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始末:日本談判代表暗示張作霖,你回不了關外

2020-12-14 文史控

文/馮玄一

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在乘坐火車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的三洞橋時,遭到了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襲擊。張作霖當場被炸成重傷,在被送回瀋陽後不久死去。這起案件發生在皇姑屯站以東,歷史上稱之為「皇姑屯事件」。

日本人為什麼要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暗殺張作霖?這起事件又是誰主持的?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1927年,也就是民國16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陸海軍大元帥,從而成為民國最高統帥。他上任後,組織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第32屆內閣,這也是最後一屆內閣。

張作霖在崛起的過程中,受到日本人的大力支持。張作霖本人也借著日本人的手,辦了很多事情,得到了日本很多實惠。他在北京組閣後,日本人以為可以果子終於養熟了,可以採摘了。他們把一份名為《滿蒙新五路協約》的文件送到張作霖案頭,要求他批准這份協約。

這份協約的核心內容是同意日本人在東北修築5條鐵路,使東北的鐵路網向北可通蘇聯,向南可接朝鮮,東西貫通。不但如此,日本人還要求在享有東北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權力。如果同意了這份條約,那麼東北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就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

張作霖可不想拱手把東北的實際控制權交到日本人手上。

此時,張作霖雖然是大元帥、國家領袖,但是日子並不好過。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軍節節勝利。在他上任不足兩個月,就爆發了龍潭大戰。孫傳芳麾下東南五省聯軍與北伐軍之間為爭奪南京外圍陣地,在南京郊區的龍潭鎮周圍展開大戰。結果以北伐軍勝利告終,孫傳芳被徹底打垮。這一敗,讓張作霖壓力非常大。而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眼見北伐軍勢大,也先後加入了國民黨,脫離了北洋政府。

張作霖面對勢頭正盛的北伐軍,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他此時還需要日本人的支持。所以對這份協約不敢斷然拒絕。

思考良久後,張作霖只在《滿蒙新五路協約》上籤上了「已閱」二字。意思是「知道了」,相當於沒有任何表態。

日本人看到張作霖的批示後,進一步逼問他,到底是什麼態度。張作霖則拿出了他一貫的忽悠作風,對日本人說,民國現在是共和制,你們提出的事項,事關東北利益,需要跟東三省的各個省長開會討論,只有他們都同意了,大元帥的籤字才是有效的。

日本人聽完後,一個勁地罵娘。這明顯是在忽悠人。但是,日本人並不死心。他們又拿著協約找到東三省的各個省長。省長們得知了張作霖的態度後,都表示不敢擅作主張,需要開會討論。

張作霖不想在協約上簽字,這讓日本人很惱火。1928年5月,日本人向張作霖下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必須表態。張作霖對日本人的過分要求十分反感,拒不同意。5月17日晚,日本代表芳澤會見張作霖,再次提出「解決滿蒙諸懸案」。然而在會談中,他的諸多提議均被張作霖嚴詞拒絕。

芳澤問張作霖說:「你們能打過北伐軍嗎?」

張作霖說:「若打不過他們,我們可以退回關外。」

芳澤說:「恐怕未必回得去吧。」

張作霖說:「關外是我們的家,願意回去就回去,有什麼不行呢!」

兩人談了三個小時,不歡而散。芳澤一語成讖,張作霖果然沒能回到關外。

於是,日本人對張作霖動了殺心。

張作霖麾下雖有十萬大軍,但是在銳意進取的北伐軍面前,仍然就不能挽回敗局。1928年5月下旬,北伐軍已經逼近京津地區。身在北京的「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眼見大勢已去,於5月30日召集張作相、孫傳芳、楊宇霆、張學良等人舉行會議,決定退回關外。6月1日下午,張作霖在懷仁堂邀請外交團,開了個告別會。6月2日,張作霖向全國發表了「出關通電」,說明自己到北京「本為救國而來,今救國志願未償,決不忍窮兵黷武。爰整飭所部退出京師。」

這一理由可謂高尚,實則乃形勢所逼。

得知張作霖即將返回東北的消息後,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佐緊張策劃了炸車行動。他一方面打探張作霖列車出行的時間和他座位所在的車廂,然後又調動工兵在瀋陽皇姑屯車站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處預埋炸藥。這一系列操作之後,時間來到了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30分,張作霖所乘列車如期抵達皇姑屯。日本人引爆了炸彈,張作霖被炸成重傷。衛士急忙將他急起,飛速趕往瀋陽救治。然終因傷勢過重,於當天上午9時30分不治而亡,年僅53歲。

