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本首相策劃了一個方案,如果張作霖不死,就實現了

2020-12-13 騰訊網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爆發,東北大帥張作霖當場殞命,從此東北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但是,當日本軍部在為終於掃除了張作霖這個障礙而慶幸的時候,有一個日本人卻痛哭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這個日本人,就是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

  不過,不要以為田中義一這是在可憐張作霖,或者說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戰爭而痛心,他之所以會如此惱火,純粹是因為自己想要以和平手段控制中國東北的構想泡湯了!

  早在1927年6月,田中義一便以內閣首相的身份,召開了針對滿蒙地區治理的東方會議,並主持籤訂了《對華政策綱領》。簡而言之,田中義一的目的是想通過經濟手段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從而達到對滿蒙地區的實際控制。

  具體來說,田中義一計劃在東北地區鋪設五條主幹鐵路,形成東北地區的鐵路運輸網,進而實現該地區的經濟自治。田中義一自詡自己的算盤天衣無縫,只要這一方案得以執行,假以時日,日本操縱中國東北就是手到擒來的事。

  看到這兒,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這個方案聽著是不錯,但是好像忽略了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張作霖。那時候張作霖還沒死,手裡還握有兵馬大權,他會乖乖地同意嗎?

  實際上,田中義一差不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讓張作霖同意。為啥呢?因為這兩人可是老相識了,甚至到了稱兄道弟拜把子的份兒上。

  這話還得從1904年的日俄戰爭說起,當時張作霖尚未得勢,還是個周旋於列強之間的小嘍囉。有一次,張作霖被日軍抓住,眼看就要被當作俄國人的細作給處死了,結果被當時還僅僅是一名陸軍參謀的田中義一給救了。所以說,張作霖可是欠了人家一條命的。

  後來一晃二十多年,張作霖稱霸一方當上了東北王,而田中義一也成了日本首相,這兩人又慢慢勾搭上了。

  在兩次直奉戰爭中,日本人站在張作霖一邊,不光提供武器彈藥和作戰計劃,甚至數次直接出兵,協助張作霖大敗直系。不誇張地說,張作霖後來能入主北京,雄霸一時,得分一半功勞給日本人。而一旦離開了日本人的支持,張作霖的好日子能過得了幾時,估計連他自己也說不準。

  所以,田中義一正是抓住了張作霖的這個心理,步步緊逼。事實上,張作霖也的確是動搖了,一度口頭答應了田中義一提出的條件。

  只可惜,田中義一高興得太早了。

  就在他按部就班緊逼張作霖的時候,日本軍部早已是失去了耐心,他們選中了特務出身的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準備用最直截了當的方式掃清障礙。因此,在田中義一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河本大作一手炮製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

  眼看著自己多年來的經營毀於一旦,惱羞成怒的田中義一把河本大作告到了日本天皇那裡,要求一定要嚴懲這個傢伙。

  然而,日本陸軍參謀總長宇桓一成突然跳了出來,公然袒護河本大作。

  任憑田中義一再糊塗,此刻他也明白了,河本大作的所作所為必然是由陸軍授意的,否則憑他一個小小的參謀,怎麼也不可能擅自拿定這樣的主意。形勢瞬間明朗了,如果田中義一繼續控訴河本大作的話,那無疑就是跟陸軍過不去了,那樣的話,別說是自己的計劃泡湯,估計自己的小命也難保了。

  關於河本大作的控告,就這樣草草結束了,與此同時,田中義一的首相之路也走到了盡頭。因為缺少了軍部的支持,再多的構想到最後也是空想,這一點田中義一看得還算明白,所以在1929年7月2日,田中義一引咎辭職,匆匆結束了自己不足兩年的首相生涯。

