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感恩之心 不墜青雲之志

2020-12-09 南方新聞網

近日,大埔縣在大東鎮實驗學校舉行「春蕾助學·澳鼎圓夢」助學金發放儀式。縣婦聯、縣教育局、大東鎮、大東鎮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以及受資助的學生參加了此次發放儀式。

活動儀式上,大埔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受資助的學生代表分別作了發言。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希望受資助的學生要不畏貧困,好學上進,以優異的成績為父母和老師爭光,常懷感恩之心,將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受資助的學生也表示,今後獎勤奮學習,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據悉,今年澳鼎集團捐助大埔縣157名貧困家庭學子,此次儀式共有77名貧困家庭學子受到資助,每人1200元,共計9.24萬元;其餘80名貧困家庭學子是集團「一對一」幫扶對象。五年來,大埔縣共有776人次貧困家庭學子受到澳鼎集團的資助,捐款捐物累計105萬元。

曾偉林 馬吉池

相關焦點

  • 曾詩涵 | 不墜青雲之志
    看到「全國文明校園」的榮譽稱號,書寫著光榮過往的「清北牆」,我心中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進入這樣優秀的學校,高中三年必將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三中的教師們,更是同樣的優秀。我的班主任,宋國強老師,同時也是我們班的英語老師,總是教我們用「諧音記憶法」理解性地記單詞,枯燥乏味的英語單詞仿佛被賦予魔力一般,在同學們的笑聲中被記在腦海裡。
  • 窮則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一張圖的啟迪
    只要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決心,衝破重重艱難險阻,就會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瞭然。說到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滕王閣序》,人們一定會想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這兩句將景物描寫到極致的詩。而我卻更崇尚其中「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兩句。
  •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勿忘豪言壯志!
    但他們終將還心存夢想,不怨天尤人,哪怕前路艱難,生活不易,他們仍然咬牙扛下擔當。我不聰明、我不自律、我想睡覺、但是沒辦法,我想出人頭地、我總不能三四年做不好一件事吧!生活中難免有許多的挫折和困難,往往會很沮喪,會想到放棄。 親愛的,加油!
  • 《恰同學少年》之蔡和森: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才是寒門榜樣
    可見,窮不是投機的藉口,真正的寒門榜樣,應該像蔡和森那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蔡和森,本來是蔡家的大少爺,過著富貴的日子,人稱彬少爺。因母親與父親離婚,選擇跟隨母親,加上蔡暢,三個人相依為命,日子雖艱苦,卻自得其樂。蔡和森本來讀的是鐵路學堂,因學費昂貴,無力讀下去。於是報考了免費的第一師範,所寫的入學作文,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 《恰同學少年》之蔡和森: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才是寒門榜樣
    可見,窮不是投機的藉口,真正的寒門榜樣,應該像蔡和森那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與之相對應的是劉俊卿他不但沒有感恩的心,反而嫌棄家庭出身。按理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是劉俊卿呢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什麼活不幹,什麼家務不做,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洗,簡直是個巨嬰,啃老的巨嬰。啥都不幹,努力讀書也就罷了。卻偏偏還要虛榮心、嫉妒心。他嫉妒蕭子升、蔡和森的才華,他嫉妒比他考試厲害的同學,只要有人比他優秀,他就很嫉妒,嫉妒到失眠。
  •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斷齏畫粥,一代大家範仲淹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斷齏畫粥,一代大家範仲淹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希望可以給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難處時,可以看到這個故事,給大家送一點雞湯,對大家有一些鼓勵,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當然這裡的窮也不是財務上的意思
  • 青雲榜·專訪丨蔡志拓:不墜青雲之志
    不放寬眼界,何以為青雲?「我設計的不是空間,是夢想,我自己的夢想。」蔡志拓的設計觀,源於他人生的價值觀。12月4日,來自深圳的湘籍設計師向記者介紹了他的設計之道和創業經歷。一直以來,他主張打破固有的慣性思維,突破思維貧瘠的束縛,才能在設計之道上實現更大的作為。
  • 鄭萬春書記寄語民生青年:不墜青雲之志 永葆青春之心
    不墜青雲之志 永葆青春之心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                五四青年節是中國青年的節日。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辦「無悔的青春」民生青年奮鬥故事報告會,共同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藉此機會,我代表總行黨委,向全行廣大團員和青年員工致以節日的問候!
  • 美文|常懷感恩之心
    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感恩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情緒體驗,滿懷感恩之心的人,有一顆美好的心靈。當你能夠靜下心來,用心去感悟、了解周邊的世界,你就會很容易地發現,需要人們來感恩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 留守女生高考676,報北大冷門考古專業: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上高中之後,讀的是寄宿學校,不讓拿手機,半個月才能跟爸爸通一次電話。可以說,她的成長道路幾乎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就連鍾芳蓉的父親都說:「覺得有點愧對她,陪她的時間很少,像家長會我一次都沒參加過,也就只有過年回家的時候可以陪她,很愧疚。」