相關焦點

  • 民國大案——皇姑屯事件
    爆炸後沒多久,很多人都匆匆忙忙地趕到現場,奉天省長劉尚清也來了,神色很是吃驚,而此時,正在屋頂用望遠鏡觀看的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嘴角帶著笑從屋頂上走了下來,這件事,便被稱為皇姑屯事件,火車車廂裡坐的,正是奉系軍閥「東北王」——張作霖!
  • 他製造皇姑屯事件,還寫本書叫《我殺死了張作霖》,最後死於獄中
    他是當時關東軍的高級參謀,親手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當時正在列車上的張作霖。為什麼河本大作要計劃謀殺張作霖呢?是因為張作霖觸及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實際利益。1928年,國民政府發動了第二次北伐,張作霖在蔣介石的步步逼迫下,不得不選擇離開北京,回到自己的老巢-東北。
  • 華盛頓體系下的侵略:日本扶植代理人張作霖
    軍部是這種「外科方式」的代表。而具體如何對待掌握東北大權的張作霖,這個一直以來日本在東北利益的代理人的命運,日本當時大致有兩種意見:「逼張」,「除張」。第一種是「逼張」,如若不成,再另行他策。首相田中義一是這種意見的代表。他認為,雖然張作霖越來越「不聽日本人的話了」,但在南北對抗不利,北伐軍大舉北上的形勢下,只要日本「馴服」有術,張作霖仍會「回心轉意」。
  • 回到皇姑屯事件現場:火車被炸成碎片,張作霖的喉嚨被炸出一個洞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但由於道路崎嶇,張作霖不堪顛簸,最終決定乘坐火車。張作霖早就聽說了日本人要暗殺他的陰謀,並做了一些準備。六月二日下午,張作霖決定讓他最喜歡的壽夫人和她的僕人先通關。至於她什麼時候走,張作霖沒有告訴她。次日凌晨1時10分,張作霖一行出現在北京前門東站。這是張作霖的應對方式,趁著夜色出門。
  • 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做到讓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皇姑屯事件爆發後,張作霖在那天就去世了。他死亡的消息立馬就被封鎖起來。張府在17天後才發布了張作霖逝世的消息。張作霖死的消息之所以能掩夠蓋真相不被日本人察覺出來,原因是與一個女人有關,她是張作霖的第五房太太,也被稱為壽夫人。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致電全國人民撤出北京並返回東北,但他仍然是中華民國三軍大元帥。
  • 皇姑屯事件中,兩個「神秘人」提前下車躲過一劫,他們分別是誰?
    皇姑屯事件的發生 所謂的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人專門設計來對付張作霖的。當時張作霖作為東北地區的軍閥,掌管有幾十萬的軍隊,日本人為了奪取東北地區,逼迫張作霖同意他們的做法,但張作霖沒有答應,為了掌握東北的勢力,日本人便策劃了這一出皇姑屯事件。 在張作霖乘坐火車回東北的時候,已經知道日本人想要在這途中對他進行刺殺,於是張作霖也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來面對。對自己的出發事件,行進途中各個沿線軍隊的布置都是十分嚴密的開展。
  • 皇姑屯事件?就因為一個日本少壯派大佐,我們的張大帥一命嗚呼
    張作霖其實張作霖並不甘心去做日本人的愧儡,他一反日本人「滿洲保全」的主張,開始積極參與關內的軍閥混戰,其勢力最大的時候甚至擴張到上海一帶。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軍閥政權最後一任統治者。 羽翼斬豐的張作霖愈來愈對日本的橫加幹涉表現不滿。
  • 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此人在東京審判時說出了原因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在皇姑屯火車站附近被炸毀,送回瀋陽後不久,就因傷勢過重去世了。這就是有名的「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震驚了世界,影響很大,而陰謀策劃了這次事件的日本人對此事是拒不承認,他們稱該事件為「滿洲某重大事件」,但拒絕對此事負責。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日本人河本大作被俘虜,經過審訊,他道出了炸死張作霖的全過程。
  • 張作霖給日本人題字,卻故意改了一個字,不料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在日俄戰爭期間,張作霖首先宣布了中立立場,但不久之後,發現戰爭的形勢越來越對日本有利,便立即改變立場,拜在日本的門下,依靠日本的支持迅速崛起。成了東北最大的軍閥。所以人們就叫「張大帥」,「東北王」。起初,日本人只是視張作霖為中國東北的日本傀儡,希望張作霖以東北人的威信,一心一意地維護日本在東北的統治,當然,日本也給了張作霖許多好處,尤其是在錢槍方面從不心疼,這就是張作霖在東北做大的原因。但是到了後來,張作霖也不甘心只做日本人手裡的棋子,同時他也看到了日本人在東北大行其道,一股愛國心在張的心中逐漸升起。
  • 歷史上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後,面對日本人的利誘,他的結拜兄弟...
    這八兄弟分別是: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和張作相。這些兄弟和張作霖出生入死,後來成為奉軍的主要幹將,為張作霖雄踞東北立下了大功。1928年6月,張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專列,在皇姑屯遭遇日本人暗算,被炸成重傷,抵家不久便因傷重去世,那麼他的結義兄弟們,又是何去何從呢?
  • 日本人恐嚇張作霖要他留在關內,使東北防守空虛,張作霖不當回事