  歷史客棧作者:水木

相關焦點

  • 張作霖被炸死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為何痛哭道:一切都完了!
    這個就是那個著名的《田中奏摺》的作者,他和張作霖的關係其實很好,早年間張作霖還是馬賊的時候,他被日本人以俄國間諜的名義逮捕了,本來是要處死的,但是田中卻救了張作霖一命。所以,兩人關係匪淺,田中曾說過:張作霖就是我的弟弟。
  • 張作霖遭暗殺,首相田中義一怒摔筷子,河本大作:我親自策划行動
    「皇姑屯事變」後,關東軍極力擺脫關係,但最終認定這起刺殺大案就是關東軍所為,時任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一手策劃。 日本人為何放棄了張作霖?要知道張作霖在東北做大,日本人「功不可沒」。1922年2月6日,《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即《九國公約》)在華盛頓籤訂。公約的核心是美國提出的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 華盛頓體系下的侵略:日本扶植代理人張作霖
    而具體如何對待掌握東北大權的張作霖,這個一直以來日本在東北利益的代理人的命運,日本當時大致有兩種意見:「逼張」,「除張」。第一種是「逼張」,如若不成,再另行他策。首相田中義一是這種意見的代表。他認為,雖然張作霖越來越「不聽日本人的話了」,但在南北對抗不利,北伐軍大舉北上的形勢下,只要日本「馴服」有術,張作霖仍會「回心轉意」。
  • 張作霖早已預知危險,三次變更出行時間,為何仍被日本人精準炸死
    原因其實很簡單,正應了那句,「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正是由於身邊人消息洩露,導致了日本人這次行動的成功。日本方面不滿張作霖態度,少壯派軍官鼓譟暗殺張作霖一直以來,日本都對東北地區虎視眈眈,尤其是清朝的滅亡,使得日本開始想將東北和內蒙東部變成一個獨立王國,由日本來託管,日本將之稱為滿蒙特殊化運動。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張作霖才依靠日本資源,勢力迅速膨脹,成為東北王。
  • 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此人在東京審判時說出了原因
    「皇姑屯事件」震驚了世界,影響很大,而陰謀策劃了這次事件的日本人對此事是拒不承認,他們稱該事件為「滿洲某重大事件」,但拒絕對此事負責。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日本人河本大作被俘虜,經過審訊,他道出了炸死張作霖的全過程。
  • 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因為籤訂這5條密約,當時袁世凱都沒敢答應
    當張作霖的衛隊剛剛走到小西門的時候,突然,從樓上的房間的窗戶裡,飛出了一個炸彈,那會有五六名士兵當場被炸死,當時在馬車上的張作霖立即跳下了車,鑽進了旁邊的一個小胡同,就在這時,門洞裡面又衝出了一個人,朝著張作霖就扔來了手榴彈,萬幸的是,當時張作霖跑的快,手榴彈在他的身後爆炸了,有驚無險的躲過了這一劫。
  • 張作霖如果沒被炸死,對東北人來說是福還是禍?
    張作霖若是沒有被炸死,對於東北人來說絕對是福,甚至可以說對全中國人來說都是福。 因為張作霖作為東北軍閥,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守護好這個地方。
  • 日本人讓張作霖籤訂賣國協議,他只寫了一個字,日本哭笑不得
    張作霖,近代中國有名的軍閥,那時候的中國積貧積弱,每個地方處於戰亂之下,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虎視眈眈。而張作霖作為當時的「東北王」,手中握有30萬東北軍,武器更是無數,而且是精良的裝備,但是很不幸的還是死在了日本人手上,被設計害死在皇姑屯。
  • 當年炸死張作霖的河本大佐,後來的下場是怎麼樣的呢?
    日本軍隊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真正的開始是因為張作霖死了以後。熟讀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張作霖最終的死,是被日本人策劃在鐵路上安放了炸彈,直接把張作霖的專車給炸毀了。當然坐在車上的張作霖沒有躲過那場劫難,最後被士兵們送回家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了。然而這場災難的策劃人,就是日本一個叫做河本的人。河本他這個人在日本地區出生,算是一個地主,家庭非常的富有。
  • 日本人為何要炸死張作霖?因他說「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的走狗」
    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他不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忠實走狗」嗎?他不是日本軍銷在華的代理人嗎? 民國十四年冬,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借郭松齡起兵反奉之際主動會晤張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軍前進。張寧肯逃亡也不願借重日本人,遂說:「如果郭軍逼近省城,我擬赴旅順或大連暫避,屆時當請幫忙。」齋藤乘機將事先用打字機打好的五項要求讓張籤了字。(五項要求的主要內容即允許日本人在東三省和東蒙地區同中國人完全一樣,享有自由居住與經商的權利,並將間島地區的行政權移讓日本人。) 張作霖知道了後破口大罵:「日本人沒有好心腸,全是插圈設套轉彎騙人。」
