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了,而它背後還有這些中國科幻佳作等待搬上熒幕!

2020-12-22 騰訊網

  今年春節,一部被稱為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火了!這部影片不僅在國內連創票房新高,更難得的是,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一致點讚認可。

  《人民日報》評論稱:「《流浪地球》將中國思想和價值觀念融入對人類未來的暢想與探討」;

  英國《衛報》稱:「中國科幻大片挑戰好萊塢」;

  美國《紐約時報》頭版發文稱:「中國電影正式加入太空競賽」。

  而你知道嗎,早在19年前,這部《流浪地球》小說就已經與科幻迷們見面,並首次刊發於《科幻世界》雜誌2000年第7期。

  當時,這本售價5元的雜誌是這樣滴!

  「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作者劉慈欣以這樣描述開啟了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宏大科幻世界,在許多少年心中種下關於未來,關於幻想的種子。

  隨後,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問世,其第一部自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並成功斬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而除了劉慈欣,《科幻世界》還常年連載刊發了王晉康、何夕、韓松等中國著名科幻作家的作品,在一代科幻迷的成長記憶裡留下深刻的印記。

  穿越40年 回顧中國科幻經典

  時至今日,有哪些科幻作品仍舊在我們的腦海中記憶深刻?有哪些小說中的畫面還能時不時躍上心頭?今天,我們聯合科幻世界雜誌社,從科幻雜誌的視角,帶您一起回顧記憶中那些熟悉的科幻經典佳作。

  《科幻世界》(1979年),前身《科學文藝》,創刊號。

  《科幻世界》1999年7期,其中,部分文章意外「命中」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震驚全國,影響了一代科幻迷。而《流浪地球》電影的導演郭帆即為當年考生,據了解,他的語文作文成績名列前茅,想一想,當年的郭導應該也沒少看科幻小說呢!

  《科幻世界》1999年9期,刊登了王晉康的《養蜂人》,想起那個5塊錢一本看科幻故事的美好時光了嗎?

  《科幻世界》1999年10期,刊登了劉慈欣的名篇《帶上她的眼睛》。

  《科幻世界》2000年7期,刊登了劉慈欣的名篇《流浪地球》。

  《科幻世界》2001年1期,刊登了劉慈欣的名篇《鄉村教師》。

  《科幻世界》2002年7期,刊登了韓松的專輯,話說這個封面真是讓川叔「心水」了好久。

  《科幻世界》2003年1期,總第200期,刊登了何夕的名篇《傷心者》。

  《科幻世界》2006年5期,連載首發了劉慈欣的名作《三體》。當初看連載的朋友想必都能底氣十足地吶喊一聲:「我就是那個慧眼識英雄的崽!」

  《科幻世界》2008年8期,刊登了王晉康、郝景芳的作品。而且!!這期的封面可是獲得了當年的銀河獎美術獎!!!來,看官們欣賞一下。

  時值科幻世界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科幻世界》2019年2期封面,特別策劃《流浪地球》電影專題。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中國原創科幻作品,比如王晉康的《七重外殼》、《水星播種》、《天地父母》,何夕的《六道眾生》、《傷心者》, 韓松的《地鐵》,江波的《銀河之心》、《機器之道》等等,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科幻經典。

  科幻與四川的淵源

  事實上,說起科幻,它在多方面與四川淵源頗深。

  1979年,科幻世界雜誌社創刊於四川成都,原名《科學文藝》,1991年正式改名為《科幻世界》。該雜誌社由四川省科協主管,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旗下擁有《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科幻世界·少年版》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等深受中國青少年讀者喜愛的暢銷期刊和《三體》等暢銷科幻圖書。

  2017年11月,2017中國科幻大會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在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舉行。而自2017年起,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升級為兩年一度的常設性科幻活動,永久落戶成都,推動全國、全球的科幻產業資源向成都聚集。

  同時,在大會開幕式,四川省科協的相關機構和成都市高新區籤訂了「中國科幻城(中國科幻產業園)」的框架協議,這也意味著「中國科幻城」項目將落地成都。四川省科協黨組成員、四川科技館館長經戈在回答四川發布記者提問時表示:「將著力把成都建設成『創意之城,科幻之都』。」