    庚子義和團事件發生,日本參加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翌年,迫我訂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得賠款三千四百餘萬兩。光緒三十年,日俄戰起,日本戰勝俄國後,迫我訂立所謂中日滿洲善後條約,繼承俄國遼東半島的租借地和南滿鐵路及其附屬特權。宣統二年,日本又正式併吞朝鮮,割我領土八十萬平方公裡。
  • 張作霖數次更改出關時間,派重兵防衛還被炸死,是誰出賣了他
    1928年6月4日,一聲巨響中華民國名義上的元首、北方數省實際統治者奉系首領張作霖所乘坐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救治無效身亡。張作霖聯合北洋勢力組成15省聯軍,被十五省推為總司令並在次年自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奉系發跡離不開日本:不管是從張作霖的發跡還是奉系的壯大這裡面離不開日本人的身影。參加過甲午戰爭的張作霖深深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氣之下投身綠林發展自己的勢力。
  • 張作霖回東北前曾2次改行程,為何仍被炸死了?你看「內鬼」是誰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而我們所熟知的民國時期,正是這樣的一個亂世,能夠在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天地的,自然都有兩把刷子,就算算不上英雄,至少也是個人物了。而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則完全可以稱之為梟雄了。張作霖本是農民出生,還當過木匠、賣過燒餅、做過獸醫,後來才加入了綠林之中,後來被招安之後才進入仕途,一步步做到奉系軍閥之首,成為了虎踞東北的地方王。可惜在1928年的時候,皇姑屯由日本軍策劃的一場爆炸帶走了張作霖的生命。
  • 張作霖被炸而亡,大帥府是如何瞞過日本人的?多虧五姨太張壽懿
    6月3日晚6時,張作霖離開北京大元帥府,乘坐由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沙頓駕駛的在英國制的黃色大型鋼板防彈汽車,前往火車站,於當晚8時向著關外出發。張作霖的專車22節,是慈禧太后曾用過的「花車」,裝飾非常華麗。他乘坐的80號包車位於中間,後一節是餐車,前邊是兩節藍鋼車,有眾多部將護衛隨行,另有六姨太、三兒子、日本顧問數人。
  • 她是張作霖的壽夫人,皇屯姑事件發生後,在大帥府說了九個字
    皇屯姑事件發生於1928年,當時蔣介石對以張作霖為首的北方舊軍閥舉行「第二次北伐」,東北軍敗退,張作霖見大勢已去,決定退回東北。張作霖乘專用列車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皇姑屯車站三孔橋時,火車被預埋的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送回瀋陽後,張作霖看著淚如雨下的張壽懿,囁嚅著說:「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快回瀋陽……」不久,張作霖去世。
  • 這個日本首相策劃了一個方案,如果張作霖不死,就實現了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爆發,東北大帥張作霖當場殞命,從此東北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但是,當日本軍部在為終於掃除了張作霖這個障礙而慶幸的時候,有一個日本人卻痛哭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這個日本人,就是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
  • 日本人讓張作霖籤訂賣國協議,他只寫了一個字,日本哭笑不得
    張作霖,近代中國有名的軍閥,那時候的中國積貧積弱,每個地方處於戰亂之下,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虎視眈眈。而張作霖作為當時的「東北王」,手中握有30萬東北軍,武器更是無數,而且是精良的裝備,但是很不幸的還是死在了日本人手上,被設計害死在皇姑屯。
  • 都說張作霖骨氣,實力也強,為何容許日本人在東北為所欲為?
    首先說張作霖的骨氣,別的不說,張作霖拒籤二十一條,就是作為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最好的明證,而正是因為張作霖處處掣肘日本人,不買他們的帳,所以日本人才對張作霖動了殺心,製造皇姑屯事件,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美國總統甘迺迪厲害吧?不一樣被人刺殺了嗎?
  • 「東北王」張作霖的七個拜子兄弟
    對於他這種白手起家的亂世英雄來說,由於沒有身後的家底和可信任的人,所以拜把子成為他們拉攏人心的一個主要手段,張作霖也不例外,1907年已經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的張作霖在洮南關帝廟與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共八人結為生死兄弟,張作霖排行第七。
  • 炸死張作霖的那個日本兵,下場如何?說出來你別不信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這就是炸死張作霖的那個日本兵—— 東宮鐵男,在臨死前寫下的絕命詩,充滿了侵略者好戰的狂妄。本文主要介紹東宮鐵男罪惡的一生。1892年8月27日,東宮鐵男生於日本群馬縣,父親是一個士族的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