  • 回到皇姑屯事件現場:火車被炸成碎片,張作霖的喉嚨被炸出一個洞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但由於道路崎嶇,張作霖不堪顛簸,最終決定乘坐火車。張作霖早就聽說了日本人要暗殺他的陰謀,並做了一些準備。六月二日下午,張作霖決定讓他最喜歡的壽夫人和她的僕人先通關。至於她什麼時候走,張作霖沒有告訴她。次日凌晨1時10分,張作霖一行出現在北京前門東站。這是張作霖的應對方式,趁著夜色出門。
  • 張作霖回東北前曾2次改行程,為何仍被炸死了?你看「內鬼」是誰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而我們所熟知的民國時期,正是這樣的一個亂世,能夠在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天地的,自然都有兩把刷子,就算算不上英雄,至少也是個人物了。而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則完全可以稱之為梟雄了。張作霖本是農民出生,還當過木匠、賣過燒餅、做過獸醫,後來才加入了綠林之中,後來被招安之後才進入仕途,一步步做到奉系軍閥之首,成為了虎踞東北的地方王。可惜在1928年的時候,皇姑屯由日本軍策劃的一場爆炸帶走了張作霖的生命。
  • 張作霖死後被日本人「曝屍」6年,張學良為何不讓他入土為安?
    面對日本人的咄咄緊逼,張作霖選擇從北京退回東北。這個消息被日本人掌握,於是日本人選擇,在京奉線上的皇姑屯暗殺張作霖,一聲巨響,日本人的陰謀得逞了,把張作霖炸成重傷,奄奄一息,送回東北不久後就去世了,一代梟雄張作霖,就這樣被日本人暗害身亡。
  • 張作霖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瞞過日本人的?多虧五姨太張壽懿
    說到張作霖,對近代史稍有點了解的人都聽過他的名聲。他是北洋軍奉系首領,虎踞東北多年,大名鼎鼎的東北王,還任過北洋政府元首,是民國時期不可忽視的大軍閥。可這樣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死得卻有點憋屈。籤約過程中,張作霖耍了一個小計謀,只寫了個「閱」字,並沒有籤上自己的姓名,這是在為後來撕毀條約留下後路。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和日本人的衝突也越來越劇烈。關東軍逐漸認識到,張作霖若是活著,他們侵佔東北的難度會很高,於是策劃了這起刺殺。刺殺雖然已經成功,關東軍卻不知道,因為張作霖沒有死在當場。
  • 皇姑屯事件始末:日本談判代表暗示張作霖,你回不了關外
    這份協約的核心內容是同意日本人在東北修築5條鐵路,使東北的鐵路網向北可通蘇聯,向南可接朝鮮,東西貫通。不但如此,日本人還要求在享有東北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權力。如果同意了這份條約,那麼東北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就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張作霖可不想拱手把東北的實際控制權交到日本人手上。
  • 張作霖寫錯一個字,卻讓日本政府大為震動,下令不惜代價也要將他除掉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漢字博大精深,被稱為世界上最複雜的文字,上世紀20年代末期,一代軍閥張作霖,大名鼎鼎的「東北王」被日本人密謀暗殺,被炸死在皇姑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作霖錯寫了一個字,正是因為這個錯字,讓日本政府大為震動,放棄拉攏策略,堅定了除掉他的決心。
  • 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做到讓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皇姑屯事件爆發後,張作霖在那天就去世了。他死亡的消息立馬就被封鎖起來。張府在17天後才發布了張作霖逝世的消息。張作霖死的消息之所以能掩夠蓋真相不被日本人察覺出來,原因是與一個女人有關,她是張作霖的第五房太太,也被稱為壽夫人。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致電全國人民撤出北京並返回東北,但他仍然是中華民國三軍大元帥。
  • 從一個盲流變成保安大隊長,不是張景惠能算命,而是張作霖會忽悠
    趙春桂也相當清楚自己的處境,剛剛生完孩子,還是一個帶把的,這可是老張家的命根子。她知道就算張作霖肯帶著她跑路,以她現在這個身體狀況,十有八九也會死在半路上。趙春桂和三個孩子三國中趙雲能夠抱著阿鬥殺出一條血路,卻不能帶走劉備的夫人,就是這個道理。反正都是死,與其痛苦的逃亡,不如痛痛快快的等死。與其被人當成怕死的軟骨頭,不如硬一把。
  • 張作霖數次更改出關時間,派重兵防衛還被炸死,是誰出賣了他
    日本人把早就謀劃了數年的《滿蒙新五路協約》放到了張作霖的桌子上。這《滿蒙新五路協約》幾乎就是縮小版的21條,不論是從奉系利益出發還是從民族大義出發都是不能籤的,日本人數次拉攏威脅張作霖也未讓這個壓不垮的「張小個子」同意日本人在「滿蒙」築路、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要求。這個外交的失利讓日本人不能接受,便決定換一個聽話的代理人。
  • 張作霖所處地理位置好,軍隊裝備優良,為何遲遲不肯與日本開戰?
    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失去了性命,很顯然日本這次事件是精心策劃的,主要原因是張作霖佔據著有利的地位,日本多次邀請,但是他卻選擇的是拒絕,不和日軍同流合汙,給人的感覺張作霖有著很高的民族氣節,又十分的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