  這也意味著,成都與中國科幻的關係將更為密切。未來這個「科幻之都」將打造成什麼樣子?我們拭目以待。

  王晉康點讚《流浪地球》 期待未來更多科幻作品與觀眾見面

  《流浪地球》火了,但它絕不是最後一把火。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在接受四川發布記者採訪時對電影給與了高度的評價:「電影雖然有一些毛病,但它是一次偉大的成功!」

  同時,對於未來自己的作品是否願意被改編成電影,與觀眾朋友們見面,王晉康先生也給與了肯定的回覆,他告訴四川發布記者:「當然,但進度慢了一些」。王晉康先生近日更通過微博透露,科幻作品《追殺k星人》的影視已在籌備中,將與《死亡通知單》(即《暗黑者》的作者周浩暉合作,希望讀者會喜歡。

  中國的科幻電影,正揚帆起航,未來,更值得期待!

  最後,對於「一元看《流浪地球》」這樣讓人痛心疾首的盜版猖獗現象,四川發布提醒盜版人士:

  「生財千萬條,良心第一條。

  盜版不規範,被捕兩行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還有哪些你曾追過的科幻小說?你心中最期待能搬上熒幕的科幻作品?快來跟我們一起分享吧!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 張藥灩 圖片等相關資源由科幻世界雜誌提供