  •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疫情之下的旅遊業該何去何從?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形式就放棄了希望。困難之下轉換思路,賴以求生是人的本質。我們可以把經營重點轉換方向,把長線旅遊轉換成發展短線周邊遊。
  • 百家講壇&大學課堂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昨日在本報現場,王立群熱烈地表達了對藺相如的欽佩,「這個人很不簡單,他善處生死。在秦王的大殿上敢拿著和氏璧,要撞柱子,常人很難做到。立功回國受到重用後,廉頗和他爭,他又善處同僚,這又很不容易。」漢武帝三次去看望她,她都以被蒙面,不讓漢武帝看她。這是什麼原因呢?李夫人的一段話讓我很欣賞她。『皇上喜歡我,是因為我非常漂亮。現在我病了,很不好看,如果他看了就會厭倦,永遠都不會懷念我。不懷念我,我的家族就完了』。」
  • 常懷感恩 攜愛遠行—永洋特鋼愛心義助杜劉固2020級大學生
    常懷感恩 攜愛遠行 —永洋特鋼愛心義助杜劉固2020級大學生 9月13日,杜總參加杜劉固村2020級大學生歡送會,鼓勵大學生牢記父母恩情、學到本領早日成才,希望學生家長正家風、嚴家教,為孩子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杜劉固村支部書記杜廣平主持會議,村幹部、部分學生和家長代表列席了會議。
  • 海外留學生寄語感恩節: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海外留學生寄語感恩節: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 2012年11月23日 10: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在異國他鄉留學的學子來說,感恩節帶給他們的不只是了解當地文化的機會,也不只是火雞和南瓜派,還有時刻感恩的心。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樊富珉教授告訴筆者:「心理學認為,感恩是一種感受和行為的表達。感恩是一種社會美德,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生活哲學。懂得感恩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還可以促進人和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聯結,推動利他行為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
  • Doinb—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只從兩個人的一家之辭,我們無法充分了解事情經過,也沒辦法去佔邊哪一個人。可是鬧劇的結果是銀河戰艦飲恨季後賽,潦草收場。爭鬥的雙方,沒有一個是勝者,調節不了戰隊內部矛盾,每一個人都是輸家。塞翁失馬,破繭成蝶賽季結束後,Doinb被下放到已經是Newbee二隊的QG,徵戰S6LSPL夏季賽。
  • 「窮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國畫大師徐悲鴻帶給我們的教育思考
    在畫壇上沒有人不知道徐悲鴻先生的,他以畫馬飲譽中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沒有成名之前的徐悲鴻曾經饑寒交迫,窮困潦倒,少年喪父,求學無門,工作無望,一度流落上海灘。……可是,他「窮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越挫越勇,咬定目標不放鬆,終於成為一代藝術巨匠。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楊文昊:秉持探索精神 常懷感恩之心
    常懷感恩之心,為西電學子立行談到大學,楊文昊同學還特別感謝楊漢卿、夏曉波、屈師培等學長學姐對他極大的幫助,在西電受惠於學長學姐無私的幫助與良好的學風,楊文昊同學也在積極幫助學弟學妹,為他們答疑解惑。常懷感恩之心,為人工智慧立心,為西電學子立行,是楊文昊同學對自己的期望與目標。保持「把第一寫在我們的旗幟上」的態度,並不是真的要我們人人去爭取「第一」,而是保持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把握確定。誠然,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必然會有荊棘坎坷,所以擁有曠達的心態也是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都需要學會的事情。(通訊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王朱丹)
  • 留守女孩考出676高分,選擇北大考古系: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對於已經在成年人的社會裡摸爬滾打過一圈的我們,或者是正在經歷社會毒打的我們,鍾芳蓉的專業選擇是很不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看不到錢途、因為投資收益比低、因為薪水不高並且勞神費力。是的,我們現在看專業選擇,都是帶著及其功利的目的去比較和衡量。當然功利也並不是一件值得唾棄的事情,看清現實才能更好的生存。我們總是無奈,但又被迫選擇。
  • 常懷感恩之心―――訪上海交大材料學院教授陳善本校友
    回憶起在哈工大求學的經歷,他講述了「三進哈工大」,又三次惜別的經歷,深含對母校的眷戀與感恩之情。     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年的1977屆考生,陳善本當時在黑龍江省高考成績優異,但由於種種原因被大連鐵道學院錄取。本科畢業時,他選擇了報考哈工大自動控制理論與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原因是對當時主編《自動控制原理》教材的哈工大李友善教授的仰慕。
  • 常懷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人,永遠懷著感恩的心態面對一切!
    越懂得感謝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越知道把自己的姿態降低,越知道付出,越知道給予別人愛和關懷,就會越來越成功……因為我們知道感恩,我們在感恩的同時也在向別人傳遞我們的態度。我們真正要去銷售的是自己的態度,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對嗎?