吳越之間的天然屏障,始稱吳山。還有說因有伍子胥祠的緣故,遂稱胥山;五代吳越時山上有城隍廟,亦稱城隍山;而唐時多稱青山。如今這一帶通稱為吳山。
清西湖十八景之十四的吳山大觀,在吳山之巔的七寶山。《湖山便覽》卷十二:「大觀臺在七寶山絕頂,石面砥平,明胡宗憲嘗建亭其上,尋圮。郡人以其基方廣有類平臺,可暢登眺,遂以大觀臺呼之,實無臺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第一次來杭州時,孤山行宮尚未完工,康熙帝以在吳山腳下的杭州織造府(俗稱紅門局,位於今惠民路中段北側)為行宮,俗稱「內行宮」,而孤山行宮則又稱「外行宮」。同年,康熙帝御製《登吳山》詩,有司於七寶山建樓勒碑,遂稱樓為『大觀臺」』。
新建的城隍閣入口照壁上,鐫刻著「吳山大觀」四個大字,系清康熙皇帝的手書拓大而成。
其實,吳山除了城隍閣、江湖匯觀亭,其實還有很多人文景觀,不僅有崔護的《人面桃花》和蘇東坡《寶成院賞牡丹書》詩句的摩崖石刻。還有「十二生肖石」、「瓢羹石」、東嶽廟、要杭州博物館等。
而《紅樓夢》中元妃省親一回,將省親別墅命名為『大觀園』其實暗寫的就是康熙南巡。主要緣由是歷來女子一入皇宮就很難走出去了,皇帝的嬪妃根本沒有走出皇宮的機會,只有皇帝巡查民情時皇后才可以有機會跟著皇帝走出皇宮看看。作者筆下描寫的省親過程和場面那麼逼真,雖並非是真事,但他肯定是經歷過或者聽別人詳細描述過。具體大觀園和吳山大觀的淵源如何展現呢?留個懸念,期待我們的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