  來源:四川發布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客戶端──四川發布。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求生之路》:宏大的科幻類桌遊,純正的本土科幻佳作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2019年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
  • 科幻電影的中國表達《流浪地球》人文精神引熱議
    而日前《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與《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的對話也引起不小關注,被稱為「科幻界雙神對談」。《流浪地球》火了,關於中國電影是否走出了寒冬的爭論聲再次響起。儘管眾說紛紜,但一部國產科幻電影能引起如此巨大的討論和關注,本身值得慶賀。
  • 小說《流浪地球》火爆 中國科幻文學能否迎來春天?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現在是中國科幻文學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期。」近日,《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在接受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作出了上述判斷。  這些天,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使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原著知名度大增,也成功提升了人們對科幻作品以及中國本土科幻文學的關注。
  • 科幻書單|《流浪地球》看完不過癮?進來!
    上面這些大神的作品就不多說了,如果感興趣,咱們以後再說,今天的重點在於網文科幻。《罪惡》《尋找人類》Raystorm(微博ID及實體書署名雷風暴)網文中罕見的科幻精品了,當年起點天地人榜上的作品,行文風格更接近於實體出版物,前者講述生命的意義,人類的去處,後者講述對生命的思考和認識,特別是綠星為生存博弈那段,氣魄宏大,真希望這一段能搬上大熒幕。兩本書都稱得上是「意韻深遠、渾然一體、精巧布局」,適合一口氣看完,最後整個大幕揭開,讓人酣暢淋漓。
  • 票房奔40億,《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進入主流視野
    在影片中,這些設定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但也有很多片段違背原著精神,比如吳京飾演的太空人背叛聯合政府指令,犧牲空間站和自己,攜帶人類文明的結晶衝向木星,博地球一個未來。因為:「沒有人類的文明,還有什麼意義。」這是在原著中不存在,也不會發生的情形。
  • 《流浪地球》火了,但中國科幻並未崛起:《三體》電影甚至不敢上映!
    ↑↑《流浪地球》的豆瓣得分遙遙領先在嗶嗶君眼裡,《流浪地球》值得被吹,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的希望與機遇。很多人說《三體》帶火了國產科幻,我認同。可一旦拋開《三體》,情況又是怎樣?——《三體》在豆瓣上有22萬個評價。相比之下,《流浪地球》的原作小說,評價數只有《三體》的十分之一↓↓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要買改編權。像芒果娛樂什麼的,很多公司問我們要,指定要「宇航題材、青春、愛情、正能量」那種。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看看這些全民參與的海報設計你就知道了!
    這兩天《流浪地球》徹底火了截止到今天,票房據說已經突破了25億大關,還在持續的發力中,預計票房50個億妥妥的這種驚人的影響力也就只有去年的《戰狼》更夠跟它匹配了更巧的是這倆片子居然還是一個主演——吳京演的於是這幾天時不時的你會在微博熱搜上看到「吳京成100億票房第一人」「吳京倒貼6000萬拍電影」「流浪地球成國產科幻第一」等等類似的新聞霸屏於是忍不住誘惑,我也攜親友去貢獻了點微薄的票房看完的直接感受——沒白花這點錢,用吳孟達自己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
  • 國產科幻《流浪地球》曝預告定檔大年初一
    時光網訊 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今天在中國航天發祥地——北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的中華航天博物館舉辦發布會。導演郭帆、原著作者劉慈欣、特別出演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全陣容亮相。
  • 《流浪地球》獲得巨大成功,馮紹峰主演的電影《三體》還會遠嗎?
    有科普的:讓地球去流浪是否具有可行性,面臨滅世危機《星際穿越》和《流浪地球》哪個更靠譜。有自豪的:外媒盛讚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正式進入太空時代。所謂的科幻元年並不是由一部或者幾部電影決定的,它指的是自此之後中國的電影市場像歐美那樣每年都能出幾部像樣的科幻片,如果僅僅是幾部電影曇花一現,而後續沒有精品再問世,那麼即使《流浪地球》票房超過《戰狼2》也不意味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劉慈欣獨特的龐大世界觀和天才想像力,能夠輕易讓讀者讀到腦內爆炸,收穫好評如潮。有國外書迷甚至說「他好像迅速厭煩了這些宏大的創意,所以只能草草寫完。」「它是我的,你們不許讀!」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硬科幻」到底「硬」在哪裡,它又對中國電影行業意味著什麼?1月31日,《今日影評》特邀影評人周黎明為觀眾揭秘「硬科幻」背後的意義與價值。科技外殼包裹情感內核 匠人精神打造工業品質《流浪地球》故事設計較為簡單,大體講述了科學家預測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必須逃離太陽系,選擇帶上地球飛向遠方,尋找新的家園。周黎明分析指出《流浪地球》在科幻的外殼裡包裹的是父子親情。
  • 中國人的《流浪地球》北美上映 中文原音英文字幕很拉風
    今年春節檔電影和往常不一樣,除了喜劇賀歲以外,出現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這是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同檔期另外一部寧浩的喜劇片《瘋狂外星人》也是由劉慈欣作品《鄉村教師》改編。劉慈欣兩部電影的成功讓我們對大劉的其他作品能夠搬上熒幕有了新的期待。想想《三體》可以拍出星戰的感覺,《基因之戰》可以拍出生化危機的感覺,這是要懟好萊塢科幻大作呀。
  • 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真的要到來了麼?《流浪地球》點放映反響熱烈
    說到科幻,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那些科幻片?《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錯位》、《珊瑚島上的死光》等等……在那短暫的文化大爆發時代,這些內容新穎的電影幾乎是第一次將「科幻」這一題材代入普羅大眾的視野。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流浪地球英文版好評如潮,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
  • 《流浪地球》火了!沒想到和萊西人也有關!
    來源:萊西市旅遊局最近說起朋友圈、微博等各大平臺最硬核的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這部拍攝於青島的科幻大片>截止發稿前票房已逼近30億生於山東的導演郭凡不僅將各色中國元素帶入了電影更是將深植我們回憶的魂鬥羅、泡泡糖、轉筆……搬上了大熒幕圖片來源:流浪地球官博觀影的同時
  • 《流浪地球》好看?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今年賀歲檔電影可謂熱鬧空前,票房成績和最高口碑的席位無疑被《流浪地球》拔得頭籌,它也被譽為是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產業向何處去
    剛剛落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流浪地球》熱度延續。這部上映於2019年年初、票房高達46.88億元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般,把中國科幻產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會期間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科幻閱讀市場總值、周邊產品市場總值等均有大幅增長,全都不同程度得益於《流浪地球》的熱映。  但不可否認的是,之後的近兩年時間裡,《流浪地球》託舉起的科幻熱潮漸漸沉寂,科幻產業暫時沒有新的爆點。所有人都在關心,《流浪地球》的輝煌可超越嗎?中國科幻產業的前路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