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思考過,愛是什麼。看見一對對情侶,因為太過於常見,又那麼自然而然,人們天生對愛有種本能。
有人說愛是震撼的,但有人說生活不是這樣的,是相濡以沫。
那杜斯的愛情能展現愛情的另一種樣子。
大家也許看過杜拉斯寫的《情人》或拍成的電影,那是她的自傳。杜拉斯的每一部愛情小說都是根據她自己的感情寫來的,現實和文學大概就是相輔相成的。
《情人》中講到,簡家裡收入甚微,大哥吸毒並且橫行霸道,二哥生性懦弱經常受大哥的欺負,簡在這樣的環境下,很想逃離。當認識了中國闊少東尼,他們上床,你不會覺得色情,而是覺得生命,肉體之間可以如此美好。
回到杜拉斯,她那時認識這位中國男人時才15歲,對方30歲,這在現在都是禁忌,可見當時杜拉斯思想多麼特立獨行。
分析杜拉斯為什麼這樣,她說過「如果我不是一個作家,會是一個妓女」,和她本身的性格有關,還和特斯拉以前生活的環境有關,她渴望通過這種欲望來逃離那種難以忍受的生活,也想從對方那得到金錢來補貼家用。
杜拉斯和中國男人一開始未必真心,那個男人是為了逃脫家裡封建社會的束縛,杜拉斯和他因為相同的境遇走的一起,在各自的家庭裡感到無比孤獨,相互取暖。
最後,男人出於家族的壓力,不得不娶門當戶對的女人,在離開後,杜拉斯才知道是愛那個男人的,《情人》中說「我更愛你被受摧殘的容顏」,這是男人在杜拉斯年老時說的話。這個感情再回首時才顯現真正的意義。
從那以後,杜拉斯離開越南,去法國巴黎,在哪兒開始了更為開放的關係。很多傳記說,杜拉斯到法國交了男朋友,才17歲就懷孕了,要墮胎。這對於一位女性來說是一種創傷。
後來杜拉斯結婚後,雖然嫁的是她愛的人,但是也沒有保持忠誠,杜拉斯說壓制不住自己的心。她也曾經說過,她愛的是愛情,在那個時代很勇敢的承認自己的情慾和自己對情慾的態度。
可見杜拉斯對於文學的創造力很強,來源也她的感情經歷,杜拉斯的感情經歷是浪漫主義的,一生中有四個關鍵的男人。
第一個是她的丈夫,但是杜拉斯後來又交往了另外的男朋友,她丈夫也知道這個人,三個人是合作關係,所以兩個男的關係也挺好。這確實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杜拉斯後來也交往了其他男朋友,生了小孩,差不多每段關係維持十多年就分手。至於為什麼呢,因為爭吵,很多次爭吵是因為杜拉斯要把人家和她的經歷寫成小說。
還有一個情人,當時杜拉斯41歲,對方33歲,交往了十多年分手。
最關鍵的第四個男人,年齡相差更大,交往時杜拉斯66歲,男的28歲。這個男的是杜拉斯的粉絲,寫了五年的情書把她打動了。兩個人是柏拉圖式的關係,對方是同性戀,不能和對方上床,其它時候,杜拉斯給男方交代些事情做。
兩個人雖然在一起,卻有種悲傷。女的年齡那麼大,會想年輕的男友還愛我,這是種罪過。而男方雖然是同性戀,卻那麼迷戀杜拉斯。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很嚴重,身體變差,去醫院戒酒,可還是活到了82歲。臨死時是小男友陪在她身邊,這對於杜拉斯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很幸福了。
杜拉斯的愛是盲目的嗎?我覺得這是她的一種人生選擇。杜拉斯用情慾,生命去選擇愛情,活出自己喜歡的生活,不在乎外人的眼光,這是女人像她學習的重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